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jacksonlincoln 提交日期:2010-3-4 16:02:00
一个月之内,中国可能发生新的强烈地震
这是一篇我首先提出“地球质量重新布局”理论的文章
笔者声明:本来工作很忙,明天学校就上班了,并没有想写这样一篇文章。但是一个接着一个的事实印证了我的理论,就在台湾高雄发生地震前的一个小时,在我送爱人上班的路上,我对我的爱人说:也许是一个月,也许是更快的时间之内,我们中国东海的某个区域会发生强烈的地震。所以本文意在从科学的角度上来分析地球内部运动,除此之外,别无它意。如有不同观点,欢迎批评和指教。
我们大部分人都知道,我们脚下的这个星球是由多层物质组成的,并不是从地表到地心都是泥土,我写这篇文章不为科普、不为像韩寒一样耍笔杆,因为这不是散文。我写这篇文章不为获奖,因为这也不是论文。笔者意在阐述自己的观点,希望读者在遇到关键问题时能查阅相关资料,而不要继续对我提出新的、无需我解答的问题。至于本文中有些与传统地质科学相冲突之处,我还是希望地质学者们能够认真阅读我的理论,因为我是一个十岁就无师自创阿基米德原理的人,一直到我初中时才知道这种理论有人已经发现过了…
首先我们要从地球的内部构造上来分析,根据已经探明的资料证实,地球分为地表、软流层、地幔、外核、内核等,当然也会有其他的区分方法,但是采用这样的分层方法更有利于本文研究现有的自然现象。
我们暂且放过地核不研究,来看看软流层,笔者通过查找资料得出这样的定义:“软流层(Asthenosphere)又叫软流圈,位于上地幔上部岩石圈(Lithosohere)之下,深度在50-250km之间,是一个基本上呈全球性分布的地内圈层。软流层一般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软流层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总的规律是大洋之下位置较高(一般在60km以下),大陆之下位置较深(深度在120km以下)。软流层顶底界面不十分确定,与岩石圈之间无明显界面,具有逐渐过渡的特点。”软流层的形成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学过物理的人会知道,它是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将我们见到的物质液化之后形成的,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软流层是液体!那么,高温高压是怎么来的呢?答案应该是“万有引力”从宇宙中来看,地球其实就是一团以地心为中心的物质集合。星云通过长年累月的积累,物质密度变得很高,质量很大,就导致星云的塌陷,形成比星云密度更高的星球。星球再吸引一些从他旁边经过的物质,久而久之物质团变得大了,星球表部的物质对星球内部的物质形成了很强的挤压作用,然后就形成了高压区域,高压区域应该分为固态和液态,固态是最高压的位置,很多的物质粒子被紧紧压缩,而过度的区域中就会是液态的,他们通常不会受到太过强烈的压缩,于是高压导致了高温、高温导致了液化。就这样,地球从一团星云变成了现在的分层星球。
我们再来看看地球的自转,开玩笑的说,如果地球不自转的话,可能体积会比现在小很多,但是地球的自传是怎么来的呢?答案很简单:是多年累积下来的动量作用,但本文重点不是研究它为什么会转,而是研究它在转的过程中会怎样。
地球转了,就要沿着一定的轨道,否则就成活物了,抛开公转不去研究,在地球自传过程中有一个轴心,我们通常称之为“地轴”,地轴的北端在北极、南端在南极,地轴在地球中的位置并不固定,而有微小的移动,造成“极移”。极移的成因有很多因素,但笔者觉得除地球自古以来的规律性极移之外,主要原因是地球这团物质中的某些位置会出现质量的变化。这是有科学依据的,那就是我们之前谈到的“动量”,也就是“惯性”。然后我们再在现实生活中寻找一个例子,笔者很容易的联想到了东北人玩的“尜”,也有人称之为“陀螺”。这种玩具的旋转类似于地球的自转,如果陀螺的密度是均匀的,它就会转的很稳定,而地球的密度是不会均匀的,虽然经历多年的沧桑变化,地球已经找到了稳定自转的那一个轴心,但是这样的稳定也只是暂时的,因为地球上的物质在移动!我们希望地球上面的物质移动相对地球本身的质量要尽量的小,否则我们可以想象在陀螺的某一个位置钉个钉子的效果,那就是地球的结果。
一个月之内,中国可能发生新的强烈地震
这是一篇我首先提出“地球质量重新布局”理论的文章
笔者声明:本来工作很忙,明天学校就上班了,并没有想写这样一篇文章。但是一个接着一个的事实印证了我的理论,就在台湾高雄发生地震前的一个小时,在我送爱人上班的路上,我对我的爱人说:也许是一个月,也许是更快的时间之内,我们中国东海的某个区域会发生强烈的地震。所以本文意在从科学的角度上来分析地球内部运动,除此之外,别无它意。如有不同观点,欢迎批评和指教。
我们大部分人都知道,我们脚下的这个星球是由多层物质组成的,并不是从地表到地心都是泥土,我写这篇文章不为科普、不为像韩寒一样耍笔杆,因为这不是散文。我写这篇文章不为获奖,因为这也不是论文。笔者意在阐述自己的观点,希望读者在遇到关键问题时能查阅相关资料,而不要继续对我提出新的、无需我解答的问题。至于本文中有些与传统地质科学相冲突之处,我还是希望地质学者们能够认真阅读我的理论,因为我是一个十岁就无师自创阿基米德原理的人,一直到我初中时才知道这种理论有人已经发现过了…
首先我们要从地球的内部构造上来分析,根据已经探明的资料证实,地球分为地表、软流层、地幔、外核、内核等,当然也会有其他的区分方法,但是采用这样的分层方法更有利于本文研究现有的自然现象。
我们暂且放过地核不研究,来看看软流层,笔者通过查找资料得出这样的定义:“软流层(Asthenosphere)又叫软流圈,位于上地幔上部岩石圈(Lithosohere)之下,深度在50-250km之间,是一个基本上呈全球性分布的地内圈层。软流层一般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软流层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总的规律是大洋之下位置较高(一般在60km以下),大陆之下位置较深(深度在120km以下)。软流层顶底界面不十分确定,与岩石圈之间无明显界面,具有逐渐过渡的特点。”软流层的形成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学过物理的人会知道,它是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将我们见到的物质液化之后形成的,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软流层是液体!那么,高温高压是怎么来的呢?答案应该是“万有引力”从宇宙中来看,地球其实就是一团以地心为中心的物质集合。星云通过长年累月的积累,物质密度变得很高,质量很大,就导致星云的塌陷,形成比星云密度更高的星球。星球再吸引一些从他旁边经过的物质,久而久之物质团变得大了,星球表部的物质对星球内部的物质形成了很强的挤压作用,然后就形成了高压区域,高压区域应该分为固态和液态,固态是最高压的位置,很多的物质粒子被紧紧压缩,而过度的区域中就会是液态的,他们通常不会受到太过强烈的压缩,于是高压导致了高温、高温导致了液化。就这样,地球从一团星云变成了现在的分层星球。
我们再来看看地球的自转,开玩笑的说,如果地球不自转的话,可能体积会比现在小很多,但是地球的自传是怎么来的呢?答案很简单:是多年累积下来的动量作用,但本文重点不是研究它为什么会转,而是研究它在转的过程中会怎样。
地球转了,就要沿着一定的轨道,否则就成活物了,抛开公转不去研究,在地球自传过程中有一个轴心,我们通常称之为“地轴”,地轴的北端在北极、南端在南极,地轴在地球中的位置并不固定,而有微小的移动,造成“极移”。极移的成因有很多因素,但笔者觉得除地球自古以来的规律性极移之外,主要原因是地球这团物质中的某些位置会出现质量的变化。这是有科学依据的,那就是我们之前谈到的“动量”,也就是“惯性”。然后我们再在现实生活中寻找一个例子,笔者很容易的联想到了东北人玩的“尜”,也有人称之为“陀螺”。这种玩具的旋转类似于地球的自转,如果陀螺的密度是均匀的,它就会转的很稳定,而地球的密度是不会均匀的,虽然经历多年的沧桑变化,地球已经找到了稳定自转的那一个轴心,但是这样的稳定也只是暂时的,因为地球上的物质在移动!我们希望地球上面的物质移动相对地球本身的质量要尽量的小,否则我们可以想象在陀螺的某一个位置钉个钉子的效果,那就是地球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