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东北民间俗语(一)
在东北民间有一句俗语:诌书、咧戏、唱影的放屁。这句俗语的产生是和东北乡村的传统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过去的乡下盲人为了谋生都是学会算卦、吹笛子、说书、弹三弦,为了招揽生意,游走于乡村城镇,雇佣一个小孩作为引路人,走进村子里拿起笛子吹奏,所以产生了:瞎子捡笛儿——横吹这句歇后语。在农闲的时候会住在一个屯子里说书(唱东北大鼓),说书每一段正事说成大段故事之前都要先讲一段小笑话,叫做:打小段,打小段的故事情节都是稀奇古怪、不着边际,说书者为了延长一部书演唱时间,还要在主要故事情节之间添加不相关的笑话、故事,毕竟一个盲人靠心里死记硬背的书目是有限的,况且挣钱是按场次计算,如果不想办法增加场次如何能多挣钱,所以有了诌书的说法。在解放前的东北的“戏”京剧只能在城市里演唱,观众都是上层社会人士,城乡普遍流传的是评剧,被称作“大口落子”,众所周知评剧是河北省的地方戏,唱词道白都和东北话没差别,深受东北人喜欢,在农闲季节或者有钱人家做寿、办喜事都要请戏班唱戏,地方上也会筹钱请戏班唱戏,因此产生了童谣:拉大锯、扯大锯,姥家门口唱大戏,接闺女、唤女婿,小外甥也要去,去了没啥吃,煮了个鸭蛋屁,烧不熟煮不烂,馋的小外甥一头汗。十里八乡的人们都来看戏,台上吹拉弹唱,台下人头攒动。在场次之间为了不冷场、迎合一些低级趣味人的喜好(这些人除了地痞无赖还有都是地方上头面人物),总有一个小花脸(丑角)出来插科打诨,就是现在人所说的说荤段子,众所周知,传统的戏曲都是故事情节简单,如果直工直令的照本宣科演下去每一出戏用不了多少时间就会演完,这样角儿就会很累,为了延长每一出戏的演出时间,不光是丑角出来插科打诨占用时间,主角也会插入荤段子念白和唱词。过去虽然二人转广泛在东北流行,但是不在“请”戏的范畴之内,都是班主到各地打前站联络场地、约定场次、报酬,不叫唱戏而是叫“唱蹦子 ”,唱蹦子说荤段子更直白露骨,不论是唱上档次的评剧还是唱不入流的蹦子,为了多挣钱、还不累都靠加入荤段子填充时间,东北人把说磕碜话叫做“咧大彪”,所以把充满了荤段子的唱戏叫做“咧戏”。唐山皮影戏在解放前到解放初在东北地区广泛流传,以至于有的地方初期创立的新地方戏(吉林省的新城戏和黑龙江省的龙江剧)就直接运用唐山皮影戏的曲调做唱腔,足以见得皮影戏在东北流传广泛和人们喜欢的程度,在农闲时候请皮影戏也是东北农村夏季挂锄以后到秋收之前主要的娱乐形式。台子不需要搭的太大太高,影戏班子自带的黑色篷布,东西两面留有开口,上午把影屏(俗称影窗子)摆在西边,下午把影屏挂在东边,借助日光演出,几个人坐在里面即使演员又是乐队,晚上棚子里点上一盏多个捻子的煤油灯演出,皮影戏的丑角叫“大秃哥”,还有小秃哥,每到需要垫场的时候大秃哥就出来插科打诨,一张长脸、上翘的下巴,光秃秃的脑袋后边一个短小而又细的辫子,手里拿着一秆大烟袋,这个烟袋有时候还是他的武器,有时候还会带领一帮小秃哥(造型相同,身材小一号),他们的表演是给小孩看的,每到他们出场不懂戏文吵闹的孩子们立刻静下来,他们的唱词和说口都是一些不着边际的话,只为逗大家哈哈一笑,东北人把不着边际的话蔑称放屁,所以就有了“诌书、咧戏、唱影放屁”这句俗语。随着社会发展农村文化生活丰富,唱戏说书演皮影戏在农村彻底消失,这句俗语也跟着消失了。
在东北民间有一句俗语:诌书、咧戏、唱影的放屁。这句俗语的产生是和东北乡村的传统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过去的乡下盲人为了谋生都是学会算卦、吹笛子、说书、弹三弦,为了招揽生意,游走于乡村城镇,雇佣一个小孩作为引路人,走进村子里拿起笛子吹奏,所以产生了:瞎子捡笛儿——横吹这句歇后语。在农闲的时候会住在一个屯子里说书(唱东北大鼓),说书每一段正事说成大段故事之前都要先讲一段小笑话,叫做:打小段,打小段的故事情节都是稀奇古怪、不着边际,说书者为了延长一部书演唱时间,还要在主要故事情节之间添加不相关的笑话、故事,毕竟一个盲人靠心里死记硬背的书目是有限的,况且挣钱是按场次计算,如果不想办法增加场次如何能多挣钱,所以有了诌书的说法。在解放前的东北的“戏”京剧只能在城市里演唱,观众都是上层社会人士,城乡普遍流传的是评剧,被称作“大口落子”,众所周知评剧是河北省的地方戏,唱词道白都和东北话没差别,深受东北人喜欢,在农闲季节或者有钱人家做寿、办喜事都要请戏班唱戏,地方上也会筹钱请戏班唱戏,因此产生了童谣:拉大锯、扯大锯,姥家门口唱大戏,接闺女、唤女婿,小外甥也要去,去了没啥吃,煮了个鸭蛋屁,烧不熟煮不烂,馋的小外甥一头汗。十里八乡的人们都来看戏,台上吹拉弹唱,台下人头攒动。在场次之间为了不冷场、迎合一些低级趣味人的喜好(这些人除了地痞无赖还有都是地方上头面人物),总有一个小花脸(丑角)出来插科打诨,就是现在人所说的说荤段子,众所周知,传统的戏曲都是故事情节简单,如果直工直令的照本宣科演下去每一出戏用不了多少时间就会演完,这样角儿就会很累,为了延长每一出戏的演出时间,不光是丑角出来插科打诨占用时间,主角也会插入荤段子念白和唱词。过去虽然二人转广泛在东北流行,但是不在“请”戏的范畴之内,都是班主到各地打前站联络场地、约定场次、报酬,不叫唱戏而是叫“唱蹦子 ”,唱蹦子说荤段子更直白露骨,不论是唱上档次的评剧还是唱不入流的蹦子,为了多挣钱、还不累都靠加入荤段子填充时间,东北人把说磕碜话叫做“咧大彪”,所以把充满了荤段子的唱戏叫做“咧戏”。唐山皮影戏在解放前到解放初在东北地区广泛流传,以至于有的地方初期创立的新地方戏(吉林省的新城戏和黑龙江省的龙江剧)就直接运用唐山皮影戏的曲调做唱腔,足以见得皮影戏在东北流传广泛和人们喜欢的程度,在农闲时候请皮影戏也是东北农村夏季挂锄以后到秋收之前主要的娱乐形式。台子不需要搭的太大太高,影戏班子自带的黑色篷布,东西两面留有开口,上午把影屏(俗称影窗子)摆在西边,下午把影屏挂在东边,借助日光演出,几个人坐在里面即使演员又是乐队,晚上棚子里点上一盏多个捻子的煤油灯演出,皮影戏的丑角叫“大秃哥”,还有小秃哥,每到需要垫场的时候大秃哥就出来插科打诨,一张长脸、上翘的下巴,光秃秃的脑袋后边一个短小而又细的辫子,手里拿着一秆大烟袋,这个烟袋有时候还是他的武器,有时候还会带领一帮小秃哥(造型相同,身材小一号),他们的表演是给小孩看的,每到他们出场不懂戏文吵闹的孩子们立刻静下来,他们的唱词和说口都是一些不着边际的话,只为逗大家哈哈一笑,东北人把不着边际的话蔑称放屁,所以就有了“诌书、咧戏、唱影放屁”这句俗语。随着社会发展农村文化生活丰富,唱戏说书演皮影戏在农村彻底消失,这句俗语也跟着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