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常香玉的团,河南最好的团",现代豫剧《常香玉》在天津演出完毕,天津的戏迷朋友感慨如斯,台上的王惠还在加清唱“先王爷封我是个长寿星”......
作为常派忠实的戏迷,自从听说一团要全国巡演《常香玉》,我就紧密关注着巡演计划路线,在大麦网上刷出来现代豫剧《常香玉》天津站的时候,真可谓喜出望外。更难得的是,演出的日子是在大师忌日前夕,5月30日,31日两天,真的足以宽慰我在此之时对大师的深切缅怀之情了。在吧里呆的久的朋友们知道,很早之前特意写过一篇小文,这出戏对我的意义很大,在08年高考前两天通过网络第一次看了这出戏,大师的精神鼓舞着我,高考前的焦虑不安一扫而光,仿佛入定一般地心净了下来,很顺利地考进了如愿地大学。外地求学数年,心心念念着这出戏,到了2017年国家大剧院演出的时候因为出差错过,实属遗憾,今年一定不能再错过了。买票的时候当时也在出差,大麦网售票不能选座,我担心系统随机给我分到“偏远”的票,特意托朋友到天津大剧院售票处确认座位后买了两场的戏票,这下我才把心放了下来。
5月30日,31日,豫剧常派传人王惠率河南豫剧院一团如约在天津大剧院歌剧厅演出现代豫剧《常香玉》。
十几年过去了,这出戏也反反复复修改完善了不少,开场不再是大师独白“找我的上场门,找我的九龙口”,取而代之的是“隐隐约约断断续续,恍恍惚惚寻寻觅觅”情感流露的低吟浅唱。新增了情窦初开的年纪“四目相对、暗吃一惊”,困顿酒泉一场不再是“香玉我从小就被人作贱”,改了“这哭声是梨园子弟盼解救”;“离陕西,回河南,开封郑州演出花木兰”义演途中不再是羊城广州“她爱国”,改了郑州“懂事的儿女且慢走”,抗美援朝战场上不再“遥望那战斗机冲天而起”了。大师的一生浓缩在短短的两个小时里,逆境练就她一生坚毅,苦难催发她一生仁爱,80多年大师的爱恨情愁,大师的酸甜苦辣,汇成了最简单的四个字“戏比天大”,也彰显出了最浓重的情怀和光彩。观众们掌声和着泪水,回报给台上认认真真演绎的艺术家们。
若问两场看下来有什么不满意的话,我想说两点,第一,关于陈宪章的扮演者有两点建议,首先,希望陈宪章的扮演者再找找书生的文气,具体的可以换个发型,平头在舞台上看着不好看;其次,演戏不要用力太猛,表露心田的时候“我,我......”欲言又止的时候要找找羞涩的感觉,舞台上的呈现太过,表达不准确。第二,关于母子父女相见一场,两个孩子最好还是用小演员来演,成人来演略显煽情,不如小孩子的天真表达更好。
也顺便说说两位主演,王惠这出戏已经演到骨子里了,记得我看的最初版本的演出,台词还有念不准的时候,“长这么大我还是头一回知道女孩子也能当团长”,当初就念成“头一次(很短)回知道”的情况,那个时候毕竟还是创作的初期,出现这样的情况很能理解。这两天的演出呢,用天津戏迷演出后说的原话来讲,“这个主演真厉害,所有念白、唱段,跟字幕都一字不差,我都看着呢,演的真好”。
张惠的表现也很棒,青中年常香玉原由李金枝饰演,李老师的演出自然也是观众们追捧此戏的保证之一,所以在没有看过张惠的表演之前会心存忧虑,可两场看下来张惠的表现一场更比一场自如,力度正好,不慌不忙,每每到“新中国艺人新追求”一落腔,剧场就响起雷鸣掌声。我一直认为只有挚爱常派艺术的演员才配来演这出戏,张惠近年来潜心跟随陈小香老师学习常派艺术,我们也看到了张惠切切实实的进步,两场戏看下来,到谢幕的时候从她的神态和表情上我能感受到她心里的沉重,能感受到她对大师的追思和感怀,能感受到她对大师艺术及生平的钟爱和虔诚,张惠来演青中年常香玉我看行。
“这是常香玉的团,河南最好的团”,王惠老师加油吧,一定别辜负戏迷观众们的期望啊!
作为常派忠实的戏迷,自从听说一团要全国巡演《常香玉》,我就紧密关注着巡演计划路线,在大麦网上刷出来现代豫剧《常香玉》天津站的时候,真可谓喜出望外。更难得的是,演出的日子是在大师忌日前夕,5月30日,31日两天,真的足以宽慰我在此之时对大师的深切缅怀之情了。在吧里呆的久的朋友们知道,很早之前特意写过一篇小文,这出戏对我的意义很大,在08年高考前两天通过网络第一次看了这出戏,大师的精神鼓舞着我,高考前的焦虑不安一扫而光,仿佛入定一般地心净了下来,很顺利地考进了如愿地大学。外地求学数年,心心念念着这出戏,到了2017年国家大剧院演出的时候因为出差错过,实属遗憾,今年一定不能再错过了。买票的时候当时也在出差,大麦网售票不能选座,我担心系统随机给我分到“偏远”的票,特意托朋友到天津大剧院售票处确认座位后买了两场的戏票,这下我才把心放了下来。
5月30日,31日,豫剧常派传人王惠率河南豫剧院一团如约在天津大剧院歌剧厅演出现代豫剧《常香玉》。
十几年过去了,这出戏也反反复复修改完善了不少,开场不再是大师独白“找我的上场门,找我的九龙口”,取而代之的是“隐隐约约断断续续,恍恍惚惚寻寻觅觅”情感流露的低吟浅唱。新增了情窦初开的年纪“四目相对、暗吃一惊”,困顿酒泉一场不再是“香玉我从小就被人作贱”,改了“这哭声是梨园子弟盼解救”;“离陕西,回河南,开封郑州演出花木兰”义演途中不再是羊城广州“她爱国”,改了郑州“懂事的儿女且慢走”,抗美援朝战场上不再“遥望那战斗机冲天而起”了。大师的一生浓缩在短短的两个小时里,逆境练就她一生坚毅,苦难催发她一生仁爱,80多年大师的爱恨情愁,大师的酸甜苦辣,汇成了最简单的四个字“戏比天大”,也彰显出了最浓重的情怀和光彩。观众们掌声和着泪水,回报给台上认认真真演绎的艺术家们。
若问两场看下来有什么不满意的话,我想说两点,第一,关于陈宪章的扮演者有两点建议,首先,希望陈宪章的扮演者再找找书生的文气,具体的可以换个发型,平头在舞台上看着不好看;其次,演戏不要用力太猛,表露心田的时候“我,我......”欲言又止的时候要找找羞涩的感觉,舞台上的呈现太过,表达不准确。第二,关于母子父女相见一场,两个孩子最好还是用小演员来演,成人来演略显煽情,不如小孩子的天真表达更好。
也顺便说说两位主演,王惠这出戏已经演到骨子里了,记得我看的最初版本的演出,台词还有念不准的时候,“长这么大我还是头一回知道女孩子也能当团长”,当初就念成“头一次(很短)回知道”的情况,那个时候毕竟还是创作的初期,出现这样的情况很能理解。这两天的演出呢,用天津戏迷演出后说的原话来讲,“这个主演真厉害,所有念白、唱段,跟字幕都一字不差,我都看着呢,演的真好”。
张惠的表现也很棒,青中年常香玉原由李金枝饰演,李老师的演出自然也是观众们追捧此戏的保证之一,所以在没有看过张惠的表演之前会心存忧虑,可两场看下来张惠的表现一场更比一场自如,力度正好,不慌不忙,每每到“新中国艺人新追求”一落腔,剧场就响起雷鸣掌声。我一直认为只有挚爱常派艺术的演员才配来演这出戏,张惠近年来潜心跟随陈小香老师学习常派艺术,我们也看到了张惠切切实实的进步,两场戏看下来,到谢幕的时候从她的神态和表情上我能感受到她心里的沉重,能感受到她对大师的追思和感怀,能感受到她对大师艺术及生平的钟爱和虔诚,张惠来演青中年常香玉我看行。
“这是常香玉的团,河南最好的团”,王惠老师加油吧,一定别辜负戏迷观众们的期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