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税务专硕# #433#
20届考研,也是一名二战生,初试总分401,其中专业课成绩140(应该是考生里面最高的了吧),谈一下自己一战失败和二战成功的经验
事先说一句,如果只想看我用的参考书而不想看学习方法的,可以右上角退出了,因为参考书大同小异,但是大家考出来的分数却千差万别,所以决定分数更多在于学习方法上面的不同。
先上图
如果想专业课不拖后腿的话,分数最起码要考到120分以上,想拉分的话最起码要考130。这次考了140,讲实话还是有点吃惊。大家如果能按严格照我的方法来备考的话,这门课考130以上其实不难。
我觉得我之所以能考140分,最重要的是我对433这门考试的理解。这个理解就是:
重视计算题,调账题,这两类题是拉开分差的关键;
而对于简答题、名词解释、论述题,虽然分值占比高,但其实并不能拉开分差,所以只要中规中矩地复习就好。
下面分题型说一下怎么备考。
(1) 税法计算题
财大一般出题套路就是,三道计算题一道调账题一共42分,其中增值税和消费税综合(10分),个人所得税(10分),企业所得税(12分),纳税调整(10分)
首先433的税法计算题的确比CPA税法考试简单,但是易中也穿插着一些难题,比如说今年增值税计算题考到不动产转让中,转让人未取得购房发票但是有契税凭证的计税方法,还有就是企业所得税和土地增值税结合出题简直前所未闻。所以我的建议就是,按照CPA税法计算的难度来备考433的计算题,如果觉得433计算题简单就放松警惕的话,就会像我一样一战只考112分,考试的时候会冒出各种千奇百怪的问题。
具体的备考方法就是,从5月中开始复习,用轻一即可,不用买CPA官方教材。网课选刘颖,复习分三遍。
第一遍复习:四大税种和土地增值税要听网课,其他小税种直接看轻一就好,因为刘颖对大税种有很多地方有总结一些绕口令便于记忆,但是对小税种只是照本宣科而已。章节较大税种的例如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我听了两遍。然后个人所得税一定要打印电子配套讲义下来学习,因为刘颖讲个税知识点的顺序和轻一的编排不太一样。然后看一章税种做一章习题,第一遍只做选择题。做练习题的时候把选择题答案写在一张白纸上,做完之后对答案。第一遍最好不要用红笔和黑笔,错题只用铅笔标记一下题目,写一下原因,不然以后就会像我这样,连做题的欲望都没有了。
顺带提一下,如果有错题实在弄不明白的,可以用东奥会计云课堂APP提问,每本书附带30次的免费提问,而且是24小时内有专业的老师随问随答,够大家用了。可以扫轻一封面的二维码自行下载。
第二遍复习:各税种把做错的选择题重新做一遍。大税种和土地增值税开始做计算题,小税种不用做大题。注意计算题请自行用一张A4纸按长边对折,全神贯注,公公整整地写答案,用计算器计算答案,模拟考试时候的场景和状态。
第三遍复习:从这个时候开始,各位每天要做的就是,四大税种计算题每天各一题,偶尔穿插做一道土地增值税的大题,周而复始,保持手感,做题的时候保持全神贯注,每道题目连同对完答案,最好在半小时内做完。从这时候开始计算题有错的地方可以用红笔标注了,然后有不懂的一定要当天彻底弄明白,即使超时。然后一道题目做错超过两个地方的,明天继续重做做一遍,直至把这道题目消化了为止。这个任务要一直坚持到考试前,无论你觉得自己有多厉害,都要沉下心来做。
我给大家的目标是:不管大家做了多少遍,最后轻一上四大税种和土增的每道计算题,一看见就要很快有思路,题目背后的陷阱一眼就能看穿,并且每道题不能做错超过一个小问。如果这个目标达成的,可以试着做轻五模拟题上面的计算题。印象中我二战下来轻一后面每道计算题给我做了不下十遍,轻五模拟题做了不下3遍。希望大家能把这件事情做到极致,你离高分就不远了。
另外,在轻一下册末尾还会有几页跨章节主观题演练,这里面有几道四大税种计算题质量非常的高,各位也请务必要做。一开始会被虐的怀疑人生,但是刷多几遍之后,你的能力会有质的提高!!
接着就是轻一下册的两套模拟题,请留着到考前3个星期,把里面的四大税种以及土增计算题做一遍。这样的目的是,适应一下考场的环境。大家按照我之前说的方法去刷计算题的话,刷到的都是自己见过的题目,而考场上都是自己没见过的题目,所以不做新题上了考场会容易蒙。
到了考前10天,这时候有个任务就是,把自己做过的计算题里面对错题的心得抄到一张白纸上,按章节来写,考前每天反复看。如下图,这张纸在你临进考场前对你保持计算题手感有极大的作用。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税法有必要整理提纲吗?
说实话,因为我是科班出身,大二时就决定要考研,所以那时候几乎所有的税种我都手写了份提纲。最后我得出我的答案是,除了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你可以这么做以外,其他都没有必要。因为有个东西叫BT学院税法框架,总结的相当好,大家自行去网上下载,在没有重大税改的情况下,你可以用上年的框架,在此基础上修改一下。另外不建议买轻五的框架,感觉不如BT的好。
不过提纲的用处也仅在于,将细碎的知识集中系统化。我有一种方法可以让你既不用写提纲,也可以高效掌握税法零碎的知识。对于四大税种,你在第一遍学习完某章之后,可以拿一张纸,从头到尾把这章翻一遍,只要是一些你觉得很容易忘记、易混淆的知识点,你就把它以问题的形式记在一张纸上,并标上知识点所在的页码,注意不要直接写答案!以后复习就靠这个来。附上几条例子:
第二个问题就是,税法有必要弄错题集吗?
答案是没有必要,个人认为错题要靠亲自做原题才有助于掌握,这就好比记英语单词要放在句子语境里面记一样。错题要多做才是根本。
(2) 纳税检查
今年调账题破天荒考察了中级财务会计里面的加权平均法,算是纯会计的题目了,对没学过会计的同学很不友好,并且第一问要求用加权平均法算期末存货成本,如果没算对的话整道题直接全错。好在我凭借仅存的一点会计功底做了出来,估计拉了不少分。
因为今年出题方式实在意想不到,所以建议大家先学一遍基础会计学,打好基础,再学调账。此处推荐复旦大学许晔主讲的《会计学原理》,讲得很好,在B站上可以搜到。配合她的教材,需要弄清楚的有:
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会计要素;
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产品生产业务的主要会计核算;
产品销售阶段的会计核算;
财务成果的主要会计核算;
存货的会计核算。
在学完会计学的基础上,可以开始看纳税检查的书,重点关注书上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调账题,和历年真题,重复做题,目标是题目一遍全做对。
对于调账题,我想说的是,每年出题方式灵活多变,因此掌握各项业务正确的会计分录才是基础!同时会计逻辑严密,调账步骤环环相扣,因此一步出错则后面全错,极易大面积失分!在这里师兄经过两年的备战,独家整理出了调账题所必备的会计分录,以及根据题目总结出的纳税调账五步法,收录在我们精编的资料中,大家按照资料的步骤复习,调账题拿满分从此不是梦,有需要的可以联系我哦。
(3) 选择题
选择题在财大不一定年年都出现,例如19年有,但20年就没有。但是根据财大命题,我认为命题风格可以分成以下三点
第一, 考查知识点基本上都是税法,并且以四大税种的知识点为主
第二, 命题风格偏向税务师的选择题,体现在有个别题目会考察边边角角的知识。更有甚至19年第一道单选题考察税基式减免,税额式减免和税率式减免的辨析,这道题属于税务师第一章里面的内容,但是在注会税法中没有该知识点。
第三, 财大过往的传统会考小税种的税收优惠,但是从19年开始没考小税种,国际税收还有税收征管法的选择题了,不知道以后也是不是这个趋势,所以大家复习的时候这部分不用复习的太细碎。小税种明白主要的计税原理就好,有时间的可以背税收优惠;国际税收明白间接抵免的条件,以及不分国不分项和分国不分项的计算方法即可;税收征管法,背会几条重点的规定即可,例如溢征补征追征,未扣缴税款的处罚,滞纳金的计算,偷漏骗抗税,税务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期限,估计选择题也就考1道题,考到选择题如果不会就直接把分丢了,例如2016年单选题第6题,这知识点要记起来实在伤脑袋,估计考场上也没有多少个人能够做对。
但是税收征管几乎每年必考一道名词解释题,例如19年的税务行政诉讼,今年的虚开发票,对于这部分我们把考过的题背会即可。
综上,我认为对于选择题,应对策略就是,把轻一上的选择题做熟即可,对于考场上可能出现的难题不必过于在意,因为大家可能都不会。
(4) 简答题、名词解释题
首先想说的是,尽管每年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占了绝大部分分数,例如今年占了108分,而计算题只占42分,但是这108分并不能拉开差距,所以我们只要中规中矩地复习就好,从8月份开始背书是比较合适的。
我一战的时候也曾经认为简答和名词解释比税法重要,所以在狂背之余,还不停在税法书上找一些边角的知识点给自己背,生怕考试会考到。加之轻视税法计算题,于是一战只考了112分。二战开始我重新调整思路,重视税法计算题,对于简答和名词解释只是中规中矩地复习,结果考了140。
为什么拉不开差距?
因为就税务专业来讲,背诵的内容相对有限,在规定的时间内大家都可以背完,从而决定了在考场上,你会的题目,可能大家都会,例如税负转嫁的定义,非居民个人的定义。
但是财大每年必会有一道题是特地出来为难我们的,例如14年初试发票管理不规范的行为有哪些,17年初试非股权支付,17年复试企业适用特殊性重组所得税处理的条件,18年初试税法与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的关系,20年初试虚开发票。这类题目我们自己即使是把整本税法书背下来也不一定能押中,况且还会消耗大量精力,得不偿失。所以碰到这类题目,尽量按自己的理解写就好,因为考场上谁也不会。
税收学和国际税收怎么背书才记的牢固?接下来讲讲我的方法
第一遍背诵8月份开始,先背诵税收学原理,每天背诵两个小时,注意两个小时应分开成2-3段,否则一次性背两个小时书会很累,效率很低。可以定个目标,例如每天背3面。
第二遍开始目标可以双倍,同时大家要根据每章的内容,拿一张白纸出来给每章列个知识框架,只写标题不写答案,同时我们要开始背这个框架(如下图)。我认为这么做有个好处就是,把知识点并联起来而不是串联起来,这样一旦某个知识点忘记了不会导致下面的知识点全忘。正如任燕翔所说:“把一本书比喻成一颗大树,那么我们应该先背大树的树干,再背树枝,最后再背树叶。”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看一下任燕翔在2018年8月16日的一直播#嫡系的安全屋# 记忆法:分区与输出,由于贴吧不给放链接,所以只能靠大家自行去网上找了,这种记忆法对以后背书非常有用。
第三遍开始,大家可以针对自己第一第二遍没背熟的地方进行查漏补缺了,这时候不应该给自己规定目标,哪怕是一天你只背熟了一个知识点也行。因为对于这些反复背诵却背不熟的知识点,我们应该放慢速度来背,给自己大脑更多的联想空间。俗话说得好:慢即是快。
第四遍及以后,这时候,可以把每天的背诵时间逐渐缩短。缩短至一小时,甚至20分钟也没问题,多余的时间可以开始用来背国际税收了。可以试着不按章节顺序来背书,例如今天背第三章,明天背第七章。这时候背书的作用应该是,维持我们对知识点的记忆,防止遗忘。注意每天都要花一定的时间来维持记忆,直到考试前。
我给大家定的目标是,对于税收学原理和国际税收,应该要做到对于每一章,都能口述出相应的知识框架,并且能把整章的知识点默写出来。
我是向来觉得,时间重于金钱,所以在一战的时候我买了一本师兄编写的知识点笔记,这本笔记囊括了税收学,国际税收和税收筹划所有要背的知识点,帮我省去了大量总结归纳的时间用于别的科目上,对我帮助很大。现在我也参与到这本资料的编写当中,有需要的可以联系我
(5) 论述题
个人认为是最最最最不拉分的一种题型。因为这种开放性的题目没有标准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考察题目我认为可以分成以下三种可能:
①一般与当年税收热点的NO.1有关;
②题目也有可能从研一学生期中或期末考试的试题里面选出来(例如2019年考的税收营商环境);
③要是在没有大税改的年份,就只能看运气了(例如今年考了税制结构相关的题目)。
考察题目一般与当年税收热点的NO.1有关;题目也有可能从研一学生期中或期末考试的试题里面选出来(例如去年考的税收营商环境);要是在没有大税改的年份,就只能看运气了(例如今年考了宏观税负相关的题目)。
我认为这类题目想拿个理想的分数,取决于两点:
一是字数应不少于A4纸一面,字数则取决于对答题素材的积累;
二是应当条理清晰,从what、why、how顺序分点回答,类似于政治的主观题答题格式。
我在二战的时候,整理出了论述题必背的两个素材,收编在我们精心编写的资料中,由于这两个素材比较万用,大家在答题的时候可以多多少少套用里面的句子进去,从而有助于提高答题的质量。另外在考试前我们也会整理出当年的税收热点,给大家背诵。
(6)最后补充一个问题:历年真题的运用
我认为专业课真题的定位不应该是给大家拿来估分,而应该是给大家用来在简答、名词解释上用于查漏补缺!!
真题的查阅应该在税收学、国际税收背完之后。大家应该拿出一张纸来,把历年真题中自己不会的名词解释、简答题,按照税种、税收学、国际税收分类抄出来,然后找出答案,自己反复背诵。
至于历年真题中的选择题、计算题,不会的看一下相应的知识点就好,也不必多虑。
至于调账题,要反复做,并且应该做到滚瓜烂熟,一遍做全对!!
目前能想到的就这么多,最后祝大家心想事成,考试上岸!
20届考研,也是一名二战生,初试总分401,其中专业课成绩140(应该是考生里面最高的了吧),谈一下自己一战失败和二战成功的经验
事先说一句,如果只想看我用的参考书而不想看学习方法的,可以右上角退出了,因为参考书大同小异,但是大家考出来的分数却千差万别,所以决定分数更多在于学习方法上面的不同。
先上图
如果想专业课不拖后腿的话,分数最起码要考到120分以上,想拉分的话最起码要考130。这次考了140,讲实话还是有点吃惊。大家如果能按严格照我的方法来备考的话,这门课考130以上其实不难。
我觉得我之所以能考140分,最重要的是我对433这门考试的理解。这个理解就是:
重视计算题,调账题,这两类题是拉开分差的关键;
而对于简答题、名词解释、论述题,虽然分值占比高,但其实并不能拉开分差,所以只要中规中矩地复习就好。
下面分题型说一下怎么备考。
(1) 税法计算题
财大一般出题套路就是,三道计算题一道调账题一共42分,其中增值税和消费税综合(10分),个人所得税(10分),企业所得税(12分),纳税调整(10分)
首先433的税法计算题的确比CPA税法考试简单,但是易中也穿插着一些难题,比如说今年增值税计算题考到不动产转让中,转让人未取得购房发票但是有契税凭证的计税方法,还有就是企业所得税和土地增值税结合出题简直前所未闻。所以我的建议就是,按照CPA税法计算的难度来备考433的计算题,如果觉得433计算题简单就放松警惕的话,就会像我一样一战只考112分,考试的时候会冒出各种千奇百怪的问题。
具体的备考方法就是,从5月中开始复习,用轻一即可,不用买CPA官方教材。网课选刘颖,复习分三遍。
第一遍复习:四大税种和土地增值税要听网课,其他小税种直接看轻一就好,因为刘颖对大税种有很多地方有总结一些绕口令便于记忆,但是对小税种只是照本宣科而已。章节较大税种的例如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我听了两遍。然后个人所得税一定要打印电子配套讲义下来学习,因为刘颖讲个税知识点的顺序和轻一的编排不太一样。然后看一章税种做一章习题,第一遍只做选择题。做练习题的时候把选择题答案写在一张白纸上,做完之后对答案。第一遍最好不要用红笔和黑笔,错题只用铅笔标记一下题目,写一下原因,不然以后就会像我这样,连做题的欲望都没有了。
顺带提一下,如果有错题实在弄不明白的,可以用东奥会计云课堂APP提问,每本书附带30次的免费提问,而且是24小时内有专业的老师随问随答,够大家用了。可以扫轻一封面的二维码自行下载。
第二遍复习:各税种把做错的选择题重新做一遍。大税种和土地增值税开始做计算题,小税种不用做大题。注意计算题请自行用一张A4纸按长边对折,全神贯注,公公整整地写答案,用计算器计算答案,模拟考试时候的场景和状态。
第三遍复习:从这个时候开始,各位每天要做的就是,四大税种计算题每天各一题,偶尔穿插做一道土地增值税的大题,周而复始,保持手感,做题的时候保持全神贯注,每道题目连同对完答案,最好在半小时内做完。从这时候开始计算题有错的地方可以用红笔标注了,然后有不懂的一定要当天彻底弄明白,即使超时。然后一道题目做错超过两个地方的,明天继续重做做一遍,直至把这道题目消化了为止。这个任务要一直坚持到考试前,无论你觉得自己有多厉害,都要沉下心来做。
我给大家的目标是:不管大家做了多少遍,最后轻一上四大税种和土增的每道计算题,一看见就要很快有思路,题目背后的陷阱一眼就能看穿,并且每道题不能做错超过一个小问。如果这个目标达成的,可以试着做轻五模拟题上面的计算题。印象中我二战下来轻一后面每道计算题给我做了不下十遍,轻五模拟题做了不下3遍。希望大家能把这件事情做到极致,你离高分就不远了。
另外,在轻一下册末尾还会有几页跨章节主观题演练,这里面有几道四大税种计算题质量非常的高,各位也请务必要做。一开始会被虐的怀疑人生,但是刷多几遍之后,你的能力会有质的提高!!
接着就是轻一下册的两套模拟题,请留着到考前3个星期,把里面的四大税种以及土增计算题做一遍。这样的目的是,适应一下考场的环境。大家按照我之前说的方法去刷计算题的话,刷到的都是自己见过的题目,而考场上都是自己没见过的题目,所以不做新题上了考场会容易蒙。
到了考前10天,这时候有个任务就是,把自己做过的计算题里面对错题的心得抄到一张白纸上,按章节来写,考前每天反复看。如下图,这张纸在你临进考场前对你保持计算题手感有极大的作用。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税法有必要整理提纲吗?
说实话,因为我是科班出身,大二时就决定要考研,所以那时候几乎所有的税种我都手写了份提纲。最后我得出我的答案是,除了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你可以这么做以外,其他都没有必要。因为有个东西叫BT学院税法框架,总结的相当好,大家自行去网上下载,在没有重大税改的情况下,你可以用上年的框架,在此基础上修改一下。另外不建议买轻五的框架,感觉不如BT的好。
不过提纲的用处也仅在于,将细碎的知识集中系统化。我有一种方法可以让你既不用写提纲,也可以高效掌握税法零碎的知识。对于四大税种,你在第一遍学习完某章之后,可以拿一张纸,从头到尾把这章翻一遍,只要是一些你觉得很容易忘记、易混淆的知识点,你就把它以问题的形式记在一张纸上,并标上知识点所在的页码,注意不要直接写答案!以后复习就靠这个来。附上几条例子:
第二个问题就是,税法有必要弄错题集吗?
答案是没有必要,个人认为错题要靠亲自做原题才有助于掌握,这就好比记英语单词要放在句子语境里面记一样。错题要多做才是根本。
(2) 纳税检查
今年调账题破天荒考察了中级财务会计里面的加权平均法,算是纯会计的题目了,对没学过会计的同学很不友好,并且第一问要求用加权平均法算期末存货成本,如果没算对的话整道题直接全错。好在我凭借仅存的一点会计功底做了出来,估计拉了不少分。
因为今年出题方式实在意想不到,所以建议大家先学一遍基础会计学,打好基础,再学调账。此处推荐复旦大学许晔主讲的《会计学原理》,讲得很好,在B站上可以搜到。配合她的教材,需要弄清楚的有:
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会计要素;
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产品生产业务的主要会计核算;
产品销售阶段的会计核算;
财务成果的主要会计核算;
存货的会计核算。
在学完会计学的基础上,可以开始看纳税检查的书,重点关注书上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调账题,和历年真题,重复做题,目标是题目一遍全做对。
对于调账题,我想说的是,每年出题方式灵活多变,因此掌握各项业务正确的会计分录才是基础!同时会计逻辑严密,调账步骤环环相扣,因此一步出错则后面全错,极易大面积失分!在这里师兄经过两年的备战,独家整理出了调账题所必备的会计分录,以及根据题目总结出的纳税调账五步法,收录在我们精编的资料中,大家按照资料的步骤复习,调账题拿满分从此不是梦,有需要的可以联系我哦。
(3) 选择题
选择题在财大不一定年年都出现,例如19年有,但20年就没有。但是根据财大命题,我认为命题风格可以分成以下三点
第一, 考查知识点基本上都是税法,并且以四大税种的知识点为主
第二, 命题风格偏向税务师的选择题,体现在有个别题目会考察边边角角的知识。更有甚至19年第一道单选题考察税基式减免,税额式减免和税率式减免的辨析,这道题属于税务师第一章里面的内容,但是在注会税法中没有该知识点。
第三, 财大过往的传统会考小税种的税收优惠,但是从19年开始没考小税种,国际税收还有税收征管法的选择题了,不知道以后也是不是这个趋势,所以大家复习的时候这部分不用复习的太细碎。小税种明白主要的计税原理就好,有时间的可以背税收优惠;国际税收明白间接抵免的条件,以及不分国不分项和分国不分项的计算方法即可;税收征管法,背会几条重点的规定即可,例如溢征补征追征,未扣缴税款的处罚,滞纳金的计算,偷漏骗抗税,税务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期限,估计选择题也就考1道题,考到选择题如果不会就直接把分丢了,例如2016年单选题第6题,这知识点要记起来实在伤脑袋,估计考场上也没有多少个人能够做对。
但是税收征管几乎每年必考一道名词解释题,例如19年的税务行政诉讼,今年的虚开发票,对于这部分我们把考过的题背会即可。
综上,我认为对于选择题,应对策略就是,把轻一上的选择题做熟即可,对于考场上可能出现的难题不必过于在意,因为大家可能都不会。
(4) 简答题、名词解释题
首先想说的是,尽管每年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占了绝大部分分数,例如今年占了108分,而计算题只占42分,但是这108分并不能拉开差距,所以我们只要中规中矩地复习就好,从8月份开始背书是比较合适的。
我一战的时候也曾经认为简答和名词解释比税法重要,所以在狂背之余,还不停在税法书上找一些边角的知识点给自己背,生怕考试会考到。加之轻视税法计算题,于是一战只考了112分。二战开始我重新调整思路,重视税法计算题,对于简答和名词解释只是中规中矩地复习,结果考了140。
为什么拉不开差距?
因为就税务专业来讲,背诵的内容相对有限,在规定的时间内大家都可以背完,从而决定了在考场上,你会的题目,可能大家都会,例如税负转嫁的定义,非居民个人的定义。
但是财大每年必会有一道题是特地出来为难我们的,例如14年初试发票管理不规范的行为有哪些,17年初试非股权支付,17年复试企业适用特殊性重组所得税处理的条件,18年初试税法与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的关系,20年初试虚开发票。这类题目我们自己即使是把整本税法书背下来也不一定能押中,况且还会消耗大量精力,得不偿失。所以碰到这类题目,尽量按自己的理解写就好,因为考场上谁也不会。
税收学和国际税收怎么背书才记的牢固?接下来讲讲我的方法
第一遍背诵8月份开始,先背诵税收学原理,每天背诵两个小时,注意两个小时应分开成2-3段,否则一次性背两个小时书会很累,效率很低。可以定个目标,例如每天背3面。
第二遍开始目标可以双倍,同时大家要根据每章的内容,拿一张白纸出来给每章列个知识框架,只写标题不写答案,同时我们要开始背这个框架(如下图)。我认为这么做有个好处就是,把知识点并联起来而不是串联起来,这样一旦某个知识点忘记了不会导致下面的知识点全忘。正如任燕翔所说:“把一本书比喻成一颗大树,那么我们应该先背大树的树干,再背树枝,最后再背树叶。”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看一下任燕翔在2018年8月16日的一直播#嫡系的安全屋# 记忆法:分区与输出,由于贴吧不给放链接,所以只能靠大家自行去网上找了,这种记忆法对以后背书非常有用。
第三遍开始,大家可以针对自己第一第二遍没背熟的地方进行查漏补缺了,这时候不应该给自己规定目标,哪怕是一天你只背熟了一个知识点也行。因为对于这些反复背诵却背不熟的知识点,我们应该放慢速度来背,给自己大脑更多的联想空间。俗话说得好:慢即是快。
第四遍及以后,这时候,可以把每天的背诵时间逐渐缩短。缩短至一小时,甚至20分钟也没问题,多余的时间可以开始用来背国际税收了。可以试着不按章节顺序来背书,例如今天背第三章,明天背第七章。这时候背书的作用应该是,维持我们对知识点的记忆,防止遗忘。注意每天都要花一定的时间来维持记忆,直到考试前。
我给大家定的目标是,对于税收学原理和国际税收,应该要做到对于每一章,都能口述出相应的知识框架,并且能把整章的知识点默写出来。
我是向来觉得,时间重于金钱,所以在一战的时候我买了一本师兄编写的知识点笔记,这本笔记囊括了税收学,国际税收和税收筹划所有要背的知识点,帮我省去了大量总结归纳的时间用于别的科目上,对我帮助很大。现在我也参与到这本资料的编写当中,有需要的可以联系我
(5) 论述题
个人认为是最最最最不拉分的一种题型。因为这种开放性的题目没有标准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考察题目我认为可以分成以下三种可能:
①一般与当年税收热点的NO.1有关;
②题目也有可能从研一学生期中或期末考试的试题里面选出来(例如2019年考的税收营商环境);
③要是在没有大税改的年份,就只能看运气了(例如今年考了税制结构相关的题目)。
考察题目一般与当年税收热点的NO.1有关;题目也有可能从研一学生期中或期末考试的试题里面选出来(例如去年考的税收营商环境);要是在没有大税改的年份,就只能看运气了(例如今年考了宏观税负相关的题目)。
我认为这类题目想拿个理想的分数,取决于两点:
一是字数应不少于A4纸一面,字数则取决于对答题素材的积累;
二是应当条理清晰,从what、why、how顺序分点回答,类似于政治的主观题答题格式。
我在二战的时候,整理出了论述题必背的两个素材,收编在我们精心编写的资料中,由于这两个素材比较万用,大家在答题的时候可以多多少少套用里面的句子进去,从而有助于提高答题的质量。另外在考试前我们也会整理出当年的税收热点,给大家背诵。
(6)最后补充一个问题:历年真题的运用
我认为专业课真题的定位不应该是给大家拿来估分,而应该是给大家用来在简答、名词解释上用于查漏补缺!!
真题的查阅应该在税收学、国际税收背完之后。大家应该拿出一张纸来,把历年真题中自己不会的名词解释、简答题,按照税种、税收学、国际税收分类抄出来,然后找出答案,自己反复背诵。
至于历年真题中的选择题、计算题,不会的看一下相应的知识点就好,也不必多虑。
至于调账题,要反复做,并且应该做到滚瓜烂熟,一遍做全对!!
目前能想到的就这么多,最后祝大家心想事成,考试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