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认为,阅读可以是一件很主动的事儿,读书的过程不应该是被动的接受信息,而应该是在书中找到或隐或显的财富,主动地探索搜寻。但是主动阅读不是冲动性,不是一时兴起想起读就读了,不想读便放下了,主动阅读必须也是偏理智的,在主动之前要思考几个问题:
第一、 整体来看,本书所想要阐述的灵魂主旨到底是什么?
第二、 从目录上看作者想重点细说的内容是什么?
第三、 这本书所蕴含的所有道理是否都能被认可,是全部认可还是部分认可?
第四、 这本书和我的关系?是为了获取方法还是寻找乐趣。
这几个问题的形式是自问自答,如果自答后你还是觉得想要读那么便是冷静的主动阅读了。那么既然决定读,就要高效的实施你的主动阅读了,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句话绝对是真理,关于做笔记的方法作者提出了以下几点:
第一、 有兴趣、有用的内容画线;
第二、 超级有用、超级有兴趣的内容花两条线;
第三、 在空白处做星号或者其他标识符号,但是要慎用,全书整体不能超过10个这样的符号,也可以在重点符号页添加书签,便于之后的思路整体和重复阅读;
第四、 在空白处做编号,逻辑编号;
第五、 在空白处记忆重点内容记忆其它类似观点内容的页码;
第六、 把极其关键的字、词或句子圈出来,醒目好用;
第七、 在空白处做笔记,记下问题或者论点,便于往下读的时候找答案;
第八、 书本最后一页可以作为自我阅读的索引目录页,将自己的的逻辑思维清理出来,也可以记忆自己的重点观点。
作者将以上8点笔记法总结为三大,类即:从目录页记录的结构笔记、主题阅读的概念笔记以及针对一场讨论情景的辩证笔记。但是我们要明确的是,不管笔记做的多么精彩绝伦都需要我们不断地加强阅读的训练,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联系实际去将理论转化为实际的方法。
关于阅读形态,作者分为两种:
第一、 指导型学习:老师用语言或者文字教导一个人时,就是一种被引导的学习。
第二、 自我发现型学习:没有老师的指导,而被引导的学习方式。
以上两种形态,都可以主动学习,只是形式不同而已,因为两种学习形式都需要思考为前提。
更多精彩原创文章尽在全民啃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