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巴吧 关注:23,578贴子:19,556

回复:本人发现治疗口吃的一个好方法,百分之百有效果!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们唱歌的时候就是出气发音,正常说话时也是,我们说话卡壳时往往就不是出气发音,而是光有出气发不出音来,或者没有出气也发不出音,就算勉强发出音来也很难流利自如地说下去。


50楼2018-08-16 20:04
回复
    本贴所说的出气发音,更准确说应该叫"完全出气式发音",也就是我们说话时不断通过恰当的吸气,使得无论怎么说话肺部气息始终不低于合理容量,并且气息畅通无阻没有任何不必要干扰地通过喉咙呼出去同时发出声音。平时说话为了保持肺部气息充足,一定要尽可能找机会多吸气,经常练习深呼吸也很必要。有时候我们吃友在打篮球打乒乓球等活动之后,短时间内口吃现象明显减少,主要就是因为肺部功能得到锻炼可以更有力的供应气息。


    51楼2018-08-16 20:04
    收起回复
      我们多年养成的呼吸和发音习惯不科学,该吸气时不吸气,该吐气时不吐气。我们口吃现象的发生往往有间歇性,一段时期严重一段时期轻微,这可能就是由于身体和精神状况的不同,导致我们呼吸和发音习惯受到某种程度的影响,这就好像在不一样的环境下产生口吃的概率也有所不同。


      52楼2018-08-16 20:04
      回复
        说话,按理来说很简单的,三岁小孩都能学会并且流利进行日常对话,而我们吃友从小到大却不知不觉地人为制造难度,就算自悟不出来口吃就跟别人学口吃,典型的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很多没完没了zuo别人也zuo自己的人会对我们默默点赞,一意孤行顽固不化地坚持自我为主的误区不改变,也都是没谁了!


        53楼2018-08-16 20:05
        回复
          孩子学唱歌好像更有效果,唱歌不会口吃还可以寓教于乐,经常在众人面前展现自己会提高自信心。


          54楼2018-08-16 20:05
          回复
            楼主好像说得差不多了,接下来一段时间,开始分享本吧资深叫兽级别人士的一些观点。
            舌头稍后缩,与上下颚保持距离位于中部,说话时尽量不要劳驾它,由它自己凭本能稍微活动,基本凭借口腔和上下唇的相对运动说话。(风也凉)


            55楼2018-08-16 20:06
            回复
              我发现了一个很简单的原理:你对气流的控制能力,决定着你的说话能力。我们口吃现象本身就是一种言语节奏失调,一种气息和发音器官配合不和谐的结果。我们要科学、系统和不间断的训练及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循序渐进的形成一种新的说话习惯,来代替口吃的习惯,并最终建立起一种良性的条件反射。(言友俱乐部阿牛)


              56楼2018-08-16 20:06
              回复
                口吃是习惯性的条件反射,而不是大脑或发音器官的疾病,决定口吃或不口吃最主要的是后天生活环境和教育环镜。每个口吃患者都能亲身体会:口吃有时严重,有时轻微,甚至有时全然消失。这种时有时无,时轻时重,时断时续的现象,难道与真正因生理变异造成的疾病能相比拟吗?象聋哑病和双目失明者,以及身体等处因病菌病毒的感染而引起的疾病等,显然不同于口吃。(钱厚心《口吃矫正法》)


                57楼2018-08-16 20:06
                回复
                  我们说的每一个字,一定要完整的自始至终完全的说完,说这个字的时候,脑子不要开小差去想下一个字,更不要这个字还没说完就试图转换成下一个字的口型,违反本条遭天谴。(风也凉)


                  58楼2018-08-16 20:06
                  回复
                    有一个患者口吃,借助于声谱仪,我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每一次口吃开始时,喉部强烈收缩。首先产生收缩,然后才是口吃,这非常有规律。喉咙位于喉的上部,而喉中包含有声带。声带是两块小的水平折叠组织,喉的两侧各有一块。。。说话者通过从肺中呼出气流产生一定的气压。当气压足够大的时候,气流将声带吹开,使声带震动发声。这种声音是语言的原材料,通过嘴唇、舌头、下巴、牙齿、上颚和其他发音器官的运动,它被转变成语言。
                    当把传感器放到口吃者喉部位置后,本来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在每次口吃发生时,声带将轻微抬起,然后猛地合上,这种收缩要比在喉咙里观察到的还要强烈。我想,这是整个发声活动的中心--声带--被强迫合上了。因为一些原因,口吃者强烈地绷紧他们的声带,使发声所需的空气无法通过。
                    我提出了一个当时看起来有些古怪的解释,但是事实上被调查者一再证明。也就是说,所有口吃的源头在于声带的闭锁。
                    我们知道在声带内存在微小的神经末梢,这些神经末梢能够监测声带的紧张度并且将这一信息发送到大脑。当声带的紧张度达到一个临界的门限值,这些神经末梢就发出一种特定模式的刺激。我现在开始明白这是当这一特殊模式的刺激达到大脑时,大脑触发口吃反射。
                    当外界存在明显的压力时,口吃者锁闭他的声带,这是先天的反射。声带的锁闭,相应的,触发他的口吃,这是后天学来的反射。所以存在两种反射:一种是先天的, 另一种是后天习得的。 (施瓦兹博士《不再口吃》)


                    59楼2018-08-16 20:06
                    回复
                      本帖的出气发音练习法,就是为了养成我们在读书和说话时,保持声带打开的好习惯,并且肺部气息供应充足,使发声所需的空气有力地通过声带。


                      60楼2018-08-16 20:07
                      回复
                        1、张嘴长啸会发出<a>音。
                        2、口腔变化不同形状会发出不同声音。
                        每个字音分为开始、过程、结束;在过程中通过改变气流的路径变换出不同的声音。发其他字音要和发<a>音一样有无碍的感觉,就像大禹治水一样疏而不堵。
                        就像吹笛子,发音实际没变化,变化的是气流路径的变化结果造成声音的不同。(风也凉)


                        61楼2018-08-16 20:07
                        回复
                          人的一生时间是有限的,如果把时间用在寻找完美的方法上,即便最后得到了,也贬值了,甚至一文不值。因为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已经过去。所以,马上行动。如果你还没有准备好,那么不需要准备,在行动中去准备。不管自己现在多么落魄,也要迈步前行,哪怕走的很慢,但不能停。(拳跤手)


                          62楼2018-08-16 20:07
                          回复
                            遇到难发音的时候,吸口气用轻轻呼喊的方式说出来,就像朗诵诗歌"周~总~理~你在哪里?"那样慢速稍拉长音。
                            其实,别人根本不会介意你语速的快慢,只有你憋住了,音发不出来,或者重复的时候,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所以,平常说话有口吃预感或难发音时放慢语速,想象呼喊的状态,不要被其他人流利快速的语言节奏所影响。记住,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自己,没有其他人,宇宙中只有你一种语速,只有你的语速是正确的,是唯一的,是永恒的。(心永飞翔)


                            63楼2018-08-16 20:08
                            回复
                              理论上我口吃已经好啦,实践中还差一点点,想要改变几十年的呼吸和发音坏毛病并且养成正确习惯,不可能几个月之内一蹴而就大功告成。换个说法,我新习得的呼吸和发音方式即硬件勉强达标,但说话时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和情绪表现模式即软件还需要更长时间改善,它们本是长期口吃的结果最终反过来促成口吃。


                              64楼2018-08-16 20:0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