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常江的剧评:
三国机密第一集讨论——兼论小说与影视剧本的转化
先说感恩,戏拍的很好,昨晚看的很激动。但是和原著作者私下讨论,我们都在奇怪原著开篇很紧张,为什么第一集拍出来觉得平和松、或者时松时紧呢?我担心是自己太熟了失去了悬念感,看了大家的影评,发现同感,那就是真的有技术问题。今天我仔细看了每场戏的转换,对比了原著和剧本,想明白了这件事,并且觉得这是个非常好的小说与影视剧本转化的示例,便乐意写出来被鞭挞,供大家做一次技术讨论。
背锅:我的剧本改编有问题。
甩锅:除了我个人的不足,剧本有问题的一大原因是原著太好。
我曾开玩笑说,三国机密开篇就值一千万,因为古装剧最难解决的是开篇世界观、人物的建立,与立刻将角色推入重大危机的叙事需求之间的矛盾。现代戏,因为环境熟悉,很多信息共知,危机可以直接到来,老公出轨了、老婆失踪了、工作被开除了,等等。但带有历史背景的古装剧,就要解决什么时代、什么时代矛盾、什么人物、什么人物关系,才能进入剧情。
而三国机密小说的写法,完美解决了这个铺垫问题,枪挑一条线,所以值钱。
原著小说到进宫看到兄长为止,是这些事件:
开篇男主放过母鹿,做仁慈性格,说清和司马懿关系——》回家被很多年不见的父亲带走,有悬念——》途中父亲自斩手臂,大惊奇悬念——》马车里被交代身世,大反转——》进祠堂,见唐妃,气氛幽隐,做悬念——》进宫途中,紧张感——》见到兄长,兄长已死,巨大期待形成巨大反转。
我读书的时候觉得这个开头太妙了,吸引力巨大。于是在影视改编时,除了把开篇的静态放过母鹿换成动态的打乱兵救人,深化主角性格外,场景节奏完全按照原著来,加了一点唐妃途中被满宠拦下的小翻儿,增加一点危机感。加了司马懿的追踪两场戏。我们看剧本的时候,也认为第一集没问题。
但是换成影视的感受就是,松弛,并不紧张,为什么悬念和紧张感没有形成,只说剧本,我认为是——在观众进入人物之前,主角身上发生的事,并不能引起感同身受的紧张和共情。
1仅仅一场打乱兵,放过小伤兵,救羊,都不足以建立主角的仁慈,和观众对他代入感。因为为了节奏的缘故,这场戏太快太轻松了,主角没有付出任何代价。主角神兵天降,容颜俊美,动作利落,气场青春,但是这些还不足以构成性格,更没有构成“仁”。仁不写深刻,非常容易假大空。真正的仁,需要他自己在救人中遇到危险,付出血的代价,这时候仍然要救,才是仁义。不费吹灰之力的救人,等于没救,节奏快是快了,但是没有顾得上建立人物。
2同样的问题延续,回到家中被带走,我用一点小时候的闪回,加深了主角和哥哥的情感,但是没有来得及建立主角和司马家的情感,没有这段情感,会直接失去后边的行动力,和“拯救”这一概念的原动力。
3因为观众尚未进入人物,马车上的告知身世是不能引起共鸣震惊的,而且要主角进宫的理由,是因为曹操,这在没有建立故事世界观的观众心中完全无法成立。汉室天下存亡,并不与个人命运有直接联系,对观众是无效的,好比我和黎叔聊如何乱世,如何表现乱世,黎叔说,杀不认识的人,坑杀四十万,乱兵杀死一城人,对观众来说也仅是数字,不能感知到悲痛。观众只投射已经建立感情的人物,比如夫妻父母,比如从小到大认识的长辈。因为没有来得及建立主角的天伦之乐,所以无法用你不进宫你爱的那些人就会死作为危机和动力。观众听那段身世,可能就是一段毫无波澜的静态戏。太虚伪的目标,观众无法体会,必须具体到一个一个活生生的人,和生动情趣的生命片段。
说回来曾经的经验,军师的开篇我找到了司马懿要被灭门这个理由,后边救父亲,救哥哥,这全都是观众能理解的情感,成为必须进入戏剧的理由。
4祠堂,现在看起来,祠堂虽然带出唐妃,但成了一场拖节奏的废戏。观众在同一时间段,只能代入一个人,出场的人物越多,线索越多,观众就越懵,代入感就越弱。
虽然想清楚这个问题有些晚,而且修改这些问题要承担巨大的“改原著”“毁原著”的风险,但是现在想来,如果有机会重来一次,我大概会这么写:放慢开头,建立主角救人的孤勇,建立主角和司马家伯父大哥的天伦之乐,然后父亲断臂这个巨大悬念情绪上,略去中途,把他直接扔进皇宫,看到那个死去的兄长。再让皇后三言两语解释身世,告诉他,马上有人要进宫,只有几分钟选择和决断,而你不决断,你的家人就会死(这个逻辑怎么建立需要大改原著了)。这时候主角为了深爱的寄养家庭承担汉室,就比为了天下为了死去的哥哥为了汉室接受玉玺,要舒服紧凑得多。至于唐妃,至于司马懿,都可以技术性解决延后出场。
小说和剧本,最性命攸关的区别是视角,观众看小说经常是上帝视角,看剧,基本是主观视角。如何把观众拉到主观视角和处境,要靠切身的情感和危机。编剧最重要的能力,是要知道此刻观众在想什么,勾引正确的观影情绪。
虽然犯了错误,但是我仍然感激和庆幸,能够想清楚剧作问题,向广大观众们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