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涩的薰衣吧 关注:432贴子:61,515
  • 9回复贴,共1

【读书分享】《八月之光》读后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05-30 14:26回复
    在昨日读完了福克纳的《八月之光》。
    这本书是我在ipad和kindle上读完的第一本书。零零散散地抽着空闲时间来读,在ipad上读了三分之一,因身体不适而体会到了ipad的笨重,并且认定当自己欣赏文学作品时更注重阅读感受而非批注细究之后,转而使用了近来才收的二手kindle(虽然ipad也是近来才购入x)进行了后半部分的阅读。不得不说kindle的文学作品阅读体验真的很不错呢,轻巧方便,当然史哲类丛书还是使用ipad更好。好吧,这些都是题外话x


    IP属地:浙江3楼2021-05-30 14:46
    回复
      如果说算上并未完整阅读的短篇集,那《八月之光》是我阅读的第三部福克纳的作品。比起我读的第一部福克纳的作品《我弥留之际》,《八月之光》如其标题一样显得更为明亮,自然这与题材撇不开关系。《我弥留之际》全篇都笼罩在安葬的阴森之下,尽管《八月之光》也充满着谋杀、落魄、凄惨的过去,但却伴随以新生、归宿、朦胧的未来,整体的基调不因主体故事而沉闷,反而焕发出温和的光彩。一如福克纳自己所解释的那般:“在密西西比州,八月中旬会有几天突然出现秋天即至的迹象:天气凉爽,天空里弥漫着柔和透明的光线,仿佛它不是来自当天而是从古老的往昔降临,甚至可能有从希腊、从奥林匹克山某处来的农牧神、森林神和其他神祇。这种天气只持续一两天便消失了。但在我生长的县内每年八月都会出现。这就是那标题的涵义。对我说来,它是一个令人怡悦和唤起遐想的标题,因为它使我回忆起那段时间,领略到那比我们的基督教文明更古老的透明光泽。”


      IP属地:浙江4楼2021-05-30 14:46
      回复
        先谈谈叙事。比起《我弥留之际》当中以小节更替作为视角转换标志的明显多视角叙事,《八月之光》则跳脱出了这种相对死板的形式,各个小节以更为自由地方式对人物的视角进行了拼接,用人物之间的相关性以及时间的跳跃达成了人物视角的转换,并以此构成整个的叙事。《八月之光》中不同人物在各自的故事中活跃,沿着各自的线索行进,但又不可避免地交织,故事的中心在初时显得迥异,但在后期却逐渐聚拢。福克纳在故事的再现与重叠上的把握让我叹为观止:不同故事线中的人物有着类似的遭遇;同一时间点上发生着截然不同的故事,将人物的命运导向不同的结局;而在一条故事线曾经所发生的事件,又以另一种类似的形式发生在另一条故事线的当下……不连续的故事线索却串连出了一件如此精美的艺术品,犹如不同碎片被精心地摆放在一个橱窗当中,一反传统小说作品直线到底的叙事手段,呈现出十分多元的形态,相得益彰,独特而令人怀有深刻印象。在这里不得不感叹,福克纳不愧是一代小说大师,大学四年中阅读的大量文本在这里显得十分贫瘠,相形见绌。(因自身的懒散,大学期间的阅读量远远不及高中时期。平日阅读的文本也多数碎片,尽管也有读一些不错作品,但多数胜于说理,提炼出发人深省的主旨,亦或是营造出良好的意境。于叙事方面有如此水平的,还真算是许久未见了。今日读完《八月之光》,真的是如获珍宝。)


        IP属地:浙江5楼2021-05-30 14:46
        回复
          《八月之光》对人物的塑造也是我很久没有见过的丰富饱满,或许这得益于其意识流的写作手法。不论是哪个角色,都给我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启示与思考。在其中几个角色身上,也能瞥见一些自身的影子,又不禁反思,如果自己要进行像样的创作,确实应该拾起自己一直在逃避的自我解构。


          IP属地:浙江6楼2021-05-30 14:47
          回复
            故事以莉娜这个角色开篇,又以莉娜这个角色结束。通篇二十一个小节,福克纳着重于莉娜身上的篇幅严格意义上只有两篇。但莉娜却奠定了整部小说的主基调,她开篇就处在令人担忧的处境:受人瞒骗,怀着身孕独自上路寻找孩子的父亲。她年轻、天真、单纯,目睹了她的处境的人都为她担心。但她却始终保持着乐观,带着“一种内心澄明的安详与平静”。即使在寻找到负心汉,并再度被抛弃以后,她仍旧以一副从容的姿态再次启程。她即是《八月之光》中“光辉”的具体象征,代表了福克纳所要传达的人类“心灵深处的亘古至今的真情实感、爱情、荣誉、同情、自豪、怜悯之心和牺牲精神”。


            IP属地:浙江7楼2021-05-30 14:47
            回复
              而故事中篇幅最多的角色,乔·克里斯默斯则作为一个全然相反的面,行走在小说故事的主体当中。福克纳写就了这么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角色,体现了一个人内心深处最大的矛盾与同社会的隔离与陌生感。他一出生就被抛弃,活在恶毒的视线与意外的怨恨当中。他生着一副白人的皮囊,却被打上混血儿的标签,被嘲骂作黑鬼。他一出生就被取以“克里斯默斯”的名字,背负上对上帝的亵渎。而在被收养以后,他又受到养父那严格的宗教道德压迫。他整个的初始人格,正如他自己所表述的那样:“他的外形与思想都不由自主地铸成”。他最先想到的就是反抗,倒不如说外界对他的只有压迫,似乎如果他要属于他自己,他只能做出反抗,简单粗暴的反抗。养母善意的施舍反而令他厌恶,他要把一切牢牢抓在手中,即使那是作恶。他不知道自己究竟是白人还是黑人,他想要确认自己为黑人,因为他的反抗手段即是作恶,而在他的观念里这与黑人等同,他把自身作恶的理由归结到“他是个黑人”之上。但他却又因一直以来接触的思想,而厌恶着黑人,不愿意彻底成为黑人。福克纳这样评价:“他不知道自己是黑人还是白人,所以他什么都不是。由于他不明白自己属于哪个种族,便存心将自己逐出人类。他不知道自己是谁,一辈子也无法弄清楚。我认为这是一个人可能发现自己陷入的最悲哀境遇——不知道自己是谁却只知道自己永远也无法明白。”在自我的矛盾当中,他只能选择最为反自我的路途。无法给出一个抉择,因为他不曾认识过他自身,又对外界怀有着无法停歇的反抗。因此当伯顿小姐希望他接受“黑人”的身份,安稳生活时,他只会反抗。他不曾有过机会打破现状,小说中整个社会的封闭性在他的身上具现化,他的自我因此是封闭的。他的一生都在横向地反抗挣扎,却在最后才意识到“可我从未走出这个圈子,从未突破这个圈,我自己造就的永远无法改变的圈”,一个西西弗斯式的角色。他认识到了自身的无意义以后,选择的是停止无意义的反抗,面对现实。他拥有着勇气,在一生匆忙的最后从容地面对自己的结局。在一瞬中重燃的反抗也在最后一次当中被他自己熄灭。他最后还是没有让自己归宿到人群当中,也未曾能够像个普通人一样度过一天——哪怕是仅仅一天。但是他不再逃离了,没有多余的作恶,只是束手就擒。他的死是沉重的,但却如所有人的死一样,深刻烙在某些人的心中,不是惊雷,而是令人沉思静默的幽灵,稳定持久地向杀害他的法西斯主义者、种族主义者、宗教教义、传统道德讲述悲剧,深深刺痛着他们作为人类应有的良知。福克纳所描述的死亡不令人惊骇,但却能长久地萦绕在读者的心间。克里斯默斯很难让我们原谅,但却值得我们同情。
              克里斯默斯并非不是“人类”,他只是没能成为这个社会人们所认同的“人类”。在克里斯默斯的故事线中,各种人物角色的心理也耐人寻味。回到“白人”与“黑人”身份之上,自诩为“白人”的人,会因自己对克里斯默斯的迫害而怀疑自己“是否才是个黑人”。逼迫他们做出错误决定的,是偏见与歧视。封闭的社会注定充满着偏见,犹如终究要腐烂的臭肉。


              IP属地:浙江8楼2021-05-30 14:48
              回复
                拜伦·邦奇是我很喜欢的一个角色。他则是另一个西西弗斯式的角色。他不起眼地活了三十多年,循规蹈矩地活着,过着单调乏味、与世无关的生活。但这一切却因莉娜的到来而改变,爱情滋润了他干枯的心田。他为了爱情行动起来,四处奔忙而不知疲乏。他为了帮助莉娜做了不少他曾经不会去做的事情,这样做的同时也唤醒了他内心深处的怜悯与同情,即使是与他毫不相干的克里斯默斯,他也打算伸出援手。如果说在故事的前半段,他的行动或许是出于希望得到莉娜的爱情,那么在故事的后半段,他的所有行动便可以重新归结为人类最本质的那份善良。当莉娜因她的忠贞,还是希望见那位负心汉卢卡斯·伯奇,而非是随着邦奇生活时,拜伦再次感到了迷茫。拜伦为莉娜忙前忙后,保卫她的名节,让她顺利生下孩子,但最后他却还是不能如愿进入她的生活,得到她的爱。他站在晨曦的木屋外,听着初生子的第一声啼哭,突然明白了此前海托华对他行为、对他心意的劝阻。“好像我,还有她,以及我不得不把他们卷进这事儿的乡亲们,都只是一堆从不表明任何意义的词语,甚至我们什么都不是;而我们自身却一直存在,一直生活下去,甚至不关心是不是确有那些词语”。这似乎是与处于当代的人们所面临的相似的困境,拿当下粗鄙的形态来表述:他付出了那么多,却只是为别人做了嫁衣。他经历了那么多欣喜,甚至是成为父亲的欣喜,但那不属于他。他什么都没有得到。他只是做出了对他自己毫无意义的牺牲。他想要掩饰这份尴尬,想要离开这个镇子。现在,他为了她所做的谎言要由他自己去戳穿。当他来到人群中,却发现帮助他的乡亲们早已心知肚明,但他们似乎没有他想的那么在乎这样的事情。他以为他会得到人们的嘲弄,但人们给他的却是温柔的理解。在把所有事情安顿完以后,他骑着骡马独自离开,却又因不放心而折回木屋,想看看莉娜与卢卡斯·伯奇的再会。结果他看见的看见的是为了逃避责任再次逃离的卢卡斯·伯奇。在山顶上,他的人性最后一次和世俗道德进行了搏斗,他已经做得够多,没有必要再为莉娜再多做什么,而且他明白自己无法把卢卡斯·伯奇带回来。但最后,他的那份属于人类的真情实感还是战胜了世俗利益。他还是追了上去,接着反被对方教训了一顿。是的,一切都没有意义,但是他还是要去做,因为他是个人。这样的结果来自于莉娜、来自于所有乡亲们。曾经那颗干枯的心,已经被八月之光所荡涤。当然,最后福克纳还是给了这样一个善良的人他所应得的,他最后还是得以陪伴在莉娜身边,继续走上旅途。


                IP属地:浙江9楼2021-05-30 14:48
                回复
                  海托华或许是本书中最为复杂的角色,读完以后我还是很难循着其的心境,把这个人物捋顺清楚,因此在此只能大致地谈谈。海托华一生都被过去人物的阴影所笼罩着,他的祖父、父亲、母亲还有那个女仆。他认定自己的心已经死去,曾经的无数向往,来到现实中后也不过尔尔。如书中所写:“他想了又想,像每个人都曾想过的那样,终于明白那博大精深的经典一旦运用于生活现实竟会变得如此虚假”他完全屈服于道德与现实,得过且过,以自嘲与对曾经向往的一切的嘲弄活着。可以说他也处于自我封闭当中,固执己见。他自顾自地沉浸在自我的幻想中,他对除此之外的一切都毫不关心。他的这种生活态度让自己的妻子落得了凄惨的结局,而他也被乡镇的人们所排斥。他过着晦暗的生活,直到拜伦的改变为他注入生机。当他成功地接生一个新生的生命时,他终于慢慢从幻想中醒悟过来,慢慢摆脱了过去和刻板道德的束缚……他甚至愿意去拯救克里斯默斯……在本书的第二十节中,我们跟随着这位可悲人物的思绪,回忆了他那略显错误的一生,听着他的忏悔:对自己的妻子,对他的教众,对他曾经做着的梦……尽管他虚掷了一生,但在生命的最后,他还是回到了最本初的人性,融化到了八月之光中。


                  IP属地:浙江10楼2021-05-30 14:49
                  回复
                    福克纳在《八月之光》中展述了许多社会问题,也一定地反映了其残酷性,但他的笔触却始终是温和的:比起对社会存在的问题与弊端进行揭露,他还是更乐于用自己的文字为他的读者带来对这个世界与人的信心与希望。无论结局是喜是悲,几位角色都在各自的平静中传达了人所蕴含的希望。我想,这就是我会如此喜欢福克纳的理由吧。


                    IP属地:浙江11楼2021-05-30 14: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