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规划吧 关注:34贴子:83
  • 1回复贴,共1

为什么不同保险公司产品责任和费率会有那么大差异经常和朋友们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为什么不同保险公司产品责任和费率会有那么大差异
经常和朋友们聊保险,当分析不同公司产品的时候,大家经常会震惊:为什么不同保险公司的保险费率和保险责任差别会这么大?这个正常么?
甚至很多人经常听到保险行业的代理人在说:每家保险公司的保险费率和条款都是在保监会的监管下的,大家价格其实都差不多,责任也差不多,事实真的如此么?
相关规定
其实自从1999年93号文公布后,中国的人身保险市场预定利率一直维持在2.5%以内,所以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各家保险公司费率和责任差别都不大。这些重大的变化来自于2013年8月1日保监会的一个通知——《中国保监会关于普通型人身保险费率政策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
2013年8月1日,保监会2013年62号文发布,非常重要的三条内容是:
第一,普通型人身保险预定利率由保险公司按照审慎原则自行决定;
第二,2013年8月5日及以后签发的普通型人身保险保单法定评估利率为3.5%;
第三,保险公司开发普通型人身保险,预定利率高于中国保监会规定的评估利率上限的,应按照一事一报的原则在使用前报送中国保监会审批。在中国保监会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之前,保险公司不得再次报送新的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审批。
从以上第一条可以看出,普通型人身保险预定利率是保险公司按照审慎原则自行决定的。很多业务员在和客户沟通或者答疑的时候都在说,所有保险公司的费率都是有保监会的监管的,各家公司价格差不多。然而事实上价格都是保险公司自己定的!
但是保险公司可以随意定价么?会不会出现恶性竞争?
事实上中国的保险业监管还是非常严格的,虽然赋予了保险公司定价的自主权,但是还有上面的第二条和第三条,2013年8月5日及以后签发的普通型人身保险保单法定评估利率为3.5%,这就是为什么2013年8月以后保险公司的大部分产品都比以前降价的原因!
2013年是中国保险业的一个分水岭,寿险预定利率改革之后,中国寿险业的产品价格普遍下调,极大促进了保险行业的整体发展!
第三条为寿险产品的竞争打开了通道,虽然规定了法定评估利率为3.5%,但是如果想设计高于法定评估利率的产品,保险公司需要按照一事一报的原则在使用前报送中国保监会审批。保监会允许合理竞争,但是绝不会允许恶性竞争,这就是为什么超过法定评估利率需要审批的一部分原因。当然,这也是为了促进保险行业良性健康的发展!
作为保险从业人员,我们秉承专业的原则,所说的每一句话应该是客观真实的,而不是用所谓的话术去讲给客户。
我们合作的几十家保险公司,很多产品费率责任也是不完全一样的,客户选择哪个都没关系,我们尽量客观的予以分析和介绍,最终客户根据自己的消费偏好来选择,从公司品牌、产品费率,保险责任、保险公司的服务几个因素来综合衡量,然后选定自己理想的方案。而不是一直在销售过程中强调所有公司价格差不多,这样是有失专业水准的,也是片面的。
在我心里,每位客户都是信任我的人,是我的朋友,我都会尽量用自己的专业给每位客户最客观的建议!一家之言,仅供大家参考,欢迎拍砖~
相关文献
附保监会2013年62号通知全文如下(中国保监会官网复制粘贴来的):
中国保监会关于普通型人身保险费率政策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3-08-02
【字体:大 中 小 】
保监发〔2013〕62号
各人身保险公司、各保监局:
为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保险费率形成机制,推动保险公司经营管理和保险监管的创新,切实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人身保险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我会决定实施普通型人身保险费率政策改革。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人身保险费率政策调整
(一)普通型人身保险,是指保单签发时保险费和保单利益确定的人身保险。
(二)普通型人身保险预定利率由保险公司按照审慎原则自行决定。
分红型人身保险的预定利率、万能型人身保险的最低保证利率不得高于2.5%。
(三)保险公司对人身保险产品进行定价,应当符合有关精算规定。
(四)保险公司采用的法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不得高于保单预定利率和中国保监会公布的法定评估利率的小者。
二、人身保险费率政策改革配套措施
(一)普通型人身保险保单的法定评估利率。
1.2013年8月5日以前签发的普通型人身保险保单法定评估利率继续执行原规定。
2.2013年8月5日及以后签发的普通型人身保险保单法定评估利率为3.5%。
3.中国保监会支持保险公司参与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对国家政策鼓励发展的养老保险业务实施差别化的准备金评估利率。2013年8月5日及以后签发的普通型养老年金或保险期间为10年及以上的其它普通型年金保单,保险公司采用的法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可适当上浮,上限为法定评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8-04-24 16:25回复
    保险责任不同,费率不同


    2楼2020-03-18 00: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