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了解孩子
报志愿前,重新全面审视孩子,主要从孩子的兴趣爱好、特长能力;个性特点、自我管理;未来发展、职业规划等多方面,结合家庭经济支持、人脉关系、社会关系,全面评估孩子。
二、了解院校和专业
在此基础上,志愿填报的院校和专业选择才是有意义的。如果和孩子意见不一致,尽量尊重孩子的意愿,我们只在院校和专业的知识、未来发展、职业规划、孩子能力等方面,从过来人的认知角度和孩子交流,从经济支持和人脉资源上来帮助他,发现合适的大学和专业,而不是替孩子做主。
分数为选择院校和专业的基础。以分数为基础,在分数力所能及圈定的院校范围内,理性选择适合孩子的院校和专业,而不是一切以分数为主,不浪费一分。
专业和院校。专业优先还是院校优先?每个人价值观不同认同不一样。主流想法有三类,
1)院校优先,就看上这个学校了,什么专业都行;
2)专业优先,只喜欢这个货这一类专业,院校的层次科研降低,专业不能变;
3)院校和专业兼顾,保院校,专业可接受。
从专业招生计划、录取规则的角度,一本偏上院校专业优先(特别是限定具体专业)更偏向理想状态,而实际满足较难,一本偏下及二本院校,专业满足较为容易。绝 对的院校优先、或者专业优先,实现起来比较困难,要考虑二者兼顾,做好平衡。
三、了解职场需求
和孩子一起对未来做一个大致设想,比如大学期间的全面发展(社会活动、社会实践,学习、科研、实习等),比如大学毕业后的打算(就业/深造--读研还是出国,就业目标单位、深造目标院校)、职业规划(就业/职业/行业,理想职业和地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