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分手了吧 关注:5,797贴子:8,122
  • 0回复贴,共1

为什么爱得越久越难放下?最终导致对方出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应该“放下”却“放不下”的情况。
比如说,衣柜里塞满了买来之后只穿了几次或者早就过了时,却怎么也不舍得扔的衣服。
或者是,你买了一张很贵的音乐会的门票,听到一半发现其实一点儿意思都没有,但因为要对得起自己花的钱,所以坚持留在音乐会上直到演出结束。
再比如说,可能是你读了4年的大学专业,虽然自己不喜欢,但又不敢尝试新的方向、新的领域。
当然了,还有很多人经历的“放不下”,是和感情相关的。
最典型的大概就是,两个人谈了很多年恋爱之后,却突然发现一些原因,感情继续不下去了,两个人不再合适了。这个时候,可能很多人会因为舍不得和可惜,无法果断地说出“分手”两个字。
如果你也有过这些“放不下”的经历,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究竟是为什么呢?是什么让我们在面对应该放手的情况下,却让我们的内心产生了“放不下”的感觉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和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心理学效应相关,也就是“沉没成本效应”。
其实,“沉没成本”来源于经济学。在经济学中,那些已经发生了的、无法挽回的支出都被称为是“沉没成本”。
这么说好像还是比较概念性的。
那么,你可以试着想象一下,当你为某件事情、或者是某个人付出时间、金钱或精力的时候,就好像是把这些付出的时间、金钱都通通抛入大海。
而一旦抛出去,这些所有的付出只会一点点地沉入海底,它们是再也收不回来的。这样说,是不是好理解一些了呢?
虽然「沉没成本」最开始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但是之后啊,它却引发了心理学家和行为经济学家的广泛讨论与研究。
这是因为,「沉没成本」对一个人的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和经济学家们奉为经典的「经济学模型」,有着互相矛盾的地方。
典型的「经济学模型」会告诉我们,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理性的人。我们只会根据事情未来的情况去做出判断和选择。
而「沉没成本」是指那些在决策当下,已经发生、且无法挽回的投入。那么根据典型的「经济学模型」,「沉没成本」并不会对我们是否做出决定,以及做出什么样的决定造成任何的影响。
我们举个例子,假设在上个月,你花了20万块买了一辆新车。可是现在,你的经济状况出现了一些问题,所以最近你在考虑说,是不是要卖掉这辆新车。
那么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是否做出卖车的决定与自己买车时花了多少钱,其实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你买车时的20万它是收不回来的投入,属于沉没成本。
而影响你做出决策的,应该是你目前的个人财务状况,以及卖车是否能帮助你,顺利地度过这段困难的时间。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9-04-29 13:4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