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西安外国语大学人文地理已上岸,给学弟学妹们写一个经验贴。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考试科目、参考书目;第二部分介绍本人在复习专业课过程中的一些时间;第三部分谈教训和复习误区。
第一部分
首先,需要清楚的是,西安外国语大学人文地理官网上给出5本参考书的范围,655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第三版、《经济地理学思维》、《经济地理学导论》第四版,855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第二版、《人文地理学导论》。(这是2020届的考试科目,2021是否有变目前不知。)但是根据我个人的考试经验,《经济地理学》第三版、《人文地理学》第二版这两个是重点。
两本专业书考试试卷结构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下附2020考研真题(回忆版):
人文地理:这个真题最近离校还没来得及整理,过几天可以附赠
经济地理:
名词解释
文化与制度转向,创意产业,演化经济地理学,
主导产业,扩散效应,中心性,区域创新网络。
简答题
1.胡佛帕兰德的内容异同点
2.波特竞争优势理论
3.罗斯托理论
4.企业空间演变四个模式特点及适用范围
5.跨国公司投资及国别选择原因
6.请简述距离衰减原理
论述题
1.简述经理地理学当前研究理论重点
2.结合经理地理学原理,根据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论述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特点。
第二部分
我个人考研期间专业课的时间安排:
①阶段5月份我完成第一遍看完两本专业书,6月份自己手动整理完框架图。
②阶段7-8月上旬人文地理这本书,这个时候我开始每周1-2次专业课,勾画重点。并且自己手写课后题,每天早上进行诵读这个时候不要有记忆负担。
③阶段8月下旬—9月上旬经济地理勾画自己看课后题。
④阶段11月时我已经将书背了3-4遍,这个月开始自己手动整理真题答案,并且边整理边背诵。
⑤阶段12月上旬回归课本,这个月开始一周可以背到一本书,后来就是3-4天一本书。考试之前书背了8-9遍。
第三部分
其实在复习专业课的时候我也走过弯路,现在分享出来,可以引以为鉴。
首先,不要过于求速度。在开始看专业书时,一步步来,不要着急因为赶进度,看完一遍后发现自己啥印象都没有,带着理解的看书。不要自己慌忙的整了一两个月发现自己对专业课的安排还是很迷茫。
其次,理解后再背诵。有的小伙伴总是怕自己记忆力不好,着急赶着就开始背诵了,我个人觉得在背诵前书要看个2-3遍,不然在背诵时就会很吃力。而且对于我们专业课来讲,课后题和真题很重要。在看完一章内容时,课后题答案自己要搞清楚,框架图的构建也非常重要。
最后,一定要在考前进行自我模拟。无论是公共课还是专业课。都要自己模拟一下,一方面是为了更好的把控时间,另一方面是看看自己在答题规范方面,卷面方面哪里有所漏缺。也可以提前感受一下,防止考前过于紧张。
写在最后,我个人觉得如果你选择了这条路,就得一直坚持下去。每一天安排好自己的学习计划,有了明确的计划才能催促你有目标的进行下去。考研这个过程必定是辛苦的,但到最后,一切努力都不会被辜负。也不要去和不考研却过得很好的同学做比较,选择了考研就认真走自己的路就好了。想要的东西、目标都是需要我们用同等的努力来换取的。预祝上岸!
最后,以上只是我个人在考研过程中的一些经历、经验。学弟学妹有什么问题可以咨询。
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考试科目、参考书目;第二部分介绍本人在复习专业课过程中的一些时间;第三部分谈教训和复习误区。
第一部分
首先,需要清楚的是,西安外国语大学人文地理官网上给出5本参考书的范围,655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第三版、《经济地理学思维》、《经济地理学导论》第四版,855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第二版、《人文地理学导论》。(这是2020届的考试科目,2021是否有变目前不知。)但是根据我个人的考试经验,《经济地理学》第三版、《人文地理学》第二版这两个是重点。
两本专业书考试试卷结构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下附2020考研真题(回忆版):
人文地理:这个真题最近离校还没来得及整理,过几天可以附赠
经济地理:
名词解释
文化与制度转向,创意产业,演化经济地理学,
主导产业,扩散效应,中心性,区域创新网络。
简答题
1.胡佛帕兰德的内容异同点
2.波特竞争优势理论
3.罗斯托理论
4.企业空间演变四个模式特点及适用范围
5.跨国公司投资及国别选择原因
6.请简述距离衰减原理
论述题
1.简述经理地理学当前研究理论重点
2.结合经理地理学原理,根据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论述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特点。
第二部分
我个人考研期间专业课的时间安排:
①阶段5月份我完成第一遍看完两本专业书,6月份自己手动整理完框架图。
②阶段7-8月上旬人文地理这本书,这个时候我开始每周1-2次专业课,勾画重点。并且自己手写课后题,每天早上进行诵读这个时候不要有记忆负担。
③阶段8月下旬—9月上旬经济地理勾画自己看课后题。
④阶段11月时我已经将书背了3-4遍,这个月开始自己手动整理真题答案,并且边整理边背诵。
⑤阶段12月上旬回归课本,这个月开始一周可以背到一本书,后来就是3-4天一本书。考试之前书背了8-9遍。
第三部分
其实在复习专业课的时候我也走过弯路,现在分享出来,可以引以为鉴。
首先,不要过于求速度。在开始看专业书时,一步步来,不要着急因为赶进度,看完一遍后发现自己啥印象都没有,带着理解的看书。不要自己慌忙的整了一两个月发现自己对专业课的安排还是很迷茫。
其次,理解后再背诵。有的小伙伴总是怕自己记忆力不好,着急赶着就开始背诵了,我个人觉得在背诵前书要看个2-3遍,不然在背诵时就会很吃力。而且对于我们专业课来讲,课后题和真题很重要。在看完一章内容时,课后题答案自己要搞清楚,框架图的构建也非常重要。
最后,一定要在考前进行自我模拟。无论是公共课还是专业课。都要自己模拟一下,一方面是为了更好的把控时间,另一方面是看看自己在答题规范方面,卷面方面哪里有所漏缺。也可以提前感受一下,防止考前过于紧张。
写在最后,我个人觉得如果你选择了这条路,就得一直坚持下去。每一天安排好自己的学习计划,有了明确的计划才能催促你有目标的进行下去。考研这个过程必定是辛苦的,但到最后,一切努力都不会被辜负。也不要去和不考研却过得很好的同学做比较,选择了考研就认真走自己的路就好了。想要的东西、目标都是需要我们用同等的努力来换取的。预祝上岸!
最后,以上只是我个人在考研过程中的一些经历、经验。学弟学妹有什么问题可以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