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直在耳机里单曲循环着一首歌——药棍纸和冰山火种的“清风明月系列”之《当时明月在》。这首很久以前就红遍的歌,原谅我,如今才遇见。也请别笑我,如今才遇见。
早已经是不太容易感动和伤感的年纪,但还是沉沦这歌里,并且不肯醒来。不过,如果我可以写出来,或者可以放过自己。于是,就提笔写写我的感受吧。不当之处,欢迎拍砖。
一.对句工整,相和成诗
任何时候,我对一首歌的爱都是从歌词开始的。而这这首歌的歌词,可以用“怦然心动”来形容我初见时的感受。
引述两段:
看暮霭青山,秋水如蓝,倦鸟已知返。
流霞倾染,黛色长天,谁家弄炊烟。
月出惊开浮云散,一霎琉璃华彩照庭轩。
爱他清光不减,清辉半掩,怎奈何,似近又似远。
桂影疏淡,莲粥小馔,荷香青玉盏。
任他风流少年,金樽频推,酾酒向婵娟。
兴来豪饮三千碗,把衣襟重重都渍遍。
恼他娱也正欢,嬉也正欢,心嗔怪,无计相拘管。
开篇这两段歌词,就已经显露出作者非凡的文字素养。两人的歌词一一对应,相和成诗。这两段也是全词的一个代表,后面的歌词也充分体现了唱和的情景,一个“河汉清浅”一个“意兴未央”,一个“不语”一个“忘言”,一个“花影暗换”一个“流年偷换”。既符合角色的特点,又两两相融,两两相叠,对称之美,诗味浓浓。
二.一韵到底,字字妥帖
即使没有曲调,没有配乐,单看这歌词,就已经被作者的才情折服。全词一个“an”韵到底,但每一个字都十分妥帖,切情,切景,浑然天成。
引述一段:
听歌慵语懒,意兴未央,不觉已更阑。
拂乱青丝三千,绯色薄赧,清风入罗衫。
把几分透体轻寒,趁酒意,添几分融融醺暖。
怜他醉也正酣,睡也正酣,且相依,莫惊他沉眠。
“懒”“央”“阑”“千”“赧”“衫”“寒”……同一个韵,不同的字,流转变换,读来已有音律之美。
三.情意浓浓,离愁依依
记得在幻蝶的歌评里看到种爷说这一章全是吃吃喝喝,但是我在词中所读到的却是一种比知己更深重,却没有风月之气的,一种纯纯的特殊的情意。
引述:
听歌慵语懒,意兴未央,不觉已更阑。
拂乱青丝三千,绯色薄赧,清风入罗衫。
把几分透体轻寒,趁酒意,添几分融融醺暖。
怜他醉也正酣,睡也正酣,且相依,莫惊他沉眠。
那一个“怜”字,把卡妙那一份深藏的疼惜,娓娓道来。
在清风明月里,没有卿卿我我的情爱描写,却又处处见深情。歌词里也很好地表现了米罗的肆意,卡妙的内敛。总有一些真情,无须花前月下,不必你侬我侬。它就是,你我豪饮三千碗,你任性睡去,而我怜你的醉颜。
看幻蝶的歌评说《当时明月在》是系列里甜蜜的一首。而我,却不知怎的,还是觉得离愁依依,看这一段:
人生几度樽前,当时明月,曾照彩云还。
算我千种相思,万般留连,憔悴也相关。
多情总为无情叹,
若道无情又怎偏顾怜?
管他花影暗换,流年偷换,
君须记曾共此月圆。
君须记曾共此月圆………
“人生几度樽前,当时明月,曾照彩云还。”这一句应该是全词的点睛之笔,我狠狠地被虐到了。叹人生几何啊!痛当时不再啊!悲一切皆是曾经啊!
最后是卡妙悠悠地唱了一句“君须记曾共此月圆………”我认为这一句真的是别有用意的。卡妙心里知道,所有的结局已经写好,所有的离别也已经启程……所以这一句卡妙的心里一定很疼很疼。米罗,留给你一个曾共此月圆的记忆算不算残忍?
四.旋律声音,天衣无缝
爱上一首歌,从歌词开始,但深爱一首歌,一定是因为唱的那个声音,还有那旋律。
在明快又舒缓的旋律中,药大那富于磁性的声音破空而出,“看暮霭青山,秋水如蓝”米罗的那种阳光之气,还有那种暮色时分天地苍茫的感觉,瞬间展现在我的眼前。
种爷的声音清丽空灵,幻蝶的歌评说如果三次元有卡妙的声音那就该是种爷这样的,我再同意不过了。我特别喜欢种爷唱这一句——桂影疏淡,莲粥小馔,荷香青玉盏。真有风过荷叶,香飘十里的感觉。
对于音乐我是完全不懂,但听两人音色优美,高低、节奏、字音、情感处处拿捏得当。
药大,种爷,米罗,卡妙,就那么用声音和旋律从曲里,从词里,向我走来。
一直余音袅袅。
真好,在有生之年,遇见了你们。
无论过去多久,还爱当时明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