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佛吧 关注:47贴子:269
  • 7回复贴,共1

哲学讲座 | 四大皆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地点:淮阳书院(河南周口市太康县轩子大道与黄老之道交叉口路西200米)
主讲人:轩起(剑桥大学荣誉博士,北京大学客座教授,中国社科院名誉院士)


IP属地:河南1楼2020-12-26 15:07回复
    信仰其实是一种感情上的确认与相信,并因为这种确认与相信而获得力量,从而在思想与行为发生一系列变化。所以,信仰是感情与理性融合的产物。如果着重理性,对一切事物均抱怀疑态度,会走向“不信”的反宗教道路;如果着重感性,离开理性的驾御,则会形成狂热的盲目信仰,如“迷信”。
    “邪信”即缺乏正确的理性判断,同时受到情感的误导,从而偏离人生及社会的道德规范,是一种危险而且有害的信仰。“迷信”则是由于对信仰对象没有经过理性思考而不加分辨地盲目附和。因此,无论是个人的修养与提升,还是社会的前进与发展,都需要“正信”。
    按照宗教学的通常说法,宗教产生于人类的依赖感与超越感。一种宗教信仰在坚持自身主体性的同时,又要具有包容性、圆融性,才能给人类社会带来真正的和平,佛教便具有这一特点。


    IP属地:河南2楼2020-12-26 16:18
    回复
      后魏大统七年(541)六月,杨坚诞生于冯翊(今陕西渭南大荔县)的般若尼寺,出生之后,即由比丘尼智仙抚养成人。当杨坚七岁时,智仙曾对他说:“儿当大贵,从东国来。佛法当灭,由儿兴之。”据载,北朝齐、周之世,所辖寺院三四万所,僧尼数百万人,南朝佛教在梁代鼎盛时,有寺院二千八百余所,僧尼八万多人。
      北周武帝于574年采取行政手段强行废佛,焚毁经像,令僧尼还俗,以寺院充宅第,没收寺院财产。短短的几年间,数以百万计的北方僧尼被迫还俗。建德六年(577)进兵北齐,攻占邺都,又使齐境的佛教毁灭殆尽。南朝经侯景之乱,僧徒被杀,寺塔造毁。隋开皇九年(589)灭陈时,致使许多寺院毁于战火,又令建康的城邑宫室荡平耕垦。
      隋文帝普诏天下,任听出家,全面支持和复兴佛教,对于缓和民族矛盾,招唤流民归土耕垦是非常有利的。开皇初年,隋文帝建立了隋代的僧官制度。南北朝时期,北朝以沙门统(又称昭玄统、道人统)为中央一级的最高僧官;南朝则称为僧正或僧主。隋代的中央僧官,承袭北朝之制,设昭玄统为全国最高僧官,以昭玄都为副手。


      IP属地:河南3楼2020-12-26 16:23
      回复
        在隋朝建立的第一年,佛教恢复工作的各个方面已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开皇三年(583)为了体现佛教好生恶杀的慈悲精神,文帝降敕每当官立寺院行道之日,附近百姓不许杀生。开皇四年,文帝下敕保护和搜集周武灭佛后遗留的佛像。开皇九年(589)灭陈,天下一统,隋王朝的佛教政策可以推广到大江南北的广大地区。
        开皇十三年(593)十二月八日,隋文帝在佛、法、僧前忏悔北周毁佛之罪,称如来之教,“断邪恶之源,开仁善之路”,但由于北周毁佛,“致使愚者无以导昏迷,智者无以寻灵圣”,“弟子往藉三宝因缘,今膺千年昌运”,决心振兴佛教,使废像遗经“重显尊容,再崇神化”。
        到了晚年,隋文帝的佛教信仰愈加坚固,甚至将对佛教的护持落实到刑律之中。开皇初年,文帝即令在五岳各建佛寺一所,诸州县建立僧、尼寺各一所,每年国忌日设斋行道。


        IP属地:河南4楼2020-12-26 16:52
        回复
          381年,慧远一行人来到庐山,从此隐居庐山30余年。两晋时期佛教可分为南北两个系统,南方以竺道潜、支道林为代表,北方则以道安、慧远为代表。1344年,淮北大旱,瘟疫流行,朱元璋的父母、兄弟相继去世,十七岁的他入皇觉寺为僧,后又作游方僧,在淮西的光、固、汝、颖诸州游历了三年多。
          由于早年的出家经历,朱元璋对佛法的立教宗旨与义理有着较为全面、透彻的了解,其护法护教的基本态度也是相当明确的。他在政事之余,也常“入寺中与禅者盘桓”,藉此舒解忧烦,“暂释几冗之一时”(《明太祖集·卷十四·游寺记》)。
          朱元璋推重儒释道三教并举的政策。他认为,儒家祖述尧舜,效法先王,其传承与确立的政治准则、伦理纲常为“万世永赖”,而佛道二教则处处教人明因果、辩善恶、示吉凶,劝善警顽,“暗助王纲,益世无穷。”(《明太祖集·卷十·三教论》)
          洪武元年,朱元璋在南京天界寺设立善世院,命僧慧昙管领佛教,又置统领、副统领、赞教、纪化等员,以掌全国各名山大刹住持的任免。朱元璋很重视佛教经典的整理、流通与讲习,洪武五年,他召集江南名僧至南京,启建“广荐法会”,组织力量点校、刻印藏经,到洪武三十一年,共收录佛典一千六百余部七千多卷,史称“洪武南藏”。
          他常喜欢与大学士宋濂等一起论究佛经奥义,剖理决疑,尤属意于般若经典,对般若真空的佛学义理有很深的理解,如他认为佛教所谈之“空”为“相空”,谈“空”的目的是为了解脱妄想缠缚,“去心之邪念,以归正道。”(《同上·卷十五·心经序》)


          IP属地:河南5楼2020-12-26 17:21
          回复
            中国的汉化塔由塔刹、塔身和塔座组成。塔刹与印度塔相同,塔身为典型的中国楼阁建筑。地宫是中国的塔特有的。中国塔的建筑材料主要是木和石。在中国人传统的观念里,木代表生,石代表死。在印度,石窟构成隐居的场所,是为了专心修炼。塔为佛教专有,石窟是佛教与印度教、耆那教共有。
            印度佛像不注重衣饰,衣服穿得少,还有裸体的佛。印度佛进入汉地后,中国人就根据自己的风俗习惯对其进行了改造。首先是给佛穿上了衣服,汉佛都穿了裤子,上半身会适当地露一部分或丝毫不露。洛阳的龙门石窟里的最大的佛全身都穿衣服,因为是按照女皇武则天的形象来建造的。


            IP属地:河南6楼2020-12-26 17:52
            回复
              苏轼一生有两妻一妾。王弗是苏轼的结发之妻,她是苏轼的同乡,十六岁嫁给苏轼,时年苏轼十九岁。在王弗去世三年后(1068年),苏轼续娶王润之,25年后,王润之亦去世。王朝云是苏轼的侍妾,跟随他23年,最后卒于惠州。
              苏轼《蝶恋花》:
              记得画屏初会遇。
              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
              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暮。
              那日绣帘相见处。
              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
              敛尽春山羞不语,人前深意难轻诉。
              知君仙骨无寒暑,千载相逢犹旦暮。
              故将别语恼佳人,欲看梨花枝上雨。
              落花已逐回风去,花本无心莺自诉。
              明朝归路下塘西,不见莺啼花落处。
              在苏轼看来,情爱之事,是对人的沾染,也是人间的烦恼,他说:“谁教风鉴在尘埃?酝造一场烦恼送人来。”苏轼与佛教因缘很深,曾自诩是禅师转世:“我本修行人,三世积精炼。中间一念失,受此百年谴。”苏轼是天生重情多情的人,他热爱生活,不能出家为僧,也无法真正做到不被情爱所沾染,即使他打算“不思量”,最终还是“自难忘”。


              IP属地:河南7楼2020-12-26 18:19
              回复
                佛教认为痛苦是一种不满足的状态,暂时的满足从来不能带来一个持久的完满,如果我们整个一生都在追逐世俗的目标,就像一个朝干涸的河中抛网的渔夫。印度佛窟,从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7世纪,历时近十个世纪,内含小乘和大乘两大阶段。
                白居易《宫舍内新凿小池》:
                帘下开小池,盈盈水方积。中底铺白沙,四隅周青石。
                勿言不深广,但取幽人适。泛艳微雨朝,汉澄明月夕。
                岂无大江水,波浪连天白?未如床席前,方丈深盈尺。
                清浅可狎弄,昏烦聊漱涤。最爱晓暝时,一片秋山碧。
                石窟,就是开凿于山石、崖壁间的洞室,最初是佛教的修行之地,佛教术语叫“僧伽蓝”。佛教有宇宙中心是须弥山的信仰,神都住在山上。因此,开窟于山,修行于窟就有了一种神圣的象征意义。


                IP属地:河南8楼2020-12-26 19: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