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吧 关注:3,832,970贴子:97,918,100
  • 2回复贴,共1

寻找父辈们的足迹之三——成都行(之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寻找父辈们的足迹之三——成都行
二、过秦岭 走蜀道

列车经过一昼夜的飞奔,在向秦岭蜀道逐渐地靠近。车窗外的景色也逐渐地发生了变化,山越来越多了,也越来越高了。天色又渐渐的暗了起来,列车上的又一个夜晚将要来临了。此时,车窗外远处的灯光逐渐地多了起来,一个城市的窿廓出现了,高大的建筑物上,色彩斑斓的装饰灯不断闪现着不同的图案,街路上过往车辆的灯光与高大的建筑物上的装饰灯光相互交映着,划出一道道五颜六色美丽的光线,把这座古老的城市装点得十分漂亮。
西安到了。我想这里应该是八百里秦川的腹地了吧!我走下车厢,一阵微风吹来,感觉到了一丝的惬意。我在站台上舒展一下疲惫的身腰,透一透新鲜空气。顿时觉得倦怠酸疼的身体清爽了不少。
车过西安已是晚上的九点钟了,想看秦岭蜀道真实面目的想法变成了泡影。夜幕把车窗外的景色掩盖了起来,远处的山脉也变成了黑黛色,那隐约看见的山脉就是秦岭吗?答案是肯定的。昨天还在白山黑水的松辽河畔,而今天,秦岭在一昼夜之间竟然出现在我的眼前!我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怀着强烈的期待,多么想迫不及待地要把那儿时在课堂上了解的秦岭蜀道拉到眼前,揭开蒙在儿时心中的那道迷雾,看一看期许已久的八百里秦岭的雄姿!然而这一切都被夜色笼罩了。
秦岭是横贯我国西部地区一条东西走向的山脉,它横跨河南、陕西两省,绵延东西八百余里的山峰,平均海拔多在2000米以上,素以雄、奇、险、峻、陡而著称。因秦岭有阻挡冬季风南下的作用,南北的温度、气候、物种植被等在这里均呈现出差异性的变化,它是中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
在绵延八百里的秦岭上有一条古路,被古人称为蜀道。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人开发修建。古蜀道,它南起成都,过广汉、德阳、罗江、绵阳、梓潼,越大小剑山,经广元而出川,进陕西,穿越秦岭,直通八百里秦川,全长约1000余公里,是古长安(西安)通往蜀地的一条重要的道路。蜀道险峻而难以行走,千百年来,人们为了生存,而不住地踌躇艰难地行走在那崎岖的道路上,为生活而奔波,为理想与命运抗争。在绵延起伏的秦岭和大巴山的蜀道上,流淌着多少人的鲜血和生命啊?又有多少辛酸的泪水啊!
古人云:蜀道难,难以上青天!诗人李白曾作《蜀道难》一诗,道尽了蜀道之艰难。他写道:“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他说:“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就连善飞的黄鹤也飞不过秦岭,连猢狲也被险峻的山峰挡住了前行的脚步。诗人不仅道尽了人们的行路之难,还描写了蜀道之险峻的旖旎风光。他是这样形容秦岭蜀道的秀美与险峻的:“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更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在李白的描述中可以知道:过去蜀道难还不仅仅有山水旖旎的风光,也有大自然造化的险峻,更有匪患人为的凶险。
千百年来,在这条古老的秦岭蜀道上,为了生活,有多少人曾为翻越它而丢掉了性命,为了改变命运,有多少人的梦想,被隔断在这条崎岖险峻的路上。千百年的岁月啊!你留下了多少让人心酸感叹的故事······
列车在隧道里穿行着,到了秦岭的腹地,山洞逐渐地多了起来,夜色伴随着脑海里遐想,思绪穿越了时空的隧道,把我带到那七十年前父辈们向西南进军的那一刻:你看,山谷深处一隅村寨小屋的灯还亮着,那是军首长们在制定缜密的行军作战计划,我仿佛看到了“光荣的临汾旅”的旗帜在秦岭的山峰上高高飘扬;天梁山下那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中,有父辈们矫健穿行的身影,他们搭人梯,攀树木,爬悬崖,过湍急的河水,爬山涉水,披荆斩棘,直逼天梁山;眼前闪过的是父辈们在红花铺、庙儿梁、清风寺等地追击胡马匪军的身影;仿佛听到了在漆水河畔、武功城下冲锋的号角!听!在杏林、绛帐又传来父辈们奋勇击溃敌247师,歼灭敌187师的枪炮声,我又仿佛看到了父辈们收复武功、罗局镇等地欢呼胜利的青春笑容!
在宝鸡当地,至今还流传着父辈们的故事:当战士们搭人梯,攀悬崖、树木,冲到凤县城北的凤凰山顶时,国民党军的一个排长正带领士兵在河里洗澡,他惊恐地问:“你们是怎么上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
秦岭战役结束后,你们又接到向西南进军的命令。12月5日从宝鸡起,沿着川陕公路一路向南,直逼成都!这条路全程约690余公里。从5日到27日共计23天时间,上万人的队伍,平均每天走60余里,依靠步行,带着武器辎重,翻山越岭,沿路还要与国民党的军队作战,用23天的时间走完这样一条难以上青天的690余公里的路程,其困难程度是不可想象的。
现在是2019年12月19日深夜,七十年前的此时此刻,爸爸啊,您在哪里啊?今天,我来这里寻找你七十年前那青春的身影和足迹!车窗外远处那被夜色笼罩的山脉,默不作声,只有那飞奔的车轮发出有节奏的声音,仿佛在说:在这里,在这里!
绵延起伏的秦岭啊!此时此刻,你能告诉我,那座山上留下了父辈们那双脚起满血泡的足迹?那条岭上留下父辈们攀援的身影?那条河水洗过父辈们那沾满尘土的双脚?
爸爸啊,我知道,此时,您正行进在向成都进军的路上!也许您追击跋涉的脚步刚刚停息,我知道,您是一位闲不住的人,也许您正在主持召开营党委会,研究干部战士的思想动态,也许您正在擦拭那沾满尘土和硝烟的枪支,也许又到连队督促战友们用热水烫脚,给战友送去亲如兄弟般的嘘寒问暖。
绵延起伏的山川,跌宕湍急的河水,层层设防的险关要地,就是这样一条路,七十年前的今天,我们的父辈们为了推翻蒋家王朝,为了解放全中国,为了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用双脚把他踩在脚下!而今天又有谁知道,他们翻越秦岭蜀道又付出多少鲜血和艰辛呢?而今天我从西安到成都也不过区区12小时,而且还有卧铺可以休息。七十年前的父辈们是靠着双脚,走到成都,而今的我却是坐着火车,躺着可以休息,依靠飞转的车轮来到成都!七十年沧桑变化,祖国发展进步了,人民生活安康快乐了。父辈们当年为之奋斗的理想已经变为现实!
遗憾的是这次过秦岭是在夜里,走的是老宝成线。车到秦岭站时,夜幕已将降临,透过车窗只能见到站台上只有几个人在上下车。本想下车看一看,无奈因停车时间短暂被列车员劝止。如今的蜀道天堑变通途,这条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仅仅是睡了一觉,在不知不觉中就翻过了!如今的人们走川陕,过蜀道快捷便当。旧日里的那些崎岖险峻的山路,被隧道和桥梁所代替,列车犹如一条蜿蜒的巨龙穿行在秦岭的大山里。而七十年前的父辈们依靠双脚,不仅穿过原始森林,搭人梯,攀悬崖树木,披荆斩棘,翻越了秦岭的崇山峻岭,涉渡无数的险江恶水,而且还要与国民党军队作战,饱尝行路难的艰辛与困苦。他们之所以有这样坚强的毅力,因为他们心中装有革命到底,胜利到底,推翻蒋家王朝,解放全中国的革命理想和信念!父辈们这种对理想和信念的意志不就是我们今天所需要的吗!
不知不觉中,晨曦透过车窗照了进来。风驰电掣的列车在群山峻岭中穿行,一会儿穿隧道,一会儿跨桥梁。一路上的隧道犹如雄伟的秦岭一样延绵不绝,隧道连着隧道,而且一个隧道比一个隧道长。我知道这是在穿越绵延的秦岭和巴山,正是这些隧道和桥梁把险峻崎岖的山路变为通途。透过晨雾看着车窗外那湍急的江水,远处被晨雾环绕的山脉犹如一幅巨大的水墨山水画卷,让人在赏心悦目中陶醉。车驶进德阳后,蜿蜒的山脉就趋于平缓了,逐渐的一片平原出现了。这里就是被人们称之为"川西坝子"的成都平原,也是四川省的中心地带,是四川盆地主要的粮食、蔬菜等农产品生产基地,也是中国人口分布高度密集的区域之一。我透过车窗看到山逐渐的远去,楼群逐渐地多了起来,不时出现一些村庄,田野里泛着绿色,大地蕴含着又一年的生机。车厢内嘈杂声渐起,行走的人逐渐的多了起来。这时,车厢传来欢快的乐曲,播音员告知本次终点站成都就要到了。我几乎一夜的无眠,伴随着思念父亲的往事就这样的度过了。我起身整理好床铺,用冰冷的水洗了一把兴奋一夜的脸,驱赶走了疲惫的倦怠,顿时觉得清爽不少。
我收拾好行囊走下列车,来到成都站前广场。此时,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脑海,我按耐住激动,从内心吼出:成都,我来了!
附:就在此稿写完的时候,在临汾旅子弟群里看到了相平在聊天记录中讲述了关于其父母和他在向成都进军的路上亲身经历的事故,这段故事在军史里是查不到的。我觉得挺有意义的,未征得他的同意,整理了一下发表在这里。现摘录下来作为旁证,证实当年我军翻越秦岭蜀道的艰辛与困苦。以下是聊天内容:
讲述人: 相平
母亲常给我说起的向西南进军路上的一件事。
179师在太原解放后,转战解放西北和解放西南地区的战役。当时随军家属(家属中有正式参军的有军龄的阿姨,也有未履行参军手续而跟随部队的阿姨)属后勤人员(后成立妇女学校),跟随大部队行军。
每解放一个地方,妇女大队随后到达,也如同部队一样要安排借住在当地百姓的家中,按班组分屋住宿。
在向西安(宝鸡)进军中,有一次我母亲她们班住的民房比较破旧,当时遇上雨天,所住的房屋漏雨,开始是滴水,用一盆罐接漏水。到了晚上,外面的雨越下越大,我母亲所睡的位置上方屋顶漏水越来越大。当时我一岁左右,母亲只能抱着我在炕上靠墙坐着,无法躺下。我又小,哭闹不停。当时夜已深,母亲想这样坐一夜可不行,同屋的其他人五六人睡的地方也有漏水,大家相挤也无空余之处。母亲心中十分着急,不顾半夜三更决定找人解决。于是,母亲抱着我带上被褥,找到袁月娥(另一子弟的母亲),袁月娥说夜已深,各屋人员都睡了,队领导再重新安排住房也很麻烦,就让我母亲和我在她(袁月娥)住的屋里炕上挤一挤,也算解决了睡觉问题。第二天早上,妇女队早上集合点名,大队领导看见集合时,我母亲和有的阿姨不是从分配的房屋中出来的,就问怎么回事?原来在咋晚母亲抱着我走后,屋里漏水越来越大,其她阿姨也随后都纷纷离开了,找各自熟悉的人去睡觉了。队领导很生气,不相信屋里漏雨严重,说这些阿姨无组织纪律性,没有通过队领导就自主到其它班组睡觉。当时,有阿姨反映是我母亲第一个搬出的,于是队领导就重点批评我母亲。我母亲就对队领导说,你去我们住的屋看一看是否能住?于是队领导一行带着我母亲等阿姨前往察看,推开房门,顿时傻眼了,原来此屋是老建筑,房顶缘木已腐朽,加上屋顶经过雨水浸泡重量加大,屋顶支撑不住重量而整个坍塌下来,满炕和地上都是断木泥土瓦块,如果当时屋里住人,后果是不堪设想。
还有发生在临汾旅妇女大队的一件事。
1949年,解放太原后,临汾旅向西北进军,当时经过太原战役,部队缴获了一些汽车,部队规定随军的妇女有小孩的女同志可以乘坐汽车。
因此随军的妇女大队中带有孩子的女同志及伤病等人员被安排可以乘坐汽车跟随部队前进。当时为加强保密性,部队行军常常是夜里行动。
一天,象往常一样是夜行军,天色暗下来以后,母亲带着我上了一辆军用大卡车。由于母亲是最后上的车,车上人已满,已没有插身之处。我母亲只能坐在卡车的后车大箱帮上。同时出发的还有一辆小吉普车,小车在前面开,跟着后面的有运输物资或人员的大卡车。当时天色已黑,能见度很低。为了加强隐蔽,各车辆都不开大灯,只能借助月色及汽车的小灯发出微弱灯光前行。当车队行到半夜时分,天早已漆黑一片,车只能在昏暗中慢慢前行。突然我和母亲所乘坐的这辆大卡车冲下马路的路基边沿,车箱随后发生倾斜,全车人员瞬间倒向车箱一边。现场顿时响起大人的惊呼声和儿童的哭叫声,我母亲因为坐在车箱后面的车帮上,被惯力毫无阻挡地抛到路边荒野地上,怀中抱着的我也不知去向。母爱的本能让她不顾自身疼痛,迅速作出反应,虽然天色已昏暗,看不清周围情景,但母亲顺着哭声在身边的地上摸到我,立刻抱起,虽不能看清我的伤势情况,但总算松了口气。一阵忙乱后,现场逐渐恢复平静。经清点全车除有人因挤压及碰撞受了轻伤外,并无出现人员重大伤亡情况。而此时,吉普车跌进河里,正在进行捞救车辆及车内人员。
事后得知:原来当天晚上夜行军经过一条河流,河上架有一座木质结构的桥,当前面行驶的吉普车过桥时,桥面突然发生断塌,吉普车倾刻掉下木桥,落入河水中。正在过桥的徒步行军的人员一边开始抢救落水车辆,一边阻止后续开来的大卡车继续向前开行。由于情况很突然,夜里能见度又低,等母亲乘坐的大卡车发现前面有情况已来不及停车,于是司机一边紧急刹车,一边紧打方向盘冲向路边一侧,避免车辆冲上断桥出现更大危险。于是就出现了上述惊险的一幕。
后来有人说,河上木桥的桥墩木柱有可能被敌特做了手脚被破坏,当车辆通过时,才出现断裂。
据母亲讲,我在这次翻车后,体内也受到撞伤,连续一个多月拉血,按当时医疗条件,也无法查明体内受伤部位。此后,虽有好转,但不定期还会出现大便带血丝的情况。让医生检查,医生说可能是痔疮。但母亲说:孩子怎么小,怎么会得痔疮。直至我8岁后,在安徽省军区所属的合肥西岗小学上学期间,母亲带我到在合肥的陆军104医院检查,医生说我直肠下端有陈旧性伤痕,不是痔疮。每当体内有火时,旧伤痕可能会出现渗血,但随着年龄的增大,旧伤痕会逐渐老化并自愈了。
在讲完这段传奇的故事时,焦相平感叹道:回顾过去的艰险往事,尤感今曰国泰民安的生活珍贵。


1楼2020-03-20 22:41回复
    欢迎来成都,期待你的下一篇文章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0-03-21 07:58
    回复
      “蜀道难,难以上青天。”应当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IP属地:吉林来自手机贴吧3楼2021-07-14 07: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