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些车友在问:“为什么我的车有时候烧机油有时候不烧?”、“为什么我车这次保养完突然就开始烧机油了?”
今天就来说一下如何判断是否烧机油这件事吧。
很多人是通过仪表上亮起了机油灯来得知是否烧机油的。亮灯了就是烧了,没亮灯就是没烧。
这种判断方法是错误的。
目前多数车型的灯是根据剩余机油量决定是否亮起的。不管是测量管路压力还是底壳油深度,实际上都是在测剩余机油量。
“缺”是一种状态,“烧”是一个过程。因为在“烧”,所以“缺”了。
只要“缺”了,就非常有可能是“烧”了,但“烧”了不一定会烧到“缺”的程度,也就不一定会亮灯。因此,没亮灯不等于没“烧机油”,只能说还没把机油烧到“缺机油”的程度而已。
在目前国内很多品牌的官方说辞中,所谓的“正常消耗”和“烧机油”多数情况下这两种说法的事实情况是完全一致的。
厂家的逻辑是把“烧机油”这三个字当作“缺机油”或“非常严重的机油消耗率”来理解的。作为汽车或驾驶爱好者的我们,不应该被这些修辞手法阻碍了正确的思考。
过少的机油量在激烈驾驶时可能会造成引擎润滑不足。
大侧倾、前后倾或者说是横向、纵向加速度大或者地面倾斜时机油被甩到油底壳一侧,这时机油泵进油口可能就抽不到油,引擎及涡轮的散热润滑情况严重恶化。
机油量过多会加大引擎内耗,降低效率。可以说是动力弱也可以说是油耗高。
在国内目前的环境下,很多品牌4S店为了让缺“机油灯”不亮起,在保养时会故意多加一些机油。
一些修理厂为了让车主认为他们的机油是正品、品质好,也会在保养时会故意多加一些机油。这种做法的目的是让机油在下一次保养前还没消耗到“缺机油”(亮灯)的程度,也就是让车主认为“没有烧机油”。
虽然这样多加机油也可以减少车主中途补机油的麻烦,但超出厂家设计值的过多的机油也会对引擎造成很多不良后果。
因此,酷乐强烈建议机油消耗率比较大的车,不要在保养时故意多加机油。正确的做法是经常检查经常补。
有些车型原厂就设计了明显偏大的储(换)油量。
这样一方面是可以增加机油总体的热容量,控制机油温度。一方面是考虑到了这款引擎较大的机油消耗率。
比如某些没有独立油冷系统缺又需要7升机油的2.0T车型。这样故意设计的引擎确实不太容易把机油消耗到“缺”的程度,但不亮灯并不代表不消耗。
有人说“机油缺了补些就可以了,不是什么大事。”
不同引擎或车况下,机油消耗(烧机油)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种,但其结果及危害基本雷同。气道积碳积油及缸内积碳导致的压缩比、散热问题会引发爆震、动力减弱、油耗加大、油门反应慢、空燃比不准等问题。
实际上机油消耗率过大或缺机油导致的引擎重大问题还有不少,可以阅读《引擎磨损》做些了解。
相关连接
机油消耗率的突变很可能意味着一些机械方面的严重磨损或故障。
已明确自己的车存在机油消耗率大的情况后,就需要我们经常关注剩余机油量了。测算机油消耗率可以方便自己及时、适量的补机油。
尽量统计已消耗机油的总量可以帮助我们辅助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清理积碳等维护项目。
如何测量当前机油量呢?
可以用水平仪或者手机放在引擎仓内的一个平面上确定,比如电瓶上。注意每次测定都要在同一位置放置水平仪或者手机同样角度放置。
可以每晚停在自己车位,早晨再测定,这样可以确保油液充分下沉及地面坡度每次测量时的一致性。
引擎冷、热时机油液面不同。一般情况下,冷车液面在油尺中上位,热车后液面在中下位表示机油量正常。
如何测算机油消耗率呢?
原厂刻度每一个刻度虽然长度相同,但所代表的油量很可能不同。这是因为油底壳形状和油尺角度造成的,好比在一个锥形瓶里斜插著一把尺子。
具体每一刻度表示多少机油需要自己做数据统计。
一升机油瓶上的刻度相对准确,误差可以接受。先遵照第2条测量机油液面高度,加入确定量的机油,发动引擎。遵照第2条再次测量液面。这样可以得到油尺每一刻度大致的油量差值。
机油消耗率一般用每1000km消耗多少升机油表示。
假定现在总行驶里程是A,在A、A+500、A+1000、A+1500………时分别测量机油液面高度,得到每500km的液面高度数据。再用(A+1000)-A,(A+1500)-(A+500)……得到每1000km的机油液面高度。
通过第4条的测算的每刻度差值确定这1000km烧掉了多少机油。
需要注意的是:机油消耗率和机油型号、引擎负载、环境温度等很多因素有关。使用同一种机油,长期测算出来的结果会相对更准确一些。
对于没有机油尺(电子测量)的车型来说,首先应确认自己车上的电子指示是否真实且精确度够用。据悉有些车型的电子测量程序中指示出来的数据并不真实。
TBT-ECU升级
今天就来说一下如何判断是否烧机油这件事吧。
很多人是通过仪表上亮起了机油灯来得知是否烧机油的。亮灯了就是烧了,没亮灯就是没烧。
这种判断方法是错误的。
目前多数车型的灯是根据剩余机油量决定是否亮起的。不管是测量管路压力还是底壳油深度,实际上都是在测剩余机油量。
“缺”是一种状态,“烧”是一个过程。因为在“烧”,所以“缺”了。
只要“缺”了,就非常有可能是“烧”了,但“烧”了不一定会烧到“缺”的程度,也就不一定会亮灯。因此,没亮灯不等于没“烧机油”,只能说还没把机油烧到“缺机油”的程度而已。
在目前国内很多品牌的官方说辞中,所谓的“正常消耗”和“烧机油”多数情况下这两种说法的事实情况是完全一致的。
厂家的逻辑是把“烧机油”这三个字当作“缺机油”或“非常严重的机油消耗率”来理解的。作为汽车或驾驶爱好者的我们,不应该被这些修辞手法阻碍了正确的思考。
过少的机油量在激烈驾驶时可能会造成引擎润滑不足。
大侧倾、前后倾或者说是横向、纵向加速度大或者地面倾斜时机油被甩到油底壳一侧,这时机油泵进油口可能就抽不到油,引擎及涡轮的散热润滑情况严重恶化。
机油量过多会加大引擎内耗,降低效率。可以说是动力弱也可以说是油耗高。
在国内目前的环境下,很多品牌4S店为了让缺“机油灯”不亮起,在保养时会故意多加一些机油。
一些修理厂为了让车主认为他们的机油是正品、品质好,也会在保养时会故意多加一些机油。这种做法的目的是让机油在下一次保养前还没消耗到“缺机油”(亮灯)的程度,也就是让车主认为“没有烧机油”。
虽然这样多加机油也可以减少车主中途补机油的麻烦,但超出厂家设计值的过多的机油也会对引擎造成很多不良后果。
因此,酷乐强烈建议机油消耗率比较大的车,不要在保养时故意多加机油。正确的做法是经常检查经常补。
有些车型原厂就设计了明显偏大的储(换)油量。
这样一方面是可以增加机油总体的热容量,控制机油温度。一方面是考虑到了这款引擎较大的机油消耗率。
比如某些没有独立油冷系统缺又需要7升机油的2.0T车型。这样故意设计的引擎确实不太容易把机油消耗到“缺”的程度,但不亮灯并不代表不消耗。
有人说“机油缺了补些就可以了,不是什么大事。”
不同引擎或车况下,机油消耗(烧机油)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种,但其结果及危害基本雷同。气道积碳积油及缸内积碳导致的压缩比、散热问题会引发爆震、动力减弱、油耗加大、油门反应慢、空燃比不准等问题。
实际上机油消耗率过大或缺机油导致的引擎重大问题还有不少,可以阅读《引擎磨损》做些了解。
相关连接
机油消耗率的突变很可能意味着一些机械方面的严重磨损或故障。
已明确自己的车存在机油消耗率大的情况后,就需要我们经常关注剩余机油量了。测算机油消耗率可以方便自己及时、适量的补机油。
尽量统计已消耗机油的总量可以帮助我们辅助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清理积碳等维护项目。
如何测量当前机油量呢?
可以用水平仪或者手机放在引擎仓内的一个平面上确定,比如电瓶上。注意每次测定都要在同一位置放置水平仪或者手机同样角度放置。
可以每晚停在自己车位,早晨再测定,这样可以确保油液充分下沉及地面坡度每次测量时的一致性。
引擎冷、热时机油液面不同。一般情况下,冷车液面在油尺中上位,热车后液面在中下位表示机油量正常。
如何测算机油消耗率呢?
原厂刻度每一个刻度虽然长度相同,但所代表的油量很可能不同。这是因为油底壳形状和油尺角度造成的,好比在一个锥形瓶里斜插著一把尺子。
具体每一刻度表示多少机油需要自己做数据统计。
一升机油瓶上的刻度相对准确,误差可以接受。先遵照第2条测量机油液面高度,加入确定量的机油,发动引擎。遵照第2条再次测量液面。这样可以得到油尺每一刻度大致的油量差值。
机油消耗率一般用每1000km消耗多少升机油表示。
假定现在总行驶里程是A,在A、A+500、A+1000、A+1500………时分别测量机油液面高度,得到每500km的液面高度数据。再用(A+1000)-A,(A+1500)-(A+500)……得到每1000km的机油液面高度。
通过第4条的测算的每刻度差值确定这1000km烧掉了多少机油。
需要注意的是:机油消耗率和机油型号、引擎负载、环境温度等很多因素有关。使用同一种机油,长期测算出来的结果会相对更准确一些。
对于没有机油尺(电子测量)的车型来说,首先应确认自己车上的电子指示是否真实且精确度够用。据悉有些车型的电子测量程序中指示出来的数据并不真实。
TBT-ECU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