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枝子吧 关注:255贴子:961
  • 10回复贴,共1

苌家拳——苌氏武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苌家拳——苌氏武风
    
    中华武术史,并中华文明史,同根同源,同历岁月风雨。中华武术史,是中华文明史的重要组成,演绎了中华文明史独到风格的精彩篇章。
    “苌家拳”是清朝乾隆年间,由河南荥阳汜水苌乃周集众家之长,熔铸一炉而创。拳以创始人姓氏冠名,说明其拳独到不一。
    河南荥阳汜水,为今郑州市辖区,南依嵩岳,北临黄河,西踞虎牢(指虎牢关),东望平原,世袭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汗水和傲骨,凝聚着风流人物的智慧和勇敢,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是孕育和产生武术大师的沃野。苌家拳的萌发,南承少林拳艺精当,北尝陈氏太极宗风,处于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
    “苌家拳”演绎注解了“凡是武家,必是儒家”的中华武术风采。苌乃周别名、雅号颇多,闻其名号,如见其人。“儒拳师”、“苌教手”、“苌夫子”、“苌子”、“肫诚氏主人”、“肫诚氏”、“明心堂山人”、“种竹翁”等,寓其品格高雅,不求名显于世,矢志于武学事业,赤心耿耿,至肫至诚之意。也可见时人对其尊崇之意。
    “苌家拳”破除门户之私,博采众长,广纳各家,从理论、实践两个方面进行融会贯通,糅合提炼,著述造拳,时出一派。苌氏综合性的继承和发展了清代在民间流传的字拳、猴拳、少林拳、太极拳、醉拳等诸家拳法,并且,运用古典哲学中的阴阳学说及医学理论中的经络学说等,实践导引吐纳,熔冶一炉,创做成一个理论精湛,技击独到的拳派。
    “苌家拳”注重养气练气,从苌乃周所说可见一斑“俗学不谙中气根源,惟务手舞足蹈,欲入元窍,必不能也。人字有生以来,禀先天之神以化气,积气以化精”。著有《练气诀》云“气以心为体,心以气为用。五行本一心,阴阳无偏重……上本是阴始,下却是阳充。上下凝乎中,中气甚坚硬……气发若风声,气纳如吞川,前奔星赶月,后退如蓬转……”。其拳法之变,皆以二十四字为母。以字为拳,以势变法,是“苌家拳”的主要特点。并且,形气合一,体现了其拳内外相合,浑然一体的完整性。“苌家拳”既静且动,静若处子,动若疾风;既弱且强,弱若无骨,强若金刚。其继承传统武学遗风,体用兼备,武儒精进,可称得上武林风范。



IP属地:河南1楼2005-12-24 12:20回复
    以前对苌氏拳也只是知道,并没有深刻的认识。没想到那么独到,怪不得那么受人推崇。看来以后要多看看这方面的东西^_^


    IP属地:河南2楼2005-12-27 21:54
    回复
      苌乃周(1724——1783)
        苌家拳创始人,文武兼备,广摄传统文化融入武学,一代儒士拳术大师。

        苌乃周字洛臣,号纯诚,又名苌三。苌氏武技创编者。河南汜水(今荥阳)人,祖籍四川。自幼醉心武学,先以文显,后习枪捶。乾隆武科获隽杰士第三名。成年后随张八习枪、拳法,又从梁道习棍法,从阎圣道习罗汉拳法,还到温县陈家沟等地遍访明师。后得字拳四十法,又得猿猴三十二棒。又以周易、吐纳、导引、阴阳哲理、经络气象等,致力于拳术、拳理之研究,删繁就简,终于集各派武术之精华,创造自称一家的苌氏武技和理论,立苌家拳于中州,成为清代河南省颇负盛名之二十四拳-。苌家拳历代相传,经二百年而不衰。苌乃周一生勤于授徒传艺,门徒数百人,其中不乏高足,如柴如桂、高六庚、李清文。
        苌乃周总结拳技,阐发拳理,著书立说,推动了武术理论的发展。其编著有《中气论》、《武备参考》、《熟极生巧》、《二十四字拳》、《二十四大战》、《青龙出海》、《黑虎拳》、《白虎拳》、《大罗汉》、《小罗汉》、《炮拳》、《小红拳》、《猿猴三十六棒》、《三十六枪术》、《双剑谱》、《纯阳十三剑》、《双棒》、《虎尾鞭》、《峨嵋镰》、《单剑抵枪》、《双剑抵枪》等。有谱有解,实属珍品。后刻汇成《苌氏武技书》行世。


      IP属地:河南4楼2005-12-31 16:43
      回复
        六、阴阳斜偏,十字入扶说。 
        此斜偏侧身俯仰势也。左斜俯势,阳气自脊右下提于脊左上,斜入左前阴分;右斜俯势,阳气自脊左下提于脊右上,斜入右前阴分,斜劈斜邀手用此;左斜仰势,阴气自腹右下提于腹左上,斜入左后阳分;右斜仰势,阴气自腹左下提于腹右上,斜入右后阳分斜攉提手用此。 
        七、阴入阴扶,阳入阳扶说。 
        此直起直前不偏不倚势也。直身正势,阳气不得入于阴分,阴气不得入于阳分,各归本位,上至百会穴而交,下至涌泉穴而聚,阴阳入扶,只在两头也。 
        八、阴阳乱点入扶说。 
        此醉形式也。醉形者忽前忽后,忽仰忽俯,忽进忽退,忽斜忽正,势无定形,气亦随之为入扶也。但乱之中随时而布,阴阳不相悖谬,乱而却不乱也。 
        以上总论一身之大阴阳,其入其扶如此。其它局部如脚尖之伸翘颠踏,膝胯之屈伸提落,虽用法无穷,而阴阳之入,自有一定。形合,则气不牵扯;形不合,则气必濡滞。逐处体验,无遗纤屑为妙。 


        炼气诀 

        (此书所言炼气,皆外壮。若内壮,在易筋经。) 
        气以心为体(气必随心),心以气为用(心能运气),五行本一心,阴阳无偏重, 
        上下周一身,部位各不同。前阳而后阴,仰轻而俯重, 
        阴还阴处结,阳还阳处动,上本是阴始(即离宫),下却是阳充(即坎宫), 
        上下凝乎中,中气甚坚硬,周上冲乎天,周下势如山, 
        左归须右转,右归须左牵,前进若流水,上打如举山, 
        落点似飞石,机发离弩弦,气发若风声,气纳如吞川, 
        前奔星赶月,后退如蓬转,指须勾连用,两肩如运钳, 
        上下一气结,民富国自安,晓提此中诀,炼之自无难。 
        凡一身之进退动静,以心为主。心君也,出令者也。心无形,惟无形故能形形而不形于形,以意知者也。以命门为辅。命门,气之所从生,乃一身枢纽,宰相也,传君之令也。以头倡率手足。头为众臣中之主事者,为总督元帅,钦差大臣之类,皆是也。手足庶尹百持事之类也。故每一势之操纵收发,心先,命门为次,头又次之,手足则次而又次之。 
        神动天随,纯任自然,若一矫揉造作,则凿矣。操纵在手,变化从心,随机而动,人力不与。 



        卷二 


        阴阳转结论 

        阴转阳兮阳转阴,阴阳转结互有根。欲知阴阳转结理,还向阴阳转处寻。 
        天地之道,不外阴阳,阴阳转结,出于天然。故静极生动,阳继乎阴也;动极而静,阴承乎阳也。阴必转阳,阳必转阴,乃造化之生成,故能生生不穷,无有止息。人禀天地之气以生,乃一小天地,其势一阴一阳,转结承接,顾不论哉。故高者为阳,低者为阴,仰者为阳,俯者为阴;伸者为阳,屈者为阴;动者为阳,静者为阴;正者为阳,侧者为阴;进为阳,退为阴;气往上冲为阳,下纳为阴;出手为阳,回手为阴,不可持一而论。势高者必落之低,阳转乎阴也(若高而更高,无可高也,势必不连,气必不续);势低者,必起以高,阴转乎阳也(若低而更低,无可低也,势必不连,气必不续)。俯仰屈伸,动静侧正,无不皆然。间有阴复转阴,阳复转阳者,此一气不尽,复催一气以足之也,非阴尽转乎阴,阳尽转乎阳也。明乎此,转关有一定之势,接落有一定之气,无悖谬无牵扯矣。盖势之滑快,气之流利,中无间断也。一有间断则必另起炉灶,是求快而反迟,求利而反钝也。 


        三尖为气之纲领论 

        凡事专一则治,以有其主宰,有统帅,虽有千头万绪之多,而约之归一辙也。如行军有主帅之运筹,治家有家长之规矩,方同心协力,于事有济。练形练气,动关性命,其气之统领,气之归着,可不究哉。头为诸体之会,领一身之气,头不合,则一身之气不入矣。如俯势而头仰,则阳气不入矣;仰式而头俯,则阴气不入矣;左侧俯式而头反右歪,则右半之阴阳不入;右侧俯式而头反左歪,则左半之阴阳不入。侧仰式亦然。直起式头反缩,则下气不得上升;直落式头反顶,则上气不得下降;旋转而右,头反左顾,则气不右入;旋转而左,头反右顾,则气不得左入;三阴止于手之内,三阳起于手之背,为臂膊血气之道路。指法之屈伸聚散,手腕之俯仰伸翘,一有不合,则膊气不入矣。如平阳手直出者,而反掌勾手,气亦不入;平阴手直出者,而反掌勾手,气亦不入;阴手下栽者,掌翘则阳气不入;阳手上冲者,掌翘则阴气亦不入;平阴手前荡者,腕勾则阴气不入;平阳手栽打者,腕勾则阴气亦不入;侧手直打者,跌手则气不入;侧手沉入者,翘手则气亦不入。余可类推。三阳止于足之背,三阴起于足之下,为腿胯往来血气之道路。一足之尖根楞掌,脚脖之伸翘内外,一有不合,则身气不入矣。如仰势踢脚,若尖伸,则阳气不入;俯势栽脚,若尖翘,则阴气不入;起势直窜,若尖伸,则气不得上升;落势下坠,若尖翘,则气不得下降。 
        


        IP属地:河南6楼2005-12-31 16:44
        回复
          头圆象天,为诸阳之会,为精髓之海,为督任交会之处,统领一身之气,阴阳入扶,全视乎此。此处合,则一身之气俱入;此处不合,则一身之气失。其气之结聚落点,有一定之处,不可不知。正俯势为入阳气,头必俯而栽,气落额颅印堂间;正仰势为入阴气,头必仰而掀,气落脑后风府间;正侧势为阴阳气俱入,头必侧而栽,气落头角耳上边;斜侧俯势为阴阳气斜入,头必俯而歪,气落额角日月间;直起势,不偏不斜,不俯不仰,为阴阳气直入,鼻必正而直,气落百会正顶心。又要知催气之法,为不牵扯。如仰势入阴气,下颏掀,胸必昂,腹必鼓,手必举,足必翘,则三尖一气,阴气自入矣;俯势入阳气,下颏勾,背必弓,手必落,脚根掀,则三尖一气,阳气自入矣;侧势阴阳齐入,腮必掀,肋必提,一脚颠,一脚落,一膊起,一膊插,则三尖一气阴阳并入矣;直起势,阴阳上冲,头必顶,肩必耸;脚起纵者,翘必提膝;不起纵提膝者,颠尖伸膝,则三尖一气,阴阳俱入矣。侧斜俯仰,可以类推。 

          胯 

          一胯擎起一胯落,起落高低使用多,下体枢纽全在此,莫反此地空蹉跎。 
           
          膝 

          肘有尖兮膝有盖,膝盖更比肘厉害,左右勾连一跪倒,金鸡独立法无奈。 


          论 足 

          足履地兮势如山,头颠平踏自天然,惟有随跳与乱点,擎气多着在脚尖。 
          古人云:头圆象天,足方象地。又云:手有覆有反,以象天;足有覆无反以象地。能载一身之重,静如山岳,有磐石之稳;动如舟楫,无倾仄之忧,如地之镇静而不动,平稳而难摇也。其用法有虚实,有两脚一虚一实者;有两脚前虚而后实,后虚而前实者;有左虚而右实者,右虚而左实者;有一脚之尖根楞掌,应虚而应实者。总之,不实则不稳,全实则动移不利,而有倾倒之患;不虚则不灵,全虚则轻浮不稳,而有摇晃之忧。虚实相济方得自然之妙。足有伸翘:足尖伸而下入者,气下降而沉栽也;足尖翘而上勾者,气生而浮飘也。有横顺:有两脚齐横者;有两脚齐顺者;有丁字步,一脚横一脚顺者;有八字步,两脚微往外开,如八字样也;有雁行步,两脚半顺排列一样,如雁行之齐也。有轮摆:轮有半旋轮,侧栽车轮,俯仰无底斛斗轮;摆有外摆,内摆。有洒蹬:洒脚后伸,蹬脚前伸。有踢跺:踢脚前翘,跺脚横截。有拧捣:拧脚尖旋,捣脚跟翘。能催送一身之气,身去脚不去,则牵扯而气散,何以扶助前手之力。前手之气在后脚,后脚不随,身气不入,终只半勒,气不充满。足为百骸之舟楫,一身之领袖,少有不合,全体之气俱不入矣。步法之用,不可不细为区别。侧势前捕者,雁行步,半斜半顺也;十字步前探者,丁字步,前微横,后全顺也;倒踢曳身者,亦丁字步,前步后横,后步颠顺也;小四平坠落者,八字步尖往外开;直身上窜者,双颠步并齐展,脚尖直坚也;起纵步一脚起一脚落;前进步者,后步先动;后退者,前步先动。起要翘脚尖,落要伸脚尖。挤步侧身进者,俱横步;挤步正身进者,前步微横后全顺。俱是后步先动,挤步前进,后催前也。抢步仄身前进者,俱横步;抢步正身前进者,前步横,后步顺。俱是前步先动,抢进携后,前带后也。拉身侧身后退者,两脚俱横;拉步侧身后退者,右剪先动左步,起翘脚尖,落伸脚尖也。落点无定点,两脚尖擎点任意也;纽缥步,轮旋脚俱颠,落点外楞着力,推我后退;两脚尖颠擎,推我不倒,外搂前栽,弓背磕头,两脚齐颠,硬膝退剪,车轮脚伸尖直腿,不可勾脚以退,气平徜步,两脚猛踢,平身直窜。略举大概,以明变化,总以随势为妙,不乖其势,不逆其气,步法之用斯得之矣。 

          平 肩 

          两肩擎起似运担,擎气全在肩骨尖,前开后合天然妙,双峰对峙自尊严。 


          仄 肩 

          一肩高兮一肩低,高高低低不等齐,低昂递换多变化,七旁十势亦出奇。 

          肘 

          两手垂兮两肘弯,三请诸葛人难防,屈可伸兮伸又屈,看来用短胜用长。 

          论 手 

          两肩垂兮十指连,生克制化五行全,敌吃横推看三至,当面直入是三传。 
          


          IP属地:河南10楼2005-12-31 16:44
          回复
            宜在静处用功,不可向人前卖弄精神,夸张技艺,方能鞭策着里,论语云: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信然乎。
            宜郑重其事,不可视为儿戏,则无苟且粗心之病。
            宜明其理,传其神,顾其名,思其形,方能精妙入细。
            宜心领神会,博闻广见。凡人所不知者,我必知之;凡人所不能者,我必能也。审端则竟委,声入则心通,如此方可作人师。
            宜专心致志,殚心竭力,方能日进一日,若浮光掠影,扬扬自然,视为己成,而不知早见弃于大雅也。子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味深哉。
            先看二十四正势,再看一套偏势,正以立其体,偏以行其用,偏正相济,体用兼全,不忧武艺不高人矣。
            初学莫言练气,先将身法步眼比清,不可先记住大概,熟时仔细再正,再正则终不正矣。易曰,蒙以养正,圣功也。又不可使力,须因势之自然,徐徐轮舞,务将外形安放一家,再食轻活圆熟,转关停顿,操纵开合,一一如式,势势展施,将筋节骨骸,处处松开,方得为妙。
            一势精灵,约得千遍,方能练熟。若不熟练,还是千遍。
            先以用功为主,一身血气周流,方能浑元一气。
            灵活之法无他道谬巧,总由熟而生,由静而得。
            功夫总在呼清倒浊,尤在养静。
            头随势转,阳亦阳势,阴亦阴势,不阴不阳,头亦不阴不阳,有斜歪扭缥,两肩务要松活,不可强硬。两肘务要内连向下,不可外圈。
            两胳膊俱要柔活,切不可使着力,方能练到疾快猛地位,不致落于强硬死筋坠里。拳头要握得紧,与胳膊平直相对,不可上仰下勾外斜;拳头握得紧,直对胳膊,方能练出筋法出来,及粘着人皮时,浑身如打电形象,怒力一齐,三尖照落,方能打得结实着筋,而人难招架矣;若拳头上仰如抬头状,下勾如提勾形,外斜如扭顶样,不惟用力不出,打人不着重,落到人身必致损伤自己手脖,而难用功矣。两手不可探远,探远则转关不灵,下势不生。两手之左右曲伸,则因人之势,远近近而用之,实无一定之规矩,总因人手之远近高低,我手亦随之高低曲伸;无论偏正,反侧诸式,宜将身子搁于两腿中间,直起直落,方能稳如泰山,而无歪斜不停之病。少有歪斜,便是东扭西裂,南倒北疴,岂不蹉跎可笑矣。身之俯仰,亦必不先不后,一齐俱到也。
            两腿不可过宽,过宽则转身不利,难免倾跌之患;两腿之曲,却有一定规矩,前腿固不可太曲,太曲失于跪膝,又不可太直硬。后腿之曲直,全视步法之大小;大步法后腿舒展,力方用得出;小步法后腿曲直,与前腿曲直不大差别。
            务须脚尖着地,决不可平放。全脚履地,将力用死,致犯转势不捷,起脚不利之病。惟用脚尖着地,落点一尽,方无不稳不灵之患。前脚必须向前踏实,要脚尖点地;后脚必须斜放,亦不可太实,使全脚履地。凡打势不论何势,欲打人着力稳当,前脚不拘在人脚内外,须脚尖抢进他身后,三尖照落方好。前脚横立,大足指心气宜往内勾,后脚竖立,后根往外一拧,两膝相对,既无不牢之病,裆亦护得住了。
            步法不可贪速,恐仓惶失措,不无倾跌,但能跳的高,不愁不远矣。高字当在远字之上,远字当在高字之下,良有以也。
            三合:脚手眼相合也。凡出手要比何势,打人何处,我眼神所注,手之所打,脚所进,须一齐俱进,一齐俱到。
            六合:脚与手合,手与眼合,眼与心合,心与神合,神与气合,气与身合,再无不捷妙灵和处。
            第一要三尖照(头手脚,三尖也),其次要气催三尽(尽者,齐也。头手脚三齐也)。
            左动必右应,右攻必左辅,左右相生方得阴阳周流之妙。
            通身俱要气擎,顶心往上一领,然后发势,用尽平生之力,方能强壮,如狮子搏象用全力,搏兔亦用全力,则全神毕赴,自无坚之不破矣。若曰我本无力,不亦已乎。
            力要用得出,气要留得住。用得出,处处如战;留得住,步步要擎。擎中有战,战中有擎,出没变化,不可物相,物相则非矣。
            停顿处宜着有力,转关处宜活泼随机,起势时气要松活。气要擎而不硬,落点方一齐着尽,使尽平生气力,始得刚柔相济之妙。
            


            IP属地:河南12楼2005-12-31 16:44
            回复
               
              两手抠如酒杯,端于鼻下,气还大指食指。 
              饮此玉液,献尔金杯,劝君更尽,如泥一堆。 
              正势转身,右足前,两手侧抠,如掇酒杯样子,食指上跳,小指气摧,硬往上端,驾胳膊。

              第六势:双飞燕子(沉) 

              身伏手垂,指抠头低,气颠脚尖。 
              燕儿展翅,两翼低垂,不是浮水,恰似衔泥。 
              正势转身两足齐,两手一撇,两足尖占地,两手皆侧帖,打鬼眼穴,气往下插,直入地内,压住大指。

              第七势:白鹅亮翅(开) 

              两手一分,两拳上仰,气颠两脚尖。 
              沙上群鹅,纷纷白云,飞起展翅,爱杀右军。 
              往前一跳,手齐分,大指往外一扇,肘贴胁,打肱里肉。

              第八势:美女钻洞(入) 

              伸臂下插,低头而伏,气滑后脚尖。 
              洞门有石,钻之弥坚,美女来此,束手而前。 
              右前左后。身往足前,头往下一伏,两手伸直,手背靠探,打小腹。 

              第九势:双龙入海(尽) 

              双手猛回来一撞,气顶中指尖。 
              僧鲧尽龙,破壁飞去,双双入海,谁能当住。 
              左足前,两手阴,伸直,步往前即,气往前去,打两乳下。 

              第十势:霸王举鼎(崩) 

              双手一挑,脚尖站立,气领中指尖。 
              鼎峙千秋,重于山河,霸王举起,往上一豁。 
              两足齐立,拳从裆中豁起,直伸头上,气落中指一骨节上,打脉槽。 

              第十一势:飞雁投湖(创) 

              头下栽,手后背,气射顶门。 
              鸿雁于飞,在彼空中,上下一扇,投入洞庭。 
              两手一刷再一分,右足前入于裆头往前一彭,气落天灵盖上,打中腕。 

              第十二势:宝剑双披(劈) 

              左膝顶起,两手分拍,气归于一处。 
              孙权发怒,劈破书案,刘主拔剑,石分两段。 
              左前右后。两手俱侧,膝盖往上一顶,两掌往下一砍,大指气催小指,打手脖。 

              第十三势:猴儿牵绳(牵) 

              两手采头往怀一栽,气抠指尖。 
              头上有绳,拉拉扯扯,猴儿牵着,倒栽一跌。 
              左前右后。两手俱侧,气落十指洒,往里一搂,肘尖力往怀一收,身往下一坐,气聚臀尖,抓胳膊。

              第十四势:双手推山(推) 

              手出心下,上按胸脯,气摧手心。 
              动也不动,稳如泰山,双手推之。猛往上掀。 
              右前左后。两手背帖于胸前,往前一拥,气出于心。 

              第十五势:直符送书(敌) 

              两手交*,伏头尽力一送,气尽中指。 
              奇门谁知,直符随时,即刻送到,阴阳二书。 
              左前右后。两手阴,一交一*,直伸头上,往前一冲,气落手腕两骨节上,打胸腹。 

              第十六势:猛虎探爪(吃) 

              手转身接,手往下尽力一按,气插手心。 
              猛虎翻身,力用全幅,下插入地,即时立仆。 
              并足而立,两手皆阴,大指往上一承,四指往下一卷,如铁柱一般,拿手腕。

              第十七势:钟馗抹额(粘) 

              右拳仰,左拳搁心坎上,气落顶门上。 
              钟馗镇宅,两手磋摩,神额一抹,哧退邪魔。 
              右前左后。两手俱侧,附于两耳,手往后一带,头往上一仰,右手往上一绷,搁于头上,左手贴于左胁,头往上一进,贴胳膊里面。 

              第十八势:暗弩射雕(随) 

              右手下滚,左手上冲,气收脉槽。 
              空中飞鸟,惟雕难射,暗弩一发,他防不住。 
              右前左后。两手心向内,一手中指尖往上一顶,一肘尖气往下一抽,插胲下。

              第十九势:白虎靠山(闪) 

              两掌一展,身子往后仰,气闪背后。 
              白虎洗脸,舍身倒转,两掌一仰,泰山压卵。 
              一脚前,一脚后,左前右后,头往后一仰,两手往后一闪,气落手背,头气落枕骨。

              第廿式:双峰对峙(惊) 

              双肘齐起,往怀中一顶,气点肘尖。 
              玉门古渡,双峰豁然,肘尖竖起,打中心坎。 
              右前左后。两手腕屈,勾于心窝旁,两肘尖往前一射,气落两骨节上,打短胁。

              第廿一势:螃蟹合甲(勾) 

              两手绕外,合打太阳穴,气堆中指。 
              螃蟹拱手,金甲一对,合在中间,脑骨粉碎。 
              右前左后。两手俱阴,外往里一拘,气落十指骨节,打太阳穴。

              第廿二势:童子拜佛(连) 

              滚手插鼻口,两背相靠,气顶十指尖。 
              善材童子,礼拜观音,南无陀佛,红火出林。 
              


              IP属地:河南14楼2005-12-31 16:44
              回复
                • 125.41.45.*
                你们知道苌乃周的画像是谁整理的吗?
                我知道,如果不是他,你们到现在都不知道苌乃周长的什么样子。
                我告诉你们,不是别人,是我师傅宫泽龙他老人家。
                你们如果想找他,很容易的,就在荥阳市体育场内,他还有一身的苌家拳。如果大家想练就到荥阳来


                17楼2006-10-17 18:31
                回复
                  • 125.41.45.*
                  电话---037164602346


                  18楼2006-10-17 18:33
                  回复
                    • 222.136.57.*
                    17楼说的不对,你知道画像是谁画的吗?


                    19楼2007-06-06 12:31
                    回复
                      宫泽龙(喜令)马安国之徒,苌氏武技第八代传人,郑州市上街区西史村(原属荥阳)人,较全面继承了苌氏武技,后又从"马氏四杰"之一马贤达先生习通备武学,深得真传,因脾气、性格及其他原因,与外界联系较少、所以其精湛的武功不为外界所知。
                      传承表:苌乃周->三子苌其渊->次子苌廷扬->子苌连登->子苌群英->堂侄苌文蔚->徒吕大海、马安国->徒宫泽龙(喜令)。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21-03-23 00: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