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一位医生朋友说过一个病例:一名健壮的男青年,平时跟正常人没什么两样,可是开车的时候,他每过一会儿,身体就会向一侧抖动一下,旁边的人看了都害怕。十几年来,青年多方求医,却不见效果。
原来,在他7岁时,有一天在学校受了委屈,回到家一直哭。
父亲回来见此情景,不但没有安慰,还非常生气,把手提包往沙发上一扔,面目狰狞地冲上去做了一个要踢孩子的动作。虽然没有真正踢下去,孩子却被吓得不轻。从此,他每过几分钟就抽搐一下,一抽就是十几年。
爸爸回到家的一个动作,埋下了儿子一生的阴影。
事实上,相当多的家庭矛盾,都源于家人回家进门时的表情。
很多人工作一天之后,积累了一肚子的怨气,回到家时,板着一张臭脸。得知妻子还没做好饭,就张口责备:“一天到晚忙什么呢你,做个饭都拖拖拉拉!”
妻子受了气,就去骂孩子:“还有脸玩!赶紧写作业去!”
孩子的气无处可撒,冲家里的小猫踹了一脚。受惊的小猫猛地一窜,将茶几上的花瓶打翻,玻璃碎了一地……
一个原本平静的家庭,顿时山雨欲来风满楼,每个家庭成员都心惊肉跳。一家人当天的幸福,从进门的那一刻就被毁了。
02
为什么进家门那一刻的情绪,有如此大的“威力”?
社会心理学家洛钦斯发现了著名的“首因效应”,指人际交往中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在头脑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家人之間虽然不是第一次见面,但是“首因效应”同样起重要作用。
回家,是与家人的“再一次见面”,这一面决定了家人如何判断你这一天的状态,并且在接下来的整个晚上,这个判断都会在脑海里占据主导地位,影响着人的情绪和行为。
心理学中还有一个著名的“费斯汀格法则”:生活中的10%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由你对所发生事情如何反应决定。
《围城》中,方鸿渐回到家时,李妈“从没见过他这样板着脸回家”,孙柔嘉问他吃了没有,说她们已经吃过了。方鸿渐继续沉着脸,说:“我又没有亲戚家可以吃饭,当然没有吃饭。”
就因为这一点琐事,夫妻俩又吵起来,方鸿渐动手打了孙柔嘉,李妈劝架不成,只好通知房东,这一下闹得左邻右舍全知道了,孙柔嘉愤然离家而走,这段婚姻在愤怒与哭声中走向终结。
讽刺的是,就在五小时以前,方鸿渐走在回家的路上,还暗下决心要对妻子好一点。此时,孙柔嘉也正在家里等方鸿渐回来吃晚饭,并告诉他可去姑母那干一份高薪的工作。
这个故事中,方鸿渐因为找工作的事心情沮丧,只是其中的10%,这10%是无法控制的,但完全可以通过心态与行为决定剩余的90%。
试想,如果方鸿渐回家时笑着说:“那麻烦李妈赶紧去买东西,再给我随便做点吧。”是不是就会有完全不同的结局?
03
其实,这个世界上从来不缺少幸福的家庭,缺少的是不懂进门艺术的家人。
有一位家庭主妇,她的家中,男主人大方和善,孩子彬彬有礼,温馨、和谐的气氛充盈整个空间。
她的家看起来跟普通的人家没什么区别,除了房门上挂着的一方木牌,上面写着——
“进门前,请抛去烦恼;回家时,带快乐回来。”
有朋友来拜访,询问起那块木牌:“我也会时常提醒丈夫,不要带着怨气回家,可是他总是当耳边风。你用木牌提醒爷儿俩真的有用吗?”
女主人笑笑,解释说:“我并不是提醒他们。有一次我在电梯镜子里看到一张充满疲惫的脸,紧锁的眉头,忧愁的眼睛……把我自己吓了一大跳。于是,我开始想,孩子、丈夫看到这副愁眉苦脸时,会有什么感觉?接着我想到孩子在餐桌上的沉默、丈夫的冷淡,我原来认为都是他们不对,其实,我自己也有原因!第二天,我就写了一块木牌钉在门上提醒自己。结果,被提醒的不只是我自己,而是一家人……”
换了一种方式进家门,垃圾情绪的传递链在进门的时候就被截断了,留在家里的,是一片平和与温馨。这一切都得归功于那一块小小的木牌。但这木牌背后,是“面孔管理”的学问。
04
每一个人在进家门前,都有必要管理一下自己的面孔。把疲惫、忧愁的表情卸载,更新为轻松、愉悦与舒展的脸庞。
首先,关心一下自己的面孔。
回家前,先用随身的镜子看看自己的脸,我们是否不小心把坏情绪带回来了?
如果发现自己脸色不好,不如先给自己一个微笑,即便只是刻意的嘴角上扬,也会给人的情绪产生积极的影响。加州大学心理学博士莎拉·普莱斯曼表示:
“在经过同样的压力测试后,被要求面带笑容的受试者,心率下降得更快,压力也减轻得更快。”
人一旦有了笑容,愤怒的、抱怨的、忧愁的话常常就说不出口了。如果发现自己的面孔很糟糕,又笑不出来,不如先让自己舒服一些,别着急回家。
可以在小区的椅子上坐一下,嚼一块口香糖,或是把车停好,听一下电台的节目……
总之,以令你感到舒适和放松的方式,休息片刻,补充一些能量。先让自己OK,才有能力带领全家人OK!
然后,关心一下家人的面孔。
人心情不好,自然就会写在脸上,希望得到他人的关心。如果发现家人的面孔不小心带了坏情绪,我们不能要求对方“你要笑啊”,而是应该放下手头的事,及时地给予关怀,这样许多大事都会变小。
有的孩子一回家就摔门,或是一言不发,其实这是孩子希望获得注意和帮助的方式。这时候,父母很可能会因为孩子的糟糕表现而大发雷霆,从而忽视了孩子内心真正的需要。如果给予孩子适当的关心,你会发现,孩子的表情会很快变得缓和、舒展。
家人是我们的一面镜子,一个人笑了,其他人也会受到感染。回家时的一个笑容,就是带给家人最好的礼物。
原来,在他7岁时,有一天在学校受了委屈,回到家一直哭。
父亲回来见此情景,不但没有安慰,还非常生气,把手提包往沙发上一扔,面目狰狞地冲上去做了一个要踢孩子的动作。虽然没有真正踢下去,孩子却被吓得不轻。从此,他每过几分钟就抽搐一下,一抽就是十几年。
爸爸回到家的一个动作,埋下了儿子一生的阴影。
事实上,相当多的家庭矛盾,都源于家人回家进门时的表情。
很多人工作一天之后,积累了一肚子的怨气,回到家时,板着一张臭脸。得知妻子还没做好饭,就张口责备:“一天到晚忙什么呢你,做个饭都拖拖拉拉!”
妻子受了气,就去骂孩子:“还有脸玩!赶紧写作业去!”
孩子的气无处可撒,冲家里的小猫踹了一脚。受惊的小猫猛地一窜,将茶几上的花瓶打翻,玻璃碎了一地……
一个原本平静的家庭,顿时山雨欲来风满楼,每个家庭成员都心惊肉跳。一家人当天的幸福,从进门的那一刻就被毁了。
02
为什么进家门那一刻的情绪,有如此大的“威力”?
社会心理学家洛钦斯发现了著名的“首因效应”,指人际交往中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在头脑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家人之間虽然不是第一次见面,但是“首因效应”同样起重要作用。
回家,是与家人的“再一次见面”,这一面决定了家人如何判断你这一天的状态,并且在接下来的整个晚上,这个判断都会在脑海里占据主导地位,影响着人的情绪和行为。
心理学中还有一个著名的“费斯汀格法则”:生活中的10%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由你对所发生事情如何反应决定。
《围城》中,方鸿渐回到家时,李妈“从没见过他这样板着脸回家”,孙柔嘉问他吃了没有,说她们已经吃过了。方鸿渐继续沉着脸,说:“我又没有亲戚家可以吃饭,当然没有吃饭。”
就因为这一点琐事,夫妻俩又吵起来,方鸿渐动手打了孙柔嘉,李妈劝架不成,只好通知房东,这一下闹得左邻右舍全知道了,孙柔嘉愤然离家而走,这段婚姻在愤怒与哭声中走向终结。
讽刺的是,就在五小时以前,方鸿渐走在回家的路上,还暗下决心要对妻子好一点。此时,孙柔嘉也正在家里等方鸿渐回来吃晚饭,并告诉他可去姑母那干一份高薪的工作。
这个故事中,方鸿渐因为找工作的事心情沮丧,只是其中的10%,这10%是无法控制的,但完全可以通过心态与行为决定剩余的90%。
试想,如果方鸿渐回家时笑着说:“那麻烦李妈赶紧去买东西,再给我随便做点吧。”是不是就会有完全不同的结局?
03
其实,这个世界上从来不缺少幸福的家庭,缺少的是不懂进门艺术的家人。
有一位家庭主妇,她的家中,男主人大方和善,孩子彬彬有礼,温馨、和谐的气氛充盈整个空间。
她的家看起来跟普通的人家没什么区别,除了房门上挂着的一方木牌,上面写着——
“进门前,请抛去烦恼;回家时,带快乐回来。”
有朋友来拜访,询问起那块木牌:“我也会时常提醒丈夫,不要带着怨气回家,可是他总是当耳边风。你用木牌提醒爷儿俩真的有用吗?”
女主人笑笑,解释说:“我并不是提醒他们。有一次我在电梯镜子里看到一张充满疲惫的脸,紧锁的眉头,忧愁的眼睛……把我自己吓了一大跳。于是,我开始想,孩子、丈夫看到这副愁眉苦脸时,会有什么感觉?接着我想到孩子在餐桌上的沉默、丈夫的冷淡,我原来认为都是他们不对,其实,我自己也有原因!第二天,我就写了一块木牌钉在门上提醒自己。结果,被提醒的不只是我自己,而是一家人……”
换了一种方式进家门,垃圾情绪的传递链在进门的时候就被截断了,留在家里的,是一片平和与温馨。这一切都得归功于那一块小小的木牌。但这木牌背后,是“面孔管理”的学问。
04
每一个人在进家门前,都有必要管理一下自己的面孔。把疲惫、忧愁的表情卸载,更新为轻松、愉悦与舒展的脸庞。
首先,关心一下自己的面孔。
回家前,先用随身的镜子看看自己的脸,我们是否不小心把坏情绪带回来了?
如果发现自己脸色不好,不如先给自己一个微笑,即便只是刻意的嘴角上扬,也会给人的情绪产生积极的影响。加州大学心理学博士莎拉·普莱斯曼表示:
“在经过同样的压力测试后,被要求面带笑容的受试者,心率下降得更快,压力也减轻得更快。”
人一旦有了笑容,愤怒的、抱怨的、忧愁的话常常就说不出口了。如果发现自己的面孔很糟糕,又笑不出来,不如先让自己舒服一些,别着急回家。
可以在小区的椅子上坐一下,嚼一块口香糖,或是把车停好,听一下电台的节目……
总之,以令你感到舒适和放松的方式,休息片刻,补充一些能量。先让自己OK,才有能力带领全家人OK!
然后,关心一下家人的面孔。
人心情不好,自然就会写在脸上,希望得到他人的关心。如果发现家人的面孔不小心带了坏情绪,我们不能要求对方“你要笑啊”,而是应该放下手头的事,及时地给予关怀,这样许多大事都会变小。
有的孩子一回家就摔门,或是一言不发,其实这是孩子希望获得注意和帮助的方式。这时候,父母很可能会因为孩子的糟糕表现而大发雷霆,从而忽视了孩子内心真正的需要。如果给予孩子适当的关心,你会发现,孩子的表情会很快变得缓和、舒展。
家人是我们的一面镜子,一个人笑了,其他人也会受到感染。回家时的一个笑容,就是带给家人最好的礼物。