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吧 关注:1,673贴子:8,394
  • 0回复贴,共1

《论语雅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公冶长篇》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孔子谈论到公冶长时,说:“可以把女儿嫁与他为妻,他虽然有过牢狱之灾,但这并不是他的罪过。”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孔子评论南容时说:“他非常有才干,又非常谨慎,我很欣赏他。如果国家有道,南容一定能出人头地,得到重用;国家无道呢,他也能明哲保身,进退自如,不会招祸被杀。”所以孔子把自己哥哥的女儿嫁给了南容。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孔子评论子贱说:“这个人真是个君子呀!如果鲁国没有君子的话,他从哪里获得这种好品德的呢?”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
子贡听到孔子夸奖子贱,也想听听老师怎么评价自己,于是子贡问孔子说:“弟子也师从夫子,也有志于精修,但是造诣的深浅,学习的程度,我自己还不太清楚,请老师说说我这个人怎么样?”
子曰:“女器也。”
孔子回到说:“参学要学以致用为佳,比如世间的器具,以适用为益。你能举一反三,所预料的事情多数能够发生,既擅长政事,又精于言论,是个有用之材,就像器具以适用来判断一样,你已经成器了。”
曰:“何器也?”
子贡又问:“器具也有贵贱之分,老师觉得我像什么样的器具呢?”
曰:“瑚琏也。”
孔子回答说:“器具中有一种叫做瑚琏的,陈放在宗庙之上,用玉制成,用玉妆饰,是最为贵重华美的。你的才干,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能成功,文采极佳,足以为国家增光,你就像器具中的瑚琏。”
前面孔子曾说:君子不器。子贡虽然没有达到君子的程度,但也成为了孔子众弟子中最为出色的一个,距离君子不远了。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
有人说:“冉雍这个人有仁德,但是没有什么口才。”
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孔子说:“为什么一定要有口才呢?伶牙利齿的和他人争辩顶嘴,往往会被人讨厌。我不知道冉雍他是否可以称得上仁,但为什么一定要有口才呢?”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孔子让漆雕开入仕做官。漆雕开回答说:“我对做官这件事还没有信心。”孔子听了很高兴。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
孔子说:“如果我的主张行不通,我就坐木筏子漂流海外。能跟从我的大概只有仲由吧!”
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子路听到这话很高兴。孔子说:“仲由勇武过人,他的勇猛甚至超过了我。但不善于裁夺事理。”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
孟武伯问孔子:“子路算得上有仁德吗?”
子曰:“不知也。”
孔子说:“不知道。”
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孟武伯又问了一遍。孔子说:“仲由啊,一个具备千辆兵车的大国,可以让他去负责军事。至于他有没有仁德,我就不知道了。”
“求也何如?”
又问:“冉求怎么样?”
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孔子说:“冉求呢,一个千户规模的大邑,一个具备兵车百辆的大夫封地,可以让他当总管。至于他的仁德,我弄不清。”
“赤也何如?”
孟武伯继续问:“公西赤怎么样?”
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孔子说:“赤呀,穿上礼服,站在朝廷上,可以让他和宾客会谈。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
这段文字记载的是孔子与鲁国大夫孟武伯的对话。对话的内容是孟武伯向孔子询问他的三个弟子——子路、冉求、公西赤是否做到了“仁”。孔子却答非所问,只是较详细地介绍了这几个弟子的才能,即他们分别能够胜任什么样的职务,对是否做到“仁”的问题却避而不谈,一律用“不知其仁也”来搪塞。事实上,孔子非常了解这几个弟子的志向和才能,他的回答一语道破了弟子们各自的人生理想。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说,一个拥有千乘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他只需要三年的时间,就可以把这个国家治理好,使这个国家的人民勇敢善战,而且懂得做人的道理。冉求说,一个国土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国家,他用三年的时间,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公西赤说,他能力有限,不敢说自己能做到什么,只能做点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在诸侯会盟及朝见天子的时候,他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这是公西赤自谦的说法,孔子却认为他才德出众,可以胜任大司仪官。这几个弟子的志向和才能,在“孟武伯问仁”中得到了印证。这充分说明,孔子对自己的弟子是了如指掌的。
但是,对这三个弟子“仁不仁”的问题,孔子为什么一问“三不知”呢?难道他对自己的弟子并不是真正的了解?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他毕生追求的最高境界。孔子认为仁道广大无边,不可轻易达到,所以当孟武伯问:“子路仁吗?”孔子坦率地回答:“不知道。”孟武伯认为,对弟子的了解,莫过于老师,子路仁不仁,孔子怎么会不知道呢?所以他又继续追问,得到的却是“三不知”的回答。在孔子看来,“仁”,一定要合乎天理,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杂念;而且要始终如一,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懈怠。人的志趣和才能都是外在的,一个人内心是否纯正,凭外在的东西是不能轻率判断的。所以孔子客观地评价这三个弟子的才能,对“仁不仁”却不妄下结论。他这样回答,暗含勉励弟子之意:有志于求仁,就要时常省察自己的内心。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他的“三不知”,正体现了这种实事求是的严谨作风。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10-24 20:5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