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功名之下,常有非实之加。—汉·王充《论衡·书虚》
功名之下,常常有与事实不相符的。
2.人有所优,固有所劣。人有所工,固有所拙。非劣也,志意不为也。非拙也,精诚不加也。王充《论衡·书解》
【译文】人有优点,也有不足;有擅长的地方,也有不擅长的地方,这不是天生的不足,而是他的意志不够坚定;亦不是他不擅长,而是他没有专注地学习。
3.凿不休则沟深,斧不止则薪多。-王充《论衡·命禄》
开凿不停止,沟渠就会越来越深;砍斫不停止,就会得到更多的柴薪。这句话用来比喻,只要坚持不断的努力,就会获得成绩。
4.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足行迹殊,故所见之物异也。-王充《论衡·别通》
人走在浅水里见到的是虾,到了深水区能观察到鱼、鳖,到了极深的水域就能见到蛟龙了。足迹达到的地方不同,所能见到的事物也是完全不同的呀。这句话指出人所处的环境不同、所经历的事情不同,他的眼界、见识就会不同;因此,只有见得广、经得多、站得高、钻得深,才能获得更广泛、更深刻的认识。
5.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王充《论衡·量知》。
人的学问知识能力成就的取得,就像骨头、象牙、玉、石这些材料的加工一样,需要经过精心的切、磋、琢、磨才成。
6.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
出自《论衡·卷十三·别通篇》。品德不优秀的人,不会胸怀远大理想;才能不大的人,不会具有渊博的见识。
7.外内表里,自相副称。-王充《论衡·卷十三·超奇篇》
外表与内里应相符相称,即表里如一,名实相符。
8.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王充《论衡·卷三十·自纪篇》
对社会有用的,创作百篇也没有害处;对社会无用的,写一章也没有好处。
9.精诚由中,故其文语感动人深。-王充《论衡·卷十三·超奇篇》
所表达的都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感情,因而他的文章能深深地感动人。
10.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充《论衡·感虚篇》
人们足够诚心,便能够感动天地,即便是金石,都能够裂开。比喻无论什么事情,只要诚心诚意去做,什么困难都能克服。那些专心致志、义无反顾的人,在面对各种名与利的诱惑时,不为所动;在面临各种打击时,毫不畏惧,为了心中的目标和理想奋斗矢志不渝,最后沐浴到胜利的光辉。
功名之下,常常有与事实不相符的。
2.人有所优,固有所劣。人有所工,固有所拙。非劣也,志意不为也。非拙也,精诚不加也。王充《论衡·书解》
【译文】人有优点,也有不足;有擅长的地方,也有不擅长的地方,这不是天生的不足,而是他的意志不够坚定;亦不是他不擅长,而是他没有专注地学习。
3.凿不休则沟深,斧不止则薪多。-王充《论衡·命禄》
开凿不停止,沟渠就会越来越深;砍斫不停止,就会得到更多的柴薪。这句话用来比喻,只要坚持不断的努力,就会获得成绩。
4.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足行迹殊,故所见之物异也。-王充《论衡·别通》
人走在浅水里见到的是虾,到了深水区能观察到鱼、鳖,到了极深的水域就能见到蛟龙了。足迹达到的地方不同,所能见到的事物也是完全不同的呀。这句话指出人所处的环境不同、所经历的事情不同,他的眼界、见识就会不同;因此,只有见得广、经得多、站得高、钻得深,才能获得更广泛、更深刻的认识。
5.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王充《论衡·量知》。
人的学问知识能力成就的取得,就像骨头、象牙、玉、石这些材料的加工一样,需要经过精心的切、磋、琢、磨才成。
6.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
出自《论衡·卷十三·别通篇》。品德不优秀的人,不会胸怀远大理想;才能不大的人,不会具有渊博的见识。
7.外内表里,自相副称。-王充《论衡·卷十三·超奇篇》
外表与内里应相符相称,即表里如一,名实相符。
8.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王充《论衡·卷三十·自纪篇》
对社会有用的,创作百篇也没有害处;对社会无用的,写一章也没有好处。
9.精诚由中,故其文语感动人深。-王充《论衡·卷十三·超奇篇》
所表达的都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感情,因而他的文章能深深地感动人。
10.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充《论衡·感虚篇》
人们足够诚心,便能够感动天地,即便是金石,都能够裂开。比喻无论什么事情,只要诚心诚意去做,什么困难都能克服。那些专心致志、义无反顾的人,在面对各种名与利的诱惑时,不为所动;在面临各种打击时,毫不畏惧,为了心中的目标和理想奋斗矢志不渝,最后沐浴到胜利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