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吧 关注:9,006贴子:657,056

[明]蒋臣《无他技堂遗稿》版,崇祯十七年,崇祯与吴襄的对话。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如题。


IP属地:福建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8-03-20 12:55回复
    目前市面上流行的,崇祯十七年,崇祯与吴襄的谈话,都出自《绥寇纪略·补遗》那个版本。老实说,当初瞄到此段时,没啥感觉。但是史料见多了,越想越觉得是在添油加醋、胡说八道,常识性错误太多。个人认为,任何说法都应该有个最初版本,只有找到源头,才能更好解读。不巧的是,还真被我找着了,出自[明]蒋臣《无他技堂遗稿》,明显比《绥寇纪略·补遗》版靠谱。不过,这则史料,我藏着掖着将近两年,自私了,对不起大家。如果不是最近吧里太无聊,我说不定还不想公开。废话少说,下面进入正题。


    IP属地:福建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8-03-20 13:09
    回复
      [明]蒋臣《无他技堂遗稿》:崇祯甲申三月壬寅。捡括中外诸臣输助甚迫。先是蓟督王永吉密议弃关外四城。而以吴三桂兵入卫。阁臣犹豫四五月久不能决。于是上以左府起其父废帅吴襄至延入阁大计。襄对曰。臣父子世守此土。惟以不能恢剿负国。万死不足赎罪。岂敢更言弃地。上慰之曰。非弃也。凡事须权缓急。此时寇急于边。卿但度卿子果能办贼否耳。襄对曰。但恐逆闯不亲来。来则保为陛下尽歼之。


      IP属地:福建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8-03-20 13:14
      回复
        上曰。贼至百万。卿何言之易耶。襄对曰。逆闯自猖獗以来。敢肆行无忌者未见大敌耳。上曰。何为未见大敌。对曰。从来抚镇失策。兵或数万或数千辄轻责以战。如以肉餧餒虎耳。惟左镇曾一为所挫。然胜负颇相当。左帅所统多是降贼。伎俩固相当也。孙传庭之败以五万人。然秦人安能杀贼。非贼之宗党即其姻亲。此适足以资之。以臣策之。贼虽百万亦自虚声。计其先后所合五营诸贼及官军之溃屈者。实不过三十余万止耳。今已破楚据秦蹂豫入晋远历诸边。老本精贼死伤亦已过半。又所至不能无留兵。留兵则其势已分。全师尽出不过十万。十万之众堪战者不过万余人耳。


        IP属地:福建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8-03-20 13:16
        回复
          上问曰。卿子精兵几何。对曰。臣子所统号称六万。圣明在上臣岂敢面欺。实亦不过三万。上问曰。三万皆堪战否。对曰。三万若皆堪战荡平不至今矣。★★其堪战者亦仅铁骑三千耳★★。然此三千人者。臣皆以子畜之臣子皆以兄弟遇之。以之御贼一当百也。故曰保为陛下尽歼之。然陛下不憂臣子不能杀贼。臣但憂饷不继耳。


          IP属地:福建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8-03-20 13:18
          回复
            于是上色喜然惊问曰。卿言兵至三万费饷几何。襄对曰。国家正当匮诎之际。臣岂敢望多。然少亦须百万。必不得已亦须凑至七十万乃可。上屈指计良久。蹙然曰。何遽费至此。襄对曰。战士皆旧有室家地土。一旦令其内徙。安可使之室家不完。而遽责以杀贼也。且旧饷缺至十四个月。可不为之设法补足乎。四城遗民尚六十余万。丁壮亦十五六万。可尽弃以资敌乎。止言百万尚是勉强之语。尚不知费臣子几何筹画也。上佇思良久深然其语。(完)


            IP属地:福建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8-03-20 13:21
            回复
              [明]蒋臣《无他技堂遗稿》:崇祯甲申三月壬寅。捡括中外诸臣输助甚迫。先是蓟督王永吉密议弃关外四城。而以吴三桂兵入卫。阁臣犹豫四五月久不能决。于是上以左府起其父废帅吴襄至延入阁大计。襄对曰。臣父子世守此土。惟以不能恢剿负国。万死不足赎罪。岂敢更言弃地。上慰之曰。非弃也。凡事须权缓急。此时寇急于边。卿但度卿子果能办贼否耳。襄对曰。但恐逆闯不亲来。来则保为陛下尽歼之。上曰。贼至百万。卿何言之易耶。襄对曰。逆闯自猖獗以来。敢肆行无忌者未见大敌耳。上曰。何为未见大敌。对曰。从来抚镇失策。兵或数万或数千辄轻责以战。如以肉餧餒虎耳。惟左镇曾一为所挫。然胜负颇相当。左帅所统多是降贼。伎俩固相当也。孙传庭之败以五万人。然秦人安能杀贼。非贼之宗党即其姻亲。此适足以资之。以臣策之。贼虽百万亦自虚声。计其先后所合五营诸贼及官军之溃屈者。实不过三十余万止耳。今已破楚据秦蹂豫入晋远历诸边。老本精贼死伤亦已过半。又所至不能无留兵。留兵则其势已分。全师尽出不过十万。十万之众堪战者不过万余人耳。上问曰。卿子精兵几何。对曰。臣子所统号称六万。圣明在上臣岂敢面欺。实亦不过三万。上问曰。三万皆堪战否。对曰。三万若皆堪战荡平不至今矣。★★其堪战者亦仅铁骑三千耳★★。然此三千人者。臣皆以子畜之臣子皆以兄弟遇之。以之御贼一当百也。故曰保为陛下尽歼之。然陛下不憂臣子不能杀贼。臣但憂饷不继耳。于是上色喜然惊问曰。卿言兵至三万费饷几何。襄对曰。国家正当匮诎之际。臣岂敢望多。然少亦须百万。必不得已亦须凑至七十万乃可。上屈指计良久。蹙然曰。何遽费至此。襄对曰。战士皆旧有室家地土。一旦令其内徙。安可使之室家不完。而遽责以杀贼也。且旧饷缺至十四个月。可不为之设法补足乎。四城遗民尚六十余万。丁壮亦十五六万。可尽弃以资敌乎。止言百万尚是勉强之语。尚不知费臣子几何筹画也。上佇思良久深然其语。


              IP属地:福建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8-03-20 13:23
              回复
                号称六万,实则三万,我就搞不明白为何关宁军还那么缺饷,朝廷应该是按照六万人的份额发饷。而且这时候关宁军也太腐败了吧,崇祯听到吴襄这么说居然还很淡然,看来这时候对军队冒饷一事已经习以为常了吗


                IP属地:江苏8楼2018-03-20 14:04
                收起回复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是人世间的硬道理!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8-03-20 14:48
                  回复
                    崇祯是个奇葩,连军队都无法调动,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8-03-20 15:53
                    收起回复
                      治军当择将,连好的将领都没有,治屁个军,打屁个仗。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8-03-20 17:12
                      收起回复
                        这里简单百度下蒋臣生平。蒋臣, 字一个,初名姬胤,字子卿,号谁庵。明崇祯九年(1636),诏征贤良,主管官员发出策问,蒋臣即明辨其一讹、五误、十三谬。一时名声大震,被推荐到都城,撰足国三议。召对于平台,蒋臣侃侃数千言以对。授户部司务,晋为户部主政。崇祯十七年后为僧。著《无他技堂稿》16卷。(此人在崇祯上吊后曾经自杀,但是没死成,后来便跑路南下了。)应该说,蒋臣是有机会了解崇祯与吴襄谈话详情的。另外按蒋臣自己所述,吴襄曾经登门拜访过他,也不排除是吴襄自己,把与崇祯谈话的内容,转述给蒋听,至于是否夸大,则又是另一回事。按《无他技堂遗稿》,崇祯甲申三月庚子。上复遣内臣监视各府城守。先是各边监视久撤。二月十七日复遣。中外咸错愕不敢言。予内激于中冒死争之。因陈五事。。。★★吴将军襄★★因惠顾予索览至于流涕。谓公何以悉知边情若此进极言监视之害。因叹曰。犬子若至必能歼贼。若一隸监视则事不可为矣。幸公更力言之。。。


                        IP属地:福建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18-03-21 08:35
                        收起回复
                          呵呵,京门两战,北京解围,有助于吸纳各地援军整顿,一旦顿兵境内长久,无法扩展,皇太极进退两难,无功而返,那就是明朝更大的胜利,然而以某些货色智商无法理解


                          IP属地:加拿大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8-03-21 09:55
                          回复
                            六十万人口,十五万壮丁,三万士兵,三千铁骑
                            这个基本盘还可以


                            IP属地:加拿大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18-03-21 13: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