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吧 关注:92,300贴子:1,145,383

【论道】论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阴阳性质给予万物的灵智并不键全,在认知上,形体,形态上都有缺陷,使之认知不一,形体不一,形态不一,彰显不一,使之产生思想混乱,情绪对立。修道则是夺阴阴造化,使之灵智健全,破解阴阳奥妙,在地证道,在天同道,与无极同一。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7-08-24 21:52回复
    人的精神梦境可能是人灵智残缺的一部份,修全了灵智,梦境可能不会再有,而是灵魂化作实体可直接出窍。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7-08-24 21:56
    回复
      人的阴阳性质载体则为基因细胞,阴阳性质细胞激活后,先天之气则静止筋脉中化精,由细胞转化阳气为真气维持人的活力,修炼则需沟通心底后天真气于灵魂,激活灵魂,由灵魂沟通精,炼精化先天之气,炼气养魂,滋养灵魂,使之灵魂自主沟涌天地阴阳先天之气修炼,健全灵智,壮大灵魂,使之出窍。人的躯体只是灵魂的一个基点,躯体与灵魂一起飞升不现实,但可增加躯体寿命。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7-08-24 21:59
      回复
        进入禅定之后才能练丹,练丹化精,练精化气,练气修元神,光练丹,元神不激活一场空。


        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7-08-24 22:04
        回复
          说穿了人体即丹,元神以丹为基点,脱丹飞升


          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7-08-24 22:07
          回复
            阴阳转换机制的属性为静与动。阴阳性质也一样,正与反则是他的内在运动规律,推动运动的则为先天之气,气的运行路径为五行,五行相互作用使之阴阳性质激活,使之活力发散性得以呈现,太极阴生则动,无极阳极则静,无极阴生则动,太极阳极则静,太极阳极无极则阴生,两者对应,来回循环,损有余而补不足,两者之间一方损一方则余,一方余则补一方损,与循环一个意思。


            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7-08-24 22:15
            回复
              修补其不足,使其圆满。


              13楼2017-08-25 16:55
              回复
                道可道,非常道,第一个道指无形的轨迹,有连接即有的道,认知的道,也有永远无法连接轨迹,亦随囗可说。第二个道,即变化万千的规律,其中包括可持久的规则之道,但又不是恒久的,原因之一,因为规律一直处于变化中,使之规则无法永恒。
                同时规律处于轨迹的延伸中。天地万物是圆满的,轨迹则完全呈现,合道,而不再有规律与规则。只有相互接受的道之理,德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17-08-25 17:02
                回复
                  修行乃人之潜能,无关修哪家,乃人文始祖之传承,骚揽自家,引耻笑。先修阴神,后修阳神,无阴则无阳,阴阳转换有元神,元神脱丹有神灵,神灵化形有神仙。人文始祖有神体,人则人,仙两特性。脱壳有小鸡,脱丹有神灵。妄自连壳齐飞升,神体否?妄称元神为鬼仙,担心半夜鬼敲门。


                  来自手机贴吧16楼2017-08-26 13:23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7-08-26 15:14
                    回复
                      不管是好文化还是坏文化都不能抛弃,可以带着批判的眼光去创新,但不能否定别人的文化成果,即是一种做学问的态度,也是一种德的体现。使之批判的文化,说明有关注的价值,才有可能产生新的思想。为往圣继绝学,其中就包括尊重与批判,离开了批判则失去创新的原动力,一味批判得不出个所以然来,则云云亦云,批判即有的东西,却拿别人写过的东西来套。如果只有尊重,写出的东西乏味不说,还会把自己绕进去不能自拔,为往圣继绝学更谈不上。甚至有的文章不去看,从大概念上凭经验去批判,但必须得出独立观点,显示出你的学问。也是一种人格的体现。德也束缚不了,而是道的体现,道的领域无德无态度无尊重,只有独孤求败的真我。补充一点,字,词,乃中华人文始祖所创造。各家各人引用时并无内在关系,只有意思趋同。不存在谁借用谁的字,词。外在联系统一为创造字,词的人文始祖,谁也没有字,词专属权,只有自家内在的解释权。


                      来自手机贴吧19楼2017-08-26 16:46
                      回复
                        学问,学问,又学又问,看一篇文章学了多少,懂了多少,发现了多少问题,产生了多少灵感,思考出多少观点,顺着观点一气呵成,能写多少算多少,懂其意作其文,逐字逐词去解,是学生该干的事,开发细维。纵使把道德经解出来,只能显示你的无聊,反过来讲道德经最终解释权在老子本人,没有他的认可,你解的再好,也形成不了权威。推广起来何其之难,凭自身的影响力可能会有几个捧角,帮你传播。解经就是一场文字游戏,谁有兴趣,有生活生产中的问题,都可以过来找找灵感,不是更好吗?看经最好去看原文,不要看译文本,看的人多,写的观点文章多,道德经才会发扬光大,形成权威的译本则是个人名利的工具。我是这样认为的。


                        来自手机贴吧21楼2017-08-26 22:41
                        回复
                          光炼丹,元神不激活的后果,额头饱满发光,精力充沛,长此下去引发身体冲动,有强奸的趋向,精神失常,心理扭曲引异信徒做出反人伦的举动,危害大。元神将丹转化则不会存在上面情况,心是柔软的,心如止水,一个邪恶的人也会充满正能量。人的灵智比之以前提高十倍,越往后积沉越深,身内不会有什么大病,风湿一类的,本人烟隱相当大,一天两包,抽的左胸隐隐作疼,吃药也没用,肩周炎疼的手臂都抬不起,本想去开刀,谁知看了道德经破解出了修行功法,修炼二个月后所有病全好了,烟照抽,一点问题也没有。修行功法经过实修越来越完善,可能也是一般人想不到的。我说点我的经验,字词什么意思不用去管,一句大声读个十几遍,读化为止,一天读个十几句,读了晚上会做梦,会梦见许多你从未了解的知识,醒来记住多少便记录多少,修行功法也是这么来的。昨天晚上又梦见一大堆文字,醒来记住两句,晒阳有春,晒波有痕,我也不知其中真意。


                          来自手机贴吧25楼2017-08-27 15:12
                          回复
                            变化中相对事物,虽说是相对的,但相对的事务并不会消失,所以需要相应的规则去制衡,防止无休止运动变化走向极端。无形道之轨迹与之相对终端规则,却不能脱节,需要符合相互特征。注,无形轨迹的特征为动与静,往下延伸则为生与死,广义通俗来讲即发展与停滞,即与民休息,与大自然休养。下面主要讲停滞休养生息部份,受外部大环境影响,外在商业活动在国内將进入相对平稳期发展期,但对外对比中国落后的国家或行业,却是扩胀期。同时其内在的研发则集中进入攻关期,在大环境改善的前提下,迎接下波商业扩胀期。休养生息,与大自然休养的前提是对即有的规则内部进行改造,以便外部规则适应新的历史时期,也是适应大自然本身规律,与民休息。社会变化也必须集体转向与国家新政步调一致,度过历史转换期。不使之发展规律滑向极端。把控住这个规律的也只有人类,和有力量的政党和国家。改造包括整理,理顺各自关系,从上到下各归其位,各负其责,合理调配生产资料,向贫穷和有条件的地区顷斜,在整理,调配过程中必定遇到阻力,所以这个阻力需要整顿,整顿之前必掌国之利器,驰骋天下则至坚,坚决果断,干净利落斩草除根,不留后患。整理,调配,整顿期间,经济,社会都要去适应,转变思想进入新常态。规律的扭转是以社会现状和自然的承载能力,束缚,为根椐的,社会现状即思想混乱,调配不公,人杂要清理,社会要公平正义,大自然要休养,也正好是一个契机,也是历史必然,契机稍纵即逝,脱离这个契机,以后要换回,社会必会伤筋动骨,现在只是割点烂肉,长痛不如短痛。从上而下以立足潮头,引领潮头的有力作为,和历史担当。以改造自我内在规则的勇气,适应新的规律,与大自然接轨,静。轨迹,规律,规则三位一体在动与静之间转换,三者之间每一次转换完毕,只有,一,一切看齐为标准。但往往下面转换思想,适应新形势慢一拍或半拍,所以解读新政任务是繁重的,使之思想统一,形成合力,休养期过后,迎接新一波发展高潮到来,先内圣后外王。民间自我整理调配整顿则是无为而治,以现代社会形态显然不适合无为而治,只适合把握历史自然规律的有为而治,每进入一个历史发展与停滞休养整顿的周期律,即转换律,同时也是一个危险期,古之社会重文轻实用科技,思想发达这点暂且不谈,灭亡的关键,在于周期转换不过来,古化农业对大自然的破坏虽不大,但也有其自身的发展周期律,往往到了后期,朝廷基本上失去了对生产资料的支配权,调控,整顿的能力,陷入守旧社会。更谈不上统一思想,形成合力摆脱现有的礓局。生产资料和国之利刃是主导社会变革的关键力量。


                            来自手机贴吧27楼2017-08-27 20:33
                            回复
                              穷天地之理,究万物造化,玄乃气也,气通人和,上通天下接地,气连接天地,万物才能生长,气断万物亡,天地万物气居中,天地之始,气化阴阳,转精浊生天地,天地生万物,以天地至理追寻万物之始终,方可得修行之造化。


                              来自手机贴吧29楼2017-08-29 17: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