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吧 关注:1,288,162贴子:6,681,859
  • 6回复贴,共1

死亡焦虑:对于死亡,你具体害怕什么呢?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你变得暗淡,不闻我的呼唤。当我死时,岂不也像印齐杜般?我心悲伤,惧怕死亡。”吉尔伽美什说出了我们心底的声音,每个男人、女人、孩子都像他一样惧怕死亡。
死亡和孤独一样是生命现实存在的问题,也是人生的终极恐惧,并不是你避而不谈、视而不见,它就可以不存在(nonbeing),它永远存在(being)在那里。有生就有死,从生命开始呱呱坠地的那刻,我们就在开始面对死亡的事实。我们的存在永远笼罩着挥之不去的阴影——生命必将生长、成熟,并最终走向枯萎、死亡。
著名的心理治疗师欧文亚隆曾写道,对于有些人来说,这种恐惧不会直接出现,它乔装打扮成心理疾病,或是一种普遍的不如意感;有些人体验到一种明显的、能够意识到的死亡焦虑,还有些人陷入死亡恐惧,完全不能享受人生的欢乐和满足。
死亡在日常生活中,是很多人比较避讳的话题,但是死亡其实也并非“不痒”。它始终跟随着我们,悄无声息地将指甲划过我们的内心之门,潜藏在无意识中轻轻地鼓动着。死亡焦虑通过隐藏和伪装,转化成各种症状,它正是我们所体验到的诸多困扰,压力和内心冲突的源头,比如疑病、躯体化、惊恐发作,对身体疾病的焦虑,害怕睡觉或者快要入睡时又清醒、惊醒(在希腊神话中,睡眠之神和死亡之神是一对孪生兄弟),某些强迫仪式及那些没有指向的焦虑实际上是死亡的焦虑。还有对性、金钱、名利过分的追逐也是死亡焦虑的化身。性所带来的是一种融合的体验,性是死亡焦虑的润滑剂,性产生的兴奋和快感让其体验到存在的感觉。不断的追求金钱和名利让其不去面对不存在的虚空。
思考和面对死亡焦虑,虽然会让我们感觉到恐惧,但同时它也会带给我们觉醒的体验。就如经常讲到的,如果生命只有最后一个星期,那么你会怎么过呢?其实只有这个时候很多人才开始真正思考人生,思考自己的需求,思考自己想要过怎样的生活,才开始全然的活在当下,享受生活,活出自我,放下一切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才会开始好好爱自己和珍惜自己的爱人和家人一起的生活,尽可能让有限的人生少一些遗憾。
听从自己的内心,做真实的自己,无问西东。喜欢心理学家荣格的那句话,生命的前半生或许属于别人,活在别人的认为里。那把后半生还给你自己,去追随你内在的声音。
我们为什么如此的恐惧死亡呢?对于死亡,我们具体害怕什么呢?可能有多种答案。有的人会说,所有的事情我都还没有做,或者我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完成,我死了之前所有的努力就白费了,为此会深深地感觉到遗憾;有的人会说我死了之后,我的家人我的爱人我的孩子他们怎么办;有的人会说想到死亡是无尽的黑暗,就睡着了,不存在了,消失了。还有很多不同的答案,以下主要根据前面谈到的三种答案探讨下。
第一种情况,所有的事情我都还没有做,或者我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完成,我死了之前所有的努力就白费了,为此会深深地感觉到遗憾。这也是许多人在反思或面临死亡时常常考虑的一个重要主题。
这类人的死亡焦虑来自于从未充分发展过自己的潜能,从未好好的活过,之所以感到绝望正是因为他们的梦想没有成真,而更让人绝望的是他们甚至从来没有努力争取过。由此可见,对死亡的恐惧常常与人生虚度的感觉紧密相关。换句话说,你越不曾真正活过,对死亡的恐惧就越强烈;你越不充分体验生活,也就越害怕死亡。尼采简洁有力的将次概括为“圆满人生”和“死的其时”——就像希腊人左巴主张的那样,除了那烧毁的城堡,什么都别留给死亡。萨特也在他的自传中写道,我平静地走向人生终点……让我把心脏的最后一次跳动印刻在我最后一夜作品上,死亡只能带走我的尸体。
充实人生,活出自我,实现自我的价值和发挥自己的潜能,想做什么就去做吧,放下那些琐碎小事或者不重要的事情的纠缠,去做自己真正想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让人生少一些遗憾或者说不要再等到多年后又为此遗憾。
第二种情况,我死了之后,我的家人我的爱人我的孩子他们怎么办?尤其许多人会说,我自己死了没什么,我最担心自己的孩子没有了我该怎么办?
实际上这种担心是非理性的,我们把自己的过往经历投射到孩子身上了,实际上孩子有健在的、深爱他的父母。
关于这点我深有体会,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觉得我不害怕死亡,我只担心死后我的家人怎么办。我甚至觉得死亡对我来说并不可怕,相反我觉得死后我可以和曾经在我生命中所丧失的重要的亲人团聚。但是我在睡梦中多次被死亡有关的噩梦吓醒,比如有人追赶和追杀我,我掉进了无尽的深渊,还有无数次梦见逝去的亲人离世的模样和场景及复活,甚至他们抓住我要把我带走。后来我知道那只是我的否认,我不愿接受他们已经离世的事实,我当时并没有充分的哀伤和告别,我心中认为还有希望和他们重聚。当然在那时的我,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死亡,我只有选择这样的方式让自己不那么伤心难过,不至于崩溃。
后来我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了孩子,我依然认为自己死了没什么,唯有不放心孩子。每当孩子生病、高烧的时候,因为我的孩子曾经有过一次高热惊厥史(医生也和我说过平时高热时注意体温,一般五六岁神经系统发育完全了也就没关系了),但我依然会非常的恐惧,很担心失去他。慢慢我觉察到,我对此的焦虑有些过度了,孩子的生病只是激活了我内心深处对死亡的恐惧,对丧失和分离的焦虑。
就在昨天,幼儿园老师给来电,孩子突然肚子疼,测量了体温没有问题,但是他很疼,疼的出汗。接到电话的那一刻,我觉察到其实我是有些焦虑的,我赶到幼儿园,看到孩子疼痛的样子,还有老师焦虑的告知我,他疼的出了一身的汗,随后向我交代他今天的早餐和刚刚的活动情况,让我带他去医院看。我自身有一些医学知识背景,从客观理智来说,我觉得可能是暂时的肠痉挛引起的,有时候小孩子肠子可能黏在一起了,会突然很疼痛,又或者他早餐量吃多了一些、速度吃快了一些。我抱起他,回到家,他想躺着休息下,我给我的先生打了电话,看是否要去医院做检查。看着孩子睡着了,他告知我侧躺着不疼,但我的心仍然有些不安,开始负面联想,会不会有生命危险,到底要不要去做检查,现在可能会睡着了折腾过去可能反而更不好,我的内心陷入了冲突中。
在那刻我觉察到我对丧失和分离的焦虑再次涌上来了,我负面联想到那个最糟糕的结果,因为我有所觉察,所以我的理智告诉自己是没关系的,让我先观察,慢慢我的焦虑降下来了,静静的陪伴着和观察着孩子,告诉他没关系的,妈妈会在这陪着你,你好好的安心的休息,感觉到哪儿疼就告诉妈妈。后来孩子睡醒了,告知我已经不疼了,还用力开心的在床上跳了几下,妈妈我已经不疼了,好了。
我再次觉察到其实我对死亡是有焦虑的,我对丧失和分离的焦虑与我曾经生命中经历亲人的离世有关,我害怕再次体验那种丧失和分离之痛。在几年前我开始对此有所觉察时,我慢慢面对了这个部分,曾经也深深的哀伤和告别后,我对丧失和分离的焦虑及内心的内疚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偶尔可能发生一些事情会再次袭来,但是我能对此保有觉察时,就不至于那么的焦虑或被焦虑牵着走。就如那句话,不怕情起,只怕觉迟。
觉察自己的内在和过往的经历及内心的投射,这个部分是很重要的,可帮助我们降低焦虑。往往是我们把自己的经历加在孩子身上,也就是说把自己的恐惧和成见投射在孩子身上。我们要相信其实我们的孩子是能够自己独立自主的,我们死后他们会难过悲伤,但也会继续生活下去。同时我们在自身面对和克服死亡焦虑的过程中,可以借此机会,作为赠送给孩子的一份宝贵的礼物——为他做一个平静面对死亡的好榜样。
第三种情况,有的人会说想到死亡是无尽的黑暗,就睡着了,不存在了,消失了。这种情况是对存在的焦虑,觉得死亡了就不存在了,就孤独一人了。一般这样的情况也是曾经经历亲人的离世,或者早年没有被足够的照顾和忽视而缺乏安全感,害怕丧失客体和客体的爱,及对死亡现象的不了解。
其实死了之后灵魂就已经不存在了,著名的哲学家伊壁鸠鲁坚信,如果我们死时灵魂也随之消亡,我就不需要害怕死后的世界。到那时候我们没有意识,对逝去的生活就不会有遗憾,更不需要害怕。
他的第二个论点指出,既然灵魂在肉体死亡时同样死去,烟消云散,死对我们来说也就无所谓。我们感觉不到分解掉的东西,任何感觉不到的东西也就和我们没有关系。换句话说,当活着的时候,无所谓死亡;当我死去的时候,我已经不存在了。因此,伊壁鸠鲁认为,为什么要害怕那些我们永远也感觉不到的死亡呢?他的意思是,我们并不知道死亡什么时候会发生,因为死亡和“我”永远不会同时存在。既然我们死了,我们就不会知道自己死了,那么,死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他的第三个论点指出,我们死后“不存在”的状态与出生之前一样。俄国著名小说家纳博科夫在他的自传《说吧,记忆!》中写得那么漂亮,他在此书开头这样写到:摇篮在深渊上晃动。常识告诉我们,我们的存在只是一束短暂的光亮,夹在两方永恒的黑暗之间。这两头的黑暗其实并不差别。但人们能平静地接受出生前的黑暗,却不愿(数着每小时4500次的心跳)面对那日益临近的另一头。
可见生前和死后其实并无差别——我们对死后一方的黑暗充满恐惧,却很少想到出生前的黑暗。
许多人不是害怕死亡本身,而是害怕被遗忘。在《寻梦环游记》中讲到,遗忘才是真正的逝去。因为人类对归属感的需求是一种强烈的基本需要:没有人是生活在孤岛上。积极心理学许多的研究成果表明,亲密关系是幸福感的必要条件。但是,死亡确是孤独的,甚至可以说是人生中最孤独之事。它不仅使我们和其他人分离,而且使我们赤裸裸的面对第二种更可怕的孤独——与整个世界分离。孤独感很大程度上强化了死亡的痛苦。想到死后一切都消失了,曾经美好的一切、那些温情的记忆片段和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将随着死亡永远的消失了。
我们可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影响他人的事情,多帮助他人,及发展与他人的亲密联结,这样我们不会那么的害怕死亡和死亡带来的孤独。
最后以寻梦环游记中的一句经典台词,结束这篇文章,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我会记得你。


IP属地:湖南1楼2019-10-13 19:26回复
    咨询师:你们有没有能帮我摆平骚扰者和纠缠者的,帮我用你们的劝人大法好来给他们做思想工作,让他们放弃对我的赖皮缠,我照样会付钱。要不实在不行你们在这把话编出来,我拿去说给他们看,只要能让他们氵衮的一样给你们算钱!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02-21 05:43
    回复
      我害怕与亲人的生离死别,我想要长长久久地和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所以就越想越焦虑。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08-01 02:1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