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击的巨人吧 关注:3,258,050贴子:35,934,154
  • 3回复贴,共1

我觉得最终集第五集并没有什么问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来不太喜欢两头搬的,但是现在这个风调,我觉得有必要搬一下;需要有人站在另一个角度进行说明。
整个《开战宣言》的过程和舞台都是以“舞台剧”的方式来表现和构造的,但更多的是娓娓道来的序章。这一整集的表现方式和风格上也向着这个方向靠拢。这也就与“动感十足”相反,更多的是通过BGM的衬托,来表现关键场面的转换中的构图美,特定情节下的韵律美和某些动作的定格美。再加以配音演员的精确演出,把恰当的、合适的情绪和氛围层层递进地、逐步地表现和营造出来。
于是在整体节奏上,这一集属于非常缓和的叙事节奏,这与戴巴公爵的演讲节奏也是一致的,是超出故事层面的呼应。这一集与漫画在美学上的诠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更多都是留空白,留待观众自行在脑里进行美的加工。
这一集节奏比较平缓,同时又是偏向于“舞台剧”的表现方式,同时又为了让视角和立场更趋向于中立而刻意克制了“燃”(或者说“震撼”,因为“震撼”大体分三种,一种是“惊讶”,一种是“悲壮”,另一种是“激昂”即俗称的“燃”;但对于主动发起战争和试图以各种理由和借口来美好战争,美好结果和这一途径的那一方来说,“悲壮”显然不合适;“惊讶”又与故事的叙述过程不符)的成份。许多网友和观众更喜爱“舞台剧高潮”式的表现,换句话来说即人物表情大特写加之声部大特写,蓄声怒吼、嘶嘶低鸣和发声呐喊之后的突然留白。这样确实是有其独特的美学优势的,可以把人物情绪给完全展示出来,在画面和声音里迅速传播,带动起来观众的情绪,使之同步,使之进入故事的氛围。
但真要这样做,那么“缺点”也是明显的。因为镜头和声部,特别是特写的,本身就是主观的、自带立场的。不管一个导演试图以哪个角度来切入一个故事,只要他运用了这些技巧,那必然也会带入一些主观因素。要完整和优雅地使用这些技巧,那么就必须预设立场,并尽可能地保持立场。或许会有人想到,那么如果我们对于两边的人物,各方面的人物,都给予相同分量和等级的特写,以此来达到平衡和保持中立呢?这样做的一个结果就是有可能把“严肃的战争”描绘成了“喧哗的打架”;牺牲一些“真实性”来换取一些“戏剧性”。
因此可以预见会有不少网友和观众不太喜欢这一集。于我自己来说,由于这是一集过渡篇章,是“序章”,同时又因为节奏比较缓和,自然就艺术性层面的东西来说是没有前面几集那么充足的;虽说没那么多,但实际上也并不少。所以我不觉得这一集有什么大的问题;这一集在各方面、在整体上都符合我原先的预期。


IP属地:爱尔兰1楼2021-01-12 00:11回复
    在这一集里,我认为最合适的情绪和氛围该是像艾伦所说的“逼不得已”,再佐以些许“荒诞讽刺”,而不该是“震撼”或“炸裂”。


    IP属地:爱尔兰2楼2021-01-12 02:27
    回复
      也有朋友使用了别的词汇“史诗感”,但这无非就是换着词儿说着一样的意思。那么相对应的疑问也就会跟着换词儿。例如说“史诗感”,那么我会问“史诗感”的定义是什么,“史诗感”来源于什么。如果说的是音乐,那么音乐的节拍是轻盈的还是凝重的,是高频的还是低频的等等。
      使用不同的词汇,那么应该给出相应的定义、来源以及实现。不然“史诗感”、“历史感”又怎么和“震撼感”来区分呢。


      IP属地:爱尔兰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1-01-14 01:40
      回复
        “审美”是因人而异的,是个体的全部积累的在某一个方面上的末端表现;创作的收益,受欢迎度、被接受和喜爱程度,则有点儿“老天爷赏饭吃”的味道。举个例子来说,假若在桌面上有三个任意大小的水瓶:第一个瓶子是装的纯净水,第二个是空瓶子,第三个瓶子是装的颜色极其鲜艳的红色的水。那么创造就有点像把左右两个瓶子的水按照比例勾兑到第二个瓶子中,并尽量把它装满。
        甲或许是按照4:1的比例来勾兑成品;也许所得到的结果并不符合乙的审美,颜色太浅了。所以乙觉得应该得按1:4的比例来勾兑成品,这样的结果最完美。无非就是多点右边少点左边的,或者反之。但这样并不能证明甲或者乙中谁更高明。因为每个人的审美都是不一样的,或许会有人觉得1:1的比例才是最完美的;也就是说不管以什么样的比例来勾兑,总会有人觉得完美,也会有人觉得差劲。比例,即颜色的深浅,放到作品中便是受众对其的感观。比例,本身是无关高明与否的;审美,也难以较出高低。于是想要在创作上证明其高明的方式大致只有三种:一、阐释使用该比例的原因,并证明其必须性;二、勾兑的结果装满了更大的水瓶;三、在一次行为中完成了更多次相同和不同比例的勾兑。


        IP属地:爱尔兰4楼2021-01-15 08: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