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临书舍吧 关注:239贴子:7,085
  • 0回复贴,共1

武汉大学638哲学基础考研全套资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君临书舍】提供在线阅读:http://jlss.100xuexi.com/Ebook/971175.html
目录说明:本全套共包括8种电子书、45个高清视频(共47课时)、8种纸质书(赠品)。1.考研真题
武汉大学《638哲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全国名校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全国名校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全国名校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说明:本部分收录了本科目近年考研真题,方便了解出题风格、难度及命题点。此外提供了相关院校考研真题,以供参考。2.教材教辅
郭齐勇《中国哲学史》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郭齐勇《中国哲学史》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郭齐勇《中国哲学史》网授精讲班展开视频列表
邓晓芒《西方哲学史》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说明:以上为本科目参考教材配套的辅导资料。3.考研题库
2021年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经典教材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说明:本部分为本科目考试内容的相关题库,并提供了详解。
试读(部分内容)
1.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历年考研真题
2015年北京大学844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
1.前识
答:“前识”是指对于事物的预见,是先秦老子的哲学术语。《老子》三十八章说:“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老子认为,前识是华而不实的,它不表示人的聪明,反而是愚蠢的开始。因为前识是智慧的产物,而老子认为,“慧智出,有大伪”。有了智慧,便出现了许多的人为,人为又与道相违背,所以人的智慧是应该摒弃的,前识是应该抛弃的。韩非认为,人在事物发生之前就发表议论,在事情发现之前就有认识,叫前识。王弼《老子注》将“前识”解释为“前人而识”,即先于他人而认识。
2.通几
答:通几是明清之际方以智用语,意即哲学。语原出《易·系辞上》:“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惟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方以智《通雅》中说:“专言通几,则所以为物之至理也,皆以通而通其质者也。”并认为通几寓于质测(自然科学)之中。方以智将知识分为质测、宰理和通几三类。质测是指实证自然科学,宰理是指传统的外王之术,即现在的社会政治学和经济学。通几是指研究事物存在依据的学科,即哲学。通几,由于它是揭示万物之所以存在的依据,既不能证实又不能证伪。这三种知识的关系就是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3.无名
答:“无名”语出庄子《逍遥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古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倘若能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驾驭着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的境地,他还需要凭借什么呢?所以说:修养高的人能任顺自然、忘掉自己,修养达到神化不测境界的人无意于求功,有道德学问的圣人无意于求名。无己即超脱世俗价值所左右的自己。因而,“无名”是要扬弃世俗价值所拘系的小我,使自己从狭窄的局限中提升,而成其大我。
4.三表法
答:“三表法”是墨子提出的检验认识真理性的三条标准。《墨子·非命上》记载:“言必有三表。”三表为:“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以古代圣王的历史经验为根据、以众人的感觉经验为根据,以政治实践是否符合国家、民众利益为验证。墨子重视感觉经验,肯定古代文献的记载,尤其强调社会效果是衡量诸种学说是非的重要标准。墨子的三表法首次提出了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表现出墨子重视感觉经验和实际功利的思想倾向。但墨子忽视了理性思维的作用。
5.离坚白
答:“离坚白”是战国时期公孙龙学派的名辩命题。与“合同异”相对。语出《公孙龙子·坚白论》:“视不得其所坚而得其所白者,无坚也;拊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坚者,无白也。”他们认为人们感官接触到的事物的各种属性,都只能是绝对分离的独立体。他们用“离坚白”来论证这一观点。认为眼看不到石之坚,只能看到石之白,因此“无坚”;手摸不到石之白,只能触及石之坚,因此“无白”;由此断定,“坚”和“白”是互相分离、各自独立存在的。这一观点具体分析了感觉接触事物的特殊性,但却夸大了其特殊性,割裂了人的认识功能的统一性。
6.性三品
答:“性三品”是中国古代一种主张人性分为三等的理论。西汉董仲舒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他认为,上等的“圣人之性”先天是善的,不需要教育;下等的“斗筲之性”是经过教育也难以转化为善。这两种是少数,都不可以名性,只有“中民之性”人数众多,可名性。东汉王充根据禀气多少把人性分为善、中、恶三种,他认为性善是中人以上,性恶是中人以下,善恶混是中人之性。唐代韩愈明确提出“性三品”说,他认为,与生俱来的性包括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品质,在三品中的比重各不相同。韩愈和董仲舒的“性三品”说都是封建等级关系在理论上的反映。
二、简答题
1.为仁由己
答:“为仁由己”是春秋孔子为其道德修养方法论和作为这种方法论的哲学基础确定的基本原则。《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日: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已,而由人乎哉?”仁是孔子的最高道德理想和标准。孔子认为,“仁”是从人对人的良好情感中引申出来的,由于“为仁”(或不“为仁”)完全取决于自己,所以孔子说“为仁由己”,而非“由人”。孔子明确肯定了道德行为、道德实践的主体性原则。而从身边做起,体现的是道德修养的践行性特征。其具体做法包括以下三点:
(1)“求之于已”
孔子十分强调人作为主体的内心自觉和主观努力。在他看来,“为仁”本来就是个人的道德追求,其动力应该来自于自己而不是来自于别人,其对象应该是要求自己而不是去要求别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2)“笃信好学”
孔子很强调学习。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他孜孜不倦地追求学问,但又不是为了学问而学问。在他看来,学问提高的同时也应该是道德的提高。孔子主张“为己之学”,强调“笃信好学,守死善道”,把做人与做学问紧密结合起来。
(3)“躬行实践”
道德修养的关键是身体力行,即孔子所说的“躬行”。孔子很强调学了就要做,说了就要行,十分重视“言行一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听其言而观其行”,以是否身体力行来作为检验道德修养的试会石。
孔子“为仁由己”的道德哲学,其最终目标是“成圣”。“成圣”构成为他的最高的道德理想,而由之推动统治者以“圣人之道”治国,则构成他的最高的社会理想。
2.道通为一”
答:“道通为一”是庄子在《齐物论》中提出的哲学思想。庄子借“道通为一”的途径建构自己的形上学的。庄子称:“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庄子与老子都以“道”为形而上的最高范畴。
(1)含义
①道即天地万物所以生之总原理,有物即有道,故道“无所不在”也;
②道为天地万物所以生之总原理,故“自本自根”,无始无终而永存,天地万物皆依之生生不已也;
③道之作用,亦系自然的;
④道即天地万物所以生之总原理,此原理即表现于万物之中;
⑤道非事物,故可称为“无”。泰初有“无”,无即道也。
(2)“道”的缘由
①源自于“道通为一”。“道通为一”者,即在“道”的层面上,在“道”的审视下,万物在经验世界、经验事物范围内的分判都是没有本真意义和正确价值的。庄子认为把它们的分判化去,将它们看作是齐同、齐一的,就合于“道”,进达于“道”。
②万物在经验世界层面上的差别,包括有在性质、功能、时间、空间和价值上的种种差别。“道”由化解这种种差别而获得。“为”、“形”、“可见”、“高”、“深”、“先”、“后”等概念,都是用以描述经验事物的性质和功能。庄子认为,“道”没有这些特性,不能用这些概念来描述。“道”既不能用这些知性概念来描述,显得神秘。然而它越被置于神秘的地位,越凸显了它对经验事物在性质和功能上的差别的化解功能。
③“道”既然化去、超越经验事物的种种区分,不再具有经验事物的种种特质,那么,从经验的立场看“道”,“道”可被视为“无”、“无有”。
(3)庄子“道”的生成
①借化去经验世界、经验事物的对待性及由对待性引发的种种差别与区分而建立;
②借拒斥作为宇宙本源本始的实存性而生成。
存在界的种种差别,其实即出自人认知上的分判,是人的认知加给世界的。因而,消解经验知识凸显的“道”,实即以未落人经验分判之前的一种自然一本然性的存在状况为“道”。这种道纯属于一种精神境界。可见,庄子的“道”不是作为本源的实存论意义上的“道”,而是形上境界之道。


IP属地:山东1楼2020-11-11 18:1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