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基康猫吧 关注:6,437贴子:62,719
  • 6回复贴,共1

【猫的血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转载自:http://www.catdogtest.com/newshow.aspx?id=39
猫的血型
与人类一样,猫也具有不同的血型。猫的血型有三种:A型、B型及AB型,其中前两种最常见,第三种非常罕见,所占比例不足1%。纯种猫中各品系中血型比例差异较大,一些品系如美国短毛猫和暹罗猫只有A型血;但也有部分品系含有较高比例(可达60%)的B型血,如异国短毛猫、英国短毛猫、波斯猫、苏格兰折耳猫、柯尼斯卷毛猫和德文卷毛猫等。下表是一些常见品系中不同血型所占比例。
品系 A型血所占比例 B型血所占比例
阿比西尼亚猫 84 16
美国短毛猫 100 0
伯曼猫∗ 82 18
英国短毛猫∗ 64 36
缅甸猫 100 0
柯尼斯卷毛猫 67 33
德文卷毛猫 59 41
异国短毛猫 73 27
喜马拉雅猫 94 6
日本短尾猫 84 16
缅因猫 97 3
挪威森林猫 93 7
东方短毛猫 100 0
波斯猫 86 14
苏格兰折耳猫∗ 81 19
暹罗猫 100 0
索马里猫∗ 82 18
加拿大无毛猫∗ 83 17
东奇尼猫 100 0
安哥拉猫 54 46
土耳其梵猫 40 60
注:标有∗的品系中存在少量AB型血。
我们知道人类在输血前要验血型,不同血型之间不能互相输血,这种情况在猫中也存在。这是因为血液中存在一种识别外源物质的“抗原—抗体”免疫系统,这里可以将抗原理解为攻击目标,而将抗体理解为武器。抗原分布在红细胞表面,而抗体则游离于血液中。抗原和抗体都有不同的类型,并且是一一对应的,一种抗体只攻击特定的某种抗原,就好比钥匙和锁的关系。对于猫来说,其红细胞表面有两种类型的抗原:A抗原和B抗原;而血液中则存在两种抗体:抗A抗体和抗B抗体。
A型血的猫其红细胞表面只存在A抗原,其血液中存在抗B抗体;
B型血的猫其红细胞表面只存在B抗原,其血液中存在抗A抗体;
AB型血的猫其红细胞表面同时存在A抗原和B抗原,其血液不存在抗体。
因此可以看出所谓的血型指的就是红细胞表面抗原的类型。下图就是猫中三种血型的示意图。

单只个体血液中不会出现同种抗原和抗体,这种机制可以有效地避免抗体对自身细胞的攻击。因此,同种血型的猫互相输血时不会有问题,但是当不同血型的猫之间输血时,同种抗原及抗体就会互相遇到并结合,导致红细胞的破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溶血反应。


IP属地:北京1楼2018-05-03 22:06回复
    因此,在给猫输血前一定要进行血型匹配,否则可引起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猫在输入错误的血型后,最快几秒钟可出现过敏反应,表现不安、鸣叫、排尿、呕吐、流口水、四肢伸直、瞳孔散大、呼吸和心博增快,而后窒息。下表是猫输血配对表,可以看出只有AB型血的猫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少量输入A型血,其他血型的猫都只能输入同类型的血。这是因为AB型血不含有任何抗体,而且A型血中的抗B抗体攻击力较弱,所以可少量输入。

    注:√表示可以输血;×表示不可以输血;#表示在紧急状况下可少量输入。
    不光在输血前要明确血型,在繁育前也要清楚种猫的血型,以免新出生的幼猫因新生儿溶血而夭折。据统计,新生儿溶血是造成新出生幼猫死亡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新生儿溶血发生的原因是B型血母猫与A型或AB型血公猫交配后会生下非B型血幼崽。母猫在给幼崽哺乳时,乳汁内的抗A抗体会进入到幼崽体内,从而攻击幼崽的血细胞,并造成致命性的溶血反应。通常患有新生儿溶血的幼猫刚出生时是健康的,在进食母猫初乳后症状才会表现出来,不同个体症状表现的时间也不同,从几个小时到几天都有可能。一些个体可能在进食母乳几个小时后就无任何症状地突然死亡,但大部分个体都会在几天内拒绝进食,并且肤色泛白。判断新生儿溶血的一个最主要标准就是暗红色血尿,血尿说明幼猫体内的红细胞已经被攻击并破裂。伴随血尿一同出现的症状还可能包括黄疸、贫血以及虚弱。同时,因为红细胞在体内主要肩负氧气输送的作用,因此红细胞大量破裂后幼猫还会表现出缺氧的一系列症状,包括:昏睡、心跳过速、呼吸急促、休克直至死亡。
    下图是一窝发生溶血的幼猫,可以看到其因为黄疸导致鼻部、尾巴和爪子呈现桔黄色。

    对于那些侥幸存活下来的个体,其尾尖也会坏死。这是因为在不同温度下,抗体攻击抗原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在较高温度下(体内,37度以上),攻击的结果是导致红细胞破裂;而在较低温度下(身体末端,如四肢、耳朵、鼻尖及尾尖,37度以下),攻击的结果是红细胞凝集,形成血栓并导致毛细血管堵塞,肌肉组织因为缺氧而坏死。因为新出生幼猫通常都紧趴在母猫身旁,此时鼻子依靠母猫体温取暖,四肢压在身体下,而耳朵也是垂下贴在头上的,因此这三个部位温度不会太低,而只有尾尖是暴露在外的,因此会发生组织坏死。所以治疗新生儿溶血时可以注意一下幼猫尾部的保暖,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尾尖的坏死。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输血时任何不同血型之间都会造成溶血,但是新生儿溶血只发生在B型血母猫与非B型血幼猫之间。这是因为不同种类型抗体的效价是不一样的,通俗来说就是抗体的攻击能力不同。其中抗A抗体的攻击能力最强,只需要少量的抗A抗体就可以使大量携带A抗原的红细胞破裂,从而引发溶血反应。与之相比,抗B抗体的攻击能力就要弱得多了。因为乳汁中携带的抗体数量较少,因此A型血母猫乳汁中攻击能力较弱的抗B抗体就不足以导致B型血幼猫产生溶血反应。但是B型血母猫乳汁中的攻击能力非常强的抗A抗体就会使A型或AB型幼猫产生溶血反应。而在输血过程中,因为每次输入的量都比较大,所以任何不匹配的血型都会造成溶血反应。


    IP属地:北京2楼2018-05-03 22:07
    回复
      造成三种不同血型的原因:
      上文已经提到过,所谓的三种血型就是依据其红细胞表面分布的抗原类型来区分的。其实红细胞在还未成熟时,其表面只有一种类型的抗原——B抗原。随后,B抗原在一种羟化酶的催化下转变为A抗原。而家猫的祖先其实只有一种血型,就是A型血。此后,在驯化过程中,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羟化酶失活,使得向A抗原转化的过程无法完成,因此才出现了B型血。至于AB型血则是由于另一种突变导致红细胞表面一部分的B抗原转化为了A抗原,而另一部分没有转化,使得红细胞表面同时分布有A抗原和B抗原两种抗原。目前科学家已经找到导致羟化酶基因失活的突变位点,因此可以通过DNA检测的方法来检测B型血。因为导致AB型血的突变还没有找到,所以目前还无法区分A型和AB型。但是对于预防新生儿溶血来说,只要检测出B型血就足够了,因为当母猫是B型血时,公猫是A型还是AB型是没有区别的,只要是非B型,后代就会出现新生儿溶血。DNA检测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不但可以知道是不是B型血,同时还可以精准地知道基因型,而知道了基因型以后就可以对后代的血型进行预测了,这一点是传统的血清免疫检测法无法媲美的。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基因型和血型的关系:在所有哺乳动物中,几乎所有基因都有两份拷贝,其中一份来自于父方,另一份来自于母方。对于血型基因来说:
      1、当两份拷贝都为正常型(也称野生型,N)时,可以将B抗原转化为A抗原,因此呈现出非B型血(A型或AB型)。此时其基因型为N/N,表示携带两份正常型血型基因;
      2、当其中一份拷贝为突变型(b)时,剩下的一份拷贝如果是正常型时,仍可以将B抗原转化为A抗原,同样呈现出非B型血。此时其基因型为N/b,表示携带一份正常型血型基因和一份突变型B型血基因;
      3、只有当两份拷贝均为突变型时,才无法将B抗原转化为A抗原,此时表现为B型血。其基因型为b/b,表示携带两份突变型B型血基因。
      从这里可以看出,基因型N/N和N/b都表现为非B型血,但是基因型N/N的个体只能将正常型基因(N)传给后代,所以后代肯定不会出现B型血,但是基因型N/b的个体有可能将突变型基因(b)传给后代,所以后代有可能出现B型血。这就是为什么同一窝幼猫中有的个体会出现新生儿溶血,而其他个体则不会。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DNA检测血型的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品系,如布偶猫及安哥拉猫等品系中可能还存在其他导致B型血的突变,所以不适用于DNA检测。此外,因为野猫的血型系统和家猫不完全一样,所以一些和野猫的杂交品系,如孟加拉猫和萨凡纳猫等也不适用于DNA检测。


      IP属地:北京3楼2018-05-03 22:07
      回复
        新生儿溶血的预防:
        预防的最好的方式就是避免用非B型血的公猫与B型血的母猫进行交配,这样可以从根本上避免新生儿溶血的发生。如果因为一些其他原因只能这样交配的话,也可以在幼猫出生后采取一些措施来避免其发生。其具体方法就是在幼猫出生后立即将其与母猫隔离,以避免幼猫进食初乳。通常隔离的时间为24小时,过了这段时间后就可以重新将幼猫放回母猫身边了。这样做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1、抗体在初乳中的含量是最高的,24小时以后乳汁中的抗体含量就要低得多了。
        2、幼猫在出生后的一段时间内肠道细胞的选择滤过性较差,因此导致抗体这类大分子物质可以经由肠道进入血液。大概16小时后,肠道细胞发育完善,此时抗体再无法进入幼猫血液。但是为了保险起见,所以通常将幼猫与母猫隔离24小时。
        在幼猫隔离期间,可采用以下三种方式喂食:
        1、以猫用奶粉替代
        2、如果同时刚好有其他A型血母猫在哺乳,可让其临时哺育幼猫。
        3、如果同时期没有其他母猫哺乳,可提前冻存一些A型血母猫的奶,解冻后喂食幼猫。

        需要注意的是幼猫刚出生时其体内的免疫系统还不健全,此时全靠初乳中的摄入的各类抗体发挥免疫作用,称为母体免疫。直到数周后自身免疫系统发育成熟,开始产生自身的抗体,此时才过渡到自身免疫阶段。那些无法摄入初乳的幼猫因为缺少母体免疫,因此在自体免疫发挥作用前对外界细菌和病毒的抵抗力非常弱,需要十分细致的照顾。
        新生儿溶血的治疗:
        对于那些已经出现新生儿溶血的幼猫,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立即将其从母猫身边移开,以免其继续进食母乳。此时需要密切观察幼猫的状态,如果症状有加重趋势就需要对其进行输血治疗。因为新生儿溶血的主要后果就是导致幼猫自身红细胞的大量破裂,并由此引起贫血及缺氧等一系列症状,因此输血是治疗的最佳方案。但是输入何种血型的血及如何输入是必须要注意的地方。对于出生三天内的幼猫,此时其体内来自于母猫的抗A抗体还十分活跃,因此只能输入B型血(可以输入母猫的血)。而且为了避免摄入更多的抗A抗体从而导致更多自身红细胞的破裂,输入的B型血还要进行预洗处理(具体方法见最后备注),所需的输血量大概2-3毫升。因为异体输入的红细胞寿命通常都很短,因此输血后需要继续留意幼猫的状态,必要时可以对幼猫再次输血。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再次输血的时间是在幼猫出生三天后,那么此时需要输入的就不再是B型血了,而是A型血。因为此时幼猫自身免疫系统已成熟,已开始制造抗B抗体,同时血液中来自于母体的抗A抗体的浓度也已经降到较低的水平,因此输入A型血不会造成大的排斥反应。


        IP属地:北京4楼2018-05-03 22:07
        回复
          备注:红细胞预洗流程
          1、从供体猫抽血2-3mL,加入到含EDTA抗凝剂的采血管中(紫色管帽);
          2、1000转离心10分钟,保留底部红细胞层,弃去上层淡黄色血浆层;
          3、加入3mL的浓度为0.9%的无菌生理盐水,缓慢震荡混匀,1000转离心10分钟,弃去上清层。
          4、重复步骤3
          5、加入与剩余红细胞相同体积的无菌生理盐水。


          IP属地:北京5楼2018-05-03 22:07
          回复
            就喜欢楼主的帖子。全干货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8-06-12 23:2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