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到2022年1月19号,南大碎尸案马上要到26个年头了,凶手一直没有被抓获。网上的各种揣测纷纷扬扬:有说打碟的,有说校内医学院的…但是仔细分析,都是站不住脚的。我关注此案一年多的时间,仔细阅读了各种渠道的资料,并进行研判。现在把我的分析用文学手段呈现给大家。最后声明,此文只用文学手段对进行的分析呈现给大家,文中人物名称、地名机构、最后结局均为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早晨六点,西京公路上疾驰着一辆警车。
车内五十多岁老刑警路文涛和二十六岁女警张宇彤正在交谈(路文涛,西京公安局刑侦支队副队长;张宇彤刑事警察学院研究生实习)。
“老路,这个人靠不靠谱?人还没来架子不小,让我们准备这个准备那个的!”
“听说他在鲁省协助接连破获四起陈年老案。”
“听说还不是警察,他懂刑事侦查学吗?不会是蒙的吧?我的论文就是关于这个案子的,准备了三四年了还没有头绪呢?”
“不要小瞧人家,一件是蒙的,四件,那就是真的有两把刷子了。我参加工作没多久就碰上这件案子,二十多年过去了,一直没有破,压在心头不是滋味,也想在退休之前把这个案子了结,去一块心病。”
禄口机场,两人接到来的客人:一个身体稍微发福的中年男人,黑边眼镜下眼睛已经有了眼袋和黑眼圈。
看到两位警察,他伸出手只和老路握了握手:“你好,我叫杨仁杰。”冷落一旁的张宇彤,她不满的嘟囔:“还仁杰,以为接的是狄仁杰呢?用不用三拜九叩?”
杨仁杰没有理会她,只是催促道:“快点走吧,一会儿赶上交通高峰期了!”
车子掉头,朝着市区驶去。
车内杨仁杰问老路:“尸体碎片在哪里?”
“在紫金山分局物证室,那里保存条件比较好。”
“那我们直接去那里吧。”说完他把头靠在靠背上眯起了眼睛。
果然赶上交通高峰期,老路拉响了警报,朝着紫金山分局驶去。
紫金山分局物证室内,满满四大包尸体碎片,上面的冰霜冒出一股股寒气。
杨仁杰一遍打开包裹,一边伸手说:“拿来!”
“拿什么来呀?”张宇彤疑惑里带着不满。
“我让你们准备的东西啊!”
“哦。”张宇彤递上一个小包。
“再准备两个袋子,我准备分类。”杨仁杰一边打开小包,一遍吩咐。
小包里拿出来的是一把卡尺和一个高倍数放大镜。他拿起一块肉片,先用卡尺量了量,然后又用放大镜仔细看了看,然后放在一个袋子里,然后又拿起一块肉片重复上面的动作……
已经下午三点多了,杨仁杰开始看第四袋。路文涛买来中午饭已经凉了,谁也没有吃。张宇彤更是没胃口,因为碎尸的肉片有的已经开始融化,散发出一种怪怪的味道。
华灯初上,杨仁杰终于直起身子,拿起一个装有十几片碎肉的袋子:“把这个保存好,明天就给大家开分析会吧。”
第二天上午。
西京市局相关领导,刑侦队主要成员在会议室内坐满。杨仁杰拎着一个黑塑料袋,夹着一个包走进来,一夜未见,他的眼圈又黑了不少。
“各位领导,别的不啰嗦,我们直奔主题。就这件碎尸案我也是关注很久,进行了分析。”他说着,在白板上画出一个分析图:
“首先受害人是一个从小县城刚到大城市的女孩,才三个月时间,且她性格内向,不可能接触新潮的东西,也没有太多的熟人,所以流传的打碟的,熟人作案可能性不大。大家看这幅图:犯罪嫌疑人和受害人相遇地点和犯罪嫌疑人使用工具,是两个最大疑点。首先从犯罪工具说起,有的人说是医生或者屠夫,屠夫医生会切割,但是一次性切割两千多片,而且要做到厚薄均匀,任何职业都不到,因为需要很大的精力和技术水平。所以说这是机械智能切割!”
杨仁杰掏出几本书刊杂志,有《故事会》、《法制日报》。
“大家看,这是1995年出版的报纸杂志,大家看广告部分,”杨仁杰拿起一张《法制日报》,指着其中底版的广告说。“那时刚盛行的羊肉切片机。现在虽然都换成先进的,但是雏形都是那个时代的。我昨天对肉片进行测量,几乎所有的肉片都在1毫米,”
“怕被人发现,而且要短时间内切成两千多均匀碎片,人力是做不到的,而机器能!再者,对碎片进行蒸煮需要厨房设备,还必须是大型的锅灶,一般家庭都不具有,那么二者联合起来只有一个地方符合,那就是饭店。”
“再者,犯罪嫌疑人把尸片进行丢弃,所需要时间和工具:时间必须在行人车辆都比较少的时间段,那就是凌晨,这个时间段饭店就要外出进货,准备一天的食材。工具,由于所乘工具限制,没有能力抛洒太远,那就是人力三轮车,而一般的饭店都有这个工具,因为需要进货。犯罪嫌疑人利用清晨进货的时间,路上行人车辆稀少时进行抛洒。而且把蒸煮过的碎片放在三轮车进行掩盖,一般人看不到,就是让人看到了也引不起怀疑,因为以为是进的货或者是丢弃的垃圾。因为三轮车不能远行,所以就抛在周围。”
“综合所说,犯罪嫌疑人就是西大附近一家饭店内,而且是特色饭店,比如羊汤、火锅为主的饭店!”
杨仁杰又把手指向上边,“犯罪嫌疑人和受害者相遇地点。具了解情况,受害人那天晚上并没有吃饭,她很有可能进入饭店吃饭,也就是喝碗羊汤,因为某些原因被犯罪嫌疑人杀害。”
“他一时慌了手脚,发现受害人已经死亡,外面人流还比较多,于是先对尸体进行分割隐藏,到了后半夜发现店内的肉片切割机,于是便利用机器进行了切割,分装好。为什么他会蒸煮,我觉得一方面蒸煮后可以迅速去除血腥味道,一方面不易辨别。而这个想法,有可能来源于媒体,而那个时代各个录像厅恰好都在播放香港的录像,而其中的一部就是《烹夫》,而进入录像厅的大部分是小年轻,判断犯罪嫌疑人有可能是二十左右岁男性青年,观看的录像给了他一定的启示。而这个年龄不大可能当老板,有可能是打工的。”
杨仁杰清了清嗓子,又接着说:“我给大家勾画出这样场景:一个二十左右的男性,来自有肉类特色饮食的地方,有一定的屠宰手艺,在西大附近这家饭店打工,晚上八点后客源少,这时受害人进来,犯罪嫌疑人因为某种原因杀害她,尸体如何处理呢,他想到看到的录像,先把尸体分割,然后利用店内的肉片切割机,把各个部分进行切割,然后蒸煮。利用清晨外出买菜时,骑着三轮板车,把盛有尸体碎片袋子进行抛洒。”
“犯罪嫌疑今年不到五十岁,而且有个特点,”他举起另一袋子,里面有十几块较大肉片,“尸体一开始不会用机器,而是用刀先进行分割的,所以我从碎片里找出分割时的第一刀,根据他分割时的刀法可以看出,他右手腕筋骨受过伤,切时到最后发不上力,硬是连割带扯的分开。”
“所以盘查重点是四十岁到六十五岁的男性,在西大附近到店里打过工,右手手腕有过伤的。”(待续)
早晨六点,西京公路上疾驰着一辆警车。
车内五十多岁老刑警路文涛和二十六岁女警张宇彤正在交谈(路文涛,西京公安局刑侦支队副队长;张宇彤刑事警察学院研究生实习)。
“老路,这个人靠不靠谱?人还没来架子不小,让我们准备这个准备那个的!”
“听说他在鲁省协助接连破获四起陈年老案。”
“听说还不是警察,他懂刑事侦查学吗?不会是蒙的吧?我的论文就是关于这个案子的,准备了三四年了还没有头绪呢?”
“不要小瞧人家,一件是蒙的,四件,那就是真的有两把刷子了。我参加工作没多久就碰上这件案子,二十多年过去了,一直没有破,压在心头不是滋味,也想在退休之前把这个案子了结,去一块心病。”
禄口机场,两人接到来的客人:一个身体稍微发福的中年男人,黑边眼镜下眼睛已经有了眼袋和黑眼圈。
看到两位警察,他伸出手只和老路握了握手:“你好,我叫杨仁杰。”冷落一旁的张宇彤,她不满的嘟囔:“还仁杰,以为接的是狄仁杰呢?用不用三拜九叩?”
杨仁杰没有理会她,只是催促道:“快点走吧,一会儿赶上交通高峰期了!”
车子掉头,朝着市区驶去。
车内杨仁杰问老路:“尸体碎片在哪里?”
“在紫金山分局物证室,那里保存条件比较好。”
“那我们直接去那里吧。”说完他把头靠在靠背上眯起了眼睛。
果然赶上交通高峰期,老路拉响了警报,朝着紫金山分局驶去。
紫金山分局物证室内,满满四大包尸体碎片,上面的冰霜冒出一股股寒气。
杨仁杰一遍打开包裹,一边伸手说:“拿来!”
“拿什么来呀?”张宇彤疑惑里带着不满。
“我让你们准备的东西啊!”
“哦。”张宇彤递上一个小包。
“再准备两个袋子,我准备分类。”杨仁杰一边打开小包,一遍吩咐。
小包里拿出来的是一把卡尺和一个高倍数放大镜。他拿起一块肉片,先用卡尺量了量,然后又用放大镜仔细看了看,然后放在一个袋子里,然后又拿起一块肉片重复上面的动作……
已经下午三点多了,杨仁杰开始看第四袋。路文涛买来中午饭已经凉了,谁也没有吃。张宇彤更是没胃口,因为碎尸的肉片有的已经开始融化,散发出一种怪怪的味道。
华灯初上,杨仁杰终于直起身子,拿起一个装有十几片碎肉的袋子:“把这个保存好,明天就给大家开分析会吧。”
第二天上午。
西京市局相关领导,刑侦队主要成员在会议室内坐满。杨仁杰拎着一个黑塑料袋,夹着一个包走进来,一夜未见,他的眼圈又黑了不少。
“各位领导,别的不啰嗦,我们直奔主题。就这件碎尸案我也是关注很久,进行了分析。”他说着,在白板上画出一个分析图:
“首先受害人是一个从小县城刚到大城市的女孩,才三个月时间,且她性格内向,不可能接触新潮的东西,也没有太多的熟人,所以流传的打碟的,熟人作案可能性不大。大家看这幅图:犯罪嫌疑人和受害人相遇地点和犯罪嫌疑人使用工具,是两个最大疑点。首先从犯罪工具说起,有的人说是医生或者屠夫,屠夫医生会切割,但是一次性切割两千多片,而且要做到厚薄均匀,任何职业都不到,因为需要很大的精力和技术水平。所以说这是机械智能切割!”
杨仁杰掏出几本书刊杂志,有《故事会》、《法制日报》。
“大家看,这是1995年出版的报纸杂志,大家看广告部分,”杨仁杰拿起一张《法制日报》,指着其中底版的广告说。“那时刚盛行的羊肉切片机。现在虽然都换成先进的,但是雏形都是那个时代的。我昨天对肉片进行测量,几乎所有的肉片都在1毫米,”
“怕被人发现,而且要短时间内切成两千多均匀碎片,人力是做不到的,而机器能!再者,对碎片进行蒸煮需要厨房设备,还必须是大型的锅灶,一般家庭都不具有,那么二者联合起来只有一个地方符合,那就是饭店。”
“再者,犯罪嫌疑人把尸片进行丢弃,所需要时间和工具:时间必须在行人车辆都比较少的时间段,那就是凌晨,这个时间段饭店就要外出进货,准备一天的食材。工具,由于所乘工具限制,没有能力抛洒太远,那就是人力三轮车,而一般的饭店都有这个工具,因为需要进货。犯罪嫌疑人利用清晨进货的时间,路上行人车辆稀少时进行抛洒。而且把蒸煮过的碎片放在三轮车进行掩盖,一般人看不到,就是让人看到了也引不起怀疑,因为以为是进的货或者是丢弃的垃圾。因为三轮车不能远行,所以就抛在周围。”
“综合所说,犯罪嫌疑人就是西大附近一家饭店内,而且是特色饭店,比如羊汤、火锅为主的饭店!”
杨仁杰又把手指向上边,“犯罪嫌疑人和受害者相遇地点。具了解情况,受害人那天晚上并没有吃饭,她很有可能进入饭店吃饭,也就是喝碗羊汤,因为某些原因被犯罪嫌疑人杀害。”
“他一时慌了手脚,发现受害人已经死亡,外面人流还比较多,于是先对尸体进行分割隐藏,到了后半夜发现店内的肉片切割机,于是便利用机器进行了切割,分装好。为什么他会蒸煮,我觉得一方面蒸煮后可以迅速去除血腥味道,一方面不易辨别。而这个想法,有可能来源于媒体,而那个时代各个录像厅恰好都在播放香港的录像,而其中的一部就是《烹夫》,而进入录像厅的大部分是小年轻,判断犯罪嫌疑人有可能是二十左右岁男性青年,观看的录像给了他一定的启示。而这个年龄不大可能当老板,有可能是打工的。”
杨仁杰清了清嗓子,又接着说:“我给大家勾画出这样场景:一个二十左右的男性,来自有肉类特色饮食的地方,有一定的屠宰手艺,在西大附近这家饭店打工,晚上八点后客源少,这时受害人进来,犯罪嫌疑人因为某种原因杀害她,尸体如何处理呢,他想到看到的录像,先把尸体分割,然后利用店内的肉片切割机,把各个部分进行切割,然后蒸煮。利用清晨外出买菜时,骑着三轮板车,把盛有尸体碎片袋子进行抛洒。”
“犯罪嫌疑今年不到五十岁,而且有个特点,”他举起另一袋子,里面有十几块较大肉片,“尸体一开始不会用机器,而是用刀先进行分割的,所以我从碎片里找出分割时的第一刀,根据他分割时的刀法可以看出,他右手腕筋骨受过伤,切时到最后发不上力,硬是连割带扯的分开。”
“所以盘查重点是四十岁到六十五岁的男性,在西大附近到店里打过工,右手手腕有过伤的。”(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