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不要依賴傳聞或 只因為這老師是權威而盲目地相信他。佛陀在《Kalama經》中,提出 一些非常明智的忠告:
1)因為所聽到的話,已長久這麼說,就信以為真,這是不智的。
2)因為所奉行的傳統,已長久實行,就盲目接受,這是不智的。
3)聽到謠言和閒話就去散播,這是不智的。
4)因為合於某人的書(特別是論、釋),就當做絕對的真理,這是 不智的。
5)做去愚昧的假設而不去調查,這是不智的。
6)看到、聽到而未進一步調查就冒然下結論,這是不智的。
7)只憑外表或符合己意就抓住見解不放,這是不智的。
8)對精神導師,由於尊敬與尊重,就相信一切(而未仔細檢查所 教的內容),這是不智的。
9.我們必須超越意見、信仰、教條式的想法。如此,任何東西我 們接受、練習、完成後,發現它導致更多的瞋心、批評、自負、自大、 貪心、愚痴,我們就嚴正拒絕它。這些不善的心理狀態是普遍受到譴 責的,而且一定對自己和別人都不會有益。這些隨時儘可能要避免掉。
10.反過來說,任何東西我們練習、完成後,導致無條件的愛、 滿足和柔和的智慧,這些使我們培養一顆快樂、寧靜而安祥的心。智 者稱讚無條件的愛(喜悅地接受眼前當下)、寧靜、滿足和柔和的智慧,並且鼓勵每人儘可能去練習這些好德行。
11.在《大般涅槃經》中,佛陀對比丘們的忠告是非常平和而確 實。一個人要依照經文去練習,並且觀察所練習的是否正確。只有在 仔細的檢查和練習之後,並配合體驗,一個人才能確定這經文是正確 的。因此,佛陀對比丘們忠告,不只是採用經文,而且要依據法與律 來檢查經文是否正確。這是一個人如何確認經文資料是真的並且可被 正確地練習
1)因為所聽到的話,已長久這麼說,就信以為真,這是不智的。
2)因為所奉行的傳統,已長久實行,就盲目接受,這是不智的。
3)聽到謠言和閒話就去散播,這是不智的。
4)因為合於某人的書(特別是論、釋),就當做絕對的真理,這是 不智的。
5)做去愚昧的假設而不去調查,這是不智的。
6)看到、聽到而未進一步調查就冒然下結論,這是不智的。
7)只憑外表或符合己意就抓住見解不放,這是不智的。
8)對精神導師,由於尊敬與尊重,就相信一切(而未仔細檢查所 教的內容),這是不智的。
9.我們必須超越意見、信仰、教條式的想法。如此,任何東西我 們接受、練習、完成後,發現它導致更多的瞋心、批評、自負、自大、 貪心、愚痴,我們就嚴正拒絕它。這些不善的心理狀態是普遍受到譴 責的,而且一定對自己和別人都不會有益。這些隨時儘可能要避免掉。
10.反過來說,任何東西我們練習、完成後,導致無條件的愛、 滿足和柔和的智慧,這些使我們培養一顆快樂、寧靜而安祥的心。智 者稱讚無條件的愛(喜悅地接受眼前當下)、寧靜、滿足和柔和的智慧,並且鼓勵每人儘可能去練習這些好德行。
11.在《大般涅槃經》中,佛陀對比丘們的忠告是非常平和而確 實。一個人要依照經文去練習,並且觀察所練習的是否正確。只有在 仔細的檢查和練習之後,並配合體驗,一個人才能確定這經文是正確 的。因此,佛陀對比丘們忠告,不只是採用經文,而且要依據法與律 來檢查經文是否正確。這是一個人如何確認經文資料是真的並且可被 正確地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