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吧 关注:159,988贴子:2,979,980

中国公元前就远远落后于西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85cckhl
我们来看一下距今9000年的贾湖文化。由于贾湖文化内容与历史记载的伏羲时代的文化及其相似,时间、地点又一致,可以推测贾湖文化就是伏羲文化。


IP属地:天津1楼2018-02-15 12:15回复
    七音阶从西方传来?
    世界最早的七音阶骨笛,至今还能演奏。


    IP属地:天津2楼2018-02-15 12:23
    回复
      龙生九子不分来去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8-02-15 12:25
      回复
        文字早晚?
        甲骨文的源头。


        IP属地:天津4楼2018-02-15 12:28
        回复
          农业


          IP属地:天津5楼2018-02-15 12:30
          回复
            历法来自西方?
            伏羲一画开天、开天立极、先天八卦就是为了制定历法。


            IP属地:天津6楼2018-02-15 12:33
            回复
              最早酿酒技术已经被复制出来。


              IP属地:天津7楼2018-02-15 12:34
              回复
                IP属地:天津8楼2018-02-15 12:42
                回复
                  IP属地:天津9楼2018-02-15 12:43
                  回复
                    @85cckhl
                    公元前落后于西方吗?


                    IP属地:天津10楼2018-02-15 12:43
                    回复
                      定律历--贾湖的原始圭表
                      (三)通天神梯

                      贾湖骨笛和叉形器观测日影示意图
                      我们已经大概了解了贾湖骨笛和叉形器是一组日影测量的神圣工具,我们又发现了贾湖人使用这组工具的灵台遗迹,并且还知道他们已经认识了部分节气,获得了那样了不起的实验成果,虽然这仅仅是贾湖人伟大发明创造的一部分。
                      既然这组工具如此神奇,那么,贾湖人究竟是如何使用这一组工具在灵台上测量日影的呢?在本章的最后一节里,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些最古老的测影工具的使用方法,可以使读者对此有一个直观的印象。
                      在贾湖灵台遗迹中,有几对南北方位的成对柱洞,如柱洞D6、D7,柱洞D10、D11,还有柱洞D23、D24,这些成对的柱洞应该是用来埋桩以固定日影观察器具的。如果在一对南北方位的柱洞中埋上木桩,中间栓上一根绳索,将骨笛穿在绳索上,就可以做成一根圭尺。

                      贾湖骨笛使用方法示意图
                      接下来,我们参照图2-19中贾湖叉形器M344:3刻符的示范方法,将叉形器按下图的方式固定在骨笛的南端,就做成了表杆。利用骨笛和叉形器的组合就可以观察二分二至节气的正午日影了。

                      贾湖叉形器使用方法示意图
                      这样,一组可以使用的最原始的贾湖圭表便诞生了,看上去虽然简单,但是使用起来却要经历无比艰辛的过程,甚至需要多少代人付出他们毕生的劳动。
                      观测日影,作为原始观测实验来说,决不是那么简单。只要是有太阳的天气,从太阳尚未升起开始,观测者就必须早早地起来,虔诚地来到司天灵台,在木桩之间拉起绳索,安置好作为圭表的骨笛和叉形器,准备测量日出时的日影。正午时他们必须头顶烈日,细心测量日影的位置。当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也必须测量好日影,并把一天的测量结果想方设法记录下来。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能有丝毫懈怠和大意。他们将终年测量到的正午日影位置进行比较,挑选出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那些日影,在骨笛上通过刻划、钻孔的方式记录下来,用来指导播种和收获的生产实践,合理安排部落中的生活大事。每当记录有误,或者还没有发现某现神秘的规律,他们的生产将受到重大的损失,部落生活将面临冬季断粮的严重威胁,并付出惨重的生存代价。四季风吹来了,自然的和风会使骨笛发出悠远的天籁之音,安慰着受挫的贾湖人。贾湖人不会放弃,生存不允许他们放弃,他们必须坚持不懈地探索下去。终于在某一年,他们忽然发现,如果按照某一支骨笛上钻出来的笛孔安排农时,上天便能赐于他们丰厚的收获,使氏族或部族的全体人员都能够安全过冬,从此不再遭受饥饿的煎熬。最终,他们还能够在实践中发现太阳回归运动的4年周期规律。他们欣喜若狂,载歌载舞,把骨笛和叉形器双双奉为知天、通天的神器。在黑暗中摸索的时代就这样过去了。
                      历史一定会证明,是贾湖人最先开创了探索天地奥秘的司天之路。贾湖人利用骨笛和叉形器这两件伟大的观天神器,建立起一座象征性的通天神梯:
                      它的基础搭建在象征敬天观念的高高的干栏式灵台之上;
                      它的起点连接起象征知天的贾湖骨笛,骨笛的音孔散发出象征沟通天地灵气的神秘音律。与起点相连的是象征着通天的叉形器,每当太阳当头的时候,叉形器就会将高不可及的太阳神的光影恭恭敬敬地接引到灵台的骨笛上来。
                      贾湖人通过这座通天神梯,既可仰观天上的日月星辰,又可俯察地上的日影,从此开创了沟通天地的天文观测实验,创造出律历对应的神奇结果来。
                      这也是一座距今9000年的史前文明之梯,它不仅连接着早慧的贾湖先民,也连接着他们创造的原始太阳历。由于久远的历史阻隔,贾湖先民创造的史前文明成果尚有诸多珍宝仍旧被蒙在厚厚的面纱之下,静静的等待着不畏艰难的有志之士,能够除去那些神秘的面纱,使它们重新焕发出不朽的光辉。无论付出多少艰辛,我们必须继续沿着这座远古的文明之梯,去追寻,去历险,去探源!我们决心坚定不移地紧随先民们的历史足迹,以贾湖原始圭表为出发点,继续深入发掘贾湖文化中的文明密码,进一步探索中华文明的伟大源头。


                      IP属地:天津13楼2018-02-15 12:55
                      回复
                        贾湖的步规测影--甲骨文:岁
                        四、原始的测量、计算工具

                        贾湖骨板
                        在我国先秦时期的原始测量工具中,规矩、准绳曾经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规矩可以绘制方圆图形,测量长度,准绳可以测量垂直、水准,测定距离、方位。在本书第四章中,我们初步证明贾湖人已经发明了原始准器和原始垂球(参见图4-8、4-26),证明当时已经有了原始的准绳。
                        贾湖遗址发掘者认为,贾湖骨笛的发现,说明当时已经有了完整的规矩。经过仔细研究后我们确认,贾湖骨板正是一种最古老的矩尺——原始骨尺。
                        贾湖骨板也是贾湖遗物中比较特殊的骨器之一,共发现了25件,大多呈长条形,最长者22.78厘米,最短者7.29厘米,其中有22件出自墓葬(绝大多数属于贾湖中、晚期墓葬)。这些骨板大多通体磨光,制作精致,使用痕迹明显,应该是长期使用的结果。
                        (一)骨板的度量功能
                        考古发掘报告认为,贾湖骨板“使用痕迹明显,显系长期使用,但非尖、刃类工具”,“从其痕迹特征与位置观察,似与纺织、织网一类活动有关”,其中B型骨板“中间多数可见缠绕物的朽痕,推测此类器物可能为绕线板一类的工具”。由此我们知道,贾湖骨板应该具有多种不同的使用功能。
                        1、骨板的特征
                        据考古发掘报告揭示,贾湖骨器的原料大多来源于鹿科和牛科动物的肢骨,骨板也不应该例外。贾湖人先锯割加工出骨板的坯料,然后刮削成形,最后磨砺、抛光制成骨板。这些骨板的立体外形十分奇特,有的正反两面较平,剖面成“一”字形,有的正面内凹、反面凸起,横剖面呈“V”字形。而骨板的平面外形同样很有特点,骨板两侧有的基本平齐,有的中部内束,有的中部外凸。
                        根据骨板的奇特外形和使用痕迹的特征,发掘者将其分为A、B两型,其中A型骨板有8件,其特征为:骨板的两侧边或平齐,或内束,横剖面呈“V”字型,使用痕迹在凹面,而且两端的使用痕迹比中部明显(参见图6-22)。B型骨板有17件,其使用痕迹多在器物中部,多数可以见到缠绕物的腐朽痕。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许多贾湖骨板的随葬位置十分特别:有的放置于墓主的腿部附近,有的放置在股部,有的放置在臂部附近,有的放置在头部,都是特意摆放的。这些骨板的摆放状态也十分奇怪:有的横向摆放,有的纵向摆放,有的摆放成倾斜状态,也都是特意摆放的,而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见表6-3)。
                        表6-3 贾湖中期部分随葬骨板出土位置、摆放状态统计表
                        序号 文化期段 墓向 编号 出土位置 (型号) 状态
                        1 中期Ⅱ5 275° M270:4 左腓骨下部 (B) 南北横置
                        2 273° M127:9 左胫骨下部 (B)
                        3 M127:4 右胫骨下部 (A)
                        4 270° M 78:3 左足部 (B)
                        5 269° M386:12 右足部 (A) 南北斜置
                        6 270° M282:15 右腓骨下部 (B)
                        7 M282:10 左肘部外侧 (B) 南北横置
                        8 M282:11 左股骨外偏左 (B) 东西竖置
                        9 M282:12 左股骨外偏右 (A) 东西斜置
                        10 中期Ⅱ6 270° M277:6 乙头骨右侧外 (A) 南北横置
                        11 M277:46 甲右膝部 (A) 南北斜置
                        由表6-3可见,贾湖骨板有3条明显的随葬特征:
                        A、多位于墓主下半身
                        在表6-3中,骨板位于墓主股骨外侧、腓骨下部、胫骨下部、足部各2例,而位于头部、肘部、膝部各1例,在11件骨板中居然有9件随葬在墓主下半身,这是贾湖骨板的第1条随葬特征(见图6-17)。在以下的分析中我们将看到,贾湖骨板与古人的步量活动密切相关,这应该是大部分骨板随葬在墓主下半身的真实原因。

                        图6-17 贾湖骨板随葬在墓主下半身
                        B、多与墓主肢骨垂直
                        在表6-3中的11件骨板中,南北横置的有6例,南北斜置的有3例,这些骨板基本与墓主肢骨互相垂直(例如骨板M270:4位于墓主左腓骨下部,骨板M280:10位于墓主左肘部外侧,它们都与墓主的肢骨互相垂直),这是贾湖骨板的第2条随葬特征(见图6-18)。

                        图6-18 贾湖骨板与墓主肢骨垂直
                        根据中国古代“事死如事生”的丧葬传统,随葬品是为了让墓主在阴间能够继续使用,故骨板的随葬位置与墓主生前对它的使用状态有关,这也是贾湖人希望墓主的亡灵能够回忆起生前的经验,而不致将骨板的用途遗忘。换言之,大多数骨板的横置状态意味着贾湖人平时大多将其水平使用。
                        C、多数A型骨板偏右,B型骨板偏左
                        在表6-3中,5件A型骨板有4件位于墓主肢骨的右侧,而6件B型骨板有5件位于墓主肢骨的左侧,这种A型偏右、B型偏左的特征是贾湖骨板的第3条随葬特征。例如,骨板M127:4、9横置于墓主左右胫骨的下部,A型偏右,B型偏左,反映出贾湖人区分两种骨板的目的性非常明确(见图6-19)。

                        图6-19 贾湖骨板A型偏右、B型偏左
                        又如,图6-17中2件A型骨板均随葬在墓主肢骨右侧,图6-18中2件B型骨板均随葬在墓主肢骨左侧,而在墓葬M282中,骨板M282:12、M282:11出土时虽然并列纵置于墓主左股骨左侧,但也是A型偏右,B型偏左。
                        贾湖骨板A型偏右、B型偏左的随葬特征所反映的远古信息非常耐人寻味,这与雌笛在右、雄笛在左的随葬特征(如贾湖M78、M282、M341、M344等墓)如出一辙,这一方面提示这些骨板的主要用途与骨笛上的日影观测实验密切相关,另一方面还暗示这些骨板具有不同的阴阳象征(参见图8-18、8-19)。
                        2、度量与“步”
                        中国古代的度量活动多以人体为法。据《说文解字•又部》载:“度,法制也”,段玉裁注曰:“古者五度,分、寸、尺、丈、引,谓之制”,“周制:寸、尺、咫、寻、常、仞,皆以人之体为法。寸法人手之寸口,咫法中妇人手长八寸,仞法伸臂一寻,皆于手取法,故从又”[1]。
                        在我国古代,用人手来度量物体的长短适用于许多场合,而度量野外的较大场地时,大多以“足”为工具,并以“步”为单位(如《考工记》中有“宫中度以寻,野度以步”,成语中有“百步穿杨”,两者中的“步”都是长度单位)。
                        “步”作为长度单位,在古代有不同标准:周代八尺为步,秦、汉时期皆以六尺为步(据《说文解字•田部》记载:“畮,六尺为步,步百为畮”[2])。
                        甲骨文中的“步”字由“二止”组成,其中的“止”即“足”(据《说文解字•止部》记载:“以止为足”),金文的“步”字恰似两足相随而行(古人以“举足两次”为一步),这说明“步”作为度量单位,来源于度量活动本身(见图6-20)。

                        为了进一步探明贾湖骨板与“步量”活动的关系,我们将部分骨板的长度与人类足骨进行了比较,发现这些骨板长度大多与今日身高1.7米左右的中原男性足骨的部分长度相差不多(见图6-21),而1.7米左右的身高也与贾湖时期男性身高的平均估算值相差不多[3]。

                        图6-21 贾湖骨板对应人类足骨
                        3、骨板与“推步”
                        在我国古代的天文历法计算中,经常使用“推步”的方法,对日月星辰在天上的位置和运行时间进行推算、度量。例如,在长沙子弹库战国古墓被盗出土的《楚帛书》中有“晷天步数……四神相代,乃步以为岁,是唯四时”的记载[4];《续汉书·律历下》载:“月有晦朔,星有合见,月有弦望,星有留逆,其归一也,步术生焉”[5];《新唐书·天文一》载有“古人所以步圭影之意,将以节宣和气,转相物宜”,明确提出了“步圭影”的概念。而在《大衍历》中,汇总有“步中朔术”、“步发敛术”、“步日躔术”、“步月离术”、“步轨漏术”、“步交会术”、“步五星术”等七大步术[6],以此作为天文历算的系统方法。张闻玉先生明确指出:“推步,就是对日月星辰,主要是日月的运行时间进行计算”[7]。
                        “步圭影法”不仅被记载在古籍中,而且也被古人用“象形图画”的方法表达出来。在本书第二章我们曾经提到,贾湖人将骨笛测量日影的方法刻画在叉形器上,其中以仙鹤翅膀和尺骨象征骨笛,以鹤鸣象征叉形器,以半圆形加斜划线象征二分、二至日影,全部刻画包含骨笛(圭尺)、叉形器(表杆)、日影这三重象征,或可视为形象表达“步圭影法”的最早的“象形图画”(参见下图)。

                        贾湖叉形器刻符象征“步圭影法”
                        能够进一步证明贾湖骨笛与“步圭影法”密切相关的是贾湖骨板。在表6-1贾湖M282墓随葬的4件骨板中,12号骨板的长度既可以对应20号骨笛上的春秋分日影长度,又可以象征夏半年或冬半年的日影度量范围,具有“步量”日影长度或回归年长度的象征(见图6-22)。

                        图6-22 贾湖骨板对应骨笛上的春秋分影长
                        4、“岁”字的象形来源
                        贾湖人以骨板与骨笛的配合来象征“步量”日影或回归年长度,这对中国古代天文历算的起源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特别值得玩味的是,甲骨文“岁”字的第一种写法[8]也包含有圭尺、表杆和步量这三重象征性内涵,其中象征步量日影的正是“步”字(见图6-23)。

                        图6-23 甲骨文岁字第一种写法
                        在图6-23中,“岁”字的象形写法提示我们:在我国古代,先民们对太阳回归年的把握与“步圭影法”是密切相关的,那时的日影测量和回归年计算都可以称为“步”,该“步”字正是甲骨文“岁”字的象形来源之一。
                        另外 ,贾湖人还以随葬的骨笛、骨板和石斧的组合来象征“步量”回归年,这同样与甲骨文的“岁”字密切相关。例如在贾湖M282墓中,20号骨笛纵置于墓主甲左股骨内侧, 11号、12号骨板纵置于左股骨外侧,4号石斧横置于2件骨板外侧,刃口向外,它们之间的关联十分明显(参见图6-25)。如果我们将三者的间距缩小,并以骨笛、石斧分别象征圭尺和表杆[9],同时以11号、12号骨板象征“步量”(参见图6-22),那么三者的整体构形与甲骨文“岁”字的写法形义相吻合,应该是贾湖人象征“步以为岁”观念的实物形式(见图6-24)。

                        图6-24 贾湖M282墓骨笛、骨板、石斧与甲骨文岁
                        由图6-24可见,贾湖M282墓20号骨笛与2件骨板、1件石斧三者组合起来,既可以看作我国上古时期“步以为岁”观念的实物象征,又可以看作甲骨文“岁”字的实物象形来源之一。


                        IP属地:天津14楼2018-02-15 12:59
                        回复
                          贾湖的原始日晷
                          (二)盆形鼎与原始日晷
                          图6-37 贾湖盆形鼎M22:2
                          根据本书前几章的探索,我们知道贾湖人发明的天文器具大多非常原始。当初我们第一眼看到贾湖骨笛和叉形器时,也感到十分神秘和疑惑,根本无法将它们与圭表联系在一起。现在,当我们初步证明这些器具的天文历法功能之后,不禁感到:那些看似原始的器具,它们的功能大多不是单一的,而是复合的,有些原始天文器具常常利用现成的实用器具来代替。因此,我们在寻找贾湖原始日晷时,也不能忽视从这些实用器具中寻找的途径。
                          1、利用盆形鼎观测太阳时刻
                          利用日晷观测太阳时刻不是根据日影的长度,而是根据日影的方向,因此日晷的外形应该与圆形密切相关。贾湖人曾经借助实用陶盆来象征宇宙模型,他们也就能够借助实用陶器兼做日晷。例如贾湖盆形鼎就能够兼做日晷。
                          盆形鼎的共同特征是方唇,深腹,圜底,三个凿形足,器表施红色陶釉,除了花边和乳丁纹外,器表全为素面。其中A型盆形鼎与A型深腹盆类似,B型则由A型演变而来。与深腹盆相比,盆形鼎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器底增加了三个凿形足,二是B型盆形鼎沿下多饰有一周或扁、或圆的乳丁纹,这就足以使盆形鼎兼做日晷了。
                          盆形鼎是贾湖文化中期才开始出现,这与骨板出现的时间差不多。在贾湖中期Ⅱ6期段墓葬M22中,出土了一件B型盆形鼎M22:2,内径约18厘米,唇缘外侧稍外凸,上面有宽且深、间距较大的斜划线花边纹,口沿下外周还有15个突起的圆乳丁,斜划线与圆乳丁围绕圆周,大体上平均分布(见图6-37)。
                          该盆形鼎出土时位于墓主两足之上,盆口向上,三个凿形足令其可以水平摆放,盆内还有10件骨镞,长度多小于7.5厘米(参见表6-13)。如果我们将该盆形鼎装满沙土平置于地,在盆内正中插上与地面垂直的表杆,并将上述10件骨镞平放在盆土表面,箭头向外,按一定规律围绕表杆,这样不仅可以利用表杆来观测日影,而且还可以将盆形鼎改制成一具最原始的地平日晷,它具有“日钟”的功能,或可视为一具最原始的天文时钟(见图6-38,图中时刻名称参照我国秦汉时期的十六时制)。

                          图6-38 贾湖盆形鼎改制成原始地平日晷平面示意图
                          在图6-38中,9支箭头代表9支骨镞指向日影的方向,箭头处的数字代表骨镞的编号。另有1支8号骨镞指向日中的方位,该骨镞比较特殊,出土时铤部已残(图6-38中该骨镞并非实物原貌,其铤部长度是依据贾湖同类骨镞的短铤特征还原的),其剖面呈扁平状,两侧的刃部呈细密的锯齿状波浪纹(波浪纹既可以表示时间的流逝就像波浪那样一浪接一浪,又可以表示该骨镞是活动的),其残存长度和最大宽度如下(见图6-39)。

                          图6-39 贾湖骨镞M22:8平面形状
                          由于8号骨镞是贾湖人特制的,故在图6-38中我们将其置于日中方位。实际上,该骨镞类似于一个活动的指针,起码可以指示太阳经过的7个方位,从而能够对应盆形鼎上代表白天的7段时间。另外9件骨镞的外形大同小异,它们类似于固定的指针,我们可以根据外形上的差异来决定它们各自的箭头指向。
                          根据器体剖面形状,我们将这10件骨镞分为半圆、扁圆和扁平三类,半圆者4件,扁圆者3件,扁平者3件。然后按照半圆对应长日影、扁平对应短日影的原则,将4件半圆骨镞指向东西方位,将3件扁平骨镞指向北方,最后再将3件扁圆骨镞中的2件指向东北方,1件指向西北方。
                          根据两翼的特征,我们将这10件骨镞分为两翼平齐和两翼呈倒刺状两类,两者各为5件。考虑到倒刺状应该象征太阳的光芒比较强烈,故应该对应日中附近的时刻或日影。而平齐则象征太阳的光芒比较柔和,故应该对应日出、日入的时刻或日影。因指向南方日中的8号骨镞两翼呈倒刺状,故我们将有倒刺的其他4件骨镞一律指向偏北方(东北到西北之间)。又因5号骨镞与8号骨镞型式相同,故将5号骨镞指向日中之影的正北方。剩下两翼平齐的5件骨镞指向东西方位,其中9号、12号骨镞的长度大于7厘米,考虑到日出、日入的日影最长,因此将两者分别指向正东、正西方位。因4号与9号骨镞型式相同,也可指向东方,而11号与12号骨镞型式相同,同样可指向西方。又因7号与11号骨镞型式相同、外形相近,故可指向西北方,最后剩下的10号骨镞指向东北方。
                          通过对上述10件骨镞的型式、特征、长度进行的上述分类,我们还原出它们在盆形鼎内各自的箭头指向和对应的地平方位角范围如下(见表6-13)。
                          表6-13 贾湖盆形鼎M22:2内10件骨镞对应的地平方位角
                          序号 骨镞 型式 两翼 剖面 长度 箭头指向 地平方位角
                          1 M22:9 HbⅡ 平齐 半圆 7.1厘米 日出 85-95°
                          2 M22:4 不详 下餔影 60-70°
                          3 M22:10 DcⅠ 扁圆 餔时影 35-45°
                          4 M22:13 HbⅢ 倒刺状 日失影 10-20°
                          5 M22:8 De 扁平 5.24厘米 日中 180°
                          6 M22:5 不详 日中影 360°
                          7 M22:6 FcⅡ 4.95厘米 日未中影 340-350°
                          8 M22:7 Fe 扁圆 不详 食时影 315-325°
                          9 M22:11 FcⅠ 平齐 半圆 5.8厘米 蚤时影 290-300°
                          10 M22:12 7.15厘米 日入 265-275°
                          原始日晷的主要作用是观测和标记太阳时刻,即利用日影方向的转变来表示白天的时间。在图6-38中,盆形鼎M22:2上的15个乳丁纹在功能上应该有所区分:其中在南半圈有7个乳丁纹,可以代表白天7个太阳时刻;在正东、正西方位各有1个乳丁纹,可以代表日出、日入时刻的太阳或日影方向;剩下的6个乳丁纹位于北半圈,乳丁间隔为7段,正好对应白天7个太阳时刻的日影范围。
                          值得注意的是,盆形鼎口沿上有较粗、较深的斜划线。由图6-37可见,这些斜划线大体与乳丁纹一一对应,这也不是偶然的巧合。由于乳丁纹位于盆形鼎的口沿外侧之下,故在观察日影时,不大容易看到表杆下的日影直接指向哪一个圆乳丁。现在盆形鼎口沿上有了斜划纹,就可以直接看到表杆下的日影指向哪一个斜划纹,于是就能方便地观察太阳时刻,做到一目了然。
                          2、秦汉时期的十六时制
                          在图6-38和表6-13中,我们借用了中国古代的9个时辰概念(即日出、蚤时、食时、日未中、日中、日失、餔时、下餔、日入,参见下文表6-8),又标出了与这些时辰(除了日出、日入之外)对应的7个日影方向(即蚤时影、食时影、日未中影、日中影、日失影、餔时影、下餔影)。这样一来,利用盆形鼎M22:2外围的15个乳丁纹和10件骨镞,就可以得到16个时间标志点或范围,这使我们想到了我国古代计时制度中的十六时制。
                          1986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天水市北道区党川乡放马滩的古墓群进行考古发掘,在属于战国晚期的一号秦墓中出土了460枚竹简,其中的甲种《日书·生子》记载了一种测算何时生男、生女之术,包含有古代十六时制在内:
                          “平旦生女,日出生男,夙食女,莫时男,日中女,日西中男,日则女,日下则男,日未入女,日入男,昏女,夜莫男,夜未中女,夜中男,夜过中女,鸡鸣男”[1]。
                          张德芳先生在《简论汉唐时期河西及敦煌地区的十二时制和十六时制》一文中认为:“把一昼夜分为十六个时段,早在秦汉以前已用之于日常生活和吉凶占卜之中”,“两汉时期的河西及至敦煌地区实行十六时制而非十二时制” [2],他还将汉代十六时与今时对应列表如下(见表6-14)。
                          表6-14 汉代十六时与今时对应表(张德芳绘制)
                          夜半 鸡鸣 晨时 平旦 日出 蚤食 食时 日未中
                          0-1.5时 1.5-3时 3-4.5时 4.5-6时 6-7.5时 7.5-9时 9-10.5时 10.5-12时
                          日中 日失 餔时 下餔 日入 昏时 夜食 人定
                          0-1.5时 1.5-3时 3-4.5时 4.5-6时 6-7.5时 7.5-9时 9-10.5时 10.5-12时
                          虽然我们还不能确证贾湖人已经使用了十六时制,但是他们完全能够利用盆形鼎做成原始的太阳时钟,初步划分出白天的时间,这应该可以看作是古人创制时刻概念的萌芽,这对原始社会来讲,已属高科技了。
                          在这里我们还要着重指出:贾湖人已经能够利用箭矢形状来指示时间,利用“点”和“刻”来区分和标志时间阶段,这对我国古代传统的测时仪器、时刻制度和报时方法都有明显的影响。我国古人曾经发明了以滴水来计时的漏壶、箭刻(简称“漏刻”或“刻漏”),通过漏刻将一日时间分作一百“刻”,还把夜间时刻分为“更、点”,在夜间配有专职人员按时敲钟击鼓,通报钟点、时刻。时至今日,我国民间仍沿用几点、几刻的计时单位和名称,这与贾湖盆形鼎上的乳丁纹、斜刻线所反映出来的“点、刻”观念如出一辙。
                          3、盆形鼎是沟通天地的象征
                          贾湖盆形鼎作为地平式日晷的原始形态,其上的“点、刻”对应着天上的太阳和地上的日影,在贾湖人看来,这种盆形鼎和贾湖骨笛、叉形器一样,都是他们的观天神器和通天法宝,因此具有“沟通天地之道”重要象征。
                          在古人看来,王道出于天道,而“天地之道”不可变更。于是,“鼎”在中国历史文化中便具有“天授王权”的象征,逐渐上升为皇家祭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礼器,最终演变为象征天子一统天下的法宝或标志。相传皇帝作宝鼎三,象征天、地、人合一,夏禹铸九鼎,象征九州统一,夏商周三代都将“九鼎”奉为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不仅天子祭祀天地、祖先时必须行九鼎大礼,而且在旧王朝迁都或新王朝定都时也要将九鼎一同迁往新建的王城,称之为“迁鼎”或“定鼎”,这在我国古籍中多有记载。
                          《汉书·郊祀志》载:
                          “黄帝作宝鼎三,象天、地、人。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夏德衰,鼎迁于殷;殷德衰,鼎迁于周;周德衰,鼎迁于秦……”
                          《拾遗记》载:
                          “禹铸九鼎,五者以应阳法,四者以象阴数。使工师以雌金为雌鼎,以雄金为雄鼎。鼎中常满,以占气象之休否。”
                          《帝王世纪》载:
                          “汤即天子位,遂迁九鼎于亳。”
                          《左传·桓公二年》载:
                          “武王克商,迁九鼎于雒邑。”
                          《左传·宣公三年》载:
                          “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
                          由此可见,后世所谓“定鼎中原”的观念具有明确的国家、政治、宗教和文化含义,反映出中国古代国家政权的建立大多以享有“以祖配天、配祭”的“祭天大权”为典型特征,以争夺统治天下的“天命君权”为最高目的,以独据“天下之中”来营建帝王之都为最终结果。到现代,“鼎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历史象征,它的源头目前可以上溯到距今8200多年前的贾湖文化中期。


                          IP属地:天津15楼2018-02-15 13:02
                          回复
                            开始的时候随机而发吧 先进落后看点运气 但毕竟都是开头有之物 其后不一定谁好了


                            16楼2018-02-15 13:0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