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西莫夫吧 关注:6,128贴子:43,653
  • 17回复贴,共1

《繁星若尘》评论:平凡作品的神结局文笔很一般,构思也简单,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繁星若尘》评论:平凡作品的神结局
文笔很一般,构思也简单,确实比较像阿西莫夫早期的作品。奇葩的是结尾—拯救宇宙人类世界的新体制竟然是《美国宪法》与美式民主……
大概真的是受冷战影响迫不得已添加了意识形态的私货。
在阿西莫夫最成功的前四部作品里,他透露出对议会制的蔑视和对专制帝王强权的推崇,银河帝国简直是罗马帝国的翻版。
而这部早期作品在描绘宇宙游牧民族和独裁君主之后,耸人听闻地在最后一段说,拯救银河人类的关键是《美国宪法》……
在冷战下,文化作品都带着政治任务,阿西莫夫也未能免俗啊。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9-05-09 11:14回复
    阿西莫夫推崇帝王强权?
    你真的认真看过他写的东西?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9-05-22 23:53
    收起回复
      确实那个结局很让人无语……
      其实我觉得银河帝国三部曲系列都有点平庸(相比于另外两个神仙系列)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06-02 11:10
      收起回复
        我倒不觉得这是政治任务,毕竟科幻小说当时是不入排面的东西,也很难有官员会想到还能在这里做宣传。更可能的原因是,阿那时候还只是个小年轻...


        IP属地:新加坡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07-02 21:07
        回复
          虽然是老阿写的,但这锅真不是他的:
          1950年,阿西莫夫在创作《繁星若尘》时,结识了担任《银河科幻小说》杂志编辑的戈尔德。戈尔德希望在杂志上连载这本新书。
            米歇尔·怀特的《阿西莫夫:逸闻趣事》中记述道:“ ……戈尔德提出了一个条件:希望在故事中加人另一个人物——这个人一直在寻找一份秘密文件,最后发现文件原来是部美国宪法。
            阿西莫夫当即拒绝了这一建议。他极为精确地指出,这个情节完全不可信。故事发生在1万年后的遥远未来,在这么一个时代找到如此晦涩的一份文件的可能性有多大?!更重要的是,谁会想要它呢?但戈尔德固执己见,并将此列为收稿条件。他甚至提议,小说在杂志上登出时加入这个情节,出书时再删掉。
            阿西莫夫曾考虑将故事卖给坎贝尔,但那时正是坎贝尔最热衷于神秘主义的时期,《惊奇》上刊满了与戴安纳提克斯新兴伪科学有关的作品,阿西莫夫对此极为反感。结果,阿西莫夫非但没能让戈尔德带着他愚蠢的想法滚蛋而将故事卖给坎贝尔,自己反而投降了:他按戈尔德的要求添加了一段辅助情节。
            阿西莫夫再见到布莱德伯利时,提及了戈尔德的建议。当他笑着说完这个愚蠢的想法时,令他吃惊的是,布莱德伯利却认为这个想法不错,并极力鼓动他加人小说中去。
            后来,阿西莫夫说,《繁星若尘》是他最不喜欢的一部作品,并举出了两个原因:其一,这本书费尽周折才写成,并且也是最后一本他同意写大纲的书;其二,他一直对被迫加入寻找宪法这一辅助情节耿耿于怀。”


          IP属地:江苏5楼2019-09-26 13:51
          收起回复
            呵呵,你看过基地序列吗,你看过机器人系列吗?阿西莫夫所写的这一系列作品,想象贯穿了人类亿万年的发展历程,而发展中发展中,到最后人类社会体制不应当越完美越先进了吗?可为什么人类在地球上历经上万年从野蛮部落,到奴隶封建,再到民主联邦建立起来的较先进制度到人类发动星际殖民建立起一个个殖民地之后则迅速土崩瓦解?而后却又倒回起点,不断战乱 ,不断发展,不断扩张,再一次次建立起和平稳定的民主共和,又一次次崩塌重来?这种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就像机体与细胞,单独一个细胞内部起初是和谐稳定的,却又不可能绝对稳定,可它又要分裂!要产生新的细胞,稳定于是被打破,它又要和周围其他细胞调和稳定,形成组织,形成器官,乃至一个庞大的生命体!就像伟大的银河帝国,它也是这浩然进程中的一部分,它也不可避免地要崩塌,要为阿西莫夫心中的人类社会究极理想状态——''盖娅文明''作铺垫。
            我个人却认为盖娅这个极端实在是太虚无缥缈了,不可能实现,毕竟哪里会有一个像吉斯卡和丹尼尔一样的机器人呢,哪里会有像崔维兹等一个个杰出的人类呢?我觉得一切只会进行着这样的循环,这就是宇宙的规律。
            这样来说,书中这一情节的设置又怎么不合理了?美利坚合众国宪法难道不是成熟的符合民主自由理念的宪法?你坚持认为会有所谓共蝉舍会出现?不要想了,这是比盖娅还要不切实际的极端,这样的极端就是毁灭,历史上的例子,我国的,苏联的,还不够说明吗?,我们现在或就接近于一个循环的终点,裂变总会来到的。
            说这么多,我只是认为书中这一情节的设置完全合情理,不应偏狭地揣度作者用意。(刚看完)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1-08-06 19:5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