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游吧 关注:4,373贴子:750,018

回复:【孰霸九州--春秋】--大型国策类贴游—正式帖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燕国乱象持续日久,虽国都平定,国家泰半已经平稳,而野人叛军也不成气候。然故公卿还有许多未曾向国君请降,这使得燕侯十分恼怒,认为这些公卿大夫们割据国家。
在此情况之下,燕侯下令国人(男丁)前往【甘棠】处,在诸多国人抵达后,燕侯大声唱出:“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一时之间,国人们皆念想到召公。
燕侯见时机成熟,又道:“北地苦寒,是以召公封燕,不畏艰苦,以屏中国!却不想甘棠亦不愿于燕地扎根!何也?寡人不知乃是祖先厌燕苦寒或是憎恶判乱之人!若因寡人年幼,而欺寡人,寡人为燕国社稷,忍之!若因戎狄侵燕而使燕国衰弱,而叛燕者,寡人不能忍之!”
燕侯潸然泪下,拔剑一剑砍到甘棠:“此乃弱干强枝之状!留之何益?”后又言道:“叛军欺辱寡人言轻!卿大夫欺辱寡人年幼而割据国家,寡人不能任由处之!既如此,寡人赐其亡也!”
因临邑国都国人助燕侯,燕侯十分感激国人们的帮助,是以对国人免税一年,伤者两年,殉亡五年!若其家中无男丁,则妻儿在不改嫁的前提下由国家抚养到儿女成年,其父母由国家无条件赡养到死。
冬季到来后,处于北地的燕国更加寒冷,为使国人们安稳度过冬季,燕侯下令拆除公宫宫室以暖国人。
有侍者建议国君不要如此做,宫室不重,不足以威。燕侯大怒,将其驱逐,并对左右道:“国人不计前嫌助我!国家动乱,宫室十室九空,寡人可能居住如此庞大宫室?留半宫室,其余拆除,分发国人柴火!”
而国人们听闻后,对燕侯十分感谢。自发进献一些物品于燕侯,有蔬菜肉类及蛋类。
在以上都做完之后,燕侯正式决定要使燕国安定,于是下令免除叛军以外所有人的罪责,同时征召动员国内,在尽全力动员后,燕侯手握四师,但是对于国人们来说,燕侯同时还动员了那些伪国人,什么是伪国人?指的是之前是野人,因为战乱而升为国人的人。虽是同一乡邑,他们也不愿意与这些伪国人为伍,排斥他们。动辄殴打,但是这些伪国人们不是非常敢反抗,因为一旦反抗,更加严重的后果就会发生,听说有一师的一个国人,反抗后,第二日便死掉了,向上报到的消息是死于战争,而那些高层军将司马们,也并不在意。之后燕侯向国人借助物资,而燕国动乱之后,国人们手中的财富等都被掠夺,也无法支援燕侯。
燕侯在此之后,使将兵叛军,叛军大者千人,少者数十人,分散各地,如同盗匪,燕侯哪怕是倾尽全力,也无法完全围剿,只能围剿几只大的叛军,他们无处躲避,被全部处死。而那些小股叛军,燕军一进,他们便分散躲避,无法完全剿除,燕侯无奈,只好下令当地戒严防备,因为还有别的事情要做,撤回军队到国都,但是由于冬季作战,十分不便,虽然没有冻死之人,却大多没有厚衣物穿戴,对于燕军来说,他们更希望待在军营中或者回家度过今年。
小股叛军对于燕国来说,完全是癣疥之疾,于是燕侯下令通告国内,叛军已经平定,燕侯虽然下令将这些叛军的头颅割下,但是对于国人们来说,已战死之人,将其头颅割下,这样的行为实在残忍,他们拒绝这样的命令,燕侯于是将这些叛军的尸体送到割据国家的大夫处,在此之后,又有许多大夫们回到临邑,而燕侯大度的赦免了他们。
叛军平定后,燕侯邀请全国大夫们一同前往白石山祭祀,白石山距离蓟城只有两个时辰,而燕侯处于临邑,燕侯想了想,换了地方祭祀,于临邑以北数十里处一座高山祭祀,因为是祭祀先君及祖先,燕侯下令更名为“燕君山”,并最后一次下令,要求诸大夫必须到达。
冬十二月十日,天气虽然还是十分寒冷,却已经慢慢向春季转变,燕侯正式带领国内诸大夫前往【燕君山】祭祀,在燕侯到达后,已有十数位大夫等待燕侯,正是割据大夫那边的大夫们,燕侯直接下令要扣押他们,这些大夫们显得十分惊慌,大声道:“国君不讲道义!我等千辛万苦而逃出归降君上,君上却要杀害我等吗!?”燕侯反问道:“抛弃先君逃亡,欺辱新君年幼,分裂国家独立,奴役百姓自饱,这些是讲道义的事情吗?”虽说这些大夫们是被次卿带着保存国家实力,但是抛弃国都逃亡,却是不争的事实,在燕侯的反问之下,显得十分羞愧,一位大夫当场拔剑自杀,而其余大夫们看到,跟随而去,燕侯震撼。
而接下去的事情发展,出乎燕侯意料之外,诸大夫们手握燕国泰半权柄,次卿直接带领诸大夫请降,并且没有带领军队。
燕侯见到他们后,十分得意,问道:“而今降我,不觉迟乎?”
次卿反问道:“我等为存燕国实力,才出奔国都,得知君上平定国都,却被国君认为是割据国家!野人于国有何益?国君要如此善待之?比国人都要友善!臣下听闻,国君剿杀叛者(野人军上卿),国人出力颇多,而野人虽升为国人,却不出一人!国人忠于国家,野人于国何益?国君做法令人心寒!”
燕侯语塞,怒道:“寡人平定国家已久,半年有余。尔等割据国家,以废除政令要挟寡人,难道是忠良吗!?”
次卿道:“燕国乃是国君之燕国,我等作为臣下,自然只能为君上考虑,却又不得违背自己意愿,君上若是执意如此,在下亦无多言。”说完次卿直接拔剑,燕侯吓了一跳,却见次卿自刎而去,而诸大夫们齐齐拜倒,送别次卿,有些认为次卿言之有理的大夫们,跟随而去,而三分之二的大夫们,跪拜在祭祀台下,燕侯将他们一同押送回到临邑,而在此之后,也不用燕侯的下一步了,燕国正式终结乱象,但是国内大夫们十损三四。燕侯赶紧将其纳为己领,实力大增,而那些死去的大夫们子嗣,也没有能继承封邑,大批大批大夫家族家人子嗣分散。
效果:燕国平定。公室实力上增到六十五。集权度+1。稳定度+1。


IP属地:福建235楼2019-06-22 13:16
回复
    郑宋卫三国大战终结,皆宣称自己获胜,消息传遍诸侯,诸侯皆疑惑…这…到底谁获胜了?不过对于三国国人们来说,自然认为自己获胜了,郑国祭祀祖先,宣告战争得胜,并下令国丧一岁。在同时,为了恢复经济,郑公下令全国减税一成,持续两年,并且将宋国赔偿全部赠送国人,向天子及虢公致谢。
    在这一番政令之下,郑国国人及周虢二国都挺满意郑公的做法,特别是郑国国人,减税一成,存下来的粮食,就能够养活更多人或者使青壮有力气耕作出更多的粮食了!
    =====
    郑公作为周室卿士,前因国内动荡,后因伐卫作战,长期不待在周室执政,这让周室许多除支持郑国的大夫们,十分不满,而周天子病重,更加使郑公觉得棘手。
    效果:郑周虢关系上升,郑国减税。国人向心力提升。


    IP属地:福建237楼2019-06-22 13:17
    回复
      第六回合结束,第七回合开启,截止日期为6月30号。


      IP属地:福建238楼2019-06-22 13:20
      回复
        1、蔡侯破道,顺势进军围困道都,道国请降,蔡侯下令接收道国全邑,蔡侯志得意满,准备堂而皇之将道国吸纳入蔡国,令相邦修建道路,连通道国千室之邑,原本道国就有道路,所以蔡相邦只需要修缮即可。但是有道国大夫建议:“蔡君递交战书,战书表为惩罚道国前来,为何如今却施吞并之实?”蔡侯陷入沉思。
        2、蔡侯令国内商贾前往道国,发展商业,但是不得排挤当地商贾,这使得国内商贾看到了赚钱的机会,而蔡侯同时下令,接管道国的政务,道国一时之间,改旗易帜,尽为蔡国所有。在占据道国之后,打开道国国库,得到了五万粮食。
        3、蔡侯欲重申壶丘之盟,申楚陈皆未响应,十分尴尬。
        4、太子率领数十卫士保护之下,北上朝拜新王,进献精粮上万,天子很是感谢蔡国的到来。在申请摘录周室部分典籍的请求下,周王婉言拒绝。
        同时,给予陈国一万粮食,以供陈国内内需。
        5、蔡侯令军队驻扎,稳固道国与蔡国两国,同时令国内打造一批兵刃,不过蔡侯没有发话到底拨款多少,国内也不敢打造,打造多了国库消耗严重,少了害怕蔡侯不愉,匠官遣人来询问蔡侯需要打造多少兵刃?


        IP属地:福建266楼2019-06-28 17:47
        回复
          1、曹伯令春耕司做好春耕工作,随后祭祀社神,完成祭祀后,将部分祭祀所用肉分发与去岁作战勇士,又挑出最为肥美的肉赠与公子聃,令公子聃十分感动,而在之后,曹伯亲自下地耕作,以示虔诚及带头作用。
          2、曹伯秘招公子聃,雍蛟二人,使其二人领五百甲士,将国内肃清,公子聃拍胸保证,有国君的五百勇猛之士,定能将宵小除尽。之后,公子聃率领三百甲士,雍蛟率二百甲士,在国内四处清缴盗匪,但有大盗,必有曹军围之。而大野泽之畔,有大盗聚啸山林,肆虐曹鲁,有千数之众,公子聃因此禀报曹伯。
          3、春耕及国事毕,曹伯召公子射姑归国,公子射姑归曹,而曹刿为增长见识,与公子射姑一同前往曹国,作为好友伴随左右。之后,令其拜谒天子,将一万钱粮赠送天子,一则恭贺天子继位,二则安葬先王,天子很是感谢曹国,摘下玉璧一对,赠予公子射姑,公子射姑谢之,而后,公子射姑被曹伯继续派往鲁国学习,曹刿随之。
          效果:春耕结束,剿灭盗匪,大野泽出现大盗。


          IP属地:福建267楼2019-06-28 17:47
          回复
            1、陈国接收完蔡国援助的一万粮食后撤军归国,之后令一师回家春耕,之后再归。
            2、陈侯于陈郊祭祀,祈祷春耕顺利,秋收丰收。并且下令一批犯了轻罪的帮助缺少劳动力的家中耕耘。
            3、陈侯让公子免前往鲁国学习,鲁侯这次同意了陈侯的请求,公子免于是前往鲁侯学习礼仪、文化等知识。
            4、天子崩,消息传至陈国,陈侯悲痛万分,下令国内募捐,但是天子乃是陈侯的君主,响应者无几,但是陈侯还是将募捐到的上千粮食赠送给了周室。
            效果:得到一万粮食,公子免前往鲁国学习。


            IP属地:福建268楼2019-06-28 17:47
            回复
              楚国·丹阳
              1、丹阳虽然被围过一次,但是还是国家所在,楚君此次回国,进驻丹阳。召来大夫询问道:“强国先强军,权随拒楚于北,郧国防之。以一当三,何如?国人虽多,但楚连年征战,孤欲予野人作战之权,可否?”
              大夫斗缗道:“予闻东方有国曰:齐。齐彊也。去岁兵纪,据闻不过一军,楚人虽少,有军二也,何谓少?楚大国也!在下看来,楚不需野人助战!”
              楚君于是道:“善,可也。”
              楚君又问道:“南荒广阔,孤深知其物产丰盛,况国人不足,开疆日长。孤欲征野人殖民南荒,建城编户,予半国人之身份,诸位可有意见?”
              大夫薳章此时道:“君上所言之意,无非增加国疆也,楚国虽小,比之诸侯却为大,楚国之大,可纳百万楚人耕作,在下看来,南下拓土。不如国内开荒,且国内耕地尚多,不需开垦荒田,却可鼓励开荒。”
              楚君道:“善。”
              又问:“寡人闻楚人卞和,有顽石,号之美玉,寡人正欲观之,令匠人剖其石,若得美玉,有大夫之封爵。”
              “君上所言,在下亦知,只是君上不是言其为顽石乎?若君上有令,臣招卞和来宫!”随侍说道。
              楚君召来卞和,令匠人取其石,剖之。匠人道:“顽石也,剖之无用!”楚君道:“剖之!”匠人于是剖石,石开,美玉之光倏自石出,玉浑然天成,自称玉璧。据闻丹阳之空,为美玉之光所盖。楚人皆知楚君得美玉,命为:“和氏璧。”
              楚君大喜,将卞和令为邑大夫,世食其禄。
              有国人建议楚君得美玉,上天之赐,理应奉献天子,得公侯之爵,以晋(晋升)国体。楚君拒之。
              而楚人因美玉上天所赐,畏服楚君。
              且因此,谷、卢、贰国朝拜楚国(不是附属国)
              2、楚君令四师万人伐夔。夔楚同出一源,楚君是以欲两国为一。
              效果:楚国得到和氏璧一块,威望+30,天下皆知其名。与夔国开战。稳定度+1。谷、卢、贰国朝拜楚国(不是附属国)。(和氏璧自带属性:威望+30。稳定+1。)


              IP属地:福建269楼2019-06-28 17:49
              回复
                1、莒国重申及增加国野之制:
                ①、国人:三询之权。
                询国危:国家遇到重大危难时征询意见。
                询国迁:国家迁-都时征询意见。
                询国立:国君君位继位发生问题时征询意见。
                ②、立功能够成为贵族,拥有氏。国家分配公田耕种,保障家庭生活来源,参加战争可以获得战利品和国家赏赐,私人财产不可侵犯,受国家保护,参加劳役,负责参与本地沟渠、道路、公共仓库等的维护、修建。
                ③、教育: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学习礼仪、音乐、射术、御车、书写、历法、算术、祭祀等,参加“演武堂”的选拔,进一步深造学习,选举:被选举为官吏,管理地方事物。
                ④、农闲时参加组织的训练,战时参战为兵。
                ⑤、将乡邑稍动:五甲为里,二百五十人为里,设里长统帅。
                ⑥、野人:
                力役:无偿为国人和贵族耕作公田,赋税:自己的田地收入,三成缴纳给国家作为赋税。贡赋:为本区域的贵族祭祀提供鸟兽,草木,玉石等在野产出。劳役:不需要服从军役当兵上前线打仗,需要为甲士提供辅助充当伙夫、挑夫、洗衣工。没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没有政-治权利,没有选举与被选举成为官吏的权利。上升渠道:参与战争立功,可以成为国人,享受国人待遇。
                虽然做做后勤之事没有什么军功,但是好歹给予了野人们希望,而国人们也没有太多人反对,国人们认为,军功只有上阵之士才配拥有。
                ⑦、野人设置官吏管理。
                五家为户,设户长
                十户为保,设保长
                五保为乡,设乡长
                十乡为县,设县长
                ⑧、流官制:
                针对对野人的管理,从国人、贵族、公室中选举人才前去治理,每三年进行一次考评。
                野地治理官吏,在演武堂学习满一年者通过考评,即可优先任职,其他国人、贵族顺延
                考评依据:
                人口:人口增长较多为优,变化不大为良,人口锐减为差。赋税:按时足额缴纳为优,不足为差,灾荒年不计算。力役:督促野人按时按质耕完公田为优,未能完成为差。职位担任县长、乡长、保长,户长由野人自行选举。任期:三年一换,三优、二优连任,一优两任,差者换人。待遇:保长野地100亩作为工资,乡长野地200亩作为工资,县长野地400亩地作为工资,由野人、奴隶耕作,上任可以携带家人、奴隶前去。
                ⑨、确立动员等级:国人动员兵、公室兵、公族兵、贵族私兵第一等,战斗力量。野人动员兵二等,辅助步兵,一般不参加战斗,负责后勤事务。
                虽然官吏没有太多愿意前往治理野人,好歹迈开了这一步。
                =======================
                2、莒君派遣公孙成前往周室朝觐周室。
                效果:莒国重新规划设立国野制,动员能力增加。


                IP属地:福建270楼2019-06-28 17:50
                回复
                  曲阜·公宫
                  1、朝廷之上,所有公卿大夫皆跪拜附身在地,抬眼望去,一片青色冕服,鲁国尚青,是以公卿大夫及君主服饰,皆以青色为主。为何会出现如此情况,原来是鲁侯宣布的一道政令。
                  鲁侯下令:初,予因弟年幼,为平国政和,是以继位,不称君,摄政也!今国平民定,故、退君位,以相邦,辅君国,效先祖周公成王故事!
                  然而此言一出,诸卿大夫皆言不可!众众跪伏在地,不发一言,十分肃穆,鲁侯无法执行他的这条政令。
                  在此情况下,鲁侯拂袖而去。此事也匆匆而止。
                  2、因政令无常,鲁侯下令宫室之侧设“礼宫”,督君之政,君之过能指出者,皆赏。面指国君之过,上赏。奏劝国君者,中赏,议君之过者,下赏。一时间,鲁国言论大开。
                  3、鲁侯下令道:寡人理政时,察觉鲁国商贾囤积奇货,抬高物价,扰乱国本,礼法更乱。故与诸大夫商议,鲁国之盐、铁将由国出,朝廷设立盐场、矿场,收拢破产无业国人。然而刚刚齐国的消息传到鲁国后,鲁国大夫们都十分警惕,纷纷劝谏:“国家控制盐铁,将与民争利,古时贤王,皆开-放山河,以利国人,国君与民争利,恐失民心!”
                  一方面,是鲁国这些大夫或多或少涉足鲁国的这些产业,另一方面确是齐国之政,吓到了鲁国,齐国因控制盐铁,导致鲁国食盐短缺,短时间内,齐国无法整顿,而鲁国也无法购得齐国之盐,是以还专门东向购买路途更加遥远的莒国食盐。(由于路的原因,莒国可能离鲁国近,但是实际距离更短,没有上-帝眼光的古代,只会认为莒国比齐国更加遥远,而不会想到两国距离可能相同,但是为什么更加遥远)
                  于是该条政令,在鲁国大夫们的劝谏下,鲁侯也有点揣测,暂且搁置。
                  但是鲁国朝廷的话,传到了国人耳中后,国人们(特别是商贾)都议论纷纷,许多商贾甚至害怕鲁侯再次下令施行,而逃出鲁国。
                  4、由于鲁国最初支持余臣(周携王),而成周天子鲁国一直不买账。鲁侯下令说:如今新王室固定已久,天下人渐渐的认可了新王室,鲁国乃是天下诸侯中保留礼乐制度最完善的一国,如果连天子也都承认,那么鲁国所遵循的周礼还有什么意义呢?鲁国宣布,正式朝见周天子,携带重礼及千余甲士,前往周室。
                  效果:设立礼宫。与周室关系改善。


                  IP属地:福建271楼2019-06-28 17:51
                  回复
                    1、齐国国君祭祀社神,祈祷秋季获得丰收。让农耕司负责春耕事宜,之后齐侯宣布下令鼓励使用并且全面推广耕牛及铁制农具,可是...谁又不知道耕牛金属农具的好处?关键是用不用的起以及有没有那么多的耕牛问题,这些问题实打实的摆在了齐侯的台几上。
                    2、齐国国君决定实行“官山海”制度—推行盐铁专营制。盐、铁齐侯认为是生活必须品,且为战略物资,用量大。是以齐侯下令由国家管理、专营盐铁。而国内以此为生的商贾,一时哀鸿遍野,而卿士大夫们也建议齐侯勿与民争利,但是在齐侯力排众议之下,齐国开始实行此制。
                    食盐方面,齐侯明确其属于国有。规定百姓在特定时间(每年冬季十月到次年正月的农闲季节)、特定地域(北海即今渤海湾沿岸)煮盐;最后朝廷设置盐官,统一收购、统一运输、统一销售。
                    铁方面,明确铁矿资源国有;然后实行官督民营,“三七”分成制。朝廷把铁矿开采交给百姓承包,并根据产值按三七比例分取利润;最后在销售上,朝廷运用轻重之术,控制其价格。
                    铁矿在鲍邑以南(济南)有一座大型铁矿,而且临淄城附近也有一座大型矿产,齐侯第一时间将其纳入国家控制,得到了国内最大的铁矿控制权。
                    齐国最大的商贾,就是经营盐业,在齐侯下令官山海之后,齐国的商贾一时减少许多。向齐国购买、齐国对外的商贾都少了许多,临淄城中的人来人往也开始不再那么拥挤。不过齐侯已经开始下令,挑选人手,经营这些产业。齐侯相信,在组建完毕之后,齐国将比之前更加强盛。
                    在控制了这座铁矿之后,齐侯下令遴选全国数十位匠人组建【匠作监】,命令他们为国家研究杀伤力更加强大的战争兵器,钻研该如何在打造兵器盔甲上减少浪费提升成品率,配合农耕司研究更加先进的农具。
                    而齐国实施新政,影响的并非齐国一国,与齐国同处泰山之国纪国、莒国等国倒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但是鲁国等一系列淮泗诸侯都依靠齐国的食盐供给、其中包括远处中原的宋国、卫国、郑国。而郑国、卫国还可以向晋国、鲁国、宋国还可以向莒国购买食盐,陈徐等国在缺盐半月后,开始向晋、庸、莒等国购买。齐国实行此政后,这些商贾不敢大规模运输食盐,一时之间,这些诸侯就被扼控了食盐来源。
                    一时间,齐国及周边诸侯震动,而此制并非一时一刻执行,齐侯开始派出人手,大肆在国内督查私贩盐铁之人(预计时间一年至两年)。
                    3、齐侯听闻天子驾崩,前往周室祭拜先王,同时朝见新王,并携带一万粮食,送与周室。并对之前向卫国无礼的行为致歉。而卫公大度的原谅了齐侯,双方还结为姻亲。
                    效果:春耕开始, 官山海开始实行,稳定度下降一,匠作监成立。(本回合得到一百套次等兵甲,五套上等兵甲)


                    IP属地:福建272楼2019-06-28 17:52
                    回复
                      1、浑山戎既退,秦伯召来将军司马与太子静,询问他们野人师中可否有有才能之人,然而他们连国人都没有如何关注,怎么去在意野人呢,支支吾吾,秦伯一看便明白了,但是秦伯还是说道:“寡人使野人参战,告诉他们若是有功,便可以功晋国人,然而战事未起,野人便也没有功劳可言,但若因此没有得到赏赐,日后再有类,寡人又有何面目再请其襄助?因此,将军,司马,太子,寡人请求尔等将野人中有才干之人擢升国人,以赐之,彰朝廷之诚。太子主事之。”三人领命而下,擢升了几名国人,赐其衣物。而这些野人们虽然没有获得更多的赏赐,但是秦伯将这几名提拔为国人的举动,却使得野人们认为秦伯言而有信,有-机会擢升身份,因此希望能够再次为秦国所用。而得到身份,得到国君的赏赐。
                      2、秦伯近年来,感觉身体大不如前,于是下令,使太子负责春耕,而国内也仿佛看到了国君正在逐渐让太子走上台前。因此极力配合。
                      3、秦伯设立勇士台,若有勇士可为君卫。
                      4、浑山戎退走,却并非秦国将其击退,秦伯于是遣使前往各地,带上珠宝,寻找浑山戎的敌人,收买他们,让他们牵制浑山戎,然而浑山戎一部是小,秦国周边尚有数十戎狄部族,秦伯想到这,便顿感头疼。
                      效果:百族向心力增加。太子逐渐走上台前。浑山戎退却。


                      IP属地:福建273楼2019-06-28 17:52
                      回复
                        1、曲沃进行春祭,祭祀社神,以祈祷丰收。
                        2、曲沃征召了一师,军队达到了两万人,并将这一师派至边境威吓大宗,大宗赶紧调派人手戍守翼都,而曲沃维持着如此庞大的军队,引起了大宗的警惕。
                        3、向宋国借到了一万粮食,向卫国借到了一万粮食,向齐国借到了两万粮食,向曹国借到了两千五百粮食,而鲁国没有回应曲沃。
                        4、曲沃派出公孙俅入洛,而且一直与王孙林交好,王孙林乐得如此,而天子驾崩之后,王子狐又因此悲伤过度而逝世后,曲沃宣布支持王孙林继位,并且立即支援了周王室六万粮食,而王孙林继位之后,记起了曲沃的支持,召来了了公孙俅,表示公孙俅对他说的事情他同意了。
                        5、曲沃出使郇、贾等晋国附庸国,告诉他们大宗小宗之争乃是晋国家事,春耕在即,希望这些附庸国能够安心耕种,在曲沃两万大军的威慑之下,郇贾等国纷纷表示愿意,不插手晋国内务。
                        在此之后,曲沃昭告晋国:曲沃大夫为国为民,请晋候会盟主持公道援救黎国,然翼城某些败类为赤狄收买,杀我使节,曲沃大夫请晋候主持公道,晋候听信谗言侮辱曲沃大夫之母,并扬言攻打曲沃,高于车轮之男子一律斩杀!君不密则失臣,翼城奸-佞坏我晋国百年基业,晋候罪一白日宣yin,其罪二放任翼城败类勾结赤狄杀曲沃使节,其罪三侮辱曲沃之母,曲沃与大宗同祖同宗,晋候如此侮辱曲沃欺人太甚!其罪四晋候无道放任赤狄,攻我姬姓同胞之黎国,忘记诸侯义务数典忘祖!其罪五欲设常平仓与民争利,晋候五罪皆违周礼曲沃大夫为晋国江山千秋计出兵戡乱。
                        在之后,曲沃祭祀先祖神灵,宣布对晋侯宣战。起兵两万【八师2万甲士,270乘战车,1100匹战马】,宣布此为讨逆军,为护国而起兵。同时拜公子称为中军将,公孙万为上军将,赵風大夫为下军将,上军二师,下军二师,中军四师。
                        曲沃起兵后,如同闲庭散步,毕竟不是第一次干这种事情了,按照之前的进军路线,一路攻到翼城之下,而翼城此时仅有两师守备。
                        三月二十,曲沃围困翼城,而围城过程中,翼都里面看城外的情况,城外时不时夜起篝火,狐鸣:亡晋者郄(晋侯名)。
                        效果:增加一师,借到四万两千五百粮食。与晋侯开战。包围翼城。


                        IP属地:福建274楼2019-06-28 17:52
                        回复
                          1、宋国自战争终止之后,开始对内休养-生息,然而宋公已年迈且逐渐身体不适,在此情况下,宋公欲设立【三府五司】。三府五司直辖于国君。
                          三府为【帅府】【礼府】【政-府】。五司为【司市】【司农】【司金】【司赋】【司户】。此令一出,引得国内卿士大夫皆上奏国君或直面谏言。
                          相邦:“政理一职,岂不与相邦职权重合?若国君欲立三府五司,政理之职,请臣辞去相邦!”
                          太子与夷上前说道:“怎敢!相邦德名,宋土仰望,小子岂敢犯之,政理者不过协调五司,以免生乱,理国大权,犹在相邦,相邦若疑,小子愿以相为假父,明证我心。”
                          相邦:“不然,君上立之者上祭,禠春官职也。政理禠相邦、司农、司寇等职也。帅府禠司马职也。君上意者,禠外廷权而职内廷也。”
                          太子继续道:“岂敢如此!相邦多虑,所谓帅府者,皆为军议,只有策划之权,却不可统军,所谓礼府,孤为储君不久,无德威,以礼府匡正君行也,所谓理政,协调五司,承上启下,不与权-柄,所谓三府,乃“三辅”也,皆只有辅政之权,而无理国之位,征伐兵戎犹赖司马,理国治政犹赖相邦,礼祭仪章犹赖春官,公勿疑!”
                          “虽然,官吏冗杂,国家负担沉重。职权重叠,亦不可为之也。君上慎之虑之!如此大事,依予看来,众谋者密,可与诸卿大夫商议?”相邦拒绝。
                          太子道:“相邦听我言来,三府五司,多为公室子弟国君门客,纵为闲职,亦需消耗国家供养,不如稍授权-柄,辅佐国君,如此日后若有国君不肖,有宗室襄助,亦能免国家衰頽,相邦,以为如何?”
                          相邦言:“授予权-柄,岂不执秉国政,晋国之难,不可不防。”
                          正此时,司马孔父嘉请见。宋公允之。
                          司马孔父嘉行礼,宋公回礼。
                          司马孔父嘉道:“予闻公欲弃臣,臣此来辞司马职归乡邑隐居。”
                          此时宋公制止太子,出言道:“公何至此,孤绝-无此意,此次乃与夷行事鲁莽,未与诸公商议,是孤与与夷之过,方才相邦亦以此事问孤,此举,只是以宗室子弟,相助国君理政,绝-无弃公等之意,如斯种种,以与相邦言明,公若疑孤,可问相邦。”
                          司马道:“国君设政-府,都督之职,职权与司马重叠,既是公内廷,公族贵胄,予不敢在任司马”
                          宋公言:“非也,都督者乃监督国君之意、军议者建议军战也,此二职乃是恐与夷轻慢,乱战败国,只有参谋之权,三军上下,仍以公御之。”
                          相邦此时示意司马暂且告退。待司马告退后,相邦继续说道:“司马之意,君上已知,君上之政,公卿大夫都疑惑非常,国家刚经历战事,百族待哺,百业废兴皆需稳定,上有一策,下有百变,望君上再虑”
                          宋公诚恳说道:“相邦之言甚是,然,君命既下,不宜轻变,变,恐坏君威仪,孤意,可徐行,缓缓设置”说罢浑身一颓,咳嗽几声,将相邦招到身前,握住他的手“孤,自知时日无多,相邦乃孤心腹重臣,国家栋梁,请公善辅储君,兴旺国家,如此孤,死可以瞑目”又把与夷招来“与夷,孤去之后,汝侍相邦,当如侍父,不得轻慢。”
                          正考父无奈一叹:“君上之意,予知也,公欲权国,公卿大夫,皆国之栋梁。望君上及太子善待。”
                          宋公叹叹气,然后说道:“国失栋梁则不立,不敢废之,公拳拳之心,孤岂不知,宋,孤之国也,亦大夫之国也”
                          宋国选定公室、公族成员,开始安插-进【内廷】,而朝廷称【外廷】,虽有正考父为相,支持国君及太子,然国内暗潮汹涌态势,仍旧持续。
                          2、此后,宋公令南宫万、猛获选出两千卫士,称左、右二卫,拱卫公宫,同时,将“尚军”卫士每家安排奴隶两人,以供其家中生产。
                          3、宋公下令制作虎符,军队调度,皆需此物,而此物暂且约束尚军。
                          4、卫宋联姻,宋鲁联姻。同时朝见新王,献上一万粮食。


                          IP属地:福建275楼2019-06-28 17:53
                          回复
                            1、由于国人愤懑,于是卫公将政令作罢,之后下令大夫者三-级,大夫有军功者,可戴环佩之圭,红漆之鞘,与无军功者以示区别,(私下唤作功大夫、爵大夫以示区分),凡择人任事,潜-规-则上功大夫优先。爵大夫父子两代无军功者,第三代则降,此令,不容反对!虽然还是有许多大夫抵制,但是还是被卫公强烈施行下去。世卿世禄制保留。
                            2、卫公令野人有功者赏。并言,野人祖孙三代皆能如国人一般侍君,则三代之后,君亦以国人待之。
                            3、黎国保卫了下来,黎国虽然战后恢复十分艰难,但是这已经不关卫国的事情了,卫公下令卫军撤离,留下一师卫戍国家,其余军队全部遣散。
                            4、卫国令匠人打造出五百下等兵甲,装备武卒。
                            5、带领一万粮食,与齐国一同拜祭先王,朝拜新天子
                            6、宋卫联姻,齐卫联姻。
                            效果:消耗一万得到五百下等兵甲,消耗一万进献周室。齐卫、宋卫联姻。


                            IP属地:福建276楼2019-06-28 17:54
                            回复
                              1、邢国实施军器赎罪制度,不过具体的政令却没有,让人比较疑惑,之后,地方上有重罪的人,有的一束箭就能赎罪,而有的地方,一套上等兵甲也不能免去中等罪行。
                              2、邢侯自诩仁德,下令将酷刑比例缩减,徒刑比例上升。公子亥公子白负责管理。在监督之下,惩罚其开采矿产开发及开垦。
                              3、储君公子喜,自幼爱将兵,邢侯令公子喜斩杀国内一些入境的戎狄,公子喜率领千余人,斩获上百戎狄,邢侯大喜。公之于众,同时将所获全部赐予甲士,太子在国人心中有乃父之风。
                              4、邢侯将全国戍卫的军队中,下令征辟五百勇猛之师,空缺再补上,然后组建【常备军】,国君直接统率。之后让工匠打造五百次等兵甲,以拱卫公宫。
                              5、天-王驾崩的消息传至邢国,邢侯深感悲痛,三月不食酒肉(展现出来),并着素服,之后率一千甲士准备与宋国一同朝拜天子。
                              效果:太子威望在国内提高。组建常备军拱卫公室,打造五百套次等兵甲花费两万五。


                              IP属地:福建277楼2019-06-28 17: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