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没那么简单。
他派那么多部就是想完全打下齐,和从齐击楚包围的,而且是想到了楚可能会有援军助齐。不然这些部肯定都留在他那边对项羽了,不是决心攻齐是不可能分出来那么多部的。他根本就不想只是降齐国的。这还是在毁六国印后,确定不封六国后的。而在这前的赵国,他也没说降。但战国以来齐地就是的田氏,当时战国社会影响很大,秦末就是各地打着战国之后的旗号复起的,后来汉初迁六国大族十万余人到关中,置七国冢,当时的社会环境就是战国仍有很大影响。看他对战国之后肯定要是不同的,同样是项羽那边来回投的,魏豹就要借刀杀,田横后来自己自杀,对比司马欣和董翳就直接枭首。因此表面礼要做下的,所以也让郦生去出使下,顺便分散齐的注意力,而要是回不来了,事后肯定也要找其他人背锅的。郦生之死对内部,取战国田氏之齐,对齐地对诸侯对天下,都得找人背名。过失和恶名不能让领导担而要找他人背,古今同理。
汉二年,东击楚,使使告赵,欲与俱。陈馀曰:“汉杀张耳乃从。”於是汉王求人类张耳者斩之,持其头遗陈馀。陈馀乃遣兵助汉。汉之败於彭城西,陈馀亦复觉张耳不死,即背汉。
汉三年,韩信已定魏地,遣张耳与韩信击破赵井陉,斩陈馀泜水上,追杀赵王歇襄国。
邦粉说的赵国也说降过,又是偷换,其实是在彭城前的,等下了魏代后的,要打赵国前,根本没说降直接打的。可见那时候战略都不同了。更何况齐是在毁六国印之后,否定重封六国路线的。
主父服受诸侯金,实不劫王令自杀。上欲勿诛,是时公孙弘为御史大夫,乃言曰:“齐王自杀无後,国除为郡,入汉,主父偃本首恶,陛下不诛主父偃,无以谢天下。”乃遂族主父偃。
还有这里看,到了汉武时期都是这道理,既要得齐地,但不找人背罪名,就不足以交待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