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想想,大学语文,对于非人文学科的学生,是并无多少意义的学科。事实上,会有人严肃对待它吗?
如果真想让大学生学习语言,体会汉语之美,可以通过举办读书报告会、分享会、文学写作比赛等多元灵活的活动让学生在阅读和书写中学习语文,我们本就在汉语使用、汉语意义的“海洋”之中……而不是通过上正式的、结构化的语文课才能达到目的。一旦建制,就意味着管教、严厉、束缚,就触发学生抵抗,那些缺勤、浮躁等“内部溃烂”不仅浪费课程,更慢性灭绝了语文。
我们必须审视的是,大学语文首先作为一个技术性组织(可以理解为把教育专业化、技艺化的组织)提供的非物质产品。它的价值只有通过上课,才能发挥,才能让这个技术性组织维持,赚得它的奖励和体面。(说白了,取消大学语文课,只会加速那帮老师的下台和没有饭碗)
这种公共课让非人文专业的本科学生写八千字论文,也是绝了。可能老登已经不知道本科生怎么写论文,所以感觉强人所难了……
不过话说回来,连特朗普、马斯克都建立了政府效率机构,就是为了“减少冗余、搞效做实事”的目标。大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真的会随着大学语文课程而提升吗?关于这个答案,事实已经给出了。但是吃这碗饭、要求学生和他们一起“做戏”的人不会认可,他们只能美其名曰、自我感动地以“我做好我上课的职责就好了”。可问题是,您以为的“职责”是真的职责吗?到底是“谁”通过形式化、低效化、僵硬化的方式加速了语文的衰亡?啊,还在高等教育大学环境里上语文课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