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终南吧 关注:2,483贴子:29,230

一1.静功总说道家修炼,从静功起步。其实修炼功夫的一切层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1.静功总说
道家修炼,从静功起步。其实修炼功夫的一切层次,都离不开静功的作用。无论是人手、了手以及中间过程,其中每一阶段的各个层次以及同一层次的不同侧面,都是静功在起主导作用。因此也可以把道家修炼总 炼之中的重要性。静功在中华道家修炼功法之中,是最 基础的起手功法。而在社会上流行的气功之中,却属于 最高级的功法。修炼与气功在层次上的差别,于此可见。
2.静功之道
道家修功,在于修炼身体内部的精、炁、神,外部的姿式动作,并不重要。只求头脊正直、舒适自然,即是最大原则。立、坐(或平坐或盘坐)、卧(侧卧为宜)均可,要求:
①双目垂帘。
垂帘即微闭之义。眼睛睁开容易滋生杂念,闭拢又容易昏沉入睡,皆不利于入静。此时的口诀,就是“睁三闭七”。具体做法从前皆是口传,在此公开就是双目自然下垂、以看到眼前之物而又不能辨清为度。
②两耳返听。
返听即返听于内。屏除外界一切干扰,如人万籁俱寂之境,凝耳内听。内听之义,非在于听声。乃是凝其耳韵,神意内注,以便收心人静。
③口须塞兑。
兑为口,塞兑即闭口之义。要求抿口合齿,忘言默守。
④舌抵上腭。
即把舌面反卷过来,以舌尖底面顶住上腭。因为上腭有两个小窝,谓之“天池穴”,上通泥丸,最易漏神漏炁。故此以舌抵往,如同婴儿哺乳之状。
⑤自然呼吸。
随着静功层次的不断深入,鼻息应当逐渐做到深、长、匀、细、微。达到以上要求之后,即可逐步锻炼“听息”的功夫。所谓“听息”,就是听自己的呼吸之气。初步用功,只用耳听,不加意念。但是并非要求死守耳窍,也不是听呼吸的声音。只须随着一呼一吸的路线,似听非听的慢慢体会,这就算是得法。至于呼吸的快慢、粗细、深浅、长短等,不可用意念去强行支配。听到后来,心息逐渐相恋相依,杂念不知不觉泯灭,连呼吸也似乎不存在了,逐渐也就到了入静的境界。
3.静功的层次
道家静功,有三大层次,皆须逐步印证:
①身静。
身体不动,谓之身静。静功之时,不要穿过紧的衣服,更不要存在紧张的情绪,身心放松,自然利于入静。做得恰到好处之时,炼功时间虽然长久,自己心中并不烦躁,身上也没有难以忍受的感觉。只要能够坐得住,做得轻松,甚至感觉舒适,不愿再动,这样就是身体已经得到安静,谓之身静。身静,为静功之初层。
②心静。
念头不动,谓之心静。做到身静之后,心中的念头尚未完全清除。这时,要用上述听息的方法,做到以心听气,心气合一。此时心无杂念,万缘放下,已往事情不回忆,眼前事情不记挂,未来事情不打算,大脑神经完全进入虚无状态,这样就是内心世界得到安静了。心中不起念,即是心静。心静,为静功之中层。
③意静。
不知有我,谓之意静。心中无念之后,还有一个“我”存在,尚未彻底干净。更进一步,由心气合一,做到忘记自我,进入混混沌沌的境界。空而不空,有而不有,故曰混沌。一直做到忘我一层,才是真正的入静。做到意静,即为静功之高层。
气功家讲静功,做到身体不动就是成功,很难深入内在的念头把握,仅能维持身静。而且强调意念,更加难以做到心静,这样的做法不过达到初层而已。一般人讲静功,最多讲到念头不动,即心静的境界,只能到达中层。只有道家真正的静功之学,由身静之后,进一步培养心静,又以为心静并不彻底,还要深入修习意静,方为静功之真境界,于此可见中华道家功法之高妙。道家所谓玄之又玄,除将静功分为初层、中层、高层三阶修习之外,往上并无止境。尚有最高一层,可以顿悟直超;即身得道,但这属于“道功”一方面事,且非一般人所能悟及,兹略不述。
上述身静、心静、意静之三大层次,看似平常,并不平常。有人误认为做静功偏于性功,对于命功没有关系,其实不然。道家静功之奥妙,直指修炼真机。丹书云:“身不动日炼精,心不动日炼炁,意不动日炼神。”可见筑基静功的三大层次,已将炼精、炼炁、炼神之功,贯串在内,成为一部修炼大法。炼精就是补精,炼炁就是补炁,炼神就是补神。于是通过静功筑基,可以补足精炁神三宝之亏损,直至“精满不思欲,炁满不思食,神满不思睡”的境地,这也正是丹道人手筑基的真正目的之所在。推荐《修道入门》《中华道家修炼学》《仙学详术》在田诚阳吧有网盘。360TA图书馆(心法相映丹道心悟卅年)(丹道修炼过来人经验之谈)(浅论南宗正宗、批判胡孚琛龙虎三家相见邪法)。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02-15 20:40回复
    《中华续道》,《道藏辑要》, 《敦煌道藏》,《藏外道书》, 《正统道藏》,《道书集成》, 《中华经典藏书》,《张至顺道长相关》,《许真君玉匣记》,有兴趣自己在道门吧内搜索、网盘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03-14 11:40
    回复
      《中华续道》,《道藏辑要》, 《敦煌道藏》,《藏外道书》, 《正统道藏》,《道书集成》, 《中华经典藏书》,《张至顺道长相关》,《许真君玉匣记》,有兴趣自己在道门吧内搜索、网盘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03-14 11:40
      回复
        我们第一次见到孟岭道长是2012年秋天,他随同中国道教协会代表团来到伦敦,筹划即将在英国举行的道教文化交流活动。当我们在伦敦唐人街准备就餐时,孟道长解释说他只是陪我们坐一会儿,就不和我们一同进餐了,因为他一天只吃一顿自己从中国带来的早餐。在随后的交流中,我们意识到他笃志于修道,可能会向我们讲述他的故事,所以当孟道长同意第二天接受采访的时候,我们都非常高兴。苏晓娴是受雇于中国道教协会的翻译人员,在采访中,她的翻译细致而周到。
        问:是什么引导您成为一位真正的道长?这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孟道长:对于当今的很多年轻人而言,能够成为道士可能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因为他们信仰道教,喜欢道教文化。但在我出家的那个年代,信仰宗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甚至被人们认为不太光彩,人们对宗教信仰没有太多的了解和认知。当年发生了一件非常不愉快的事情,之后我便悄悄地离开家乡,去寻找出家的地方。
        离开家乡后,我游历了很多省份,造访过数十座佛教寺院和道教宫观,但都没有收留我,我感到非常困惑。我开始只知道有佛教,出家人叫和尚,对道教一无所知。我那时的想法很简单,觉得一旦进入寺庙,就能够远离现实社会和烦恼。
        我去的第一个地方是河南嵩山少林寺,之前我听说过那个地方,但是那里的僧人没有收留我。我在旅馆里听说中国除了佛教还有道教,还听说了道教名山——湖北武当山。
        我去了武当山,但山上紫霄宫和金顶太和宫都不收留我,我在旅馆里住了近半个月,常去老道长那里虔诚恳求,但最终也没有被收留。后来,曾经在紫霄宫打过工的旅馆主人对我产生了同情,并引荐我到紫霄宫老当家毛道长那里,但仍然被拒绝。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03-17 15:50
        回复
          第二天她把我叫醒时,天还没亮,早饭她已经做好了,我们一起吃过饭,在日出前她出发上路了。那是个贫穷落后的山区,崎岖的羊肠小道十分坎坷,走起来很艰难。她回来的时候天色已晚,但看上去她很高兴,说在距这里大约20里的地方为我找到了一个愿意收留我的道观。年过古稀的她为我奔走了一整天,我内心万分感激。
          我去了这座很小的道观,里面只有一位重病的道士,吃饭问题常常不能保障。我在那里生活和劳动的艰苦情状难以形容,这大概是我这一生中最艰难的时期。不仅如此,道观也没有获得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开放,在我住下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有关部门前来查问了两次,并说这里不具备收徒的条件,责令我离开。
          我无奈地离开了这个地方,尝试到其他名山去看看。我去了道教名山青城山、佛教名山峨眉山,以及其他许多名山寺观,仍然都被拒之门外。我再次前往湖北武当山,又住了很久仍然未能如愿。后来紫霄宫的住持善意地建议我去泰山试试。
          在去泰山的路上途经河南嵩山中岳庙,我打算在这里碰碰运气。进入山门之后,遇见了孟明林老道长,他是当时庙里的主持当家师,也是河南省道教协会会长。令我喜出望外的是,他同意收留我。在1986年的秋天,我礼拜他老人家为度师,成为龙门派第二十一代弟子。
          师父文化水平不高,但人品很好,对我关照有加。1987年春天,师父把我推荐到中国道教协会设在北京白云观的道教知识专修班学习。在即将结业的时候,协会的领导希望我留下来工作,我同意了。先在白云观住了一段时间,但渐渐地,我发现道观里的生活和想象中不那么一样。
          之后,不论在白云观还是去外地,我常常虔诚地向老道长们参求教诲,他们耐心地对我进行教导栽培,向我讲述我从未听说过的人生哲理、修道知识和更深邃的道家道教思想,经常让我心中忽然一亮。我一直很好奇,他们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文化水平极为有限,但为什么他们会有如此深邃的思想和境界?他们告诉我,道的境界不是从书本上学习来的,更不是靠文化水平,而是通过修道悟道获得的,修道还可以使普通人超凡入圣成为神仙。我对此持怀疑态度,但同时又急切地想知道这是否是真实的。于是我便开始找机会虔恭访求那些住在山里修行的老道长。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03-17 16:01
          回复
            经过他们进一步的开示栽培,我对修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逐渐地认识到,道才是真正值得追寻的真理,同时对《老子》、《庄子》等经典产生了浓厚兴趣。我沉浸于道教经典的人生智慧之中,这时原来的困扰就不再是问题了。然而逐渐的,我开始不满足于道观生活,而是越来越向往传统方式的修道生活。我决定离开北京,去寻找和实现自己的理想。
            那时正值1992年,我在中国道教学院当副教务长,负责具体日常工作,领导们都希望我留在北京工作,这将会有一个辉煌的未来。但我对这些不是很感兴趣。1993年初,我没有向任何人道别,放弃了中国道教学院的工作,悄悄地离开了北京。
            从此我云游各地寻师访道,当得到了修行的方法之后,就需要选择适合践行的地方了。我选择了寒冷的东北,先在荒僻的吉林省西北部一个很小的道观旁边,挖凿了一个土洞住在里面,后来又迁居到更寒冷的松花江上游,在一个山沟里有一座长年不住人的破旧房子,我作了简单的修缮,便住了下来。
            在我刚刚住土洞的时候,有幸遇到一位道行高深的老师父传授给我“磨苦化性”之法。所以在独居的那些年里,我给自己的居住和生活设定了一些原则和标准:不接受十方施舍,在保证最基本生存条件的前提下,拒绝一切舒适和享受,把全部时间都花在打坐和艰苦磨练上。所以每天除了打坐,其余时间都要找苦活干,这是普通人难以理解的。履苦履难,降心守辱,是全真修道磨练心性的传统方法之一。要想真修行,必须经历这一关。
            主动寻找苦和难,从不考虑所受的苦和所干的活是否重要,也不考虑所干的活是难是易,对吃苦受难不设定任何愿望和目标,只想让自己的生活多一些艰难,从艰难中寻自然。这其中最重要还在于,心、神和意始终专注地坚守着这个苦和难,其实这苦和难里面隐藏着上乘功法,正所谓“身居苦境好凝神”。
            我居住的地方冬天很冷,每天在冰天雪地的山沟里干活,棉衣很快被磨破露出棉花,手掌变得粗糙长满老茧,指尖有时被磨得流血。当把最初面临的苦和难克服之后,就再继续寻找更苦和更难的活;当把更苦和更难克服之后,又去寻找最大的苦和最大的难。按照这个规律,最终,所面临的一切苦和难都不觉得是苦是难了。这时身心就变得安静满足,心性也逐渐清明无惑了,没有悲喜,没有烦恼,似乎境界渐开,身里身外全是一片融融的祥和景象。同时,更重要的是心灵深处越来越清晰地确认了一个事实,真正的自己绝对不是血肉之躯,更不是外在的表相,而是和道的世界、神仙世界、天地万物的自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9-03-17 16:02
            回复
              更不是外在的表相,而是和道的世界、神仙世界、天地万物的自然之性等一切灵性世界密切相连的,这就是自己内在的、无形的灵性,道教称之为真我、本我、真性、常性、本然之性,等等。这时才真正明白了为什么自古以来那些修道的人把身外之物都看得那么淡,那么容易放得下。当认识和发现了真我之后,谁还会把假我和身外之物再看得重要呢?同时还认识到,自己从前也是和所有的迷梦中人一样,执着假我当真我、执着幻身当真身、执着梦境当真境、执着外物当我心,所以才会被形形色色的身外之物所迷惑、所羁绊。
              还有一个问题也总是影响着自己的清静,就是世人的来访。他们前来求教各种问题,我就告诉他们我不太懂得这些事情。他们不相信,还是继续来找我。但是为了心中的宁静不被扰乱,必须让人们相信我真的什么都不懂。虽然道教有济世度人的传统,但必须先度自己,把自己度明白了然后才有资格度他人,正所谓自度度人。不然,自己还是个凡夫,能度谁呢?
              通过这种生活方式,我渐渐领悟到,生活中的艰难困苦原来真的是个法宝。如果你是被动地受苦受难,那么所有的苦和难都是真实的苦、真实的难,人就会很苦、很难,自己就是个苦难种子,也必然成就苦难的人生。但是如果你把苦和难当成必须降伏的魔,当成修道的必需工具,那么你就肯定会打起精神,愉快地迎上去,全力降伏它,来磨练自己。这时,苦和难就成为帮助自己上高坡的阶梯或拄杖,魔反而就能为我所用,那么,再苦再难也就不苦不难了,并且还能从苦难中找到喜乐的旨趣。
              实际上,这种用苦和难铸成的阶梯,可以使心性升华,使境界明达,达到一种天下万事万物都不会影响我心、在任何事物面前都不会屈服、万事皆有可能的境界。这种境界,能让人更加淡泊名利得失,超脱荣辱是非,放下浮空幻相,珍惜天然本相,能让人享受无穷的自在。
              问:所以任何事情都很难影响您的心了吗?
              孟道长:那时基本上是这样了。面对任何苦和难都不觉得是苦是难,这是一种超脱的境界。不论去哪儿或者做什么,都不会感到苦和难,不会感到失落,任何事都不能轻易影响心境。这个阶段你的内心变得更加澄澈,已经暗昧的本性又会重新发光。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9-03-17 16:04
              回复
                上度过。最后一次在火车上过除夕,是2006年。大年三十这天凌晨,我由长春出发乘火车先到哈尔滨,再经齐齐哈尔前往中国最寒冷的漠河。
                经过一整天不间断辗转行程,到了夜间,火车已经行驶在大兴安岭的林海雪原,简陋清冷的硬座车厢里,数十个乘客聚集在车厢的一端,以自带的酒肉和小食品,热热闹闹地辞旧迎新,欢度除夕夜。我独自坐在车厢的另一端,没带任何食物,只带了一瓶矿泉水,还有一块常年装在衣兜用来品尝的黄连,整个除夕之夜面对着这瓶冰冷的矿泉水和这块苦黄连,伴着车轮的响声和车厢另一端时强时弱的热闹声,只顾收心凝神,享受着自己的清静寂寥世界。
                火车到达漠河已是大年初一,耳边不时传来喜庆的鞭炮声,这时收到了一个远方小道友的新年祝福短信,问我在哪里,我回信息说在漠河,他马上惊讶地问我去漠河干什么,我回答:“一个是天下最荒僻最寒冷的地方,一个是人间最温馨最美好的节日,一个是无家无庙的孤独人,不知道三者相逢在一起会产生什么滋味,所以来了。”
                面对着人们所追求的温馨、幸福、名利、享乐等一切美好,这些美好又因为主观或客观的原因与自己无缘,在这种氛围之中使自己的内心世界不但没有寂寞和失落,反而更有一种自然、祥和、清静的自在。这是对心性的一种特殊训练,也是降心化性的重要内容。在一个夏天,我独自一人在大兴安岭无人区行走了1个月零7天,没带任何食物,只带了一点食盐和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9-03-17 16:07
                回复
                  打火机,还有一个铁罐头盒。每天都在漫不经心地朝着南方行走,没有任何目的,也没有任何行程进度方面的考虑。白天寻些野生食物充饥,如野果、蘑菇,及一些新鲜中药材,如土中生长的党参等。每天太阳落山之前找一个相对开阔的地方选择一棵大树,再捡一些干树枝摆在树周形成一个大圈子,然后把随身携带的一根木棍子放在身边,面前堆起烂树叶燃起烟子,这样就可以安心地倚树而坐、静度夜晚了。
                  在此期间,有几次遇到过野狼,或一只,或多只,还曾经被它们袭击,但最终我都用木棍将它们驱散。然而处在那种环境下,心灵却是越发纯净、宁静了,除了偶尔凝住精神与野狼斗斗智,每天几乎不生念头,更没有杂念,甚至在心里连生与死都不重要了,实际上是修行听天了。这时,我才忽然明白了什么是“常清常静天尊”。
                  问:您是什么时候回到北京白云观的呢?
                  孟道长:2005年,我住在松花江上游那个山沟,有人来那里找到我,想让我回北京。在他们再三劝说下,我同意跟着他们先回去看看。到了北京,待了几天后我又回到山里。2006年,另外又有人劝我回道教学院给学生授课。就这样,我回到了北京,在中国道教学院任教。
                  问:您对于西方人修行有什么建议吗?
                  孟道长:不论东方人还是西方人,修行最重要的是如何收心,收心才能养神,能收心养神,心神就会逐渐清澈澄明,这是修行最基本功夫,当然这需要平时心灵变得简单一些,不要有太多的小聪明。不论你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这个道理对于任何修行人都是一样的。另外,不要被太多的修行理论所束缚,它们只是各种说法而已。修道的方法有很多,但使你的心灵变得朴实和清澈这一点非常重要。当这样修行到了火候,需要再求明师指引下一步。
                  孟至岭道长为中国道教协会副秘书长,本文为其2012年访英期间接受英国道教协会会刊DRAGON" S MOUTH(《龙之口》)的访谈,后刊发于该杂志2014年第1期。本文翻译成中文后由孟至岭道长进行了修订]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9-03-17 16:10
                  回复
                    (安定的心--孟至岭访谈转自道教之音)转自道门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9-03-17 16:20
                    回复
                      辛苦了!


                      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9-03-18 17:18
                      回复
                        转载~孟明德道长的文章(对徒弟的话) .. 复制就是麻烦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9-03-18 17:39
                        回复
                          可能手机原因复制不完整,自己去道门吧看


                          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9-03-18 18:01
                          回复
                            感谢分享!丹书云:“身不动日炼精,心不动日炼炁,意不动日炼神。”这里是日还是曰啊?


                            IP属地:福建21楼2019-03-19 16:30
                            收起回复
                              感谢楼主
                              感谢天地养育之恩,感谢国家安定保护之恩,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感谢师傅再造之恩,感谢万物之恩。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9-04-10 23: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