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吧 关注:161,447贴子:1,278,209
  • 7回复贴,共1

侯大师眼中 最漂亮的现挂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侯先生对唐玄宗的优人黄幡绰的机智和语言最为推崇,特别是《因话录》《唐语林》等书载的“更一转入流”一则,他尤为佩服。这个故事很短:
“上又尝登苑北楼望渭水,见一醉人临水卧,问左右:"是何人?"左右不知,将遣使问之。幡绰曰:"臣知之,是年满令史。"上问曰:"汝何以知之?"对曰:"更一转,入流!"上笑而止。”
   侯宝林先生多次对我说起这则:“多好的语言!这是最漂亮的‘现挂’”(相声演员的即兴创作)!就在他临终前几天我去看他时,他又一次提起:"古代的倡优都是有学问的,像黄幡绰'更一转入流'那样的语言今后再也不会有喽!"语气中不免带有几分为相声的未来担心的凄楚。
--------------------------------
更一转 入流 笑点在哪? 古文比较烂,没看到这则幽默
另外,上面这段文字的 “我” 是谁? (猜测也是曲艺圈的人物)


IP属地:广东1楼2018-09-15 11:18回复
    我这一年正好在看《唐六典》。
    唐代职官外还有流外官,承担写算等具体事务性工作,没有品级(个人理解,大致相当于行政机关的事业编人员)。流外官从各府、寺做起(除了我们熟悉的三省六部外,还有九寺等执行机构),经考核,可进入三省六部的“后行闲司”(“七司”以外的司局),再考核可进入“前行要望”(即“七司”:吏部司、兵部司、考功司、尚书都省、御史台、门下省、中书省)。
    流外官分九等,每年一考核,三次考核合格进一级,九级任满即可转任职官,也就是有正式品级了。
    令史应该是流外官的最高配了。看各部的官员序列,各部门最低级的职官一般是主事(从九品上),在再下一级就是令史。再下是书令史等流外官。
    唐代流外官有进入体制的机会,我印象从宋代开始,“官”、“吏”开始截然分开,流外再也进不了职官系统,这个群体的奋斗目标、意愿、素质、地位也就大为退化。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8-09-15 19:51
    收起回复
      说到优伶的幽默,我喜欢这则——
      前蜀皇帝王建,年轻时曾因偷驴遭刑罚。攻打东川时,守卒日夜骂“偷驴贼”。王建气不过,命伶人王舍城回骂。
      大军肃静,王舍城策马阵前,戟指城上,大骂:
      “偷你们家驴啦?”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09-15 20:1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