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吧 关注:543贴子:2,124

郭延以的《中国近代史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二章西历冲击(上)1830-1850
第一节中英争端的扩大
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生产的商品日益增多,对华贸易的需要更大,东印度公司对华的专利权被英国政府废止,英国商船可以自由来华贸易,中英贸易问题上升到政治问题。
鸦片问题的,鸦片来自域外,唐代开始传入中国,清早有禁止,后因中国农业经济自给自足,英国商品少有市场,与中国交易,要以白银购买,英人认为国家损失巨大,鸦片成了他们扭转的关键,因为嘉庆年间禁烟,所以鸦片交易以各种不法途径流入中国。
第二节林则徐的禁烟
在得到道光的决策下,林则徐强制缴烟,期间并不顺利,好几次以对英封港,禁止贸易为威胁,也发生过英国水兵在九龙殴毙华人事件,行为十分恶劣


IP属地:广东1楼2019-06-07 21:38回复
    第三节英国的炮舰政策
    因为林则徐禁烟的原因,英人决定对华用兵,以广州官宪禁贩鸦片,残害英人,凌辱英国领事,干涉中外法律为由,提出各种条件,否则用兵。
    1840年6月英国出兵,路过厦门,曾与冲突吗,7月初到达定海,攻占定海。此时道光的心理已经动摇,林,邓被革职议处,林虽然被革职,任提议鸦片应禁,英人欲望无厌,海防不可忽视,应造船制炮,换来的却是一派胡言。
    1841年达成初步协议《穿鼻草约》割让香港,赔偿六百万,恢复广州贸易,1月6日,香港正式归英所有
    英国政府对此并不满足,再派全权代表来华,要求更多,清不肯
    1841年8月20日,英国海军第二次北犯,官兵约三千五百人,第一部占领厦门,后攻打定海,定海第二次失陷,10月13日攻下宁波,1842年2月抵达绍兴,后得到支援后,放弃宁波,镇海,向杭州湾进发,6月初抵达吴淞口外,后因气候原因,改向长江下游进兵,金陵成了英军攻击的目标,8月4日,英国直逼南京


    IP属地:广东2楼2019-06-08 16:00
    回复
      第四章中国境遇的初变
      一、南京条约
      英军攻打至杭州,要求清政府接受所有要求,扬言将攻下南京,天津,直抵北京,道光即恐惧又愤怒。8月29日,南京条约正式签字,主要内容开通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港口贸易,赔款二千一百万,先交付六百万,余下四年内交清。
      二,美法效尤
      南京条约后,美国法国都以武力威逼,要求得到英国同等权利。不同之处,美国不得贩运鸦片,法国在华没大的商业利益,所重视的为传教。要求中国地方官员必须负责保护教堂墓地。
      三,五口通商
      五口通商后,走私偷税之风益炽,特别是鸦片。更惨爆的行为是买卖人口,鸦片战争前,澳门已常有类似事件,战后扩大到广州,厦门的地,公然绑架,大都运往拉丁美洲,被虐待而死甚多,即所谓苦力买卖,名为华工,实不如牛马。
      四,教士的活动
      五,西事研究
      重点关注的是魏源和他的《海国图志》五十卷,书的用意,首在知己知彼,主:“以夷攻夷,以夷款夷”可惜所论激切,多为时人所不能道,未曾闻,有《奇书》之称,其中中国所发生的影响,远不及其在日本,对于明治维新,具有莫大刺激。
      六,造船制炮
      林则徐革职后,曾力陈“制炮必求极利,造船必求其坚”,可被道光初斥一片胡言。战后想制,非中国兵力所能制服。
      七、粤民反英
      南京条约后,中英冲突不断,冲突事件以广州为多,初起民间反英,三元里事件后加强了他们的信心,“平英团”是他们的武装组织。主要是英人进城之争。


      IP属地:广东3楼2019-06-09 22:24
      回复
        第三章 内部动乱(上)1850-1860
        第一节太平军的兴起
        一、鸦片战争和内溃的加剧
        民穷财尽非一朝一夕之故,鸦片战争更加加剧,南京条约的第一批六百万元,更加加剧民众的负担,进口商品的增加,土布土棉遭受排斥
        二,洪秀全的反清运动
        洪秀全因科举失利,愤怒之余,起了异志,一本《劝世良言》得了新宗教观念。与冯云山一起开创了拜上帝会,洪在广州行事,冯在广西桂平行事,在广州没什么成效,在广西桂平却有惊人的成就,聚集信徒两千人。
        三、新王朝的创建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实行建号“太平天国”称“天王”,
        1850年广西提督起用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围剿太平军,林中途病卒、
        1851年洪秀全,杨秀清大破黔军与桂平,3月自大黄江口回师武宣、象州。北进桂林被阻。折返金田。8月,突围东出,间道北进,9月25日,占领第一座城池永安洲。
        四、直通北伐,与回师西征
        1852年6月,如湖南,12月22日,太平军抵达武昌城下,先占汉阳,再占汉口。1853年1月12日,攻下武昌。这是太平军占领的第一个省会,亦是北伐的第一阶段。
        1853年2月9日。太平军放弃武汉三镇,船只万余,顺江而东,号称五十万,。连破九江,安定,芜湖,3月19日,攻占南京,这是太平军北伐的第二阶段。
        杨秀清主持下,决定都南京与分扰南北并进,1853年5月初,林凤祥和李开芳继续北伐,胡以晃和赖汉英回师西征,10月30日,北伐军猛扑天津,兵力约三万人,清军决运河堤岸,太平军为水所阻,与清军暂成相持之势,这是北伐军第三阶段,1854年2月,北伐军粮食已尽,天气酷寒,被迫南退,天京的援军正在途中,终未能与南退的北伐军会师,1855年5月,北伐军全部消灭。
        西征军占船上千,兵力当多过北伐军,1853年6月,再占安定,后入江西,围攻南昌,,反攻无功,9月撤围北上,1854年1月占领安徽的临时省治庐州。后双方的争夺,全在长江上下。
        五,对外接触
        太平军的事件亦为国际所关注,外国人为了自生利益,多半对此呈中立态度,多偏向希望太平军胜利,如果中国成为一基督教国家,他们获得更多的利益。
        六,北捻与南会


        IP属地:广东4楼2019-06-10 22:04
        回复
          第二节极权统治
          一、信仰统治
          洪秀全的初步基督教知识,与上帝观念,得之与《劝世良言》,他要以自己的理论,利用宗教以达成政治目的。他不是教徒,二十上帝教或是洪教的教主、他与传统儒家思想多不相容,洪秀全升天时,特设“删书衙”。削正四书、五经级“凡情诸书”中的“妖言”,再由天王御笔改正。
          二,兵民合一
          太平天国的组织。为军事、政治、经济、社会一元化,而以宗教贯注之,军事方面。“家备戎装,人执军械”“有警则首领统之为兵,杀敌捕贼,无事则首领督之为农,耕田奉尚”
          三、官制与政事
          分朝内官、军中官、守土官、乡官,整个制度为军事化。从中央到地方,几全为武衔。定都南京后,洪秀全养尊处优,侈然自得,深居不出,遇大喜庆,方设朝会。其次太平天国最高领袖的穷奢极欲,为了建造宫殿,尽毁官廨民宅,每日驱迫男妇万人。


          IP属地:广东5楼2019-06-13 22:19
          回复
            第三节传统势力的对抗
            一、曾国藩的领导
            一八五三年一月,太平军北入湖北,有燎原之势,清廷正式授曾国藩以帮同湖南巡抚团练,搜查土匪之任,以补正规军的不足。新军不仅须针对绿营之弊,亦须兼取敌人之长,成为确能战斗的部队。
            二、湘军东征
            一八五三年十一、十二月间,西征太平军进入湖北,曾以战船尚未办齐,湘南土匪尚未肃清,暂时不出兵。
            一八五四年一至二月,太平军三占汉阳、汉口,围攻武昌,湖南震动。此时湘军水师已成,于二月二十五日出动。首战互有胜败,七月,肃清湖湘。时武昌已于六月再失,十月为湘军克复,并及汉阳、汉口,这是出乎清廷意料的一大胜利。
            一八五五年初,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援军西来,湘军一再受挫。汉阳、汉口、武昌又复不守,武汉至天京全入太平军之手。曾国藩退往南昌。
            三、天京内变
            杨秀清假托天父下凡以来,取得了宗教、军事、政治大权,跋扈专擅,视洪秀全如无物,动辄凌辱,对韦正、石达开、秦日纲更是颐指气使。
            一八五六年九月,韦正、秦日纲以迅雷不及掩耳的行动,杀死杨秀清,天京混战经月,杨党死者二万余人,此为天京第一次内变。
            十月,石达开自湖北赶回南京,责韦正不当滥诛。韦正一不做二不休,准备将所有异己,一并芟除,石达开缒城而逃,此为天京第二次内变。
            十一月,石达开集兵东讨,洪秀全与天京文武合诛韦正、秦日纲,此为天京第三次内变。
            洪秀全以饱尝杨、韦之苦,不信外臣,一八五七年六月,石达开以遭洪氏兄弟仁发仁达的疑忌,出走安庆,自树一帜,此为天京第四次内变。
            四、太平军的重振
            一八五八年,天京再度被困,陈玉成、李秀成联合奋战,先破江北大营,再破湘军于皖北三河镇,李续宾全军覆没,这是太平军在颓势中的重大胜利。
            五、曾国藩总制东南


            IP属地:广东6楼2019-06-14 22:57
            回复
              第四章西力冲击(下)(一八五〇至一八六〇)
              第一节 西方国家的携手
               一、咸丰的对外动态
              一八五〇年二月,道光去世,二十岁的咸丰继位,四月,文翰北去上海,投送抗议书及外相巴麦尊的照会,声称将往天津。抗议书特提广州进城问题,及粤民抗英之事。
              二、英美法欲壑的增长
              第一,工业成品的输出则距英国工商界的希望甚远;
              第二、不准人民自由贩卖、吸食;最好使成为合法行为。
              第三,基督教虽然驰禁,但教士仅能在五口活动,对传教事业为莫大障碍。
              第四,公使不能与中国的中央政府直接交往,总办夷务的广州钦差大臣,遇事推诿,照会又常迟迟不覆
              美英法均要求重订新约
              三、修约交涉
              四、二次战争的导火线
              一八五六年十月八日,"亚罗"在广州停泊,水手十二名被捕。英领事要求释放,赔偿损失。叶名琛谓其中三名确为盗匪,其余可以照释,巴夏礼不受。十月二十三日,英国海军开始行动,三天之内,连占虎门口内各炮台。二十七日,英舰炮击督署。二十九日,英军攻入城内,抢掠督署后退出。十一月,英军攻占虎门,包令亲来交涉。叶覆以进城早作罢论,西马动兵失礼,彼此已无法相见。
              广州水陆兵勇的抵抗相当猛烈,不时袭击英舰,社学悬赏购拿英人。十二月,夷馆洋行被毁。一八五七年一月,英军焚烧洋行附近民宅数千家。香港华人纷纷离去,断绝对英买卖,禁止出售食物。英国的舰队以不断受壮勇攻击,被迫退出省河。


              IP属地:广东7楼2019-06-15 23:27
              回复
                第二节 英法联军与俄国的机会
                 一、英法的军事合作与美俄外交追随
                一八五六年十二月,批准了包令对广州的攻击。
                一八五六年二月,法国教士违约潜入内地,被广西西林知县处死,罪状是纠结拜会,勾结乱党。法国与英、美一致要求修约,各派军舰作为后盾
                鸦片战后,俄国再度向东亚推进,与英国分在大陆和海上作侵略中国的竞赛
                二、夺据广州
                一八五七年十二月十二日,额尔金、葛罗分别对叶名琛发出以十日为限的通牒,要求履行条约义务,
                十二月二十八日,英法军约四千人开始炮击省城,守军竭力抵御,英、法军伤亡一百二十余人。第二天,广州失陷,一八五八年一月五日,叶名琛被俘。
                一八五八年四月,盛传团练大举攻城,城内外商民迁移一空,英、法人时常失踪遇害,不敢出城门一步。香港、澳门二万余华人,纷纷辞工回乡。六月英、法军在广州郊外遇伏大败。七月,乡勇分路袭击。自后英、法军固守城内,非数十人结队不敢外出。
                三、进攻大沽
                一八五八年三月。四国公使同往上海,分别照会北京大学士,无法达成一致。四月再议论,任然无法达成一致。
                五月二十日,即开炮攻击。英法军舰二十六只,官兵二千六百余人,中国守军约九千人,炮三十尊。战斗甫一开始,谭廷襄坐轿先奔,天津总兵闻炮亦走,守军力抗二小时,战殁二百人,炮台失陷。英法兵伤亡不满三十人
                四、天津要盟
                大沽不守,京师门户洞开,清廷的震惊,于是再请美国说合,五月二十八日,知英法兵船已至天津,
                英约为四国条约的代表作,通常所谓天津条约,
                五、上海改约交涉与鸦片开禁
                鸦片走私,遍及于沿海各省,一八五七年,上海一处进口即达三万一千箱。
                六、俄国的再度东侵
                尼布楚条约订立后,俄国始终未忘怀远东。。一八四七年,发动第二期对中国的侵略。
                一八五〇年强占黑龙江口的庙街,改名尼古拉城(Nicholaevsky),一八五三年六月,正式要求中国划界,并准俄船来上游贸易。
                一八五八年五月二十八日,中国有史以来失地最广的"瑷珲条约"签字。


                IP属地:广东8楼2019-06-16 23:33
                回复
                  第三节 中国境遇的再变
                  一、战火重燃
                  上海会议之后,咸丰再三谕知桂良等,使臣驻京等四事,如能转圜,其余可照天津及上海所定各款办理,不准夷船再来天津。
                  英国方面:卜鲁斯于去年携天津条约回国。一八五九年二月,英政府给他的指示是必须进京,停留久暂不拘。三月的训令,则坚持在北京设立使馆,随带充分军队,有权通过白河。
                  一八五九年,六月十七日,英海军提督何伯率舰抵大沽口外,发现海口为木筏所阻,要求于三日内开放,第二天,英舰直迫炮台,破坏工事。二十二日,北京再谕恒福开导英、法,将兵船移泊北塘口外,以待桂良到京。翌日,恒福照会卜鲁斯,请自北塘上岸,再去北京。
                  六月二十四日,何伯发出最后通牒。二十五日上午十时,英舰十三艘,官兵一千二百人,开始进攻炮台,陆战队蜂拥上岸。下午二时,守军枪炮连环齐发,战至夜晚,英舰五只沉没,六只重伤,二只被俘,死伤五百余人,何伯腿部受伤。是役僧格林沁亲自督战,直隶提督史荣椿以下三十二人战殁。经此惨败,卜鲁斯、布尔布隆及残余舰队只得南去上海。
                  二、英法大举进兵
                    七月二十七日,英、法军一万七千七百余人,运输船一百四十三艘,军舰四十艘,分抵北塘海外。八月一日,英、法军在毫无抵抗之下上岸,北塘全镇遭受洗劫。八月二十一日,英、法军攻陷大沽北岸炮台,伤亡约四百人,直隶提督乐善以下死伤约二干人。他们的英勇壮烈精神,颇得敌人赞佩。北岸炮台既失,僧格林沁在南岸竖起"免战"白旗,当夜退走,英、法军舰遂入白河,二十三日,占领天津。
                  三、北京陷落
                  恒福乞和不成,八月二十四日,咸丰再命桂良赴津,与恒福均授为钦差大臣,请英、法使在天津静候面议。
                  巴夏礼被扣之日,咸丰宣布对英法声罪致讨。三天后,八里桥战败,已成兵临城下之势,九月二十二日,北走热河。额尔金、葛罗声言,在巴夏礼等未释回前,停止交涉。十月五日,联军薄北京近郊,僧格林沁不战自溃。八日,巴夏礼等获释。十三日,联军进入北京,西方军队初次占领中国的首都。十月六日起,英、法官弁兵丁,大肆抢掠,附近的清漪园(万寿山)、静明园(玉泉山),同罹浩劫。十月十八日,开始纵火,烟云迷漫,连烧三日三夜,剩下的是-片火烬,败瓦颓垣。
                  圆明园大火之后,恭亲王答应了英、法的一切要求,另付因被捕而死亡的员弁恤金五十万两。十月二十四日及二十五日,中英及中法续增条约,即"北京条约",分别签字。并互换天津条约,额尔金表情冷酷,葛罗较为温和。
                  五、俄国的独得
                  天津条约签字之日,即一八五八年六月十三日,重施其侵占黑龙江以北的故技,率船闯入乌苏里江,于右岸地方安设炮台,搭盖房屋,理由仍为预防他国"犯境"。
                  一八五八年五月至一八六〇年十一月,两年半之间,英、法、美在中国共得的权利,俄国几一一坐享。英、法用兵四年,固已满其所欲,俄国不费一刀一枪,独自取得了四十万平方英里的土地,面积较现在的东北尚大。
                  中国东北领土的丧失,至中俄北京条约告一段落,西北则自北京条约正式开始。一八六二年,中俄西北勘界会议无成,俄军屡扰科布多、伊犁。一八六四年,订 "塔尔巴哈台条约",塔城以西之地,尽归于俄国。时新疆回乱大起,俄国又乘机胁迫,一八六九年至一八七〇年,斋桑湖一带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亦为俄所有。原属中国的塔什干(Tashkent)、撤马尔罕(Samarkand)、布哈尔(Bokhara)、浩罕(Kokhand),先后悉遭并灭。总计西北见夺于俄国的领土并不小于东北。


                  IP属地:广东9楼2019-06-18 00:45
                  回复
                    第五章内部动乱(下)(一八六〇至一八七七)
                    第一节 清的外援与曾军的奋战
                    一、英国态度改变的朕兆与初次上海之役
                    一八六〇年五月,太平军再破江南大营,长驱东下,英、法公使立即宣布保卫上海。六月由美人华尔(F. T. Ward)编组洋枪队,协防上海。他们招募了二百多名外国逃兵、失业水手及亡命之徒,饷糈由上海官商供应。七月,夺回松江,抢掠之外,并得赏银三万两,名利双收,继续向太平军进攻,为李秀成所败。
                    八月十八日,李秀成开始攻上海城,二十一日,为英、法军及军舰所败。
                    87


                    IP属地:广东10楼2019-06-18 23:18
                    回复
                      二、安庆的争夺
                      三、通商口岸的攻守
                      一八六一年四月,太平军占领乍浦,如渡过杭州湾,即可攻击宁波。经过八十天的围困
                      一八六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杭州为李秀成攻下,浙江巡抚及驻防将军以下万余人死之。宁波于十二天前,已为侍王李世贤部占领,这是太平军控制的唯一海口.
                      一八六二年,五月十日,英、法军舰助清军夺占宁波。


                      IP属地:广东11楼2019-06-20 23:50
                      回复
                        四、曾军的分路推进与洋将洋兵的协助
                        一八六二年初,他派出三路大军,一为进规浙江的左宗棠,二为东援上海的李鸿章,第三路为直捣金陵的曾国荃,有心让他建克复太平天国首都的大功。曾国茎之统兵,始于一八五六年,以攻下江西吉安(一八五八)而声名始著。


                        IP属地:广东12楼2019-06-22 23:48
                        回复
                          第二节 太平军的末路
                          一、纪纲隳坏
                          宗教对于太平天国的创建确有极大作用,然亦受了宗教之累
                          滥封爵职为太平天国的另一致命伤
                          二、全局瓦解
                          一八五七年冀王石达开的出走,关系太平天国的命运极钜,
                          一八六二年南京城外会战。李秀成解围失败。
                          一八六三年七月,李鸿章的淮军与常胜军分路进向苏州,戈登、程学启为主将,配有大炮轮船,法国人训练的洋枪队,亦参加作战。自一八六三年四月起,围攻富阳,日久不下。九月,德克碑率常捷军自浙东来会,始行占领。复经六个月的苦战,翌年三月,杭州太平军弃城而走,左部及常捷军大肆抢掠。同月,李鸿章军克嘉兴,附近各城均降。一八六三年冬,南京外围附廓要地,几尽为曾国茎攻占。
                          三、捻乱的扩大与平定


                          IP属地:广东13楼2019-06-23 22:09
                          回复
                             第三节 西南与西北
                            一、贵州的苗与教
                            一八五五年,苗乱起于黔东,张秀眉为首。汉人领导的白莲教纷起响应。
                            二、云南的回、汉反满军
                            云南变乱的原因,与贵州略同,在贵州是汉、苗不和,在云南是汉、回仇视。
                            三、陕甘回与马化龙
                            101


                            IP属地:广东14楼2019-06-24 23:56
                            回复
                              四、阿古柏并据新疆
                              五、左宗棠的远征
                              一八七五年五月,命左以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左于新疆久有认识,屡言他之所以以六十有五之年,毅然负起此一艰巨之任,实为国防前途计。一八七六年四月,左的大营自兰州移设肃州。八月,左军大破白彦虎,乘胜收复乌鲁木齐。阿古柏集重兵二万余于吐鲁番,翌年,复败。五月,阿古柏死,回众内讧,已成崩溃之势。阿古柏之子伯克呼里(Beg KMli Beg)西走喀什噶尔,左军连复南路各城,十二月,克喀什噶尔,伯克呼里、白彦虎遁入俄境。左遂收复了沦没十三年的新疆。
                              第四节 人民的浩劫与军政的演变
                              自一八五〇年至一八七七年,中国经过二十八年的全国性与局部性的变乱,直接蒙受灾害的当然是人民。满地瓦砾,遍地白骨,丧失生命财产几何,不易得知。
                              大乱对于政治军事的影响,亦至重大。显而易见的为正规军的没落,代之而兴的为地方练勇,即湘军与淮军,以及其他私人武力,如云南的岑毓英,甘肃的马占鳌。八旗军久已空有其名,绿营亦骄顽腐窳。江南大营两次陷落,其主力几乎全部崩溃。
                              简言之,二十余年大乱之削平,无一不赖湘、淮军,尤其是湘军。清的统治之得以续延五十余年,可说是湘、淮军所给予,但是清的权力已日益削弱。
                              105


                              IP属地:广东16楼2019-06-25 00: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