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本善还是本恶?
孟子曾经被认为是人性本善这一观点最有力的支持者,毕竟教科书中最喜欢的就是把他和荀子对立起来,在孟子性善论的光辉下荀子就如同大魔头一样维护着性恶论。但其中有一个很大的误解,孟子的观点其实是向善论,即人心向善而不是人性本善,这是有本质区别的,如果孟子还活着可能就要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啊否认三连了。
单纯支持人性本善的观点数量有限,反倒是坚持人性本恶的比较多。
奥古斯丁就是人性本恶的支持者之一。相信本善论的人最喜欢举的例子就是婴儿在没有形成自主意识的情况下是一张洁白的纸。但奥古斯丁在《忏悔录》中反驳了这个观点“虽然婴儿不能说话,但我自己曾亲眼目睹并知道他是善妒的,他的脸变得苍白,向自己的同胞兄弟投以愤愤不平的眼光。”
中世纪神学家圣•托马斯•阿奎那在评注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时撰写《论恶》,提出七宗罪,他给出的排列顺序是:虚荣、嫉妒、倦怠、暴怒、贪婪、饕餮以及色欲。
嫉妒排在第二。
恶在人类的本能里,我们无法扼杀本能。
无论是趋利避害还是“物竞天择”的自然法则,利益是一切恶的开端,伏尔泰非常硬核的直接提出“利益是我们的唯一动力”。如果人类真的能做到无欲无求,那么估计我们在猴子时期就被大自然淘汰走向灭亡了。
因为本能中趋利性的存在,人们就会产生欲望,从而催生动机,动机一旦实施就会显出表层的恶,是一环扣一环的死结。也有人认为恶应当归结于社会,坚持环境决定人,那么这里就有两个基本问题:
1.社会是由什么组成的?
2.社会上的恶是谁做出来的?
社会只是人类群体的代称,你也能把它叫做部落、族群、联盟等等随你高兴,它本身不带有任何的属性,它的属性是由组成它的人类赋予的。如果相信环境决定人的观点,那么不能回避的先有恶人还是先有险恶社会问题,就基本等同于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是无解的。
所以恶,还是在人本身。
在马斯洛需求层次中,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出现恶。
在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超越的高层次需要催化下会出现伪善,它是我们在寻求他人认可时做出的亲社会行为。而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被统归于生存需要,它们一旦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最坏结果则是究极的恶。
即自杀或者杀人。
安德鲁•泰勒在《天使安魂三部曲》就讨论了这样的问题:在各种需要的催化下,人性的堕落究竟可以到什么地步?
孟子曾经被认为是人性本善这一观点最有力的支持者,毕竟教科书中最喜欢的就是把他和荀子对立起来,在孟子性善论的光辉下荀子就如同大魔头一样维护着性恶论。但其中有一个很大的误解,孟子的观点其实是向善论,即人心向善而不是人性本善,这是有本质区别的,如果孟子还活着可能就要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啊否认三连了。
单纯支持人性本善的观点数量有限,反倒是坚持人性本恶的比较多。
奥古斯丁就是人性本恶的支持者之一。相信本善论的人最喜欢举的例子就是婴儿在没有形成自主意识的情况下是一张洁白的纸。但奥古斯丁在《忏悔录》中反驳了这个观点“虽然婴儿不能说话,但我自己曾亲眼目睹并知道他是善妒的,他的脸变得苍白,向自己的同胞兄弟投以愤愤不平的眼光。”
中世纪神学家圣•托马斯•阿奎那在评注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时撰写《论恶》,提出七宗罪,他给出的排列顺序是:虚荣、嫉妒、倦怠、暴怒、贪婪、饕餮以及色欲。
嫉妒排在第二。
恶在人类的本能里,我们无法扼杀本能。
无论是趋利避害还是“物竞天择”的自然法则,利益是一切恶的开端,伏尔泰非常硬核的直接提出“利益是我们的唯一动力”。如果人类真的能做到无欲无求,那么估计我们在猴子时期就被大自然淘汰走向灭亡了。
因为本能中趋利性的存在,人们就会产生欲望,从而催生动机,动机一旦实施就会显出表层的恶,是一环扣一环的死结。也有人认为恶应当归结于社会,坚持环境决定人,那么这里就有两个基本问题:
1.社会是由什么组成的?
2.社会上的恶是谁做出来的?
社会只是人类群体的代称,你也能把它叫做部落、族群、联盟等等随你高兴,它本身不带有任何的属性,它的属性是由组成它的人类赋予的。如果相信环境决定人的观点,那么不能回避的先有恶人还是先有险恶社会问题,就基本等同于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是无解的。
所以恶,还是在人本身。
在马斯洛需求层次中,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出现恶。
在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超越的高层次需要催化下会出现伪善,它是我们在寻求他人认可时做出的亲社会行为。而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被统归于生存需要,它们一旦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最坏结果则是究极的恶。
即自杀或者杀人。
安德鲁•泰勒在《天使安魂三部曲》就讨论了这样的问题:在各种需要的催化下,人性的堕落究竟可以到什么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