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仪吧 关注:1,244贴子:14,448
  • 4回复贴,共1

郭子仪二首《郊庙歌辞》诗作的解析和注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被誉“再造唐室,功盖天下”、“完名高节,灿然独著”的唐汾阳王郭子仪,既是平定安史之乱、御边安邦、以身许国的著名爱国将领,又是中国古代大一统历朝中任相时间最长、“天下以其身为安危近三十年”的名相。而且,郭子仪并非莽莽武夫和碌碌政客,其在文墨方面亦具功力。至今存世的,不止有郭子仪诸多言简意深、文词精采的奏章和凝重遒劲、笔力洞达的手书诸葛亮《出师表》,而且还有二首鲜为人知的重要诗作。
北宋成书的《乐府诗集》及清康熙朝编撰的《全唐诗》皆收录有郭子仪所作的二首《郊庙歌辞》:
《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广运舞》
于赫皇祖,昭明有融。
惟文之德,惟武之功。
河海静谧,车书混同。
虔恭孝飨,穆穆玄风。
《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保大舞》
于穆文考,圣神昭彰。
箫勺群慝,含光远方。
万物茂遂,九夷宾王。
愔愔云韶,德音不忘。
上述二首郭子仪所作祭祀玄宗皇帝和代宗皇帝的诗作,虽见于《乐府诗集》及《全唐诗》,但今人知之者不多,而且网上转录者还出现一些错记,如普遍将“箫勺群慝”中的“箫”误为“肃”。而且,对郭子仪这二首诗作的译注亦难得一觅。下面是中国唐史学会会员、郭子仪研究学者贾祝文对郭子仪二首郊庙歌辞所作的译注:
一、诗作题名解析
1、何为“郊庙”
郊庙,意即古帝王祭天地的郊宫和祭祖先的宗庙。古代帝王在都城南郊和北
郊建有圆型高坛,作为“祭天于南郊,祭地于北郊”的所在,比如保存至今的北京城南的天坛和城北的地坛即为古代帝王分别祭天、祭地的场所。帝王于都城之郊还建有祭祀祖上的宗庙。因之,将帝王祭祀天地神灵及祖先的所在以及仪式,被合称为“郊庙”。
2、何为“郊庙歌辞”
古代祭祀天地神灵和帝王祖先都有特定的乐曲,为这些乐曲填写的歌词,是具有抒情浪漫气息和讲究句式、押韵的辞赋体,因之为郊庙乐曲填写的歌词,便被称为“郊庙歌辞”。不论“辞”还是“赋”,皆属古体诗,所以“郊庙歌辞”亦属于诗作。
3、何为“享太庙乐章”
享:受用之义。该句中指:将祭品,珍品祭献给祖先、神明或贡献给天子、侯王的意思。
太庙:中国古代皇帝的宗庙。皇帝的宗庙夏朝时称为“世室”,殷商时称为“重屋”,周时称为“明堂”,到秦汉时开始称为“太庙”。
太庙乐章:太庙祭祀典礼乐曲的歌辞。
4、何为“广运舞”、“保大舞”
祭祀唐玄宗的乐舞被称为“广运舞”。祭祀唐代宗的乐舞被称为“保大舞”。《唐书·乐志》载:“代宗宝应以后,续造享太庙乐章:献玄宗用《广运之舞》,肃宗用《惟新之舞》,代宗用《保大之舞》,德宗用《文明之舞》,顺宗用《大顺之舞》,宪宗用《象德之舞》,穆宗用《和宁之舞》,武宗用《大定之舞》,昭宗用《咸宁之舞》,宣宗、懿宗有舞词而名不传。”
献唐玄宗“广运舞”及献唐代宗“保大舞”的乐舞歌辞,皆由郭子仪撰写。郭子仪为唐王朝二代帝王献撰舞词,这在唐代大臣中是仅有之例。
二、《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广运舞》内容的注释
(1)於赫皇祖,昭明有融。
於赫:叹美之词。
皇祖:君主的祖父或远祖。明代《剡溪漫谈·曾孙》载:“今朝廷祭告宗庙,高祖而上,概称皇祖。”
昭明:光明。显如日月之耀。
融:久远昌盛。
(2)惟文之德,惟武之功。
句中的“文”、“武”并非一般意义的“文学”、“武力”之意,所言“文之德”、“武之功”即“文德”、“武功”,是指治理国家、发展社会的功德。
关于“文德”的含义,《文心雕龙·原道》对于“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作了系统的解析,概括而言,即:为什么说只有体现了天、地、人万物生存发展客观规律的“文”,才具有正确认识、理解并顺应万物生存发展客观规律的“自然之道”属性,而且能进一步将“自然之道”升华为发展社会和提升自我的“德”的高度。此即为“文之德”的基本含义。
关于“武”的解释,《左氏春秋·宣公十二年》载:“楚庄王曰:夫文止戈为武。又曰: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财者也。”除此释之外,“武”从字形上既可解析为“止弋为武”(弋:用带绳的箭射猎),亦可解析为“正弋为武”。可见,“武”的基本含义是制止战争,而不是挑起战争,即便是“正弋为武”,也是以“正义”之武,制止“不义”之武,所以,所谓“武功”,即指维护正义、和平的实力和功劳。
“文德”与“武功”相对应和互补。二者并提,古时常为帝王或重臣治理国家、安内攘外功德昭著斐然的颂词。
3、河海静谧,车书混同。
河海:泛指五湖四海,亦有代称“天下”之义。
静谧:平静,安宁,安定等含义。
车书:本意指车乘及书写的文字,亦有泛指国家文物制度之义。
车书混同:指车乘的行驶轨道和书写的文字形体都达到了统一。《礼记·中庸》载:“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意为“车乘的轨辙相同,书牍的文字相同,表示文物制度划一,天下一统。”
4、虔恭孝飨,穆穆玄风。
孝飨:句中指孝心祭祀
穆穆:庄严,庄重,仪容和言语和美。
玄风:本义指道教的“玄天之风”,此句中双关唐玄宗的庙号“玄宗”以及唐玄宗崇尚道教的道风仙踪。
据上而言,郭子仪《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广运舞》一诗的译文如下:
威名赫世的皇祖,功业如日月之耀而久远长盛。玄宗皇帝治国理政之文德、安内攘外之武功,使得四海安定,天下太平,治国有规,大政一统。今以虔恭孝心祭祀皇祖,以宏扬玄宗皇帝仪庄德美的圣道之风。
三、《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保大舞》内容的注释
1、於穆文考,圣神昭彰。
于穆:于,叹词;穆,美。于穆:对美好的赞叹。
文考:周文王逝后,周武王颂之为“文考”。后用为帝王对亡父的尊称。
于穆文考:赞美先帝的美德和盛功。
圣神:对帝王的尊称。
昭彰:昭著,光耀。
2、箫勺群慝,含光远方。
箫勺群慝:《箫》为舜乐;《勺》为周乐。群慝:群奸,群逆,群小。《汉书·礼乐志》载:“行乐交逆,《簫》《勺》羣慝。”意为以《簫》《勺》等正统礼乐对邪恶之徒和逆乱之行等诸多“礼崩乐坏”的人和事进行教化。
含光:犹和光。谓内蕴不外露,比喻至德。
3、万物茂遂,九夷宾王。
茂遂:繁荣滋长。
九夷:先秦时对居于今山东东部、淮河中下游江苏、安徽一带的部族泛称为“九夷”。《论语》有:“子欲居九夷”之句。郭璞《尔雅注》云:“九夷在东”。之后,也将“九夷”作为少数民族的泛称。
宾:服从,归顺,宾服。
宾王:指宾附、称臣帝王的高官近臣。
4、愔愔云韶,德音不忘。
愔:和悦安舒,静寂,深沉。愔愔:和畅幽深之意。
云韶:黄帝《云门》乐和虞舜《大韶》乐的并称,后泛指宫廷礼乐或美妙的乐曲。
德音:犹善言、德言,泛指合乎仁德的言语﹑教令。唐朝帝王诏敕之外,别有“德音”一体,所以德音也代指帝王的诏书。另外,德音也是朝廷专用正统音乐的代称。
据上而言,郭子仪《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保大舞》一诗的译文如下:
代宗皇帝的美德和丰功,昭著天下,彰耀千秋。先帝以《簫》、《勺》等正统礼乐对诸多“礼崩乐坏”的人和事进行教化,使和光潜移、至德默化而恩远泽长,以致国泰民安万物繁荣,周边蕃、夷皆宾服称臣于大唐圣王。代宗皇帝的仁德、礼教、圣言,一如黄帝《云门》和虞舜《大韶》礼乐而永久传扬,世代铭记。


IP属地:山西1楼2017-12-10 08:45回复
    多谢贾老师的详细解说,让我清楚了以前不明白的地方,谢谢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12-11 13:04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12-11 15:23
      回复
        多谢楼主分享,加精保留。。。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12-12 16:50
        回复
          拜读贾老大作,受益匪浅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12-12 23: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