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钱龙锡墓志,南明时期
己巳之冬,大安口失守,兵鋒直指闕下,崇煥提援師至。先是,崇煥守寧遠,大兵屢攻不得志,太祖患之。范相國文程時為章京,謂太祖曰:昔漢王用陳平之計,間楚君臣,使項羽卒疑范增而去楚;今獨不可踵其故智乎?太祖善之。使人掠得小奄數人,置之帳後,佯欲殺之。范相乃曰:袁督師既許獻城,則此輩皆吾臣子,不必殺也。陰縱之去。奄人得是語密聞於上。上頷之,而舉朝不知也。崇煥戰東便門,頗得利,然兵已疲甚,約束諸將不妄戰,且請入城少憩。上大疑焉,復召對。縋城以入,下之詔獄。上雖疑崇煥,猶未有指實,止以逗留罪之。
《海外恸哭记·附录2》
2、成书时间天聪三年起撰的满文老档
十七日,大军起行,距北京城约二十里,至明帝收马堡驻营。该堡南五里外,有明帝牧马围,颇大,每百二里馀,内有马千馀马,明人已於十七日凌晨取去。管马太监二名,及三百馀人,被围出降。获其马骡二百三十五、驼六,择取优良马骡一百九十五、驼五,留其羸瘦不堪乘骑之马四十、驼一,令善加饲养之。《满文老档》
二十九日,遣杨太监往见崇祯帝。杨太监以高鸿中、鲍承先之言,详告明崇祯帝。遂执袁都堂,磔之。《满文老档》
3、成书时间崇祯三年起撰的《近报丛谭平虏传》
當時百姓遭此大難,無可怨懟,只怨不合殺毛文龍,一路失守,弄得韃子犯境。於是廿九日遂風聞傳進奴書與袁督師,一時謠言,幾如鼎沸。《近报丛谭平虏传》
……二日之戰,袁、滿同功,祖實血戰,而論賞不及祖,祖遂怏怏,袁亦衝衝,廷臣無言及者,復執祖最得之主將,而用祖最不相下之滿帥以節制之。★★又,風聞廿九日傳進奴書,初一遂縛督師,遂遍搜督師之親昵以苦殘之。讒訛四起,祖無可容。★★其失算一。……《近报丛谭平虏传·周梦尹奏疏》
4、成书于康熙年前,明人所撰的山中闻见录
(崇焕以千里赴难,自谓有功,都人谓崇焕纵敌突入,朝士谓崇焕引敌胁和,满洲设间,谓崇焕秘有成约,而阴令所获太监纵之归,其人告奔于上,上信之不疑)《山中闻见录》
5、臣答以聞汗之出兵, 恐無傳命處, 仍致稽滯之意, 則骨大辟左右, 附耳語曰: ‘袁公果與我同心, 而事洩被逮耳。’ 此必行間之言也。 《朝鲜王朝实录·仁祖大王实录》
己巳之冬,大安口失守,兵鋒直指闕下,崇煥提援師至。先是,崇煥守寧遠,大兵屢攻不得志,太祖患之。范相國文程時為章京,謂太祖曰:昔漢王用陳平之計,間楚君臣,使項羽卒疑范增而去楚;今獨不可踵其故智乎?太祖善之。使人掠得小奄數人,置之帳後,佯欲殺之。范相乃曰:袁督師既許獻城,則此輩皆吾臣子,不必殺也。陰縱之去。奄人得是語密聞於上。上頷之,而舉朝不知也。崇煥戰東便門,頗得利,然兵已疲甚,約束諸將不妄戰,且請入城少憩。上大疑焉,復召對。縋城以入,下之詔獄。上雖疑崇煥,猶未有指實,止以逗留罪之。
《海外恸哭记·附录2》
2、成书时间天聪三年起撰的满文老档
十七日,大军起行,距北京城约二十里,至明帝收马堡驻营。该堡南五里外,有明帝牧马围,颇大,每百二里馀,内有马千馀马,明人已於十七日凌晨取去。管马太监二名,及三百馀人,被围出降。获其马骡二百三十五、驼六,择取优良马骡一百九十五、驼五,留其羸瘦不堪乘骑之马四十、驼一,令善加饲养之。《满文老档》
二十九日,遣杨太监往见崇祯帝。杨太监以高鸿中、鲍承先之言,详告明崇祯帝。遂执袁都堂,磔之。《满文老档》
3、成书时间崇祯三年起撰的《近报丛谭平虏传》
當時百姓遭此大難,無可怨懟,只怨不合殺毛文龍,一路失守,弄得韃子犯境。於是廿九日遂風聞傳進奴書與袁督師,一時謠言,幾如鼎沸。《近报丛谭平虏传》
……二日之戰,袁、滿同功,祖實血戰,而論賞不及祖,祖遂怏怏,袁亦衝衝,廷臣無言及者,復執祖最得之主將,而用祖最不相下之滿帥以節制之。★★又,風聞廿九日傳進奴書,初一遂縛督師,遂遍搜督師之親昵以苦殘之。讒訛四起,祖無可容。★★其失算一。……《近报丛谭平虏传·周梦尹奏疏》
4、成书于康熙年前,明人所撰的山中闻见录
(崇焕以千里赴难,自谓有功,都人谓崇焕纵敌突入,朝士谓崇焕引敌胁和,满洲设间,谓崇焕秘有成约,而阴令所获太监纵之归,其人告奔于上,上信之不疑)《山中闻见录》
5、臣答以聞汗之出兵, 恐無傳命處, 仍致稽滯之意, 則骨大辟左右, 附耳語曰: ‘袁公果與我同心, 而事洩被逮耳。’ 此必行間之言也。 《朝鲜王朝实录·仁祖大王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