资料来源:
作者: 韩人杰; 叶龙耕; 贺盘发; 李昌鸿; 高海庚
题名:宜兴紫砂陶的生产工艺特点和显微结构
期刊: 硅酸盐
发表日期: 1981年04期
作者致谢:本文写作过程中, 受到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陈显求、陈士萍、宜兴紫砂工艺厂顾景洲、徐秀棠, 江苏省
宜兴陶瓷公司地质队林敖金、江苏省陶瓷研究所朱肇春、
胡立勋等同志的指导, 特致谢意。
正文:
宜兴紫砂茶壶, 长久以来, 被人们推崇为理想的注茶器。
为了验证紫砂茶壶在泡茶时具有“ 以尽色、声、香、味之蕴” ,
不易变质发馒等实用功能, 我们做了下述几项实验。
1、实验方法。
取宜兴紫砂茶壶和瓷器茶壶作为实验试样
。它们的容量都在5 0 Oc c 左右, 壶的造型
大致相仿。
试验前两种茶壶均经过沸水清洗和阳光
照晒消毒。
p H 值应用精密试纸测定。
茶汁的色、香、味、变质发馒等现象,
因无适合仪器可测, 采取了现场直感观察。
2、实验内容与结果。
第一项实验: 观察两种茶壶注茶后茶汁
的p H 值、色泽、香味、变质发馒等现象:
试验工作在春夏两季进行。
试验时, 以同等量的红茶或绿茶放入经消毒过的两种茶
壶中, 然后倾注沸水, 定时进行观察。
实验结果列于表十、十一、十二。
关于p H 值的变化: 茶汁的p H 值由中性
向弱酸性转化, 是由于茶叶中丹宁溶出的结
果。它会损害茶汁的质量。从上述实验中可
以看出紫砂壶注茶时, p H 值从7 下降到5 . 5 ,
需4 一6 天, 而瓷壶注茶后仅1 一2 天,p H 值
很快从7下降到5 . 5。
色泽的变化: 两种茶壶注红茶时, 紫砂
壶内茶汁由红棕色变成红褐色, 瓷壶内的茶
计, 由红棕色变成黑褐色; 注绿茶时, 紫砂
壶内茶汁由绿色变成棕色, 瓷壶内茶汁初泡
时易发黄色, 时久而变黑褐色。
香味的变化: 茶汁香味与发酵有密切关
系, 凡食物因受潮热发酵产生一种酸臭的称
之谓发馒。
试验一结果表明, 在15 ℃ 室温
下, 瓷壶内泡的红茶二天后已无茶香味, 紫
砂壶经历五天后仍有香味, 试验二、三都同
样表明紫砂壶对保持茶香味的功能确实比瓷
壶为好。
第二项实验: 两种茶壶保持香味的试
验。
在两种篆壶内分别放入兰花, 茉莉花、
香水等香料, 放置一昼夜后取出, 再过一昼
夜嗅其香味, 紫砂壶内香味依存, 而瓷壶就
无香可闻了。
第三项实验: 两种茶壶注茶后严加密闭
和注茶后处于自然状态的反应:
将两种茶壶同时进行消毒— 注茶— 用消毒棉将壶口
、壶咀密闭, 虽经黄梅季节半月之久, 敞开壶盖观察,
两者都不长袖发霉。
如将两种壶注茶后处于自然状态, 就会
发现瓷壶内茶汁首先变质发馒, 然后再长袖
发霉, 而紫砂壶五天后茶汁才发馒。
作者: 韩人杰; 叶龙耕; 贺盘发; 李昌鸿; 高海庚
题名:宜兴紫砂陶的生产工艺特点和显微结构
期刊: 硅酸盐
发表日期: 1981年04期
作者致谢:本文写作过程中, 受到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陈显求、陈士萍、宜兴紫砂工艺厂顾景洲、徐秀棠, 江苏省
宜兴陶瓷公司地质队林敖金、江苏省陶瓷研究所朱肇春、
胡立勋等同志的指导, 特致谢意。
正文:
宜兴紫砂茶壶, 长久以来, 被人们推崇为理想的注茶器。
为了验证紫砂茶壶在泡茶时具有“ 以尽色、声、香、味之蕴” ,
不易变质发馒等实用功能, 我们做了下述几项实验。
1、实验方法。
取宜兴紫砂茶壶和瓷器茶壶作为实验试样
。它们的容量都在5 0 Oc c 左右, 壶的造型
大致相仿。
试验前两种茶壶均经过沸水清洗和阳光
照晒消毒。
p H 值应用精密试纸测定。
茶汁的色、香、味、变质发馒等现象,
因无适合仪器可测, 采取了现场直感观察。
2、实验内容与结果。
第一项实验: 观察两种茶壶注茶后茶汁
的p H 值、色泽、香味、变质发馒等现象:
试验工作在春夏两季进行。
试验时, 以同等量的红茶或绿茶放入经消毒过的两种茶
壶中, 然后倾注沸水, 定时进行观察。
实验结果列于表十、十一、十二。
关于p H 值的变化: 茶汁的p H 值由中性
向弱酸性转化, 是由于茶叶中丹宁溶出的结
果。它会损害茶汁的质量。从上述实验中可
以看出紫砂壶注茶时, p H 值从7 下降到5 . 5 ,
需4 一6 天, 而瓷壶注茶后仅1 一2 天,p H 值
很快从7下降到5 . 5。
色泽的变化: 两种茶壶注红茶时, 紫砂
壶内茶汁由红棕色变成红褐色, 瓷壶内的茶
计, 由红棕色变成黑褐色; 注绿茶时, 紫砂
壶内茶汁由绿色变成棕色, 瓷壶内茶汁初泡
时易发黄色, 时久而变黑褐色。
香味的变化: 茶汁香味与发酵有密切关
系, 凡食物因受潮热发酵产生一种酸臭的称
之谓发馒。
试验一结果表明, 在15 ℃ 室温
下, 瓷壶内泡的红茶二天后已无茶香味, 紫
砂壶经历五天后仍有香味, 试验二、三都同
样表明紫砂壶对保持茶香味的功能确实比瓷
壶为好。
第二项实验: 两种茶壶保持香味的试
验。
在两种篆壶内分别放入兰花, 茉莉花、
香水等香料, 放置一昼夜后取出, 再过一昼
夜嗅其香味, 紫砂壶内香味依存, 而瓷壶就
无香可闻了。
第三项实验: 两种茶壶注茶后严加密闭
和注茶后处于自然状态的反应:
将两种茶壶同时进行消毒— 注茶— 用消毒棉将壶口
、壶咀密闭, 虽经黄梅季节半月之久, 敞开壶盖观察,
两者都不长袖发霉。
如将两种壶注茶后处于自然状态, 就会
发现瓷壶内茶汁首先变质发馒, 然后再长袖
发霉, 而紫砂壶五天后茶汁才发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