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华吧 关注:2,904贴子:38,256
  • 9回复贴,共1

孙太后在北京保卫战中至关重要的所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有句老话叫 “君不与臣争功”
土木堡之变时孙太后就是整个明朝的主心骨,事实上的最高统治者
作为最高统治者最重要的就是制定宏观计划,任命最合适的人,然后充分放权实现落实预先计划
那么土木堡之变时孙太后的表现是怎样的呢:
首先孙太后定下了坚守北京的决心,要知道当时明朝精锐已经全部丧失,北京极为空虚,而南京一直是明朝的陪都,仁宗时还计划将首都迁回南京,只是仁宗在位实在太短没有来得及实施,那么如果孙太后决定朝廷迁到南京,北京只留下于谦或什么人防守也是完全说的过去的,但如果朝廷南迁必然人心动摇,即便于谦本事再大也很可能失守北京
既然已经确定了坚守北京的决定,那么怎么来完成呢,首先国不能一日无君,需要扶立一个新的皇帝。当时人选有两个,一个是宣宗的庶子朱祁钰,另一个是孙太后的孙子宣宗的嫡孙朱见深,按照礼法朱见深绝对在朱祁钰的顺位之前,而且又是孙太后自己的亲孙子,如果孙太后稍有私心立朱见深别人根本无话可说,因为按照礼法本来就应该是这样。但孙太后却能抛却私情,以大局为重,本着国赖长君的原则最终选取了朱祁钰
最后战略计划还要有一个具体负责人实施,幸运的是明朝此时正好有一个绝好人选,就是于谦。但能不能对于谦这样的人充分放权,充分信任则是非常考验统治者的用人之量的。
北宋靖康之变时也有一个类似于谦这样的民族英雄 -李纲,当金兵第一次南下包围汴梁时,迫于开封军民的压力宋钦宗被迫使用李纲暂时击退金兵,但金兵刚有后退,宋钦宗就听信谗言罢免外放了李纲,结果李纲刚被罢,金兵再次南下终于酿成了靖康之变
反观孙太后扶立朱祁钰,起用于谦后就能充分信任,自己甘心退居幕后不加钳制,最终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
土木堡之变时北京的形式非常类似北宋靖康之变时汴梁的形势,孙太后作为明朝此时的最高统治者决策稍有差错就有可能酿成千古遗恨,但孙太后能够脱却个人私心,以大局为重,敢于以身犯险,在战略决策,扶立新君,启用能臣方面都做出了正确的决策,其在明朝命运转折点的作用绝对被史书低估了


IP属地:澳大利亚1楼2020-12-10 16:40回复
    明史相关记载:
    《本纪第十 英宗前纪》:
    秋七月己丑,瓦剌也先寇大同,参将吴浩战死,下诏亲征。吏部尚书王直帅群臣谏,不听。癸巳,命郕王居守。
    甲子,京师闻败,群臣聚器于朝,侍讲徐珵请南迁,兵部侍郎于谦不可。乙丑,皇太后命郕王监国。戊辰,帝至大同。己巳,皇太后命立皇子见深为皇太子。辛未,帝至威宁海子。甲戌,至黑河。九月癸未,郕王即位,遥尊帝为太上皇帝。
    《本纪第十一 景帝》:
    正统十四年秋八月,英宗北狩,皇太后命王监国。
    己巳,皇太后诏立皇子见深为皇太子。
    《列传第一 后妃》:
    英宗北狩,太后命郕王监国。景帝即位,尊为上圣皇太后。时英宗在迤北,数寄御寒衣裘。及还,幽南宫,太后数入省视。石亨等谋夺门,先密白太后。许之。


    IP属地:澳大利亚6楼2020-12-17 10:37
    回复
      明史中的这些记载明确表明朱祁钰的监国是孙太后所立,说孙太后是当时明朝的最高统治者没有任何问题
      虽然孙太后在景泰一朝的具体事迹没有太多记载,但直到景泰末年,石亨等人密谋发动夺门之变的时候,也要先请示孙太后同意才敢发动,说明在整个景泰一朝,孙太后对朝局都有重要影响力


      IP属地:澳大利亚7楼2020-12-17 10:43
      收起回复
        再看《明宣宗实录》中的记载:
        卷一百十五:
        宣德十年正月乙亥,上崩,遗诏天下,诏曰:...长子皇太子祁镇,天性纯厚,仁明刚正,其嗣皇帝位。...凡国家重务,皆上白皇太后、皇后,然后施行。..


        IP属地:澳大利亚8楼2020-12-17 12:09
        收起回复
          再补充一些孙太后和于谦的史料:
          胜朝彤史拾遗记·清·毛奇龄:
          土木之变,太后知于谦能任难,即以侍郎升本兵。复辟后,太后怜谦忠社稷,以不赏死,面诘上曰:“何为不留谦。”
          明史 于谦传:
          皇太后初不知谦死,比闻,嗟悼累日。英宗亦悔之。
          皇明通纪·明嘉靖·陈建:
          初于谦等之死,皇太后不及知。后始知之,乃为上备言于谦匡济多难之功,迎立外藩之诬。上始疑之,事定日久,查迎立之事愈无状,每诘石亨、张軏、曹吉祥等迎立外藩之故,对曰:臣亦不知,乃徐有贞等向臣言耳。于是,上深衔亨辈。待时而发,有贞所以有金齿之行,而亨辈卒俱不免,由于此矣。
          鸿猷录·明嘉靖·高岱:
          初,石亨等谮杀于谦,太后不尽知故。后知之,乃为上言迎立外藩之诬。


          IP属地:澳大利亚10楼2020-12-23 21:4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