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新语吧 关注:182贴子:2,897
  • 4回复贴,共1

————【 延昌元年·第一届制举吏/兵部选 】————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两部选举均可参与。
吏部选:可多选
①、书判拔萃科(应用文写作,试判三条),甲第政绩点+10(得分前40%)、乙第政绩点+5(其他)。进入尚书、门下、中书,及吏部必备。
②、博学宏词科(应用文写作,试文一篇),甲第政绩点+10(得分前40%)、乙第政绩点+5(其他)。进入尚书、门下、中书,及吏部必备。
③、明算、明法、史科(应用题解答,各两道题),甲第政绩点+5(得分前40%),余者乙第不加政绩;明算进入户部必备,明法进入刑部必备,史科直史馆、起居郎/舍人必备。
兵部选:
①、材能经邦科(应用题分析并解答),甲第政绩点+10(得分前40%)、乙第政绩点+5(其他)。
【 交卷格式 】
ID/姓名:
选择科目:


1楼2018-07-20 15:06回复
    ①、书判拔萃科(应用文写作,试判三条,任选其二)
    举书判拔萃科,可入三省、吏部、刑部,请根据《唐律疏议》条例依法拟判。部分判题意有所指,请考生谨慎选取角度。
    ⑴ 题:得甲称人有习星历,属会吉凶,有司劾以为妖款。云天文志所载,不伏。
    ⑵ 题:甲授某县令,赴任行至途中,遇风涛鼓怒,弭棹而回,辞疾解职。人告诈病。
    ⑴ 题:甲元日奏事不脱剑履,有司劾以为不敬。
    参考甲乙判例文:
    《对三命判》颜真卿
    判目:乙仕登三命,举以特牲,祀以少牢,人告其僭加於举礼也。
    侑食以乐,执恭展礼,以辨等威,以明贵贱。乙以筮仕,策名清朝。从大夫之後,既登三命;循先人之祭,有事十伦。已而铿锵具举,和平不爽;椒芬承祀,胡考之宁。举特且叶於礼经,加牢未亏於祀典。人告其僭,罔知攸伏。
    可参考书目:《龙筋凤髓判》、《中国古代判词研究》、《中国古代判例研究》
    群文件 - 政治、制度、战争


    2楼2018-07-22 18:30
    回复
      ②、博学宏词科(应用文写作,试文一篇,任选其一)
      结合吧内设定的历史背景,及现有的剧情背景,以及真实历史,揣测君主意图,会对你的得分有所助益。
      ⑴ 敕文成公主书 及 敕吐蕃赞普书
      ⑵ 命征高丽诏


      3楼2018-07-22 18:39
      回复
        ③、明算、明法、史科
        明算:根据武德七年《赋役令》,假设某州(布麻州)有户十五万,丁三十四万,其中成丁(二十一岁以上五十岁以下)十九万,有丁三万不服正役,有丁一万服役满35日,又有丁五千服役满50日。
        ⑴ 应收租庸调各多少?
        ⑵ 假设不计扩户夭亡等,下一年,有丁六千人年满五十免租庸调,又遇旱灾,十分损四以上丁两万,十分损六以上丁三千,则下一年租庸调应有多少?
        明法:根据《唐律疏议》,已知徐王李元礼之子李茂怀,奸淫元礼妾赵氏,并命侍从断汤断药,致使元礼饿死。
        ⑴ 他犯的是什么罪行?适用于哪几条?
        ⑵ 若赵氏初被强迫,后则半推半就,她是否需要被惩罚?罚什么?
        史科:某人,两唐书皆有传,旧唐书本纪中称其卒于644年,在其两唐书传内皆称其卒于645年。将近百年之后,其孙为官,上书皇帝请将其迁葬,并赠与官职,重写墓志铭。其墓志铭挖掘后,称其卒年为643年。
        ⑴ 请问他的卒年按照当下通常的史学判断,最合理的猜测是哪一年?为什么?
        ⑵ 他是谁?


        5楼2018-07-25 17:54
        回复
          兵部选
          ①、材能经邦科(应用题分析并解答)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八:贞观十九年……上以辽左早寒,草枯水冻,士马难久留,且粮食将尽,癸未,敕班师。二十一年,上将复伐高丽,取计 “今若数遣偏师,更迭扰其疆场,使彼疲于奔命,释耒入堡,数年之间,千里萧条,则人心自离,鸭绿之北,可不战而取矣。”
          《新唐书》卷第二百二十:二十二年,帝与长孙无忌计曰:"高丽困吾师之入,户亡耗,田岁不收,盖苏文筑城增陴,下饥卧死沟壑,不胜敝矣。明年以三十万众,公为大总管,一举可灭也。"乃诏剑南大治船,蜀人愿输财江南,计直作舟,舟取缣千二百。 …… 帝决取虏,故诏陕州刺史孙伏伽、莱州刺史李道裕储粮械于三山浦、乌胡岛,越州都督治大艎偶舫以待。
          根据新唐书记载,已知长安、洛阳至营州分别为4110里、5000里,营州至辽东城680里,至高句丽首都1480里。而河北道北部州县甚为贫瘠,供给困难。
          如果两地相距超过500 里,粮食的运输成本将超过粮食本身的价值。所以仅靠运粮部队的长途运输和军士自带,在长期作战的情况下,成本太高,是难以满足战争需要的。
          而从河运、海运、造船费用亦颇可观,时人奏称大船合计庸调2236匹,按每丁日3尺计算,需费工29183天,且若从海路走,因风浪大,船或有沉没,许多不能按时抵达。
          今以十万兵,分两路再征高句丽。以莱州为水军基地,以营州为陆军基地,海运补给点,设置于乌胡岛,最高可储粮三万石。且已知府兵自备麦饭九斗,可供二十日饮食。每伙10人,配八马,可日行60里,后勤每兵及械重需三人合计十万兵,三十万工。若以大船运粮,每船可运粮五千石,每船需兵10人,工100人驾驶,若以大船运兵则客运六百兵并其一月粮千石,可日行100里,现有战舰500艘。
          敌方,靺鞨兵分两路,一路万人屯兵在扶余城。高丽靺鞨联军则有两万人驻守辽东城,一万人驻守乌骨城,一万人驻扎石城,五千人将乘船攻打乌胡岛,两万人驻守在平壤城。
          在不考虑从苏定方灭百济攻平壤路线行进的话,水陆两军如何分配合适,应该筹集多少匹战马?若以辽东城为首要目标,并水陆两军会和攻打平壤,【假设同等人数下每战必捷】行军路线及其规划应该如何?
          图一:河北道北部历史地图见群文件-吧务
          图二: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6楼2018-07-25 22: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