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吧吧 关注:5,187贴子:21,761

道家文化从古至今延续几千年,其意深刻理念独到影响无数代人,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道家文化从古至今延续几千年,其意深刻理念独到影响无数代人,在传承不断中,由于所处独特位置常陷自身不可见闻,不能身教之地步,所闻者往往加上自己的观念,牵强附会把自己周围环境所产生的后天认知度带入文化传承中,这种以盲诱盲的格局态度,阻止着无数向道人士,已至不可计数有志者无路可走,甚至出现死路多,错路繁的三千大道路。更有甚者,偏颇非常,加上各种怪力乱神,臆想天猜,以神鬼为道者,以符篆为道者,以咒语为道者,以功法为道者,以钱全为道者,不甚枚举,久而久知大众以把道与各种神鬼现象等迷信所挂钩。
但正是这种乱花纷争的局面,使之让道波及无数领域,在人类思想碰撞中,潜移默化促进着社会发展和人心升华。
各种分歧矛盾也正是人类肉体精神不断进步的阶梯,古人谓之,负阴而抱阳,这也是古人贯古通今的超前眼见。
如今,也正在走到这一步,在世界大矛盾体系中,由于所在后天观念不断改变,各种现象也以不同形式展现出来。道化波浪线中,人们正在处在持续上升灵魂曲线中。而我也希望大众用正确的认知来对待道家文化,使其底蕴更加超凡。
但道无穷,我只能用我所知阐述道的冰山一角,我也希望这管中窥豹的认知能够让有志道者有个阶梯。
其道有尽,最终的真理确有一个,所有矛盾都要统一,三千大道也会殊途同归,这些也是道的起点。
也是我所期待的天下大同。


IP属地:柬埔寨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12-06 22:05回复
    须知,尽信书,不如无书。大道本无名,书字以显其义,其义以便其意。有先后之分。可不能,以后天格局态度对之,不然只会厕所里点灯而已。如:学海无涯苦作舟,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人定胜天等,实乃天机大泄之语。却是后人加上后天观念而扭曲了原本的意思。


    IP属地:柬埔寨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12-06 22:13
    回复
      何为学海无涯?这句话出自庄子的“吾生有崖,而知无崖。”一向被世人尊为金科玉律。其实真正的意思为,吾生有崖,而知无崖,以有崖求无崖,殆哉矣。
      其实意思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那是很危险的。也就是说,庄子真正想表达的是生命有限,不该没完没了地去追无限的知识。


      IP属地:柬埔寨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12-06 22:17
      回复
        而这正是道德经里所说的无知无欲。去掉不必要知识,去掉不必要的欲望。而不是叫你没有七情六欲。


        IP属地:柬埔寨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12-06 22:18
        回复
          二者之间的虚实兼容,相互交映。以字表之,就是“中”以,以中为气,理来贯之。这个后面我会说到


          IP属地:柬埔寨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12-06 22:23
          回复
            而道学之所以,学之者无数,达之者凤毛,全在人心不善,之所以不善,则以境遇、时势所迫故耳。当名利驰逐之秋,而缯缴已施,陷阱已设。也就是人道阻力,地道阻力,天道阻力,简单来说就是缘分。


            IP属地:柬埔寨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12-06 22:33
            回复
              有学之士,大多不肯逐流扬波以戾乎道,复不肯钩心斗角以丧其真,避世而超乎象外,避言而免落言诠。人之生,受天德,本是虚灵不昧,诱之以外物之杂沓,蔽之以人欲之纷纭,而明德遂以不明。故嗜欲深者天机浅,物诱寡者性命全。所有淡泊明志之人,是贤者。清净归元之人,是仙佛。贤者仙佛著以经,凡夫俗子读以福,升而三教,教化世人。立以经书,所以《道德》,《阴符》,《大学》,《中庸》均以修齐、明德、清静、无为为本,不设象言,非似他种道书,比喻多端,以龟蛇、龙虎、铅汞、丹炉等玄词,种种象言,使人迷离徉往,如坠五里雾中,甚至有误以为服食、符咒、房术、烧炼等事者。此乃错也。


              IP属地:柬埔寨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12-06 22:49
              回复
                道不明之人久有,贤者太过不得道,不肖者更不及,道传扬之日久以,智者过了不得道。愚者更是差失。过与不过,及以不及,皆违背中矣,就算聪慧过颜,闵,非师莫识其理?
                大道本来中庸,不是天难之事,而《大学》、《中庸》二书,为圣门心传法言,千古不易。惟其平庸,人愈鲜知。


                IP属地:柬埔寨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12-06 23:03
                回复
                  中者,天下之定理。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易》曰:“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简”二字,即是中庸。中庸之道,即在平常日用之中。故曰:“百姓日用而不知。”


                  IP属地:柬埔寨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12-06 23:04
                  回复
                    天得之以清,地得之以宁,谷得之以盈,人得之以寿,王侯得之以为天下贞。老子曰:“得其一,万事毕。”一者,独也,上也,太一也,太极也,一而神也,其为物不二,则其生物不测者也,曾子曰:“吾道一以贯之。”盖一者,两仪未分之象,即生天、生地、生人、生物之始炁也。在太极为始炁,在天为虚灵,在地为贞元、为生气,在人受之,则为性命,即是道也。率而由之,全受而全归,道在其中矣。此上德也,此圆顿之功也。若下德,必要修。修者何修?修此性命之道也。既言说修,必有法则,必有授受,此所以谓之教也,即渐法也。其实,天地不可一日无道,无道则天地毁矣,人不可一息离道,离道即不能生活矣。世俗之人,囿于六识七情之中,习于道中而不知,亦犹鱼之日泳于水中,而不知为水也。


                    IP属地:柬埔寨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12-06 23:31
                    回复
                      我国以道立教,儒、道本为一家,均无仪式。于是,儒者自为衣冠,而张正一天师复定道家服制。及佛教来华,遂有三教之称。其后,儒者沦于训诂词章,道家陷于符箓咒诀,释教流于斋戒念经,而大道全晦。又有外教,平心研考,论理皆同。惜教中人咸在形式色相中求,竟不知有“中庸”二字,此世界之所以乱也。


                      IP属地:柬埔寨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12-06 23:35
                      回复
                        大道三千,殊途同归。存疑去伪,熟读圣典。心传谨记,中庸之道。性命同修,归一即道。我中有道,道中有我。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7-12-07 00:49
                        回复
                          原来中庸是关键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7-12-07 00:50
                          回复
                            楼主所看的道,只是片面,言语也只顺半截,道德经所说无知无欲,全文是。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这段是道德经第三章,所讲之意是帝王之道。并不是楼主所说!


                            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7-12-07 08:10
                            收起回复
                              三生有幸,得闻圣教。某虽愚钝,愿从先生之后。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8-07-07 11: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