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枝子吧 关注:255贴子:961
  • 1回复贴,共1

武术的真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武术的真谛

初练武术的人,即使消去了拙力,也多是纯刚无柔,又不知自己有多大能耐,火气甚大,动则与人交手。等到进入练暗劲阶段,内功稍有根底,出拳稍有柔性,才会发现自己能耐有限,横暴之气自会渐渐收敛。一旦开始练化劲,剑气入骨,以心行气,但求处处平和顺畅,圆转无不如意,收发无不随心。这时才有可能大彻大悟,觉已往之非,恨闻道之晚,深知“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虚己待人,谦和忍让,决不与人作无谓之争。试看那些真正的武林高手,大多儒雅清秀,似有仙风道骨。他们目光清朗透澈,神态和蔼安详,步履轻灵飘逸,两眉正中隐隐若有红光,拳经上叫做“一点灵光吊在眉”,功法上称作“光聚天心”。看起来,他们的体格似乎未必很壮实,而是以清瘦者居多。他们绝没有凶暴浮露之相,目光也决不成猛狞厉。他们一般不言武,更不言勇,而是锐气内敛,刚猛尽收,外如秋水,柔静澄撤。练到这种地步,才可算是悟得了武术的真谛。

“大巧若拙”一语出自《老子》。它的原意是说最灵巧的看来却好像十分笨拙一样。武术行家们借用这句话,用来说明真正高明的招式并不一定繁富华丽,而是看来比较简单笨拙。

美观者未必实用,实用者多不美观,这是中国武术的一个规律。同样地,灵巧者未必胜过质朴,质朴者多能胜过灵巧。武林中人常常瞧不起那些花拳绣腿,就是因为花拳绣腿之类尽管好看,尽管灵巧,但却缺乏实战价值,不过是“满片花草”而已。

中国武术拳派众多,但无论哪一种拳派,都是越往高层次上练,招法越显得不重要,而内功的功法显得越来越突出。单凭招法定输赢,是武学中比较低的层次。以内功功力判胜负,才是较高水平的较量。比如对方抡右拳砸来,你若以左手架开,右手出拳,固然不能说不对,但已经是“犯了招架”。在高于们眼里,这种招式自不值一哂。同祥的情况,倘若你斗然缩身而进,径以右肘撞出,则技击效果根可能要比上述“架打”好得多。这就是拳谚中说的“不招不架,只是一下”,而“犯了招架,就是十下”。上述两种招式均为反击所用,但却有快慢、巧拙之别。然而,倘若只是表演,则马步(或弓步)架打一定比缩身顶肘潇洒大方很多。还是同样的情况,倘若你内功深湛,则可以在与对方身体相触的一刹那发劲,将对方远远放出。不过,这种发劲的效果只靠—个人却很难表演出来,而且也没有什么招式,只是身子一抖而巳。倘若表演,其观赏价值连缩身顶肘也不如,而在武学境界上,与缩身顶肘之类又不可同日而语了。

人们在武打电影中常常看到这祥的镜头,一个人高高跃起,凌空蹬腿,对方顿时被踢个仰面朝天,其实,这种“凌空蹬腿”之类的动作很少有人在实战中使用,原因在于这类空中动作准备时间长(一般要加上几步助跑),动作幅度大,缺乏隐蔽性和突然性,不仅难以击中对方,而且极易被对方所乘。此外,两人面对面格斗,近在咫尺,岂容你从容跳起?所以,即使你想用这一招,在实战中也很难找到机会。电影或电视中常有这样的镜头,那是因为这类动作舒展大方,具有某种造型美,能使观众从打斗中领略到某种审美情越。这是实战技击与表演艺术的区别。如果将形意拿中的劈拳或崩拳搬上镜头,那就无论如何也收不到这样的艺术效果了。

中国武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简而繁、又由繁而简的历史过程。太极、形意等内家拳的出现和繁荣,就是由繁而简的重要标志。太极拳和形意拳都没有多少套路,拳

式动作也都比较简朴,极少出现大幅度的跳跃。后起的意拳索性连拳路也取消了,纯以功法训练。这些拳种都坚持以拙胜巧,以少胜多,体现了中国武术的发展趋势。

个人练拳也是这样。开始学拳的时候,人们大都在招法上下功夫,由简而繁,愈学愈多。再练几年,逐渐由招法转向功法,招法与功法互相配合,但仍对招法兴趣甚浓。又练上十来年,于招法上的心气就渐渐谈了,集中精力练功法,招法被置于次要地位。再练个十来年,才会逐渐憎出“大巧若拙”的道理,无法为法,以意击人,方是武学的至境。这时再回头看看往昔所练的种种招法,真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恨。



IP属地:河南1楼2005-12-21 12:5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