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下午,河南科技学院园艺研究所所长刘用生教授在园艺学院207会议室为全院师生作了题为“重新发现达尔文遗传理论”的精彩学术报告。报告会由任小林教授主持,副院长王晓峰教授、果树系主任徐炎教授、蔬菜系张鲁刚教授等八十多位师生参加了此次学术报告会。
报告会上,刘用生老师首先从刘禹锡的一首《秋词》谈到科学创新的发现往往来自于兴趣。他之所以选择以嫁接杂交为研究方向正是源于对钱学森先生关于“植物嫁接改造学”的疑问。带着这个疑问,刘用生老师对嫁接杂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开始刨根问底,通过查阅古代文献、向国内外科学家请教问题和做试验等多种手段,提出了重新发现关于达尔文遗传学的研究和论述。他研究发现认为达尔文遗传理论可以解释获得性遗传、优势遗传、嫁接杂交、先父遗传、花粉直感等几乎所有的遗传现象。其近年也一直致力于为达尔文泛生论寻求新的证据,并在2014年明确提出达尔文遗传理论重新发现的新观点。随后,刘用生结合自己在《nature》期刊上83次被拒,只有1篇接收发表的经验总结告诉大家:“学海茫茫业未成,只知静夜笔勤耕。文海查阅三千卷,退稿堆积两百封。但愿旧题终有解,不愁新作悄无声。常思古代愚公事,莫畏艰难探险峰。”最后,刘用生老师引用丁肇中、黄昆、爱因斯坦和华罗庚等名家事迹谈论了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几点体会:第一就是要有好奇心和兴趣。第二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第三,要持有怀疑的态度和敢于探索的勇气。第四就是要有勤奋刻苦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报告会过程中,座无虚席的园艺师生们不断爆发出一次次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会后,果树系主任徐炎老师表示,这是一场引人入胜的高水平学术讲座,更是一场催人奋进的正能量励志报告。刘用生教授的这些研究成果大多是利用晚上、周末等休息时间完成的,这种精神曾深深影响了徐炎老师这一代学生,希望我们新一代的研究生能够受到启发,并学以致用,为我们国家的科研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刘用生,河南林州人,1989年毕业于原西北农业大学,获得农学硕士学位。主要从事植物嫁接杂交的研究工作,并致力于达尔文遗传理论的重新发现。从参加工作至今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在SCI刊物上发表40多篇(其中10篇发表在一区的刊物上)。
报告会上,刘用生老师首先从刘禹锡的一首《秋词》谈到科学创新的发现往往来自于兴趣。他之所以选择以嫁接杂交为研究方向正是源于对钱学森先生关于“植物嫁接改造学”的疑问。带着这个疑问,刘用生老师对嫁接杂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开始刨根问底,通过查阅古代文献、向国内外科学家请教问题和做试验等多种手段,提出了重新发现关于达尔文遗传学的研究和论述。他研究发现认为达尔文遗传理论可以解释获得性遗传、优势遗传、嫁接杂交、先父遗传、花粉直感等几乎所有的遗传现象。其近年也一直致力于为达尔文泛生论寻求新的证据,并在2014年明确提出达尔文遗传理论重新发现的新观点。随后,刘用生结合自己在《nature》期刊上83次被拒,只有1篇接收发表的经验总结告诉大家:“学海茫茫业未成,只知静夜笔勤耕。文海查阅三千卷,退稿堆积两百封。但愿旧题终有解,不愁新作悄无声。常思古代愚公事,莫畏艰难探险峰。”最后,刘用生老师引用丁肇中、黄昆、爱因斯坦和华罗庚等名家事迹谈论了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几点体会:第一就是要有好奇心和兴趣。第二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第三,要持有怀疑的态度和敢于探索的勇气。第四就是要有勤奋刻苦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报告会过程中,座无虚席的园艺师生们不断爆发出一次次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会后,果树系主任徐炎老师表示,这是一场引人入胜的高水平学术讲座,更是一场催人奋进的正能量励志报告。刘用生教授的这些研究成果大多是利用晚上、周末等休息时间完成的,这种精神曾深深影响了徐炎老师这一代学生,希望我们新一代的研究生能够受到启发,并学以致用,为我们国家的科研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刘用生,河南林州人,1989年毕业于原西北农业大学,获得农学硕士学位。主要从事植物嫁接杂交的研究工作,并致力于达尔文遗传理论的重新发现。从参加工作至今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在SCI刊物上发表40多篇(其中10篇发表在一区的刊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