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法吧 关注:3,426贴子:12,765

战线宽度与纵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有一部分吧友的认知中,两军交兵,战线拉的比对方宽,就会占据优势,从而奠定胜势。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先讨论一下长城效应。
在古代中国,常常需要应对北方入侵,如此便有了长城效应这个概念。
在古代中国,兵力是北方的数十倍甚至百倍,又有长城这个永久性的军事防御工事,那么历史上北方为何常能越过长城对内地袭扰呢?相信许多军迷都想过这个问题,至于各自的结论可能有所不同,单纯的以军事观点来解析一下此事。
假设中原有一万的兵力,北方有一百兵力,那么从整体上来看,中原有绝对的兵力优势。但问题是,这一万兵力,如果将这些兵力平均的布置在长城防线上,那么平均每一里只有一个兵力。北方只需择其一点发起攻击,便会在局部形成100V1的尴尬局面,这就是简单的以点破面,即便在整体上有绝对的兵力优势,但是北方只需择其一点便会在局部形成百倍的绝对兵力优势。岂有不败之理,等从百里外调集兵力来援占据早已成埃落定,至于从几千里外调集兵力那可能是几个月甚至一年之后才会抵达。
战线宽度与纵深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概念,不是单纯的把战线拉的比对方长就一定能够占据优势,战线越长局部兵力就会越少,达到某个临界点之后便会被对方以点破面。
那么九宫格局的大纵深而少宽度与大宽度小纵深对阵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请看下图所示。
1

2

3

4

5

6

7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之前发的阵法入门一所示完全两种结局呢?其原因便是九宫布局,阵法入门一所示中主体为一个主体,而九宫布局中将其分为九份。而门阵开合则是敌方优势兵力对我合围之变。而此图所示,为敌我兵力均势之变化。
那么有人问啦,敌方都是傻子是吧,我们变阵敌方就不变化了?还可能真是,我国汉代军事著作中所提倡的“良将之用卒也,同其心,一其力,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
中国古代军事著作中军队退的运用与进几乎是对等的,而在早期其他文明的军事著作中,更加崇尚进攻,认为双方兵力纠缠到一起之后军队便失去控制,只能靠个人的勇武来决定战争的胜负,当然此观点可另开以帖,此贴不做细评。
那么一方追求的是进攻,一方追求的是进退有序,那就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战术思想,不同的排兵布阵。
那么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提到“阵不过七里。”古人认为人的目力有限,看的距离和听的距离都有限,超过一定距离会出现看不清旗帜,听不清金鼓号令的问题。陷入各自为战的尴尬局面。所以中国古代阵法所示都不会将战线拉的过长,反而将军队分布在指挥官目力所见之地,故以方圆为主要阵法。


IP属地:山西1楼2017-11-18 06:00回复
    红色怎么跑的比蓝色的快,蓝色是瘸子还是瞎子


    IP属地:广东2楼2018-06-24 14:48
    收起回复
      这……想的太美好了吧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8-07-15 21:05
      收起回复
        不仅如此,跟古代人的想法差以千里。不懂中国古代国情,去谈阵法。本身就是问题。主要的关键就是军制你懂我也懂,孙子兵法你用我也用。如果没有自己国家的特性方阵中国的和罗马的没有什么不一样。不过硬说一样这是自欺欺人。吧主既懂阵法,太乙六壬奇门必烂熟于心。如果将之和孙子兵法结合,必定能出奇制胜。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07-15 23:12
        收起回复
          就这个局,你猜我从哪个地方出兵。什么时候进攻从哪个方面。如果朋友真是对奇门用过功。很容易就知道。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8-07-17 21:17
          收起回复
            第二张图就是针对于敌方将领也懂奇门的局盘,出兵方向也不一样。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8-07-17 21:24
            收起回复
              楼主你要是真想学习古代军事史,就把这些资料看完了。至少对古代的政治军事有一定基本的了解。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08-15 18:38
              收起回复
                这是《太平天国亲历记》里,对太平军临敌变阵的描写,侦查,变阵,防御,反冲锋。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8-08-15 18:43
                回复
                  这个是今日时局,还是对于不懂奇门遁甲的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8-08-20 23:02
                  回复
                    这个是针对懂奇门遁甲的。不过还有变数,等到三点又是一种格局。答案也写出来了,自己参考。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8-08-20 23:05
                    收起回复
                      小楼太费劲,,,,比如你派一只队伍出去攻打敌军某个部位,想造成敌方混乱的局面,而最终的结果你知道吗?谁也说不准,这就是孙子兵法里说的一胜一负。
                      然而术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点。两军对阵,如果有机可乘就赚一点,如果敌方无懈可击,要么撤退,要么深沟高垒,进行防御就是了,没头没脑的出兵,结果是可能胜,可能不胜。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8-08-21 21:04
                      收起回复
                        现代人对阵的含义似是而非,分不清什么是防御工事什么是阵。所谓的平绒万全阵就是如此。
                        阵必须轻灵,容易调度,善于变化。要不然你守着个死阵,万一被对方冲乱一个部位,整军将士的心里会受到相当大的冲击于牵制,这和蚁穴溃堤的道理是一样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8-08-21 21:23
                        回复
                          然而变阵又岂能是那么容易?变不到点子上,还不如不变,徒添其乱。
                          这就是,将领都是精英,却大多只能排个死阵的原因。
                          变阵变的是契机,而不只是队列,移星换斗不那么容易。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8-08-21 21:31
                          回复
                            撤远了,发个实例。今天的足球一共二十几场,看买那几场比较有利?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8-08-21 21:51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8-08-21 21: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