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家河吧 关注:47贴子:8,420
  • 10回复贴,共1
这是什么类型的小说、评论、文章


IP属地:上海1楼2019-11-23 18:41回复
    很久很久以前,一只豆子有了灵性会说话却不会行动。
    它被一个小孩吞入了口中,小孩变得力大无比,被医院照看——他的监护人很开心,认为这是无与伦比的事,反正小孩并非亲生,而是死去的弟妹的孩子。遗憾的是第二天小孩Tom就回了家,只是被叮嘱小心使用自己的力量,他当然也没被奥运会教练看中,因为世界各国的举重教练并不看中一名五岁大的孩子真能举起八百公斤的车子——反正,没亲眼看过,谁信。


    IP属地:上海2楼2019-11-23 18:46
    回复
      一般来说,外国人对News的热爱中国人没学过外语很难领会,想当然你也许会说外国人也分好坏、知识分子与文盲的,事实上外国人的文盲对“知识”这个字眼是很热心肠的即便也时常对知识分子下黑手但那是因为自说自话的“尊重”“敬仰”。中国人无论你学得再多,对新闻总有一种看“故事”的感受,忍不住会做出一番关于“先进性”“道德与否”的评估报告后说:“唉,此事要是我……”中学生则例外,他们是中国人里面最富创造心理的民族,理由不外乎是因为小学忍气吞声了5年换了一个环境立马发现老师还算和颜悦色于是情不自禁地就想做出一番大事业——但真正能干得惊天动地的毕竟不多,理由也很简单,往往忽略了社会价值及具体普及性的考量埋头热心于自己的热情或YY。


      IP属地:上海3楼2019-11-25 09:33
      回复
        热情,对生活的热枕对中国人来说很难提到,毕竟我们一般都乐意去关心一下猪肉、蔬菜的价格,较为有力气(地位力量)的则会关心一下很晚才普及到国内的“电子游戏”,那时,个人电脑还是十分新鲜的事物之时,所谓的“新风尚”在年轻人里所能普及时的力道,往往跟年轻人乐意平静地追求“另一半、娱乐活动”的折中态度相磨合得宛如没有经历过失败、伤心、失望…


        IP属地:上海4楼2019-11-25 09:38
        回复
          发达国家(工业革命及信息革命较早的国家)看待中国人往往是这样认为的:“偶尔有较为热情与充满焦躁情绪的有为青年或老年人非要瞎说八道一番,总体上都是些跳梁小丑,难不成还有值得骄傲的地方,你们的历史我们假如没有估量失当,反正19及20世纪的科技发展大多与你们无关……”讲个笑话你也许会不信,四大发明在我们那个世界的外国人眼里就如同我干过的微生物博士被称作pupil(小学生)差不多,揶揄讽刺的意味相当浓厚——但其实仔细思考一下就会明白中学毕业与微生物其实没啥联系,但情不自禁地就会感到干微生物行业的人小学都没毕业。中国人最大的缺陷会在这种时候显露得尤为明显,他们会跑过来问我:“需要我替你振兴中华吗,当然不是这个意思,反正我……”而后他拉屎、撒尿都是因为我没照看好他的生活起居才发生的事即便我这么嘲讽了,依旧会有许多小孩不以为然地讲:“我还小嘛,我爸爸妈妈会做饭给我吃的,你不许死,在我没有折磨你之前。”
          人都是会死的,赖皮鬼除外,但事实证明掌控者也不乐意看见赖皮鬼活得逍遥快活太久,吉尼斯纪录的保持者们也没有明目张胆地说自己是赖皮鬼的,地球小鬼也迟早会英年早逝——即便他认为自己是死于光荣的自戕嘿嘿。


          IP属地:上海6楼2019-11-25 16:44
          回复
            一般来讲,再愚蠢、幼稚的小孩也很难对自己监护人发脾气,而如果真的发生了,外人只会觉得:“这父母做得也太好了,一丁点委屈也不给受…”当然亦有人会说:“也指不定是……”假如非要号称父母伺候你吃饭是天经地义的事,实际上每天清粥、泡菜一样过日子是不即便你会说他们也得那么吃或者好不容易你能当家做主了怎么能——我讲个道理不少中国家长会笑呵呵:“外国人对孩子最狠的一点就是从没拿他们当做自己的孩子,起初就是敌人一般来看待,让他在自己的戏弄、嘲讽中成长,于是乎孩子会觉得被人同情是很耻辱的事…”我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并没有父母,我学长花费了大力气试图让我的记忆集合体从你们寄身魂侵占的地球上脱颖而出否则的话你们也该理解事实上你们啥便宜也占不到是不——如果不信,我也没有改变你们思想的能力。


            IP属地:上海7楼2019-11-25 16:5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