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语禅心吧 关注:14,362贴子:18,875
  • 4回复贴,共1

仁清法师:受了三皈以后 会有什么功德?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你受了三皈以后,就会有什么功德呢?不再受生三恶道的这一种功德。什么空性也没讲,你要修持五戒有可能来生得人身,在修持五戒的基础上再去行中品十善,你可以生天。在中品十善向上品十善的基础上,再有一定的禅定功夫,是天的高层次。是这样的,这是什么因什么果。那释迦牟尼佛讲空性的时候,他会说三皈讲错了吗?五戒不对吗?啊,走到河北啦,原来我们走错了,那再回来吧,奔上海方向走。可能吗?所以说,释迦佛斥,呵斥小的是小乘发心,不是反回头来讲大乘法的时候,把小乘法否认掉。不是把小乘法否认掉。严格的讲,小乘法当中它有一些戒律,经、律、论嘛。经律论,小乘的戒律包括了三皈五戒,包括了八关斋戒,包括了我们现在所受的比丘二百五十条和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条戒律。这一些如果释迦佛讲空性的时候完全,完全否认了,那个佛这个圆满智慧证得从那里体现呢?释迦牟尼佛成佛以后,他证两种功德,证两种功德。
释迦牟尼佛成佛以后,诸佛如来成佛以后,他同时会证得两种功德,哪两种功德呢?一种是‘如所有智’,第二种是‘尽所有智’。有人讲到空性,就是空无一物,空空如也啊,什么也没有。‘如所有智’就是万法的本体,如如不动的本体,《金刚经》上有一句话,「如来者,即诸法如义。」如来者,即诸法如义。那么什么是如来,「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是说的空性。那么「诸法如义」是万法的本来面目,是真实的如来本性,就是这个含义。‘如所有智’佛陀证得两种智慧:第一种是如所有智,这一切所有的法的本来面目是空性,全部证得,叫如所有智。人空、法空、万法皆空,空亦空,叫如所有智。
第二种是尽所有智,‘尽所有智’是一切万法的事相差别明明朗朗。有很多人一讲到证空性,似乎你一证得空性以后,什么都没有了。请问你证得空性以后还穿衣吗?你证得空性以后,去厕所的时候是不是就分不出男女来了?麻烦啦,证得空性以后如果这样的话,就麻烦啦,谁还去修。‘尽所有智’是尽所有,一切法的事相差别,也叫差别事相,明明朗朗,了了分明。释迦牟尼佛他能无碍的了知,任何一个蝴蝶背部的斑点的来历。不同的蝴蝶身上有不同的花纹,任何一个蝴蝶的背部身上的任何一个斑点它的来历,什么因什么果吗,它的斑点肯定有一定的因来造成的,释迦牟尼佛都能知道,明明朗朗,了了在目,就是这个含义。所以说,证得空性以后,成为圣者以后,成为智者以后。他不会是说什么也没有了。证得空了啥也没有了,那是完全错误的。
所以这个禅宗大德有一句话,证空之前,证空性之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为什么他执着于他那个个性,事相。执着于事相,认为那个事相啊,万法啊,皆有自性。皆由一个恒常不变的本来的它。这是证空之前的一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但是证得空性以后呢?证得空性前一阶段,就看山也不是山,看水也不是水了。为什么?他已经证得它的本来的东西了。不仅仅是看到它表相了,这是证得空性前一步,到证空的后一步,就把空性和事相合二为一的时候,理体无二的时候。他又返回来啦,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那么那个事相还是事相,了了分明。但是要比我们凡夫明白很多道理了。明白什么道理?凡夫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圣者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那仅仅是在世俗谛的事相方面,但是他呢胜义谛的空性方面照常证得。我们仅仅看世俗地的事相方面,没有证空。它是不一样的,是不是这个道理?所以说,不能把圣者的那种证量和我们混为一谈。圣者的证得空性以后还不如我们呢,圣者证得空性以后,不知道男女厕所分不出来了,那就麻烦了。
摘自仁清法师《成佛的法华》
更多请搜“仁清法师”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03-13 07:43回复
    学习领悟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03-26 11:32
    回复
      阿弥陀佛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1-03-28 05:41
      回复
        问一下,有这方面的交流群嘛


        4楼2021-11-11 17:18
        回复
          阿弥陀佛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1-11-28 22: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