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台文史吧 关注:113贴子:1,675
  • 2回复贴,共1

旧时营城后窑一条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回忆文章:“乡愁”旧时营城后窑一条街(作者:陆占山)
我是1956年,从九台东八区农村六台东北沟小大贝,搬到了九台铁道南天桥附近,租单喜顺家房居住。大约一年后,父亲在矿山(当时叫窑上)挂号当上采煤工,我家从九台搬到营城煤矿后窑。那年我七岁。直到营城成为沉陷区,我家在营城北矿(后窑)住了整整半个世纪。50年,后窑对我的印象太深了。
整个后窑就是东西走向一条街,东到王家屯西到杨家大院。从东到西通往矿里(南部)有四条道。裕东老二坑到老七井(采煤斜井),老联营到老八井,老国营商店斜上中心区,老火一井到中心区选煤场。60年代以前,火一井和牛马市到中选各有一条专用运煤和物资的小火车道。火一井那条是小火车机动车轨道,牛马市这条是用马拉矿井物资的轨道(俗称轱辘马车道)。沿老君庙往北一条较宽的山间土道几经弯转曲折通往苇子沟。老君庙就坐落在距隆吉大院和牛马市300多米的北山腰脚下。那时北矿后窑,曾繁华兴旺一时。
一条主街道上,东头数起有煤矿老火一井,井口有电影院、澡堂子、面包房。接下来是国营饭店,照相馆,国营商店,田家理发店、赵家修理钟表店,两个老姑子开的成衣服装店,李家镶牙社,刘家卖膏药店,吕世杰诊所兼接生站,山东杨家大煎饼,老阚家酱油房,回族杨家炸丸子铺,杨家豆腐脑,陈家凉粉,放供应量的粮店,戴眼镜老刘先生经营的书店,记得好像挨着书店是邮局。人气挺旺的耿家老两口经营的说书茶馆,常有流动艺人在此演唱评书、大鼓书,三弦、相声、二人转等。听书还供茶水。大人们茶余饭后花上三五分钱听上一段,小孩子们没钱,挤在趴在窗下门前津津乐道息耳偷听。有个扛着挂满小货架的游动老头,嘴里喊着“卖挖耳勺、牙签了”。时常走到说书馆停下脚,放下货架,连休息带听上一会。还有一家挺有名的熟食烧鸡店,四邻借光闻其香。有一家姓孔的聋老头开的货挺全的小铺。再往西就是老联营商店,卖日用杂品的。老联营路南是乔家大院(大马车店旅店),焊洋铁壶薄铁铺,挂马掌铁匠炉修车铺(代修自行车和卖镰刀锄板等铁器用品),中西医合作诊所。过了老联营就是牛马市(集市)。再往西就是西窑和隆吉大院。牛马市,卖牲畜家禽、五谷杂粮蔬菜肉蛋都在这里。因为当时煤矿兴隆,煤黑子(矿工)有钱,每到节假日集市,远近吉林长春四面八方,大车小辆,肩挑背扛都来这里进行贸易,这里的集市是最热闹的。经常有到市场来演出节目的,耍猴变戏法的、拉洋片的,放电影、跑马戏演杂技的。赶上4月初8、18、28老君庙庙会,远近各地的人们涌来,那时就更热闹了。
后窑是营城煤矿最早的发源地,这里的住房,多为矿工居住。大多数都是随山势而建,前高后低,大多数后墙离地只有一两尺高。简易低矮小间独座,土坯、草编、石头结构、板皮抹泥房。油毡草房居多,砖瓦房极少。且住户大多数都在道北山坡上,道两旁多为商家店铺。
夜来上灯时候,从南矿往后窑看,从上到下随山势灯光一片,就跟夜晚的山城重庆和拉萨一样壮观美丽。60年代后,在牛马市那开了采煤井口,牛马市取消了,煤矿的中心就开始向南部转移了,集市、商家陆续迁往中心区和南部,后窑一条街一点一点就萧条下来了。直到2002年经历了100多年的营城煤矿,由于煤炭资源枯竭,破产成为沉陷区。整个后窑连同一条街上的人们都搬到九台福星新区去了。现在后窑已经不复存在了,招商引资变成了广泽乳业的奶牛养殖基地。留给人们的只有那抹不去的记忆了。


1楼2019-08-27 11:28回复
    我也是营城煤矿的,后窑


    2楼2020-02-16 18:0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