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云继梦吧 关注:247贴子:2,156
  • 2回复贴,共1

《华严三品》代表修行的三个阶段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就《四十华严》本身的思想体系而言,它也要有第三个循环,因此才有「十大愿王」这个部分。
我个人把「十大愿王」收入《八十华严》,作为附录,当成流通分。我很肯定「十大愿王」这卷经文,是一种很特殊的经文题材,因为它一开始就提到“尔时普贤菩萨称赞如来胜功德已”,它是从称赞如来功德以后接上去,再一次告诉善财童子,你要拥有如来这种殊胜功德,那就应该要修学十大愿王。于是这十大愿王就相当于第九会的第三个循环。
记载这“十大愿王”的行者是具有相当大成就的成就者,他要是没有佛陀的妙觉位,至少也在等觉位以上,即使是在等觉位,也已经达到极致了。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11-22 12:05回复
    等觉位分有十个阶段,从弘法的角度来看,前面暂且不谈,我们先看后面的五个阶段。法相以弥勒菩萨为代表,法性则以文殊菩萨为代表;进入所谓的“一佛乘”,便以观音菩萨跟普贤菩萨为代表。观音菩萨代表《法华经》,普贤菩萨代表《华严经》,为什么同样是等觉菩萨,却还有这种层次区分?这是因为众生的根器在适应法门上有所差别的原故。
    普贤菩萨再上去是不可说、不可说境界了,那就是如来的境界。“十大愿王”这卷经文就是描述善财童子成就以后,要拥有如来的殊胜功德,所以修这十大愿王。
    我们这次讲习用的《华严三品》,其实代表修行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前行」,是为摸索阶段;第二阶段「正行」,第三阶段「妙行」。前行摸索阶段以<净行品>为指导,正行阶段以<梵行品>为依据,妙行阶段则以<普贤行愿品>,也就是这卷「十大愿王」经文为鹄的。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11-22 12:05
    回复
      看到经典如是说,你就认为照做就对了。是要照做没有错,可是必须“如法”而行,其中的关键就在于你对语言的认知有没有先弄清楚。
      “十大愿王”的重点在于“四无尽境”,四个没有穷尽的境界,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而我愿无有穷尽,重点在这个地方。
      你或许会说:“这没有问题!我既发了愿,生生世世都愿意这样做。”问题是,虚空界有多大你知道吗?你的虚空界尽,就好比把这个市区走完了就叫“虚空界尽”,是这样吗?虚空啊没有边际,而我们模拟着要进入那个境界的临场感,一直没有产生。
      “众生界尽,这没问题,众生无边誓愿度,这个愿我已经发过几百遍了。”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众生是什么?你总是想:“等成佛以后,再回家度屋檐下那几个。”为什么?因为那几个最难度。
      然而众生界尽,我愿无尽,所以事实上要度众生,应该先找最难度的先度,而我们的作法却相反,把最难度的先放着,等智慧够了再说。各位,把身边最难度的先度了,智慧才能增长,否则永远也找不到智慧成长的下手处。
      -海雲繼夢和上・《普賢行願》加拿大講記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1-11-22 12: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